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作者:沉云香      更新:2023-06-10 22:05      字数:3780
  老商人这话一出,周围的几个商户们表情立刻就变了,欲言又止,一副不太情愿的模样。“诸位别着急,听老朽把话说完。”老商人浑浊的双眼动了动,将众人的表情收入眼中,继续说道:“政令,自然是要遵从的,但遵从多久,这……就有待商榷了。刺史大人此次,之所以如此恼怒,便是因为出了人命案子。等匪徒斩首,案子风波过去,刺史大人日理万机,自然也管不上我们。到时候,作坊该怎么来,想必诸位心中,都有个数。”众人一听老商人的话,全都恍然大悟,脸上都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同时看向老商人的眼神也变得钦佩起来。不愧是老狐狸,想的就是周到。这样一来,既应付了新来的刺史大人,给了他面子,他们作坊这边,又不至于有什么大的损失。可以说是双全之策了。被众人奉承夸赞了一番后,老商人有些得意的笑了笑,又想到了什么,提醒道:“有一点,老朽要提醒诸位。日后即便风波过去了,诸位作坊的工钱,也不宜降得太厉害。若是又闹出什么事,彼时,就神仙难救咯。”众人闻言又是连连点头,又商量了一阵后,众豪绅商户们终于达成共识,各自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入秋渐深,天气也逐渐冷了起来。最后一股闷热的暑气彻底消散在了无边的山野之间,整个陇右都游荡着秋日肃杀的秋风。日子过得很快,一下子就到了十月。午后,李文柏躺在庭院的躺椅上,闭目养神,心中却想着这几日的安排。现在是十月初,各大作坊的工钱,从九月底就开始发放,到了今天,也应该全部发放完毕了。也不知道,这帮奸商们,有没有真的按照自己的政令做。若是有商户没有做到,自己该怎么办?想到这个问题,李文柏的脑中再次浮现罗武在公堂上讲述的故事,那种绝望,他不希望再在别的百姓的脸上看到,这种悲剧,也决不允许在他的治下发生。小憩了两刻后,李文柏慢悠悠的起身,发现李二已经在身旁恭候多时。“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一点声都没有?”李文柏差点被吓了一跳,有些埋怨的说道。李二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刚来刚来,这不是怕吵到大人吗?”李文柏轻轻白了一眼,伸了伸懒腰,问道:“各大作坊那边,工人的工钱都发放完了吗?”谈到正事,李二立刻收起笑意,正色道:“回大人,都发完了,李成已经带人去审查了,大概晚些就会有结果。”李文柏点点头嗯了一声,不置可否。李二看了李文柏一眼,低声问道:“大人,您说那些商户们如此见利忘义,会不会……不遵从政令?”不遵从政令,就是违法抗命。李二很清楚李文柏的手段,所以很好奇,他对这些商户们,到底是什么态度。李文柏可以对曹严施五这些人施以雷霆手段,但这些商户们毕竟与前者不同,轻易处置了这些商户,他们手里的作坊也随之倾倒,作坊里的工人就会失业。如何对付这些商户,是一个不简单的问题。李文柏斜睨了李二一眼,知道他想问什么,于是问道:“你家大人做事,靠的是什么?”“呃……这个……智谋?公道?”李二沉吟了半天,蹦出来两个自以为准确的形容。“错了,”李文柏摇摇头,“本官做事,靠的只有两个——律法,和民心。”“现在,你知道本官会如何做了?”李文柏转头看着李二,问道。李二笑着点点头,“小的明白了。”李文柏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按照律法办事,心中维系百姓民心。不遵从政令?那就是违抗律法。那就是贪利害民。自然是该抓的抓,该杀的杀了。“希望这些商人们能长点心吧。不然的话,抓出来明正典刑,见了血光,到时候谁的脸上都不好看咯。”李文柏抬头望了望天,感叹道。……到了晚间,李成带着审查结果跑进了府衙。事实证明,李二的担心,并没有发生。这次整个前庭,所有商户都出了奇的听话,每一家作坊,都严格按照政令的最低标准——普通工人月钱六百文,年老体衰者月钱四百文,来发放。并且更改了作坊的工作时间,所有工人,这个月起,工时从原本的六个时辰,改为四个时辰。“大人,看来这帮商户们虽然贪,但却也不傻。前庭谁说了算,他们心里还是拎得清的。”李成笑着说道。“是啊,他们能听话自然最好,也省的咱们大人操心了。”李二站在一旁,也跟着笑了起来。对于这个结果,李文柏也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这些商户们这么听话,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现在前庭的四千州兵,都在他的手里,这些商户们但凡脑子没卡在钱眼里,就不会明着跟他对着干。“只希望,这些人不要阴奉阳违就好。”李文柏淡淡的说了一句,随即吩咐两人道:“派人多关注这些作坊的动态,若他们在暗地里有什么不规矩的动作,悉数上报。”“是。”李二和李成躬身称是。“对了,”李二想起了什么,突然说道:“大人,这几日,时常有百姓到府衙外,求见大人,说要感谢大人的恩德,大人您看……”这件事李二跟李文柏说过多次,但李文柏并不想弄得太麻烦。颁布政令,只是为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要再发生罗武母亲那样的悲剧。至于百姓们的感谢,他从没想过,也不擅长接触这些,所以他每次都拒绝了。“不必了,以后再有百姓过来,就让大家都回去吧。”政令顺利施行,李文柏心头的大石总算放下,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牢狱里的罗武了。罗武的罪名在上个月就已经定下,现在距离斩首的日期,也没几天了。“李成,你去一趟大牢,把政令的实施结果,如实告诉罗武。”李文柏说道。“是。”李成点点头,脸上露出些许疑惑,“大人您不去吗?”李文柏摇摇头,没有说话。他答应过罗武,要让他看看什么是公平。现在,政令实施,前庭所有作坊都提高了工人的工钱,减少了工时,没有一家作坊敢抗命。这就是他要罗武看的公平。如今让李成把政令的事实结果带去就行了,他本人到不到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第164章 振兴西州府衙距离大牢没有多远, 来去也就半个时辰的路程。李成很快就从大牢回来了, 并且带回来一句话。“大人, 罗武说, 他可以死而无憾了。”李文柏听到这句话, 一个人在庭院的槐树下,呆呆的站了很久,一言不发。七天后的一早, 罗武被狱卒从牢房内带出, 坐上了囚车,押赴刑场。一般情况下, 像罗武这种杀人犯,是要在午时三刻问斩的。因为古人认为午时三刻阳气最重, 犯人此时斩首, 阴气会瞬间被猛烈的太阳摧散,连鬼都没得做。古人相信生死轮回,即便人死了,还能投胎, 下辈子还能再来过。但是一旦连鬼都没得做,那就没有下辈子了。不仅剥夺你这一世生存的权利, 就连你下辈子为人的权利也给剥夺了。不得不说, 这是一件很残酷的刑罚。所以李文柏想都没想,直接把罗武的行刑时间,安排在了大清早。他自己虽然不信这些,但是别人信。罗武反正要死, 何必做的太过分呢?囚车从大牢慢慢驶向刑场,道路两旁站满了围观的百姓。没有出现电视剧里百姓朝囚车扔菜叶的画面。因为百姓们都认出了囚车里的人,也知道他为什么会被判死刑。还有就是因为,菜叶是吃的,前庭百姓还没有奢侈到随便扔菜叶这种地步。囚车慢慢经过,百姓们只是站在道路两旁,安静的看着。罗武站在囚车里,双手双脚戴着镣铐,目光直视前方,身体站得笔直,一点没有将死之人的绝望和颓靡,反而有一股大将出征前那视死如归的气势。杨邦在仆从的搀扶下,来到的刑场。大半个月没见,他苍老了许多,也不知道是因为丧子之痛太过沉重,还是因为前阵子在大牢里让罗武给吓的。囚车慢慢停在刑场的行邢台下,杨邦死死盯着囚车里的罗武,眼神满是愤恨,同时也多了几分轻松。这么多天了,这个恶贼,终于要死了。囚车门被打开,罗武慢慢走下囚车,走上行刑台,然后遥遥看了一眼主刑官李文柏,轻轻一笑,跪了下来。刀斧手已经就位,手捧大刀,立于罗武的身后侧,只等李文柏的命令。处刑犯人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坐在主位上的主刑官李文柏。李文柏并没有立即下令,而是站起身,走上行刑台,走到罗武的身侧,蹲了下来。“可有遗言,或是……未完成的心愿?”他的声音不大,但是四周很安静,让他的话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百姓们听到李文柏的话,并不觉得哪里不妥,作为主刑官,下令之前问一问犯人有什么遗言或者遗愿,是传统。大家都知道,这就是走个过场,没有什么人会当真。但是罗武知道,李文柏是认真的。他微微抬起头,看了李文柏一眼,然后笑了起来。“罗武,死而无憾。”这句话,他之前在牢里说过,让李成转达给李文柏。现在在李文柏面前,他还是这句话。李文柏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缓缓站起身,转身向主位走去。刚要走下行刑台的时候,他微微侧过头,说了一句。“黄泉路远,一路保重。”罗武看着李文柏的背影,淡淡一笑。“谢大人。”“斩。”随着李文柏一声令下,刀斧手眼睛瞪大,喊了一口酒,喷吐在大刀上,然后手起刀落。斩首的画面很血腥,人群中传来几声惊呼,有些胆子小的,已经遮住眼睛不敢看。杨邦却把眼睛瞪的老大,确定罗武人头落地后,才终于放下心来,痴痴的笑了起来。“德儿,你的仇,终于得报了,终于得报了。哈哈哈哈……”杨邦笑得越来越放肆,笑声越来越大,在人群中显得很异类。李文柏瞥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此刻他的心情不太好,甩了甩袖子,转身离开了刑场。……三天后,李文柏将府衙的公务暂时交托给刘安后,自己带着李二李成以及众护卫,离开了府衙。这一次,他打算去文兴县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