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
作者:北佚      更新:2023-06-09 15:42      字数:4653
  ……温朝阳开了年就要小升初。年前期末成绩出来之时,负责任的班主任特意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阐明应该给孩子们做哪些准备。家里一致推选温向平去参加温朝阳的家长会,因为家里学历最高、最有文化的就是他了。温向平哭笑不得,“开家长会跟这些有什么关系?”苏玉秀眼神烁烁,“万一人家老师讲的我们都听不懂,耽误了孩子怎么办,还是你去最妥当。”温向平最后还是担下了这个重任,提前穿上了苏玉秀买来的过年新衣,甚至还抹了头油鼓捣了个大背头。好在温向平长的俊,这么考验颜值的发型也撑得住,只是临出门又忍不住摸摸头发问苏玉秀,“我这样…行不行?两辈子来,温向平还是第一次给孩子开家长会,对于温向平而言,其紧张程度远胜于前几年参加高考。苏玉秀忍不住笑着戳他,“行行行――就差再给你儿子弄个头发了。”站在温向平身边的温朝阳闻言连忙捂住自己的板寸,如临大敌。家长会跟领成绩合并在了一起。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念着名字,将班级前十名的卷子发给孩子,而温朝阳是第一个上台领卷子的。作为班级第一亲爸的温向平接受着四面八方目光的洗礼,完全没有听别人夸温知秋时的半点不适。家长会的重点是在下个学期学生和家长针对小升初要做哪些准备。班主任在讲台上仔仔细细说了一通,甚至还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只怕有家长听不懂,可以说是相当负责任。事关自家儿子,温向平自然听得尤为认真,手边还放了个小本子时不时做些笔记,架势堪比当年高考前的复习,教讲台上的班主任忍不住暗自颔首。怪不得温朝阳能拿年级第一,看看人家父亲这认真态度,有其父必有其子哪。然,这话有些言过其实,这会上像温向平一样做笔记的家长可是不少。只不过,像温向平这么俊,还这么会打扮的,整个班级却就只有这一个了。和温向平隔了一个过道的一位父亲冷眼瞥了一眼温向平,从鼻子里哼了一气。温向平一脸莫名其妙。温朝阳扯扯温向平的衣袖,小声道,“他就是我同学那个当音乐老师的爸爸。”温向平恍然大悟。再看看这位音乐老师,一头充满了野性风格的披肩卷发,一条不惧寒冬的喇叭裤,还挺潮流的。见识到了走在这个年代潮流前线的男人,温向平连忙收回心来,认真的听台上的班主任讲话。音乐老师在一边暗自生闷气。本来他才是班里最闪耀最瞩目的家长,结果这个梳着奇怪发型的男人一来就抢走了他的所有风头,还偏偏一副故作不知的样子。哼!矫揉造作的温向平这个春节可以说过得十分愉快。因着蜜果儿还小,经不起长途奔波,一家人也就没回大河村去过年。在沽市熟识的人家也没几户,温向平每天除了写稿子,就是愉快的陪儿女玩耍,再时不时跟妻子污污污,当真是快活似神仙,完全没有让广大读者抓心挠肺了一个月的愧疚。虽然年前的最后一刊,新周刊大手笔的更新了十五章,但绝大多数读者都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像以往一样每周看三章,还有三章的多更以供解馋。往往是书一拿到手,花上一个下午的时间坐在桌边或床头,手边录音机转着磁带播着情难自已的歌,十五章就这样顺其自然的一口气读完。然而看文一时爽,年假还在放。距离开年新周刊的第一刊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真不可谓不煎熬。好在还有个『此生不换』,能让人在翻阅十数遍新章节再无可翻时,阖目随着断心断肠的曲调想象着陆川柏和紫苑最后一世的情缘,然后被自己的想象感动的一塌糊涂,泪流满面。好歹,也算是打发了时间。俗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年假时温向平过得有多舒心,开年新刊后就再不复往日清闲。因着如今已经恢复了将近一月的春节假期,许多店铺过年期间都纷纷关门回家,若非如此,许城阳当时就能一口气刻数十万盘。毕竟沽市的人口数量可是千万级别。可饶是如此,考虑到收音机的普及程度和沽市中高收入人群的占比,五万盘磁带仅在沽市,在短短十数天的时间内销售一空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而这个市场在目前,离饱和还有很大的距离,也就是说,《蜀山》的周边歌曲还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为了不浪费这么一个优越的条件,许城阳过年时专门叫上罗温二人拜访了何先扬大家,同时还带着迄今为止手里掌握的《蜀山》的存稿,最终求得一份轻如鸿毛又重于泰山的曲谱。“小温填的就很不错,很有灵气,又是这书的作者,是最熟悉故事和人物的人。他来填词,比我合适的多。如果不放心,填完拿来让我看一眼。”何先扬这样道。这本来是个难得机会,但温向平万万没想到何老也是个工作狂,把手头的《蜀山》看完后,琢磨了两天就开始动笔。等到年假结束时,曲谱已经在温向平的手里了。于是刚刚从美好年假中回神的温向平,就被塞了这么一张乐谱,强令在《蜀山》上部对外刊登完前一个月,必须将词填出来。谁让这曲谱是何老针对上部作的呢。这还是尽量给了温向平宽裕的时间。何大家修改、歌手录唱、刻磁带,哪一个不耗费时间。好在离交稿时间还有三个月,也算是充裕。不过这下,温向平自然不能像年前一样,时间绰绰余余,每周都要抽出一两个花在填词上。温向平拿到手的只是一张纸,在填词之前,必然要先听熟曲调。虽然家里钢琴、吉他一个没有,但新周刊是个财大气粗的,直接包了个音乐教室,只不过来合曲的人选,却让上头犯了难。总得找个知根知底的,防止曲谱泄露出去。于是就找上了之前合作过的男歌手。男歌手相当愿意,主动贡献了给自己配乐的团队不说,还提出了购买歌曲的意向。谁让男歌手凭借着『此生不换』一时风头无两,红火到现在,也是出门能有粉丝认出来激动着叫名字的歌手了,名气虽然还不能与港省的歌手相比,可却比从前唱电视剧的插曲强了不少。尝到了甜头,如今自然希望能把握好机会,无论是价钱还是态度都十分令人满意。上一次是新周刊掏钱请人家唱,这回就成了人家掏钱买歌唱。温向平挑挑眉,人家的嗓音和唱功都不错,有过合作经历的自然比初次见面的合作起来方便些。最终拍案同意。第71章因着已经有了一首完成的『逍遥叹』, 男歌手便先和乐队进行排练,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合奏何老给的曲调让温向平听。钢琴吉他小提琴这些, 温知秋都是能玩几下的,温向平却从来没接触过这些。因此面对着一屋子的各式乐器, 虽然忍不住有些手痒, 温向平还是按捺住,只打着新手学习的名义跟着乐队里人学了半月一月的, 然后就有模有样的弹了起来, 虽然不敌正儿八经的音乐家,成曲成调总是没问题的。还叫乐队的人夸了温向平几句天才。有了名正言顺的技能,温向平就能在乐队合奏完曲谱后,自己又拨拉着吉他弹着钢琴再研究一阵,甚至干脆买了把吉他回家自己弹, 捕获灵感。毕竟乐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候在他身边奏曲给他听, 到底自己来要方便些。不得不说, 这年头乐器还不是随随便便就学的起的东西,温向平手上这把吉他冠了个“红棉”的名头, 就要价到了一百块钱。好在用料讲究,音色也还算不错, 倒也挺值当。何老谱的曲或许是考虑到了整本上部情节基调的原因, 调子和曲风比『此生不换』都要更大气更冷硬, 呼应了上部中善恶情义的取舍, 英雄的血性和仁心, 个人情感反而被弱化。所以说何老是国内响当当的人物, 只听着曲调就能体会到这么多的情感。温向平由衷的佩服。既如此……温向平坐在书桌前抱着吉他拨弄着弦,随调哼唱,桌边一根笔一张纸,便于一瞬间福至心灵,删减写改。如此过了大约半月有余,一首完整的歌曲就被放在了许城阳的桌面。“『杀破狼』?”许城阳饶有兴趣的念着这个歌名,眼睛扫过歌词的同时又问道,“请何老看过了?”温向平颔首,“是,改了几处字词。”许城阳哈哈一笑,“既然向平完成的比预计的早,我们也能放的早些,正好接『此生不换』的档,四月底刊龙屏舍身跳熔炉祭剑时正正应景,一直到六月中旬刊登下部,跟着『逍遥叹』一起,何愁《蜀山》会失了热度!”时间和排版的事情许城阳和罗家和考虑的都十分周到恰当,只录着『此生不换』的磁盘终于在四月、六月分别迎来了新的伙伴,甚至还有三首歌的合集。三首歌,作曲,有鼎鼎大名的何老出手,自是不同凡响;填词,有温知秋这个鬼才亲笔,也是卓尔不群。尤其是一首接一首,正好在一首听腻之时接档新曲,不仅贴切小说情节进程,更是在不同的层面持续为《蜀山》的名声添炉加火。而《蜀山》本身玄幻仙侠、不落窠臼的情节和超脱爱恨纠葛的生死大义,加上出众的文笔,悬念伏笔的巧妙应用,抗住了烈火烹油下四面八方的高期待、高要求。《蜀山》不仅仅在沽市,就是在京市、新周刊发行的晋秦直等省都声名大噪。谁若是没看过,都要被说一声跟不上时代,哪怕烫着最时髦的及肩卷发,穿着长筒喇叭裤和黑皮鞋。相比新周刊的花团锦簇,春风得意,红星杂志就没这么美妙的心情了。尤其是杨主编杨贺,堪称恼怒至极。这两三年来,周围一个个杂志都在进步,红星这几年却没有什么进益,相比之下自然是在走下坡路。而杨贺曾满怀信心的“小某某”计划虽然让红星红火了一阵,却并没有持续多久,更不用提像《大惠山》一样引起热潮,大肆增加销售量。反而是罗温二人跳槽去的新周刊蒸蒸日上,如今就连沽市关注也能和红星平分秋色,杨贺怎能不恼火。而销声匿迹两年的温知秋又在这个当口复出,第一篇作品就引发大爆,而这篇作品居然是曾经被他驳回去的《蜀山》!杨贺第一眼看见的时候只觉眼熟,后来想起曾在罗家和手中得见,再去看时几乎目眦欲裂。好不容易能平复下心情来,想出个法子蹭蹭热度,提升红星的知名度,新周刊却置之不理,仿若根本没瞧见他的“小温知秋”一般,直把杨贺气的要呕一口血。杨贺调整了几天,正待再试一把起死回生的法子,却通通被上面压了下去。还不待杨贺去质问一下,就发现刘组长已经顶替了他的位置,坐在了他的办公室里。“老杨啊,这两年杂志怎么样你也都看得见,还是让更有能力的年轻人来做吧。”言下之意,就是你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了二三十年的杂志将他说丢就丢,一手扶持上来的刘组长还抢了自己的位子。杨贺这回是真的呕了一口血出来。虽然及时止损,将无用的杨贺换了下去,可新官上任的刘组长显而易见也没有什么通天的本领能逆转时局,将红星重新扶回高位。时代在开放,杂志报刊都在致力于与时代接轨,不断创新,杨主编在位时却着相于模仿竞争,早已失了先机,刘组长如今能做的也不过是鞭策编辑作家尽快跟上时代步伐罢了。想要一力降十会,重新站在行业内的前列……如果温向平能回来就好了。刘组长摸着下巴琢磨着。可瞅瞅自家杂志的士气低迷,再看看新周刊的一片大好形势――刘组长长叹一口气。还是另想别招好了。……《蜀山》更新到龙屏以身殉剑时,无数读者捧着书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如雪花般的信件纷纷飞到新周刊祈求温知秋再给龙屏一条生路。再加上『杀破狼』的一曲,温知秋和《蜀山》几乎被挂在每个人的口头。只在沽市,走出五步远,就能听见路人或惋惜或凛然的谈论。正当时,狄导导演的《大惠山》也来加了一把火。狄导是国内抗日剧的典型代表导演,迄今为止拍过的片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在观众和圈内都积累了人脉的深厚的基础。然而近些年,港省的歌手演员堪称人才辈出,群英荟萃,向大陆渗透过来的歌曲影视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相比之下,以革命剧为主流的大陆在这方面市场就要吃亏些。有些导演心思活泛,早两年就琢磨着转了型,学着港省做了起来。偏狄导性子拗,非要拍一部胜的过情情爱爱港剧的电视。在拍这部新剧之前,他已经沉寂了一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