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
作者:西瓜尼姑      更新:2023-06-09 06:03      字数:2102
  苏绿檀道:“是啊!夫君请的大夫,能不厉害嘛!”心知苏绿檀伤的不重,钟延光松了手,道:“起来穿衣裳,用过膳再去。”苏绿檀欢快地咬住了钟延光还没来得及拿开的手腕——她记性可好着呢——她是说在记仇方面。钟延光掰开她的嘴,捏着苏绿檀的下巴问:“你再敢咬我,我……”苏绿檀麻利地起来穿衣服,道:“有本事你咬回来!”钟延光懒得同她计较,怕你来我往去又是没完没了,便自觉坐去了对面,等她穿好衣裳。差不多穿齐整了里衣,苏绿檀就喊了丫鬟进来伺候她更衣梳头。夏蝉跟冬雪一进屋就看到床上被子乱糟糟的,苏绿檀头发也散的不像样了,簪钗早就落到床上了,耳坠子都少了一只。这……一看就是夫妻二人床头打架床尾和了。两个丫鬟不敢多说话,乖乖地伺候了主子梳妆打扮,又迅速传了饭来。夫妻两个一起用了午膳,苏绿檀胃口很好,钟延光连带也比平常多吃了半碗饭。正好丫鬟也传话过来说,三房的人都在,包括钟延轩也在。两人一吃完,略坐了一会子就比肩往三房去了。丫鬟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男主子一身宝蓝直裰,伟岸高大,女主子通身雪白,窈窕袅娜,站在一处再没有更般配的了。到了红紫堂,钟延轩因知道钟延光也要来,根本不敢怠慢,暂且放下两个宠妾,包括刘氏在内,一起在上房中间里等着,尊位和热茶早就备好了。等钟延光同苏绿檀两个一起跨进屋的时候,房氏脸上不自觉浮现了笑容,可真好,还有大哥做助力,这回看那三个小蹄子还老不老实!正室就是正室,不是几个上不得台面的小贱人就能随便摆布欺辱的!第53章苏绿檀是挽着钟延光进屋的,狐假虎威,神气的不得了,两人坐在正对门的位置,三房一家子也都坐定了。钟延轩先开的口,他有些心虚地喊道:“大哥,大嫂。”房氏跟着笑着唤了一声,语气亲昵,眼底藏不住的得意。苏绿檀没有特别回应房氏,只是同钟延光一样,淡淡地应了他们夫妻俩一声。刘氏到底是长辈,钟延光夫妻两个说来就来,她都还不知道为着什么事,心里忐忑又反感,绞着帕子,眼眸半垂道:“侯爷跟绿檀今儿怎么想起来了?”扬唇一笑,苏绿檀心道刘氏难道还不知道自己院里已经波涛暗涌,闹的要翻了天吗?到底是没急着开口,苏绿檀转脸望着钟延光。钟延光答应了要替苏绿檀撑腰,自然不会让她受刘氏的委屈,便道:“外边铺子有些事,特地来问问老二。”苏绿檀诧异地看过去,钟延光还憋着狠招呢?浑身一哆嗦,钟延轩贼眉鼠眼地看向钟延光,脖子前伸,顿时猥琐,道:“大哥……”修长的手指笃笃地敲打着桌面,钟延光冷声问道:“要我一条条地问?”两腿不自觉地抖了起来,钟延轩赶紧把手压在大腿上,没什么底气道:“近来有些亏损,行情不好。”钟延光挑眉一声:“哦?”又道:“说说看,布匹和茶叶这两样最好做的生意,到底哪里的行情不好了?”钟延轩更紧张了,钟延光日理万机的,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而且那铺子也不是侯府里顶要紧的财产。刘氏算是听出端倪了,柳眉倒竖,道:“侯爷这话是什么意思?莫不是要收回铺子?做生意自然有赚有赔的,总不能侯府的一切都捏在你手里罢!便是要分家也没这样分的!”苏绿檀出声道:“三婶这说的什么话?太夫人还安好,提什么分家?哪天这话从这儿传出去了,小心您的脊梁骨!”自知理亏,刘氏气焰弱了几分,硬着头皮道:“那也不能收回铺子!”如今是赵氏当家,三房一切用度全部按规矩来的,刘氏一点油水都抠不出来,她自觉已经过的艰难,再把钟延轩手里的铺子收回去,日子还过不过了?钟延光淡然道:“铺子我不收,到时候就全部得赔出去了,这么大一笔账,婶子觉得要怎么算?便是我不追究,府里上上下下几百张嘴,还有太夫人跟前,前院的总管和在钟家尽心服侍了三代的忠厚管事,该如何同他们交代?”心头一凛,刘氏皱眉道:“哪儿就亏损的这么严重了?年中还好好的,不可能的。侯爷莫要诓我!”钟延光只随意往钟延轩那里甩了个眼神过去,对方便怕的低下了头。刘氏看向自己无能的儿子,道:“轩儿?”钟延轩额头直冒冷汗,房氏又心痛又得意,忍不住剜了外面厢房那边一眼,恨的咬牙道:“都是被她们害的!”刘氏顺着房氏的视线看过去,这才意识到,难怪说儿子这段时间这么顾家了,原是怕铺子里的生意丢了!又气又恼,刘氏还是舍不得铺子,垂死挣扎道:“侯爷,铺子果真要关门大吉了?”钟延光视线望向外面,把如茗告诉他的话,挑了几个要紧的,听起来就触目惊心的例子告诉了刘氏,意思差不多就是,铺子再不兑出去,连本钱都亏没了。刘氏心头窝火,也恼恨起两个妾侍来,铁青着脸道:“那就……”钟延光道:“我已经着人去接手了,老二抽空跟前院管事交接一下。”刘氏心里很不舒服,原来今天就是来通知他们的,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即便如此,三房的人也还得受着。刘氏乐观地想着,好歹她这些年攒着的嫁妆和放在她嫁妆名下的三房的家底还有一些,那些铺子经营没出问题就好了。一想到这,她忽然又紧张起来了,想问不敢当着钟延光的面问钟延轩具体情况。钟延光状似好心提起,道:“老二手里其他的几间铺子也不大好,婶子趁早也了结清楚了,省得一文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