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
作者:荼蘼夫人      更新:2023-06-09 21:13      字数:4264
  邵父推了推鼻尖的眼镜, 放下手中的报纸:“这提子长什么样子我还真想看一看。”“等会回来的时候我们多摘一点带回来吃, 再给舅舅、爷爷那边送一些。”邵飞的只有一个爷爷,现在跟着大伯在乡下住, 邵父和兄长之间感情没有多好, 好像是早年因为分家闹了许多不愉快,眭然也只去过两次。邵飞的舅舅眭然是经常走动着的, 平素她从g市回来,礼物都是给舅家呆了的。吴素心连忙摆手:“摘点给他们尝尝味道就行了,这提子小然你还要拿去卖钱的。”他们已经听儿子说过了, 这提子是稀罕水果, 哪能随意吃呢。“自家人能吃多少嘛。”眭然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这些提子,眭然和眭父平常都是用心照料的, 苗子也不错,才第一年结果,亩产就有两千五六斤。眭然知道后世高产的提子葡萄是能够达到六千斤的, 可是现在缺少肥料, 能有两三千斤也不错了。这些提子的去处眭然已经想好了,就让邵飞运到其他的城市去卖,争取第一年能够把口碑打开。原本眭然是打算要亲力亲为的, 最好销售也能她自己在场, 可是现在她的肚子越来越大, 平常站久了都觉得腰酸不已, 再想要长途跋涉去别的省市卖提子肯定是不现实的了。眭然和公婆到村子的时候,她父母都不在家不说,连行动有些许不便的眭奶奶都不在家。眭然猜测他们这会应该是去提子地里,所以没有在院子里停留,带着他们径直去了提子地。邵父看着两边翠绿挂穗的稻苗夸奖到:“这水稻长得可真好。”眭然点了点头附和到:“这田地大家都是下了心思侍弄的,比照顾自己的孩子还要上心呢。”只不过眭然有些奇怪,按理说现在稻穗灌浆的时候,大家应该要除稻田的杂草呀,怎么今天一路走来,一个人也没在田里看到呢。等到了葡萄地,眭然总算是知道为什了,这村里的大|爷大妈,小孩老人,都围在她家葡萄地看热闹那。看着几串被眭正有扯掉袋子的葡萄,大家纷纷议论了起来。“这看起来是跟咱们自家的葡萄不一样。”“个头大,看起来紫红紫红的,怪好看的。”“你们还别说,刚才我摸了一下,竟然是硬的。”“这个老眭不是说了,人家这个品种就是这样的,利于那什么运输。”“我看那边还有青色的呢,那能熟了?”“小然姐说那个叫青提,就是那个颜色。”说话的是杨致的妹妹杨桂兰。这要是在以前,大家哪里会把这么个小丫头片子放在眼里,只不过杨致去港城了,一个月工资那么多,去年还回来给家里修了新房子,一水的红砖青瓦。这人一有出息,别人可不就会高看几眼嘛,以前杨致的寡妇妈在村里那是唯唯诺诺,活得像是空气,她这样,家里的孩子也被拘得很会隐忍,就是被村里的小孩子欺负到了头上,也是不敢闹上门去。现在杨致有了出息,他妈和姐姐妹是改变最大的,像这种大家都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也敢开口搭话了。这两年因为眭忠和杨致的关系,杨家跟眭家走的进了许多,有人眼睛一转,心里就有了主意,出声怂恿杨桂兰:“桂兰,你去让你眭叔摘点葡萄给我们尝尝呗。”杨桂兰摇了摇头:“不行,葡萄是小然姐要种来卖钱的。”眭然在后面把这话听个正着,看着小姑娘一本正经的样子,心里还觉得有趣。眭然走过去笑着说道:“二叔,想吃葡萄跟我爸说嘛,干啥顶着孩子说。”二叔被眭然这么一说,面上有些挂不住,冲她干笑了两声之后,猫着腰躲到了人群后面去了。如今在旁边看热闹的人,几乎每一个人心里的想法都跟二叔一样,想要尝尝眭家的葡萄,只不过他们没有明说而已。大家的想法眭然心里自然是门清,转身对大家说道:“今天也是我家这提子第一次成熟,大家也知道我是准备要去卖钱的,大家都是乡亲,是该尝尝味道,我这就让我爸剪下一些给大家尝尝。”在场围观的人没有三百也有两百了,这每人一串是不可能了,眭然把提子从架子上剪下来,眭正有和林从巧给大家分的时候,就会揪成一小串一小串。数量虽然是不多,但是分到大家手里,怎么也有个五六颗。大家得了这提子,有的人是立即就扯下来扔进嘴里了,有的人确是好好收着的,准备剩下来回去哄孩子。眭然剪提子的时候,特意剪的产量最高的红提,红提味道清甜,果肉莹润通透,大家就是在再不识货,也能看出这提子跟家里葡萄的不同之处。有人吃着好吃,分到的几颗又不够吃,就想买问眭然一些:“小然,你家这提子能买不,我想买两斤送人。”有人起了这个话头,马上有人跟着附和:“是呀,这提子贵不贵,我也想买一斤,拿回去让家里的小孩甜甜嘴也是好的。”卖眭然自然是要卖的,她下一步还打算承包一些大家的地来扩大葡萄地的规模,要是大家不知道这好东西的价值,又怎么会相信她,把手里的地转租给她呢。“当然是要买的,就是你们现在吃的这个红提,我是要卖五块钱一斤的,在场的大多都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辈,你们要买的话我肯定是要给优惠价的,就算三块钱一斤了。”三块钱虽然贵了一些,但是眭然是真的给了大家实惠的,这今天的提子就地里这些,再多也没了,中国这么大,她这一万多斤提子投入市场肯定还不够卖。一听这个价格,大家都不由得惊呼出声:“这么贵呀?”乖乖,虽然大家早就知道这提子金贵了,问这话的人心里也是做了准备的,但是一听说优惠后都还要三块一斤,许多人都开始打起了退堂鼓。现在市场上的猪肉也不过一块一二一斤,这一对比,买一斤提子的钱都能买上两斤多猪肉了。刚才分到提子的时候,大家也在手里掂量了,大家心里都有数,就这少少几颗提子,估计就得有半两了,这么看来,一斤葡萄也没有几颗,还不如买肉来的实惠。一听这个价格,最开始开口询问的人狠了狠心,开口说道:“给我称两斤吧,等会我把钱送你家里去行吧。”眭然自然是没问题,都是一个村住的,她又不怕有人赖账。怎么说也是地一单生意,眭然拿起剪刀,挑了一串又大又红的提子剪了。眭然以前经常要买菜,这提子一入手,她就能够估摸出个大概重量,就她手里的这串提子,约摸能有两斤二三。地里没有称,她也不好过称称,多给点也就多给点了。看着有人第一个买了,围观的人语气微妙的说道:“这一下子就去了六块钱,杨家媳妇你可真舍得。”“再贵也是尝个新鲜,大家要买的可赶紧,不然等小然全部卖出去了,再想吃就要等明年了哦。”杨家媳妇顶着大家的目光,拎着提子挤开人群回家了。花了这么多钱买提子,杨家媳妇并不担心婆家的人说她,她嫁过来的时候从娘家带了养蚕的技术和蚕种,这两年养蚕买蚕茧也买了不少钱,花这几块钱又怎么了。这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后,村里条件过的去的都像眭然买了一两斤提子,尤其是那十几家家里有女儿在她厂里工作的,每个人都买了两三斤。看着大家这么热情,眭然真是哭笑不得。可能这些家里有女儿在她厂里上班的人是为了向她卖好才买的,可是——她真的是巴不得他们别勉强自己买啊。她这些提子,是真的不愁卖啊不愁卖。这零零散散,一家买点,眭然倒也是卖出去了三四十斤。傍晚邵飞得了信,开着货车到了村口,眭然又花钱请了几个村里的人帮忙剪提子。之前套上的纸袋不用扯,找那种成熟度高的葡萄串,剪下来就一串一串码进眭然早就准备好了的大竹筐里,只一亩地剪下来的提子,就已经装满了货车的车厢。这些提子,邵飞等会要立马开车运到胳膊h省卖掉,地里剩下的这些,暂时就不急着运去买了。因为邵飞等会要开夜车,眭然早早离开提子地回家给他做饭了。虽然眭然对自己的提子很有信心,但是也不免担心不好卖怎么办,这次邵飞怎么也要等提子卖完才能回来。想着让出发之前能够吃好,晚饭眭然顶着让她难受的油烟做了满满一大桌的好菜。吃过晚饭之后,邵飞收拾好东西就要走了,眭然叫住他,往他手里塞了一大把零钞,这出去卖东西,没有零钱找零是不行的。送他出门的时候,眭然不放心的叮嘱道:“路上小心,卖完就回来,不好卖你也别在h市拖。”邵飞把眭然拉到门口,抱着她说:“你放心吧,就是为了咱爸,我也会早点回来的。”可不是嘛,这提子这么金贵,眭正有不放心,下午就在地旁搭了一个草棚子,准备在地里的提子摘完之前,就在地里守着了。第九十四章邵飞走后, 眭然也没有闲着, 一大清早去地里摘了两大筐提子, 等会眭正有就会把这两筐提子运到c市去卖。c市眭然并不担心销路, 前两年她已经在c市卖过一次提子的,相信不用费多大劲去向大家解释, 记得提子的人应该有不少。实际上情况确实如她所想, 眭正有担着筐子往市场一站,大家就围了上来。眭正有不得不感叹自家女儿的聪明程度, 临走时,眭然特意说了,让他一到c市, 就把盖在筐子上的袋子扯了。“大|爷, 你这卖的是提子吗?”眭正有这还是第一次做生意,以往家里有点什么东西需要卖, 都是林从巧出面的。身旁一下子围满了这么多人,饶是他当了这么多年的队长,都还觉得有些不自在:“这位先生眼光好, 这就是提子。”他的回答引起大家的一片哗然, 市场上虽然没人吃过提子,但是之前也是听亲戚朋友说过的。大家还在发呆的时候,有人率先反应过来, 凑到眭正有什么大声嚷到:“你这提子怎么卖。”眭正有报出女儿订好的价格:“红色的这种五块, 青色的六块。”抱过价之后, 眭正有还有些忐忑, 这可是五块钱啊,这提子再怎么好吃也是,真的会有人买吗?有人纳闷的问道:“为什么这青色的就要贵一点的,我只听我姨妈说过红色的提子,没听过有青色的啊,你是不拿不熟的东西来骗我们啊。”这三岁小孩子都知道,青色的葡萄是没有成熟的。眭正有连忙摆手解释道:“这青色的是另一个品种,更甜一些。”“你说了我们也不敢信啊,要不你让我尝一尝。”这可是六块钱一斤的东西,红色的提子好吃在场的人都有所耳闻,绿色的却是没有听过的。眭正有佯作为难的考虑了一会,才磨磨蹭蹭的说道:“好吧,不过一个人只能尝一颗啊。”眭正有看着大家只是对青色的提子有所疑问,并未对高昂的价格说什么,心里也有些一些底。如今他再看框里的提子,那就跟看钱一样了,这些提子可都是他的宝贝蛋。青提味道确实没得说,口感也够特别,大家尝过确实好吃之后,再也没了疑问。有人举手购买:“给我称两斤红提,一斤青提,我都买了这么多,要不就十五块算了吧。”眭正有很快称好客人要的重量,又弯腰扯了三四颗红提放上称盘:“这确实没办法少,要不这样吧,我给你多称两颗。”那人有些失望,不过倒也爽快的给了十六块钱,眭正有把提子递给他之后,他就拎着提子高高兴兴的走了。最开始买的人还不多,有几个人带头了之后,看着竹筐里的提子越来越少了,大家才争相恐后抢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