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
作者:沉云香      更新:2023-06-10 22:03      字数:3757
  其实曹东山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等不下去。他总觉得李文柏在后面准备了什么阴谋诡计在等着他。人人都知道拖下去交合县城会守不下去,为什么李文柏会如此心甘情愿地拖下去?他到底做了什么?他的底气从何而来?曹东山不知道。他只知道,眼下之事,宜快不宜慢,迟则生变。这是他的预感,也是这几日一直令他惴惴不安无心睡眠的原因。“几位叔叔,你们难道就不能听我一次吗?曹刺史是我亲叔叔,难道我还能害了他不成?李文柏不过是色厉内荏,几位叔叔莫要被他给吓到了啊。”曹东山这话一出,几个副将不高兴了。“这不是什么吓不吓的问题,而是刺史在对方手里,我们所有的举动,都要以刺史大人的安危为重,你是曹大人亲自点名的主帅,就该清楚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我的职责,便是救出叔叔,不让他受辱。”“你……”几个副将们怒了,他们忽然觉得有些太惯着这个主帅了,也干脆撕破脸皮,连“将军”都不叫了,直接冷声道:“曹东山,你虽是主帅,可不要忘了,外面这五千州兵,可都是曹刺史和我们几人带出来的。在这里,可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曹东山涨红了脸,却找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正当营帐内正吵得火热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喧闹声。一个兵卒跑了进来,半跪着说道:“禀告将军,外面……外面来了几个外乡人,说要见几位将军。”“什么外乡人。本帅现在谁也不见,让他们滚。”曹东山现在正在气头上,正愁没地方发泄呢,哪还有什么心情见什么外乡人?“可……可张校尉说他们是贵人,不敢无礼……”兵卒依旧跪在那,有些犹豫的说道。“贵人?什么贵人?”这次不等曹东山开口,其中一个中年副将起身问道,想了想,又补了一句:“他们的腰间,可有佩戴鱼袋?”鱼袋,是大齐官员身份的象征,一般五品以下的官员,没有鱼袋,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会获得朝廷赐下的鱼袋。五品以上穿绯衣用银鱼带,三品以上穿紫衣用金饰鱼袋,都是尊贵的象征。兵卒低头想了想,回道:“是有鱼袋,好像是银色的。”“银鱼袋……五品以上……”一个中年副将喃喃道,脸色有些严肃。“咱们西州除了曹刺史是四品,有银鱼带,可没别人再有银鱼袋了啊。”另一个中年副将说道。两人的话,一下子惊醒了众人。西州唯一拥有银鱼带的人,就是刺史曹严,而现在曹严被李文柏软禁了,那么营帐外面的是……“不好,京都来人了。”曹东山猛地喊道,脸上满是惊慌。他终于明白,李文柏为什么如此有恃无恐了。“怪不得大军围城,你都丝毫不惧,原来,这就是你的倚靠吗?”曹东山低着头,喃喃自语道。这时没有人再管曹东山的喃喃自语了,五个中年副将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点点头,直接走出了营帐。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大齐的武将,京都来人,不管真假,他们都必须去见一见,搞个清楚。毕竟西州这么偏僻的地方,平时都是作为贬官流放之地,突然来了京都的大官,八九成都是带着皇上的旨意来的。一旦扯到皇帝陛下,谁也不敢有什么怠慢。五人刚走出营帐,便看到不远处为了一片的人,于是便向那里走去。看到五人,众将士都主动退开,不敢阻拦几个副将的路。将士们一散开,前方的客人便显露出来。只见前方一共有十三个人。其中十个人穿着统一,都是黑色紧身布衣,戴着矮冠,脚上穿着黑靴子,看穿着样式,应该都是另外三人的部下。看到这十个人,五个副将便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心中骇然。能在如此寒冷的天,穿得这么单薄,而面色红润的,绝对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且这些人的脸上以及眉眼之间,都带着一股若有似无的杀气,竟有些令人不敢直视。这十个人,绝不简单。另外三人则是站在最前面,一身华服,傲然直立,面容平静,却不怒自威,自带一股子凌人的盛气。看到这三人的瞬间,五个副将便都心底微微一颤,“这气势,非京都之官不能有啊。”等到他们瞥见三人腰间挂着的银鱼带时,终于确定下来几人确实是从京都来的大臣。那三人正是从京都千里迢迢赶来的御史中丞单同甫、大理寺少卿纪永宁,以及刑部尚书侍郎何兴国。在五个副将大量三人的时候,他们三人也看到了这五个副将,却也不说话,只是站着,然后淡淡的望着五个副将。论官职,他们三人比这五个副将高,论官威,他们三人是京都天子脚下的官,远非这几个穷乡僻壤的小将军可以媲美。所以即便这五个副将来了,他们三人也不会主动开口。见三位大人不说话,五个副将哪里还不明白什么意思?赶紧快步上前,主动行了个军礼,自报了姓名职务后,恭敬地问道:“不知几位大人是……”单同甫三人没有回答五个副将的疑问,反而皱了皱眉,问道:“你们五人都是副将,那你们的主帅呢?为何不出来说话?”第139章 得意春风其实五个副将出去见单同甫三人后不久, 曹东山已经从惊慌和无措中恢复过来, 没有犹豫多久, 便深吸了一口气, 理了理身上的甲胄, 然后走了出去。他曾想过逃。因为他是曹严的心腹,对于曹严做的事再清楚不过。既然外面的京官是李文柏喊来的,那么一定就是冲着曹严和施五的案子来的。所以在刚才知道的一瞬间, 他想过逃。但他放弃了。茫茫天地, 大雪封路,他能逃去哪里?大齐立国这些年, 他至今没有听过哪个犯官,能逃得出追捕的。而且一旦逃了, 就等于是承认了曹严与交合的案子有关, 就等于是卖了曹严。卖曹严?他不敢。他可不敢既被朝廷追捕,又被曹严追杀。“或许这些京官只是来查施五的案子的。”曹东山只能努力安慰自己京官的到来,和曹严无关了。曹东山来到校场的时候,正好听到单同甫的话, 整了整表情,忙快步上前, 恭敬地行了个军礼, “下官州兵主帅兼刺史府录事参军曹东山,见过三位达人。”单同甫眉头一挑,似乎有些不太高兴,“区区一个录事参军, 如何竟成了州兵之统帅?”“呃……这……”面对单同甫的疑问,不只是曹东山,就是那五个副将,都有些语塞。现场有些尴尬。他们总不会回答说“因为曹东山是曹严的亲侄子,所以当了统帅”吧?若真如此回答,只怕这三人不说别的,必定要先定曹严一个“玩忽职守”的罪名。所幸单同甫也没有追根问底,让曹东山和五个副将都案子松了口气。但是单同甫接下来的一句,直接让几人都懵了。“既然你是主帅,那便下令,退兵吧。至于曹严私下出兵,围困辖区下的交合县城之罪,日后再行决断。”“退……退兵?”曹东山懵了,抬起头,怔怔地看着单同甫,一脸的不敢相信。现在这五千州兵,是他最后的依仗,也是营救曹严的最后的机会。一句话就让他退兵,怎么可能。五个副将也心有不甘,但眼下单同甫是命令曹东山,他们几个副将,也不好抢什么话,只好沉默不语,静观其变。见曹东山无动于衷,单同甫眼眸一眯,气场猛地一变,沉声道:“曹东山,本官让你退兵,还不依令行事?”曹东山抬起头,目光从单同甫的脸上,慢慢移到他腰间的银鱼带上,眼中闪过一丝愠怒,咬了咬牙,猛地站起身,不再卑躬屈膝,傲然直视单同甫,扬声道:“我乃西州刺史大人亲命的州兵统帅,在军中,本帅最大。从开始到现在,你们连个名字身份都不说,本帅不知道要依的,是谁的令。”单同甫不再说话,而是笑了起来,笑得让人遍体生寒。他身旁的刑部尚书侍郎何兴国,怀里抱着剑,上前走了两步,停在了曹东山的面前,两人相距仅有三步之遥。他想干嘛?曹东山眨了眨眼,看着何兴国,脸上有些无措。突然,寒风骤生,一声剑吟响起。剑没出鞘。曹东山却只觉得左肩被重重砸了一下,然后一股巨力传来,压迫得他站都站不稳。扑通一声,重新跪了下来。一声闷哼,曹东山感受到自己的左肩又痛又麻,转头一看,只见一柄长剑,连剑带鞘,重重压在他的肩上,巨大的力道源源不断地从剑身上传来,压得他根本站不起来。好快的剑。好霸道的力道。五个副将将整个过程看在眼里,心中骇然。曹东山毕竟是他们的主帅,虽说没什么实权,但主帅当众被羞辱,打的,也是他们的脸。所以五人慢慢站了起来,脸色都有些不善。何兴国哪里不知道他们的意思,嘴角浮起意思冷意。“尚方剑在此,见剑如见圣上。我看谁敢放肆。”何兴国的声音很大,吓得五个副将心头一震,齐齐将目光移向曹东山肩上的长剑。只见剑鞘上雕刻有五爪金龙,栩栩如生,威严庄重,剑鞘的材质也与寻常宝剑不同,在阳光下,散发着幽暗的冷光,却仍旧不失一股威严与霸气。五个副将大骇,哪里还管得上曹东山被打啊,当即就跪了下来,连头都不敢抬起来。周围众将士,也都听到了何兴国的话,又见主帅曹东山和五个副将们都跪了下来,哪还敢站着,一个接一个全都跪了下来。在封建时代,尤其是大齐这样刚建国不久的朝代,君王是一切臣民之主,具有无上的权威。哪怕这些将士们都是五个副将带出来的兵,但他们的心中,君王,依然是凌驾于一切的存在。帝王的威严,不容挑衅。何兴国用了一剑加一句话震了场后,单同甫才继续对曹东山说道:“曹东山,事不过三,本官最后跟你说一遍,退——兵。”单同甫说话的同时,何兴国握剑的手紧了紧,曹东山瞬间感觉肩上的力道又加重了三分。“这还是人吗?怎么力气这么大?”曹东山暗暗叫苦。如果他知道何兴国是大齐开国第一个武状元的话,估计便不会这么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