第116节
作者:一七令      更新:2023-06-08 16:06      字数:4562
  大殿之外,可是有带着刀的侍卫在守着。那都是张家的人。原来坐上龙椅是这样的感觉。张太师抚摸着身下的龙椅,眼中闪过一丝惊叹。这龙椅,终究还是换了他来做。张太师一脉的大臣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瞧见张太师坐上了龙椅,立马高声道:“太师是被这传国玉玺选中的天选之人,合该一统江山。”“太师此番乃顺受天命,可保大魏黎民长寿,国运永昌!”秦太傅心中悲愤,张太师这狗贼,其心可诛!这天下,莫不是真要成为张家的么?先帝,老臣对不住你啊!张太师听着底下人的奉承,待闻得大魏二字的时候,觉得甚是刺耳。大魏,不太好听,是时候换个国号了。“《易经》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个乾字极妙,远胜于魏,诸位觉得如何?”底下当即有人会心一笑:“微臣觉得甚好。大乾二字,妙极。”张太师满意地点点头。薛太保哼了一声,愤然道:“八字还没一撇,张太师这便想着改朝换代,更换国号了?未免太心急了些。”成王败寇,古来如此。既然已经坐上了皇位,再看薛太傅几个,便如同蝼蚁一般。人又怎么会和蝼蚁置气。张太师笑了笑:“薛太保似乎对我很是不满?”“张太师,我等只是觉得先帝尸骨未寒,不易行这等,谋朝篡位之事。”阶下又有一人开了口,直视着张太师。张太师正色看了那人一眼,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年而已,无父无母,勇而无知,实在难以叫他戒备。偏过了头不再看他,张太师又将目光转向余下的皇家众人:“几位都是皇亲国戚,想来是有不少话要说的,若是有,一并都说出来,话总不能憋在心里,若是憋出反骨来,可就不好了。”张太师似笑非笑。下首的几个皇亲老臣互相看了一眼,俱都没有了言语。面上虽悲愤不甘,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外头还有张太师的士兵在守着,他们总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做赌。“怎么,无话可说?”见此,张太师看得颇为讽刺。皇家的人,也不过如此,胆小如鼠,难当大任。不独张太师,连薛太保、秦太傅也这般想。秦太傅心中失望,临到头,竟然只有一个少年站出来说话,实在是,太丢人现眼!秦太傅也不再指望这些人了,站出来高声道:“先皇新丧,举国悲鸣。这个时候张太师还有闲情逸致来谋朝篡位,真是好得很啊。先帝待张家不薄,你如今这样,如何对得起先帝,又如何对得起宫中的太后娘娘?”薛太保亦道:“乱臣贼子注定了是乱臣贼子,即便成功,也必定是遗臭万年。”气急了,薛太保只差没有指着张太师的鼻子骂他丧尽天良了。张太师挑了挑眉:“二位对我似乎有所偏颇,非是我有心登位,实在是天命如此,我又怎能不顺应于天?”“一派胡言,那传国玉玺根本就是假的。”薛太保不忿道。“难不成真的在薛太保家中?”“你胡说什么。”张太师幽幽地笑了:“既然诸位都没有真的传国玉玺,又如何能断定,我这个就是假的呢?”张太师将传国玉玺捧在手上,略举高了一些,“此乃天赐传国玺,如何会是假的。诸位若是存心与天过不去,休怪我代天行罚。”众人一时都说不出话来。形势已然明了,张太师这皇位,算是稳妥了。虽还不是民心所向,但谁也没有本事证明这玉玺是假的,既然不是假的,那便只能是真的。传国玉玺在手,满朝文武又被牵制住,胜负已定。张太师悠悠然地坐下,心头大快,望着秦薛二人,更添了三分狂喜。今日之后,这些碍事的人一个也别想留。不是他小气,而是大乾实在不需要这等老谋深算的前朝余孽。朝中稍定,张太师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外头忽然传来了刀剑碰撞的厮杀声,由远及近,令人心中恐惧。张太师惊地从龙椅上站起来。“速去探查。”他对着底下的一个武将吩咐道。“是。”武将听命,当即转身而去,行至殿门处,还未踏出大殿,便忽然身形一滞,而后笔直地躺在地上。张太师看着溅了一地地血,哆嗦地抬起了手指,指向来人。孙将军在前,手持长刀,神情肃穆。李全王安一身铠甲,手起刀落,沾了一身的血,目光锐利地射向龙椅之上的张太师。“你,你们!”张太师失了态,“你们怎么会过来?”明明他的人已经封锁了皇宫,还围了摄政王府。张太师一直担心赵煊会坏事,所以特意挑选了这么一个良机。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担心赵煊会坏事,故而一早就将摄政王府包围了。怎料想,来得并不是赵煊,而是孙将军。后头的那两个人,张太师也认得,那是赵煊的人。赵煊、孙将军……张太师脸色一僵,他们原就有了计划,如今不过是顺势而为。他中计了。好个赵煊,好个连环计。孙将军见他站在龙椅前头,斥道:“狗贼,休要玷污了龙椅。”张太师慌忙之下,高声道:“快来人,护驾!”无人应答,外头的兵将仍在血战,无暇他顾。里头的这些属臣,大难临头时候,也没有了半点忠心可言。张太师瞪着他的心腹,似乎是没想到这个情况。孙将军讥笑两声:“乱臣贼子,何谈救驾,拿命来!”孙将军从旁边的小将手里夺过长·枪,手中发力,奋力一掷。龙椅与案间的空挡太小,张太师避之不及:“不,不。”眨眼间,□□已经刺入胸口。张太师吐出了一口血,瞪直了眼睛。怎么可能?即便他失败了,怎么可能会失败得这么快,又会这么快死?传国玉玺,他还有传国玉玺啊,明明是天选之人,又怎么会败呢?张太师想到了自己的玉玺,撑着仅存的一口气,攀上了桌案,将那玉玺抱在手中。这便是最后一口气了,拿到了玉玺,张太师倒在桌案前,死不瞑目。孙将军快步走到高阶之上,蹲下身,探了探张太师的鼻息。确实是没气了,孙将军移开眼睛,又落到他手中所谓的传国玉玺上面。他伸手,将那传国玉玺取出,拿在手中细细地看着。底下人屏住呼吸,欣喜有之、惊恐有之、劫后余生有之。孙将军转过身子,对着底下张太师的人问道:“这便是那传国玉玺了?”众人不言语。孙将军笑了笑,手一松,那传国玉玺便摔到台阶之下。众人瞪大了眼睛,就见原来还完完整整的玉玺,转眼间就碎成了好几块。那底座,更是摔得惨不忍睹。这可是传国玉玺啊。孙将军看了众人一眼,话中带着警告:“传国玉玺已毁,世上再无传国玉玺。”秦太傅薛太保暗暗点头,直至此刻,他们才放下心。虽不知道孙将军为何来得如此及时,也不知道这幕后到底有没有谋划,但张家人,到底是败了。“逆贼已除,尔等乱臣贼子还不速速投降,否如若不然,格杀勿论!”孙将军没有直接叫人大开杀戒。不过,早一点杀,和晚一点杀,并没有什么区别。这些谋反的从党,千刀万剐也不为过。殿中的诸位大臣见孙将军一击之下便杀了张太师,都有些回不过神来。众人不敢轻易上前,也不会傻到主动被抓,俱不说话,也不承认。孙将军失了耐心,对着李全二人使了个眼神。李全王安当即带着人,将张太师一党的人全都抓下。众人被按在地上的时候,尚且还懵着。原因无他,李王二人,抓得实在太轻松了,且一个都没认错。好似,他们早就知道了那些人是张太师一党,那些人参与今儿这谋反一事一般。事到如今,众人方才知晓,他们被人算计了。直到诸人被押下去,一切归于平静后,龙椅之上的那具尸首,仍旧没有人去碰。张太师没了声息,摊倒在他梦寐已久的龙椅旁,连眼睛都没来得及合上。成王败寇,不过一瞬之间。……前朝的事,涉及的大臣实在太多,根本瞒不下来。好在这宫变并没有波及到京城百姓身上,故而没有引起什么大的影响。永宁宫中,慧心听到了消息,满心的焦躁,忍不住在屋子里转了两圈。思忖再三,终是打开了小佛堂的门。入耳的仍是连续又低沉的木鱼声。太后连头也没有回,亦没有问慧心出了什么事。“娘娘,前朝传来了消息。早朝时张家谋反,现已被孙将军带兵制服。”木鱼声戛然而止。太后惊疑地转过身,望着慧心:“你说什么?”慧心知道娘娘听到了,不过,她还是重复了一遍:“张家人早朝时意图谋反。”“太师呢?”慧心敛下神色:“太师已亡,还望娘娘节哀顺变。”太后笑了一声,笑过之后,便是木着一张脸。这是她的报应吧,是吧。想护着张家,最后让唯一的儿子被人害死了。到头来,张家还是没能保全。她真的错了,兜兜转转,什么也没有了。作者有话要说:我又改了一下,希望能好一点。第141章阿黎做了一个漫长的梦。梦里,她变成了一株没有名字的草, 黑乎乎的, 其貌不扬。即便不丑,也能叫人退避三尺。阿黎知道, 这盆草, 其实就是她的那盆花, 原来是赵煊的, 如今,是她的。虽诚然, 如今的它连花苞都还没有。但这诡异的熟悉感, 叫阿黎一下就认出来了。她的东西,就是丑得这么清丽脱俗,与众不同。人们往往觉得,越鲜艳的东西越有毒,越朴素的东西越安全,而阿黎附生的这这朵花,不仅长得朴实,还黑的浓烈,黑得醒目,集两种特质于一体。但凡是看过它的人,都觉得它是个不详的东西,下意识地退避三舍。久而久之, 这花就这么孤孤单单地长在几乎废弃的院子里。阿黎一直被禁锢在花里面,似乎是待了很久, 但又好像是走马观花一般,忽然一下,十多年便过去了。快得她都没有来得及思念赵煊。直到那一日,有人将这盆花挖走,献给了一个当地小官。阿黎抖了抖叶子,有点兴奋,她觉得,这些人一定是将她运往京城的,然后送到赵煊身边。事实也正如阿黎所料。她被送到了王府,赵煊一眼就相中了这盆花。或许是因为它丑得很特别吧,原因什么的,阿黎也懒得想了,反正她是回来了。阿黎也尝试过和赵煊交流,可是她现在成了一盆花,最大程度的交流,也只有抖叶子这么简单了。她还不能抖得太过,生怕赵煊觉得奇怪就把叶子给剪掉了。赵煊照顾这盆花照顾地还算精心,每日都来浇一盆水。不过每次浇水的时候,阿黎都会想起很久以前,她被浇水笼罩得恐惧。再后来,她被自己给捧回去了。到了西院后头的小厢房后,阿黎看着人和屋子,保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沉默。她没想到,还能再看到以前的自己。既欣喜,又有点复杂,毕竟,这样的经历不是人人都能有的。她和之前的自己,在这个时间段,以这样奇妙的方式相遇了。真是神奇不是么?等自己开始浇花的时候,阿黎忍不住,又抖了抖叶子。本来想取悦一下她的,没想到,最后吓坏了小阿黎。阿黎顿时收敛了许多。身为一盆花,阿黎是没有选择权的。而且变成现在这模样,她除了好好当一盆花,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于是,她便扮演着一个旁观者,看着她自己和赵煊,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一块儿去的。身在局中的时候,是雾里看花,只得大概,却不知细处。而作为一盆花,充当一个旁观者的时候,阿黎却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越看清楚,越觉得傻气,不止赵煊傻,阿黎自己也傻得不得了。她看着赵煊明明上了心,在她还是黑丫头的时候就情难自禁,可是一见面,总还是板着脸,端着摄政王的身份,冷言冷语,就是舍不得说一句软话。可每每一个人的时候,又懊恼地不得了。再看阿黎自己,又是一味的逃避,懦弱地叫人恨不得上去打一巴掌。或许是因为不自信吧,也是因为不相信赵煊。因为经历过一次,也感同身受,这一幕幕,真实地再她眼前上演着。有时候,阿黎看着是很有趣,可更多时候,是羞耻。譬如那段时间,赵煊晚上经常将她放在床上,嗅着她的头顶那朵花的香味入眠,期间,还少不了一些不可言说的动作……即便知道赵煊一直都不正经,可这么近距离观看,阿黎还是有被吓到。看来她得重新认识认识赵煊了。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阿黎和赵煊的感情,也渐渐明朗,渐渐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