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作者:种民君      更新:2023-06-09 09:18      字数:6472
  刘清抓着信的手,显得有些苍白,他此时心里乱糟糟的。建军叔是跟他说过,让他上军校,但是他以为是三年后,他十五六岁的时候,没想到竟然是让他高小毕业后就去,以他的年纪,是不是不大合适。“白启智,有你的信!”此时,门外再次响起了邮递员的声音。白启智愣了愣,往门外走。“喏,刚才漏给你了。”白启智不知道他是以什么样的表情接过这封信的,信封上遒劲有力的字迹,对他诉说着这依旧是古建军的来信。为何古建军一下来了两封信?白启智拿着信,回到了厅堂。“古建军又来信了!”他的声音有几分惊讶,也有几分不解。白金氏可受不了他这慢腾腾的模样,她拿过信,直接打开。她看完之后,神情有些怪异。厅堂里众人都等着她的话。“你们自己看吧。”她把信给回白启智。白启智看完,白玉氏看,白玉氏看完,刘清看。等大家都看完之后,白金氏才说:“清儿,你建军叔,为你考虑得非常好。这次机会难得,在军校少年班读上三年,就直接进军校,这很好。”古建军在信上说,这是大都军校第一次建少年班,高小毕业,只要素质过关,且有人推荐,能通过政审,还得是烈士之后,就能直接进入少年班学习。少年班为期三年,这三年不仅接受军事训练,还抽调各高校老师教授文化课,三年后表现好的,就可直接进入军校。刘清完全符合这些条件,进入少年班不成问题。厅堂里静悄悄的,白玉氏不敢说话,即使她再不愿意刘清离开,但是她也明白,这个机会对刘清而言,非常难得。“让我想想。”刘清清冷的声音在厅堂里响起。这事情有些突然,跟他所想的未来有些出入。白金氏点点头,“孩子,这是你的人生,我们能做得,只是给你建议。但是我不得不说,你建军叔帮你开了一条明路。”从字里行间,她能看得出,古建军是真真切切为刘清考虑的。少年班读三年,就进入军校,他的起点比常人高。至于这前后两封信,也容易解释。春节期间,信件普遍延迟一到两天。前头那封是先寄的,恐怕那时候,他还没确认这个信息的可信度吧,但是却迫不及待地让刘清先准备准备。而后一封信,则是当他确认信息无误之后,迅速再追加的。此时,白金氏不得不承认,古建军是个难得的好叔叔。此时,门外传来了声响。“叔,婶!”白立业大跨步进入院子里,他脸上挂着爽朗的笑容。他进来的时候,门没关,应该是刚才白启智给忘了。白金氏诧异,立业怎么回来了?这小子可是很久没有休假了!第89章·白立业这次回来, 是专门请了假的,特地为了石正回来的。石正指着自己, “为我回来?”他既有些高兴, 又有些不好意思。他以前还以为立业叔叔有了自己的孩子, 就会对他不好的,但是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立业叔对他还是跟一如既往地好。甚至因为立业叔叔和宋医生结婚了,多了一个宠爱他的人!白曙看着被石正欢乐地围着的白立业, 心里有不好的预感。或许, 这些陪着他长大的伙伴,真的会慢慢离他远去!果然, 白立业对白金氏说:“婶子,我这次回来是想要跟你,还有叔商量一下石正的事情。”他爸妈, 有些老糊涂, 小事还好,但大事万不能找他们商量的。还是叔叔和婶婶的眼光好,这次机会他是真的觉得难得!白金氏沉默了片刻,朝他招手, “你和石正进到厅堂里来吧, 我想你要讨论的, 应该也是启智他们刚才正在说的。”其实, 在刚才看到古建军的第二封信件时, 她就想到了,家里不止刘清符合大都军校少年班的要求,石正也一样。石正也是烈士之后,也是高小毕业,有立业这个大校可以代为推荐,政审肯定没问题。如果刘清能去少年班,那么石正肯定也能去!现在,立业特意请假出来,还说有事要跟他们商量,除了这事情,她目前还真的没想到别的什么事了。白立业诧异,看向白启智和白玉氏,“你们刚才在讨论什么?”怎么可能会跟他想要说的是一个事?“大都军校少年班。”白启智说道。他是个男人,自然比妻子少了一份多愁善感,多了些理智和冷静。他刚开始不同意,只是不希望刘清小小年纪就受那当兵的苦。但是古建军的第二封信让他明白,古建军并不是想走后门,让刘清早早去当兵痞子,而是帮他考虑清楚了,让他能在军校接受正统的教育。就这点,他就非常赞同刘清去少年班。白立业惊讶,“怎么,刘清也要去少年班?”话刚说完,他就明白过来了。其实,他早就知道刘清也符合大都军校少年班的选拔条件。可是上面规定,每个推荐人只能推荐一个人,而且推荐人跟这个学员之间有错误连带责任,无论是推荐人或者学员中谁犯了错,都会连累到另外一个人。就因为如此,白立业不好找其他人帮忙推荐。他也曾经想过,是不是应该发扬舍己为人的精神,推荐刘清。可是他想了很久,最后在刘清和石正之间,他还是选择了石正。石正是班长的孩子,他答应过班长,要好好照顾他,他不能食言!这舍己为人的品格,他就暂时忘记一次吧!白立业脑子灵,刚才听了到白启智的话,他就知道,必定是刘清那个叫古建军的叔叔,决定当他的推荐人了。他曾经调查过古建军,但是却被告知,古建军的资料被列入绝密档案,要到上将级别才可以查阅。此时,厅堂里有一刻的沉寂,关于孩子的未来这个话题,总是有几分沉重的。白金氏瞥了刘清一眼,这孩子是个主意正的,他心里并不抗拒上军校,现在或许只是一时间觉得太过突然,所以暂时还没法决定吧。但是凭她对他的了解,她敢断言,他会去的。可以暂时先别管他,等着时间推他决定吧。“你先问问石正的意见。这事情,是好事。我不反对,你叔肯定也是同意的。读少年班,对他们的前途有好处。”白金氏不是那种没见识的,她知道读了少年班,刘清和石正在军校算是名正言顺了,而不是旁听生,更不是底层走后门进去的蹭听生,他们未来的路会比别的军人更顺,也更广。哎,那老头子怎么还没回来?莫不是吃撑了,走不回来了?他一出门,家里就发生这么多大事,以后还是禁着他好了!白立业这时候才想到,他还没有问过石正的想法,他坐在石正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想不想去大都军校少年班?要知道,进了这少年班,你以后就是军人了!”石正丝毫没有犹豫,他坚定地对白立业说:“我要去,我要进少年班,我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为国为民的军人!”他看了眼刘清,他们的梦想都是当军人,可是他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会儿还犹犹豫豫的。白立业的眼神恍惚了一下,在这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曾经的班长。班长那个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我华夏泱泱大国,是该有人站出来,把那些犯我中华者诛杀!我生长在这个时代,就顺应这个时代的需求!我愿做国家、愿做人民手中的那把钢刀,刺入侵略者的心脏中!纵使与杀戮为伴,纵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班长那威风凛凛、浑身是胆的大无畏模样,此刻和小小的石正竟然重合了。“好!不愧是他的儿子!”白立业不禁拍桌叫好,他激动地说道,“好男儿,就该如此!你放心,一切包在立业叔身上,叔一定会让你顺利进入少年班的!”石正信任地点头,“叔,我相信你!”他当然相信立业叔,是立业叔在他失去父亲后,有了家的感觉。白曙在门外,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泛着波澜。石正和刘清他们心中都有着当军人的梦想,刘清的决心并不比石正弱,但是在这一刻,石正的果敢却是比刘清的犹豫显得大气多了。白曙无意间扫过刘清,却看到了刘清看向他的眼神,他的眼神里有些许忧伤?白曙眨眨眼,再一次看去,却发现,刘清低着头,已经看不到他眼里的情绪了。他有些疑惑,他刚才应该是看错了吧?刘清看向他的表情一向是呆呆的,怎么可能会忧伤?白立业风风火火来,又风风火火走,只留下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石正高小毕业后,就要去大都军校少年班了!他要成为军人了!这消息惹得白家其他小孩羡慕不已,特别是白昌、白仁、白田和白军。这四个小子这一年和石正他们一样都要高小毕业了,家里已经刚跟他们说过了,无论是想工作,还是想继续读书,或者是想当兵,都必须等初中毕业之后再说。“好羡慕你,你竟然能去大都军校上学!”白昌话里满是祝福,虽然免不了有几分羡慕嫉妒,但是他在白金氏的教训下,倒是拎得清。白仁赞同地点头,“我也想当兵,但是我爸妈回来的时候,偷偷跟我说,让我努力一把,以后读大学,当官!”他有些苦恼,他想去当兵,可是爸爸说,当官比当兵更能为国家效力,而且现在国家稳定了,兵没有官更能发挥价值!白田和白军倒是越长大越像白日朝,憨。若在以往,他们肯定会滔滔不绝,因为他们的梦想就是当兵,对能高小毕业就上军校的石正,肯定是羡慕的。可是这会儿他们听到石正能当兵了,多少有些黯然。也就是去年年末的时候,他们做了件出格的事情,他们偷偷瞒着家人去报名当兵了。年少时的梦想,他们一直记挂在心,想要实现。趁着即将毕业,他们俩商量着疯狂了一把。只可惜,他们落选了。这事情有些丢人,他俩约好了埋在心里,没和任何人说。可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前脚刚报名,后脚就有人把这事告诉白日朝和邱氏他们了,白家的长辈们都知道他们俩做的事情了。他们太天真了,当兵也是看岁数的,光是岁数不够,就能把他们在报名的时候卡住。除非有家人找关系疏通,否则他们根本连体检和政审的资格都没有。白家人想让他们上初中,自然不会找人疏通关系,让他们在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为了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白家人只当这事情没发生过。其实,无论在什么时代,总有些人有特权,有些规矩,在这些特权阶级面前,根本就是形同虚设。关系兵,可以无视最低年龄的界限。“刘清,你为什么不答应你古叔叔?去军校多好呀!”春节已经结束,状元小学已经开学。白昌是在上学的路上,忍不住向沉默不语的刘清发问的。大伙的视线都集中在刘清的身上,刘清沉默了很久,没有说话。他能说,他只是舍不得白家和谐的氛围,舍不得白家的温暖,舍不得白家的小伙伴吗?他不要面子的?“你要拒绝吗?”石正逼问。刘清,依旧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他并不是拒绝,只是还没有下定决心罢了。再等等,等他再想想。这些年,白家孩子都已经习惯了刘清的沉默,所以即使他没说话,大家也只是嘀咕两句,不会真的生他的气。大都军校少年班的申请,截止日期在三月中旬,所以在三月中旬之前,刘清必须要定下来,想不想去。在时间快截止之前,白启智又收到了两封古建军寄来的信件,催促他赶紧把材料寄过来,他要上报。刘清最终还是让白启智帮他把各种文件证明办好之后,寄给了古建军。三月底,刘清和石正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他们高小还没毕业,就已经把未来定了下来。第90章·白三朝很不开心!最近也不知道老婆子怎么了, 把他拘在家里,不让他出去。春天来了,眼看着因为照顾各家取暖, 而实施食堂统管,各户分散做饭的临时办法,就快要停止了, 他心里着急。他这段时间统共就只吃了两次烧羊肉, 一次是过年那会儿, 赵家媳妇做的,小小一块,还不够塞牙缝!一次就是上次他花了将近一天时间, 去大都城郊外找户部街烧羊肉家的厨子,用了不少粮票换,才勉强吃上了一块!味都没尝够,就没了!他得再找时间去看看才成, 不然过了这段时间, 他又闻不着那味儿了!白金氏见白三朝无精打采的,真是又好气, 又好笑。这糟老头,得给他找点事儿做!他呀, 就是在这烧羊肉上,有点不靠谱。上次刘清和石正的事情, 她还没说他呢, 他倒是怪她没跟他商量!啧, 真是越老越不懂事了!“这好久没见老韩了,他过年那会儿也没来,该不会是有什么事儿吧?”白金氏是真的有些担忧。老韩前些年在白三朝的牵线下,把他带篷子的三轮车交了公,由国家安排着去学习怎么开公共汽车,现在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公共汽车司机。这些年,老韩每年都会带着老婆孩子来白家拜年,他只有一个老来子,小名小石子。韩家只有一个孩子,没个兄弟姐妹带着他玩,小石子有些孤单,所以他很喜欢到到白家,因为白家跟他同龄的孩子多,有得玩。被老婆子这么提醒,白三朝这才恍然大悟,他就觉得这个春节似乎有些不对,可是却想不起来哪里不对劲,原来是没见老韩呀!他拿起半旧的毡帽,戴好,背着手说道:“我去找老韩看看。”正好出去透透气。说着,他就要走,白金氏忙叫住他,“你给我等等,这刚出年不久,你就这样空手上门?”白三朝一顿,他回过头,轻咳了两声:“你还不快点给我准备些礼物,怎么着也得给小石子准备些吃食。”这世道,最好的礼物,不外乎就是吃食。白金氏白了白三朝一眼,从柜子里拿出一小袋子的圆面包。这圆面包是昨天买的,一部分给白昌他们几个今天带去学校组织的春游的,另一部分是买回来备用的。圆面包不用票,但是贵,一毛钱一个,比一碗炸酱面都贵!不过白金氏还是买了不少。白昌、白仁、白田、白军、夏花、秋菊、白梅、石正、刘清人手一个圆面包,再给上五分钱,这就是此次春游的装备了,还是上好的,洋气的,倍有面子的装备!毕竟这一次是状元小学六年级最后一次春游,每个孩子都牟足了劲用上了最好的“装备”,白金氏准备这些也不算出格。“对了,你带上乖孙他们几个一块去。今天单昌儿他们出去春游,这几个小的在家里,怪可怜的。”白金氏买圆面包的时候,还买了乖孙他们几个的份。她本来打算今儿个自己带他们四个小的,还有许卫一起去公园玩儿。公园只需要两分钱门票,再买上三分钱一根的冰棍,两分钱的酸梅汤,铁定让乖孙几个开心得像是过年一样。不过,公社缝纫厂临时通知要开会,她抽不出身,只能作罢,改让老头带他们去韩家。白三朝拿起装着圆面包的袋子,神气地朝院子里玩着羊拐的白曙他们几个叫道:“乖孙,跟爷爷出去玩咯!”白曙手里还拿着这四块温润的小骨头,白义就已经跳了起来,“爷爷,我也要去,我也要去!”一一和二二也快速地跑到白三朝身边,期待地看着他。白三朝享受着被孙子们需要的感觉,他抓着短胡茬,点点头,“好,好,好,都去,都去。”此时,白曙把羊拐放到自己的口袋里。这羊拐,是爷爷前个儿去大都城外找烧羊肉的时候,带回来的。一共四个,选的是小羊羔的膝盖骨,有四个面,都被涂成了鲜艳的红色,看着倒是挺好看的。这玩羊拐,得辅助沙包。玩的时候,还要找一处平坦开阔的地方,把沙包往空中抛,沙包在中停留的时候,就用夹、捏、抓等手法按顺序活动羊拐的四个面,不能随便乱翻,这个四个面分别叫做尖儿,突儿,坑儿,包儿。只要在沙袋落地后,同时抓住四个羊拐,再抓住沙袋,就算一个回合胜利了。如果一个回合没完成,沙袋就落地,就得下台,轮到下一个人。白曙并不算喜欢这样的游戏。事实上,爱玩羊拐的都是些女孩。起初,白三朝带这副羊拐回来给白曙的时候,白梅、白夏花和白秋菊就十分眼热,很想要这副拐,都闹到了白三朝那了,但是她们被白金氏一瞪,就不敢说话了。白梅嘟着嘴巴,不开心了好几天,还不时拿着怨念的小眼神瞅着白曙。白曙大汗,想要干脆把羊拐给她们得了。可是话刚出口,白三朝又一副自己的心意不被乖孙接受的别扭样,这让白曙颇为无奈。最后白曙也只能尽量忽视白梅,自个儿拿着玩。每次在白曙“强迫”白义他们几个陪他玩羊拐的时候,白三朝脸上就会笑嘻嘻的,洋溢着自豪的表情。他还得意洋洋地跟白金氏示威,看,乖孙喜欢我给的玩意儿!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要出门了!白曙心里别提有多痛快了。这几天,只要看到爷爷,他就反射性地把口袋里的羊拐拿出来玩……要知道,学校里,很少男孩会喜欢这东西!韩家在城南,离白家有些距离,白曙已经不是小时候那个需要人抱着的小娃娃了,他此时被二二拉着小手,白义和一一在他身后,爷爷则在他身旁。爷孙五人,慢慢从白家走到韩家。春天,还有些冷,街上人不多,都裹得严严实实的。越是往城南走,就越有几分萧索。韩家所处的松树胡同,非常安静,这里多是大杂院,能随处看到胡同里拉扯的电线和晾衣绳。绳子上倒是挂了些满是补丁的衣裳,可是却很少能听到人声。这个地方,令白曙不大舒服。“你们跟紧我。”白三朝声音也带上了些许严肃。从进入这胡同开始,他已经看到了四户人家的家门口上挂着白布的了。这是白曙第一次到韩家,韩家在松树胡同深处,77号。“爷爷?”白曙拉了拉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的爷爷,有些不解。怎么突然就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