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
作者:种民君      更新:2023-06-09 09:22      字数:6456
  第175章·一纸《大都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在华国日报上刊登,华国计划于下半年开始招生的消息在全国传得沸沸扬扬。这次上大学跟以前不一样, 选拔对象是优秀的工农兵青年, 不用考试,实行的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审核相结合的办法”。都村有两个名额, 为了这两个名额,村里这段时间闹腾得厉害。“白曙, 你真的不打算上大学?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朱红相较于一年前,显得成熟多了, 脸上的笑容更加淡定从容。白曙摇摇头。不仅是朱红如此劝他, 家里其他人也一一来劝过他。工农兵大学的确是一个好机会, 是知青逃离农村的好时机。只是这样的好机会, 很少会落实到知青头上,多是在当地人中产生。不过白曙例外, 白曙算是都村当地人, 他想要上工农兵大学, 倒是有几分可能性, 至少比起朱红他们几个, 胜算大多了。“听说其中一个名额已经落到贾杀敌头上了。”朱红一边吃着胖球儿做的小鱼干, 一边说道。一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她和胖球儿的关系, 也已经确定了下来。前两个月,朱红和胖球儿谈恋爱了。朱红胖球儿两人都是大都城的知青, 年龄相仿, 脾气也合拍, 家境都不错,所以两人定下后,就回城跟家长说了。这时候的知青多是不愿意在农村谈恋爱的,因为很多人都打定了一个主意:要回城!回城才谈恋爱。胖球儿和朱红年纪不大,还不到二十,但是却已经见过家长了。在这个提倡晚婚晚育的社会,算得上是有些出乎人意料了。所以当朱红和胖球儿谈恋爱那会儿,村长还特地找了两人,开导他们,“你们年纪还小,谈恋爱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革命青春,你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不用那么早就考虑个人问题!”……胖球儿为这事,还特地找白曙吐槽了一段时间。白曙当时面无表情地听他抱怨,但心里却对他一边抱怨,圆脸上一边出现得意的笑容感到无语。胖球儿这家伙,自从和朱红好上之后,许是活得开心了,连山过得肉又回来了。人家下乡是变结实了,变瘦了,他下乡是变圆变壮。不过朱红和胖球儿的事情,也并非是一帆风顺。胖球儿虽说已经恢复了好成分,但是当初到底还是被打成过坏分子,所以朱红的家人一开始是不愿意的。但是,在胖球儿到朱红家中做了一顿饭之后,朱红的家人纷纷改口,对胖球儿比对朱红更加热情。也就是这时候,白曙才真的相信,朱红平日里说的,她“没有遇到胖球儿之前,在家里吃的就是猪食”这件事的真实性。“董小月就不怕贾杀敌离了村里,就不回来吗?”白金氏拿着一盘麦芽糖,从外面进来。这麦芽糖是她前几天和妯娌邱氏一块儿做的。还有几日就过年了,村里各家各户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她自然也不例外。自从白金氏和白三朝搬回村里住之后,白家的春节就默认在都村过了,所以这两天刘英也回到村里帮忙了,白金氏正好腾出手来,做些乖孙喜欢的小零食。村里要推举两个人去城里上大学的事情,是个爆炸性的新闻,白金氏自然关心得紧,可是不管怎么劝乖孙,乖孙都不愿意去。她也就由他了,反正以后肯定还是有机会的。朱红站了起来,接过白金氏手里的托盘,“白奶奶,您可说对了!董小月刚开始不愿意,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了,就改口同意了。”朱红乖巧,有眼力劲,白金氏还挺喜欢她。对于这样一个有些脑子的女孩,白金氏以前还曾经担心她会和自己的乖孙有些什么,但是后来她发现,朱红喜欢的是胖球儿,她就放下了一颗心。在白金氏眼中,乖孙还是一个孩子,是个特别优秀的孩子,没必要那么早就谈恋爱。白金氏把麦芽糖递给朱红后,就在白曙旁边的马扎上坐了下来,“这事情还有得闹,不信你们就等着看好了。就算贾杀敌得了一个名额,还有另外一个名额呢!”其实,都村能够得上去工农兵学校资格的人,不多,首先年纪和成分就限制了大部分人。“闪电。”白曙嘴里咬着麦芽糖,淡淡地说道。第176章·“闪电?你是说闪电能去工农兵大学?”和白曙相处的时间长了, 朱红已经渐渐能猜出白曙话里的意思了。虽然猜得不怎么准确就是了。“乖孙的意思是, 闪电有机会占据剩下的那个名额?”还是白金氏懂乖孙, 一下就准确说出了白曙心中的所想。“闪电被表扬过,在村里口碑也好。而且和夏花走得近。”白曙这话里的意思, 朱红这回听懂了。闪电的成分好,还是高中毕业生。因为稻田养鱼的事情, 他不仅被市里开大会表扬了, 甚至还到过人民大礼堂接受首领的嘉奖。再加上他还曾作为优秀社员到各个公社进行交流学习,传播经验, 在十里八乡算得上是个名人,群众基础不错。不过仅仅是这样,也并不能让闪电顺利拿到一个工农兵的名额。要知道,进大学,可谓是鲤鱼跃龙门, 是多少人的念想。每个村,每个大队, 都会把名额优先向本村人倾斜。贾杀敌能进入候选名单, 正是因为他是董支书的女婿, 是都村的半子!而闪电,并没有这层关系。不过,如果闪电和白夏花在一起了,那就不一样了。白家在都村已经立足, 夏花可以说是都村的闺女, 她嫁给闪电, 那闪电就是都村的女婿。有这层关系在,闪电只要稍微运作一下,他想要去上工农兵大学,可能性还是挺大的。说起来,白曙也颇为惊讶。白夏花比白秋菊聪明,眼光高,自己能拿工资,所以穿着打扮上都很是不错,仰慕她的小年轻不知几许,可是她竟然看上了闪电。这点出乎大家的预料。闪电和白曙的关系不错,他常到白家做客,这一来二往,就和白夏花认识了,两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对眼了,看彼此的眼神都是含情脉脉的。白金氏对他俩的关系,倒是有点乐见其成的感觉。这一年的春节,都村过得并不平静。热闹、喜庆,虽然一直是基调,但是在这之外,还有不少轶事让春节多了些八卦可谈。明明年前贾杀敌已经被列入了工农兵大学推荐名单,但是过年那会儿,却出了问题,只因为董小月被诊出怀孕了。怀孕的董小月,离不开家人的照顾,她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娘家,所以董支书借机把贾杀敌的名字从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名单上划掉。这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贾杀敌的耳朵里,贾杀敌自然是不愿意的,甚至是暴怒。正月里,董家就开始鸡飞狗跳。贾杀敌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好不容易看到了回城的希望,他是不会放过这一条救命稻草的。还没出年,贾杀敌就已经把怀孕的董小月安抚好了,并再次说服了她同意他读书,但是这事情最还是卡在了董村长这里。董村长不愿意再次把贾杀敌的名字,再列入工农兵大学的候选名单。先是添上,再是划掉,这会儿又要添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都村就是他的地盘,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眼看着工农兵大学资格审查日就要截止了,贾杀开始有些着急了,紧接着悲剧就开始了。在一次推搡中,董小月不小心被人撞到了腰部,当场捂着肚子倒地,见红了。村里的马医生没法治,也不敢治,于是董小月连夜被送往市里的医院救治。董小月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三个月了,但是因为体质的缘故,没有显怀,但是却在这一次冲击中,孩子没了。董家笼罩在一片乌云中,贾杀敌能不能成为工农兵学员,成为了一个疑问。才刚出年,胖球儿和朱红就从大都城的家里回来了。白启煌他们也已经从都村回到大都城,白夏花的假期长些,但是即使她在都村待到了不得不回城的时间,也还是没见到闪电。闪电在春节的时候,经队上的同意,请了探亲假,回楚庭去了。按照约定,一出年,他就得回到村里,但是已经比归期晚了两天,可是闪电还是没有出现。“闪电这是怎么了,怎么还没回来?朱红拈了一颗糖放到嘴里,麦芽糖的清香瞬间就弥散在口腔内。天气冷,年前做的麦芽糖保存得很好。知青的探亲假是需要得到村里批准才行的,因为曾经有些地方出现过探亲假结束后,知青没再回村里的情况,所以各地的知青办都抓得很紧,各接收了知青的农场、村子,对此事都格外重视。闪电的探亲假能批下来,主要还是因为他是先进个人。白曙皱了皱眉头,闪电是一个实诚的,他是不会随便扔下知青的摊子的。难不成他被什么事情绊住?是的,闪电被绊住了。长颈鹿和麻子被分配在楚庭做知青,他们早就打算好了,要游泳去香城。只要踏入香城那片土地,他们就是香城人了,不用再经受知青的劳作之苦。为此,他们二人常常深夜练习游水,为的就是能顺利游到对岸。可是,在游水去香城的途中,麻子死了。他的尸身顺着河流飘到了岸边,最终被警察打捞,警察局通知了麻子家人去认领。麻子的情况算是好了,至少有尸身。有些游水去香城的,没有到达对岸,没有传回信息,不知道死活,就这样凭空消失了。朱红异常担忧,她抓起桌子上放着的牛奶糖塞入嘴中,“他若是不能及时赶回来的话,那肯定会错过工农兵大学的招生!”村里的知青,除了白曙之外,没有一个是不想回城的。朱红也不例外。可是,朱红有自知之明,她知道她和胖球儿得到这次机会的可能性太小,所以说起工农兵大学,她的反应多是感叹,而不是想要争取。推荐?里面水深着呢!她能寄希望的就是高考。可是,什么时候能恢复呢?她需要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洪晓东也想报名,但是冬二反对。”胖球儿突然说道。一群人把目光对准胖球儿。“你怎么知道的?”朱红惊讶,胖球儿跟她同时从城里回到都村,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接触其他男人,他是从哪里听到这个消息的?胖球儿此时正在整理桌子上的小零食盘子,这是他从家里带来的。他一边仔细思量着该如何才能改进这款糕点的口味,一边憨憨地说道,“苏琳琳告诉我的。”苏琳琳?一年多的时间,都村的变化很大,并非是环境的变化,而是人的变化。冬二当年为了洪晓东把贾杀敌给打了,贾杀敌最后和董小月在一起了,而洪晓东嫁给了冬二。苏琳琳则在白金氏的牵桥搭线下,和王医生结婚了。刚开始,苏琳琳并不想谈恋爱,她不想留在这里,她家在南方,她想要回去。如果按照正常人的方式,被拒绝了,就会放弃。因为面子薄。但是王医生却不一样。他脸皮厚,越挫越勇,只要一休假就来都村,缠着苏琳琳,顺带帮村里人看看病。最终,王医生胜利了,他和苏琳琳结婚后,就在白曙家不远处建了一座房子,苏琳琳从知青宿舍搬离了,转而跟白曙他们做了邻居。“苏琳琳给《知青生活》投稿,但是稿件没有被采用,我昨天跟她去村委办公室拿编辑的回信时,她在路上跟我提起的。”朱红跟苏琳琳的关系不错,不,可以说,苏琳琳和白曙他们的关系都不错。一次偶然的废品站偷书相遇,让苏琳琳正式融入了白曙他们的书圈内。同是爱书的人,玩儿书的圈子,信任感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而随着苏琳琳和王医生关系愈加密切,一直到前阵子两人结婚,苏琳琳才彻底被白曙他们接受,她才在都村定了下来。六年了,快接近七年了,苏琳琳的知青生活已经太久了,久到她对现在的生活已经习惯了,但越是这样,她越是惶恐,这种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就在她觉得自己快要被生活给磨平的时候,王医生出现了,这个男人的条件很好,只要他愿意,不愁找不到结婚对象,但是他却选择了她。可是她犹豫了。而真正促使苏琳琳接受王医生的原因就是洪晓东。她跟洪晓东都是最早到都村的知青,可是这些年来,她们没有听到过一个回城里的信号!她们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到了适婚年龄,有时候,即使你不想谈恋爱,不想结婚,也会被人催着恋爱,催着结婚。因为村里适龄男青年多着呢!洪晓东和冬二的婚姻,就是这样的半推半就。苏琳琳如果不想被人“半推半就”,她就只能主动出击,挑选中意的,先结为妙。“洪晓东?这女人真是痴心妄想了。”白金氏从外面进来,现在正是冬小麦收割、春天水稻播种的季节,农家人一年繁忙的开始。白金氏虽然不用挣公分,但是乖孙要。农活是个费力气的,白金氏要操持乖孙的饭菜,所以也忙碌。不过即使是忙碌,她也不忘记要听听村里的八卦。八卦,是最快能和他人建立起联系的手段之一。第177章·这一年的工农兵学员的招募中, 都村最大的赢家就是贾杀敌和闪电。贾杀敌和闪电中间虽然出了些岔子, 闪电差点赶不上报名时间;董家父女在递交名单的最后几个小时,还在为贾杀敌地事情争执。无论过程怎么样,至少从结果来看, 这两人都得偿所愿了。贾杀敌走的是后门, 闪电是实打实的推荐先进而选上来的。按照村长的意见, 如果不是因为国家规定的“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中选拔”一条, 可能这两个名额就不会落到闪电和贾杀敌他们头上了。只是出乎白家人预料的是, 在工农兵学员录取通知书下发的几天之后,远在边疆的白梅回到了大都城, 来到了都村,手里拿着大都大学的录取通知。第一眼见到离家五年的白梅, 白曙竟然有一瞬间的陌生。这个女人, 跟记忆中完全不一样了。当初那个绑着两个麻花辫, 脸上洁白红润有光泽, 小嘴儿像是一把搂不住火的机关枪, 稍有不满就“哒哒哒”发射的女孩儿, 消失了, 仿佛已经成为白曙幼年时的记忆。此时站在白曙面前女人,迈着疲惫的脚步,沉重地走进白家大门, 她比实际年龄看上去衰老许多, 她想要挤出笑容, 但是却还是透露出了无奈, “我回来了。五年了,我终于回来了。”声音缓慢而悠长,就像是白梅这五年走过的回家路一样。白梅看着屋里没什么改变的爷爷和奶奶,还有长得了的弟弟白曙,心里涌现出无限的委屈,一直强忍着的泪水,顺着面庞流了下来。她以为她的泪水都已经流干了,可事实并非如此。白三朝心软,孙女当初不听劝下乡去了,受了不少罪吧?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其实,大家都明白,回来?也只是短暂的回来而已。过不了多久,白梅还会回去的。迄今为止,除了病退,就没有能够真正地回城的。“我被推荐上工农兵学员了!”白梅的声音掷地有声。这是她在边疆建设兵团幸幸苦苦这么多年换不来的。被晋江背叛后,她比其他知青更加努力,也比其他知青更加吃苦,这才换来了一个先进个人的表彰,才能在这一次推荐中夺了工农兵学员名额。她挺着胸脯,努力想表现出自己的骄傲。白金氏诧异地打量了这个孙女一眼,没想到,这一趟边疆建设兵团之行,还真的磨掉了这个孙女的那点愚蠢,让她脑子变得清明了些。“别都站着,进来吧。”白金氏率先往屋内走。白梅进入大都大学学习的时间为三年,这三年,她可以待在大都城内,不用再回边疆。可是三年之后,她必须要回到建设兵团,不能在大都城逗留。这也是导致了兵团内乐意竞争这个名额的人不多的原因之一。白梅所在的边疆建设兵团,有两个工农兵学员名额,但兵团内有十三人符合推荐条件的,愿意报名的却只有三个。白梅获得过先进个人表彰,三人中选两个,胜算自然就大。到边疆建设兵团插队的知青们,刚刚经过了混乱,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再折腾,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意识到读书的好处。更重要的是,他们边疆建设兵团规定“工龄不满五年,是不允许带工资上学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上这个学没什么用”的说法开始在团里流传。起初,白梅也曾产生过这样的怀疑,但是不知为何每次闪过这样的念头时,奶奶那看蠢货的眼神,就闪现在她脑海里。即使只有三年,即使还得回边疆建设兵团,即使只能拿到一半的工资,她也想回去!她不想被爷爷、奶奶完全放弃!她的人生,不能再浪费在那个地方了!白梅的变化,每一个认识她的人,都能明显感觉得到。她少了以前的浮躁,多了沉稳,整个人就像海绵一样,在大都城吸收着她所想要学习的知识。白曙的生活一如既往,只不过是周末多了个放假的白梅,平时少了个干活的闪电而已。他日复一日,像一个老年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关心的、以及关心他的人,都平安无事,他满足于现在这样的生活。可是生活怎么没有变化呢?闪电进城读书后,和白夏花的感情就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在增长,他们婚期都已经定了下来,就在年底。二二也来信说上了省会的工农兵大学,事情开始慢慢变好。生活的舒心,让白曙非常享受当下的状态。他嘴里不自觉哼着小调,往家中走。秋收过后,进入冬天,活不多,只需要不时拔一拔冬小麦地里新长出来的杂草就好了。还没靠近家门,白曙就听到了大公鸡的打鸣声,“咯咯咯”!紧接着,白家院落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鸡叫声。还没进院子,就听到了白三朝的声音:“大公鸡的孩子太多了!养着费粮食,要不然咱们杀几只?”那话里的垂涎,任谁都能听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