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作者:西方不败      更新:2023-06-10 17:11      字数:4227
  薄瑾亭又道:“对了,下个月你就年满十八周岁了。到时候回来一趟。”楚瑟乐了: “为我庆祝成人礼吗?”“这只是一部分。”楚瑟忽然明白了他意有所指,顿时羞红了脸。第51章 十八吃完了饭, 楚瑟收到了短信,要求哈佛本届的新生们晚上聚一聚。收拾了一下午, 三个姑娘就去了聚会现场。与想象中不同的是, 不是每个人来到哈佛都是兴高采烈的。有的学生已经三十出头, 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哭,说自己申请了七八年才站在了这里。有的人举着红酒杯,慷慨而激昂地说着自己的梦想,说以后要赚到比比尔盖茨更多的钱。更多的人表示,希望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站在一群白人和黑人群中,楚瑟这样的黄皮肤姑娘也十分引人注目。有的人礼貌地上前来打招呼,问她是不是日本人。听说她来自中国以后,会说一句不可思议。还有的人听说她是中国人, 则会丢下一句:“oh, go back to china!”——滚回中国,这些人并不欢迎中国人。楚瑟对此不屑一顾, 她上辈子当过哈佛的交换生, 知道这里的学生什么货色都有。有些人是凭着才学进来的,还有些人是靠着家族捐款来到此地的,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不是国籍和语言那么简单的。说白了, 这里就是个鱼龙混杂的阶层世界。卢安达也遭遇了和她一样的尴尬, 有个白人男孩看到她,居然骂了一句:“negro。”——卢安达是黑人, 她的祖先是从几内亚来的, 在两个世纪以前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中来到了美国。negro, 黑鬼,听到这种侮辱性的词汇,卢安达差点冲上去和他理论,还是珍妮把她拦了下来:“别和这帮白痴一般见识!”卢安达很是生气:“哦,我真的没想到,来到哈佛以后也会看到这种笨蛋。”珍妮倒是看得比较透彻:“亲爱的,美国资本家后代中的智障不少,很不幸的是,有些人天生就有资源来哈佛读书。”“上帝,真希望这些垃圾就是期末那不及格的10%!”卢安达真心祷告道。在哈佛,无论你选择哪一门课程,最后都有10%的人不及格。这些人最后连毕业证都拿不到。好在,糟糕的家伙也就那么一两个。绝大多数哈佛的学生还是比较友好的。还有个同样黄皮肤的男生走了过来,用英文问楚瑟来自哪里。楚瑟清晰地用中文告诉他:“我来自中国a市。”对方的眼神亮了亮:“我也是中国人,来自北京,我叫康知恒,你叫什么名字?”“楚瑟。”“离鸿声怨碧云净,楚瑟调高清晓天?”——对方居然还知道她的名字来历。这句古诗选自《秋时送郑侍御》,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很不为人所知。康知恒能立即背出来,看样子他的国学功底也很深厚。楚瑟笑了笑:“我是秋天出生的,所以妈妈给我取了这个名字。”康知恒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底下的两双眸子,溢满了笑意:“那楚同学,以后请多多指教了。”“请多指教。”楚瑟握上了他的手,感觉到手心里温暖而强劲的力量。哈佛的教授们是晚些时候到的。他们坐着一辆蓝色的大巴车,车上有黑色的英文字母:harvard train。和学生们一样,教授们几乎清一色是白种人,间杂着几个皮肤泛黑的印第安裔,就是没有一个黄皮肤的亚洲人。看到之前认识的史蒂文教授也在,楚瑟上去跟他打招呼,史蒂文笑问道:“上次你跟杰森去非洲,听说你帮了他不少的忙?”杰森就是石伯伯的英文名,在哈佛,杰森医生可是赫赫有名的临床专家。“石伯伯太客气了,应该说他教了我不少东西才对。”楚瑟很谦虚道。史蒂文笑了笑:“杰森这次的文章写的很好,sci已经把他的文章评为年度医学论文了,他年底会来参加颁奖仪式,到时候,你就能在美国见到他了。”“嗯,那太好了。”她还没告诉史蒂文,石伯伯已经邀请自己参加颁奖仪式了。说完,史蒂文又把她介绍给了同僚:“嗨,詹妮弗,汤姆,她是杰森的侄女凯特.楚,她打算四年以后进入哈佛医学院。”“杰森的侄女?”解刨学教授詹妮弗对她很是亲切:“希望你以后选择我的课程。亲爱的小姐。”“不过进入哈佛医学院不是那么容易的。”旁边的生物学教授汤姆倒是不以为然:“我们医学院只要在sci发表过文章的研究生。”楚瑟:“……”她上辈子没开挂都发表过sci论文,更别说开了挂的这辈子了……***结束了和哈佛教授的会面,楚瑟就回到了宿舍,和珍妮她们商量选修课程。开学的第一周,哈佛不会正式上课的,在这一周里面,学生可以随便拜访每个课程,一个礼拜以后再确定自己的css schedule。哈佛管这种轻松自由的选课程序为:cross-registration。学生们也可以借此充分了解每个教授,以便选择适合自己胃口的导师。当然,楚瑟打算学医,所以她的课程都是在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两个之间选择。除此之外,她还想去隔壁的mit(麻省理工)选修frank snowden教授的流行病学。——从哈佛出门,搭两站地铁就到了位于kendall的麻省理工了。不少哈佛的学生都会同时选修两所大学的课。课程的组成倒是和国内差不多的,25%的通识课程,25%的选修课程和50%专业课程。珍妮她们做的功课比较足,也就拿出心得和楚瑟分享:“man教授的science of living systems(生命系统科学)是我们必须选的。这门功课包括了很多生物、化学还有环境科学的知识,教室是在哈佛的科学中心。”“还有这个,fundamentals of neuroscience,脑神经学,在美国,赚钱最多的医生就是脑神经医生了。”卢安达也知道的不少。她来自亚利桑那州的一个贫困家庭,之所以选择哈佛,纯粹是为了以后找份高薪的体面工作的。“fundamentals of neuroscience在哪上的课?”楚瑟也对脑神经学感兴趣,但是和这两位小伙伴比起来,她做的功课实在太少了。卢安达开心道:“在kresge building,也就是哈佛医学院里面。”“那我一定要选这门课。”楚瑟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卢安达又翻了翻手中的选课资料:“除了选修课之外,我们今年还需要选择一门辅修的语言,你们打算选修哪一门?”珍妮道:“我会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接下来我想选修德语,那你呢凯特?”“法语吧。”楚瑟在语言方面是弱项,这也没办法,一般来说越往上学习,科目就分的越细。她在复旦本科阶段虽然选修过法语和日语,但是都没有去过这两个国家进修。等到研究生学普外科,博士细分到胸外以后,就几乎没有外语的用武之地了。现在重生上大学,就可以将语言这一块短板补充起来了。将来如果游学法国日本,将会有很大裨益的。就这样,经过了一周的考虑,楚瑟通识课选择了生命系统科学,选修课包括:疾病的话语、细菌的历史、公共健康与不平等、脑神经学等七个课程。辅修的语言是法语。除此之外,她还加入了两个社区服务的社团。卢安达加入了一个非洲公益捐款社团,她想以后有机会前往祖先的故国做出一点贡献。珍妮为了好玩,则加入了一个养蜜蜂的小组。这个小组也是生物学院名下的。但是很快,珍妮就发现她根本顾忌不上那群采蜜的小伙伴了,于是一个月后,珍妮只好退了出来。除了这些公益社团,还有些社团,不是普通的学生可以进去的。他们管那种社团叫做“有钱人的派对”。顾名思义,只有有权有势的学生才能拿到门票。怎么说呢,哈佛的大环境是个精英的集中地。和国内一样,越是名牌的大学里面就越是充斥着各种富二代和官二代。只要你细心一点,就能发现你的同学当中有好几个财团的继承人,还有来自国会议员的后代。——就是这些出生就带着光环的人,也是相当努力地学习的。想和他们竞争,你只有不停地超越自己。这里的人智商都很高,没有所谓的能力上限,甚至连勤奋都没有上限,就看你能做到什么地步了。不得不说,一流大学就是够锻炼人的,连她这个博士都感觉到了学习的压力。不过比起珍妮和卢安达天天奔去图书馆来,楚瑟还算是幸运的,她上辈子来过哈佛,基本摸得清哈佛的竞争节奏,而且知识储备的水平也比较高。所以等上了课以后,她就比较得心应手。只要是生物学相关的知识,都难不倒她。当然,也有那种故意为难中国人的老师,会在课上提出一些比较古怪的问题。例如生命系统科学的man老师问她:“凯特,你知道为什么中国女人生孩子总是难产吗?”楚瑟回答道:“老师,女人之所以会难产,是因为随着人类的进化,婴儿的头部越来越大,但是对应的,女人的胯骨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才会出现婴儿难以通过产道的现象。黄种人由于骨架比较小,这种现象比较明显——但我要说的是,其他人种也一样。”man老师看她全答对了,觉得很无趣,就让她坐了下来。“你说的对,凯特,我妈妈生我的时候也是难产。”卢安达不以为然。就这样,在哈佛的第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十月下旬,波士顿地区的气温下降到了11度以下,学生们不得不穿起了棉衣。楚瑟也穿上了棉衣,她已经适应了这里的学习和生活,开始学会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一切了。——来之前,国内的人们各种羡慕她,觉得她一步登天。其实来到这里以后,你会明白哈佛也就那么回事。这里的精英阶层你还是进不去的,这里的人也会有各种各样奇葩的观念。——在这里,你不是靠着勤奋和努力,就可以入得了上流社会的。你能得到保障的,只是以后几千美元的月薪起步价而已。隔阂和隔阂还是存在,阶层和阶层之间还是固化。想到这里,她不禁考虑过:假如薄瑾亭也来到了哈佛,那么会怎么样?首先,他的交往层次肯定要比自己高多了。她就不知道学生们的身份背景,但是薄瑾亭肯定会调查清楚的。然后选择几个长期合作伙伴,进行交往吧!在这里,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和薄瑾亭之间的那道鸿沟,尽管现在已经小的多了,但还是横亘在那里,不知道怎么才可以跨过去。或许,只有等她真正拿起手术刀以后,这个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吧!而现在,静下来不要急,一步步来就好。****到了10月30日晚上,哈佛的万圣节庆典也开始了。楚瑟陪着珍妮和卢安达好好玩了一通。化装舞会上面,她扮成了一个吸血鬼女爵,珍妮则扮成了僵尸新娘的妆容,卢安达喜欢et外星人,就套了一个异形的头盔。一直玩到了凌晨时分,她们三个才回到宿舍。卢安达摘下头盔,忽然想起了什么:“嗨,凯特,下个星期是你的十八岁生日,我们要不要出去给你庆祝一下成人礼?”珍妮也道:“我们陪你去中餐馆搞个派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