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作者:猫八先生      更新:2023-06-12 09:43      字数:3138
  于是他将白泽角收入私库,随后便如同忘记这件天地之宝的存在一般。直至前几日陆恒入私库之中寻物之时,意外看到这尘封万年的白泽角。现在想来,白泽死前赠角,应当没那么简单。白泽巴蛇,皆是乾元大陆诞生之初,便应天地精气而生的灵兽。漫长岁月走来,莫问对于陆恒可谓是相当了解。陆恒在意的事情不多,虽应白泽之故,被迫再度困守乾元大陆数万年,但他并不会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照顾白泽之子就更不用说,举手之劳罢了。那当初,莫问为何执意将自己的角赠予陆恒。当时陆恒便取出一只白泽角,将神识探入其中。一探之下,就发现了这段与自己有关的预言。只是尚未等他细看,就被九溪打断,出来处理狼族和兔族之间的这个争端。现在得了空,陆恒袖袍一卷,重重大阵将招摇山封锁。他需要时间细细看一下这段关于自己的预言。白泽通万物之情,透过去,晓未来。只是如陆恒这类天生灵兽之未来,实属万不能泄露之天机。莫问即使窥见陆恒将来之劫,却也不能透露半分,直到临死之际才以角相赠,将这段预言藏于其内。希望能警示自己的老友,让其准备一二。白泽虽能窥见几分未来,但内容却也不算太详细。陆恒神识看到的画面,破碎不堪。九九八十一道诛邪雷,端坐其中的身影,陆恒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被那金色雷光笼罩之人,就是他自己。看到此处,陆恒眉头紧蹙,这是为何。且不是巴蛇乃是得天地厚爱之灵兽,就是自己镇守乾元大陆数万年,也不该得此下场。再往前,画面更加凌乱且不稳定。有漫天桃花,看不清面目的两人初遇。有身着红衣之人,似乎在行道侣之间的结契。任凭陆恒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出什么线索。只有最后一句声音清晰。“等我。”这分明,是陆恒自己的声音。随后,那些杂乱画面慢慢糅合在一起,拼成一个人形,正是白泽莫问。“陆恒,我知以你性子,不知能否看到我留下的这些东西。我也是出于无奈,天机不可泄露,你能否知晓这段关于你的预言,也只能看天意了。”白泽三言两语,便将这预言一一道来。其实白泽所说,同陆恒推断也差不了多少。妖王巴蛇,遇情劫,差点魂飞魄散身死道消。但白泽透露了一个关键之处,那便是给陆恒带来情劫之人。那人,名为释空。但凡换做任何人,得到此预言,都会心中警醒避免因劫而破道,甚至是做好万千准备避免自己同这带来劫数之人产生什么纠缠。陆恒却是与众不同,他反而对那个名叫释空的人,生出几分兴趣来。他就是想看看,那个在白泽预言之中,会让自己动情甚至不惜违逆天道的人,是怎么样一个人物。只是好奇而已。陆恒为人懒散,可以在招摇山上待上成百上千年不挪窝,但一旦对什么事情生出兴趣来,行动很是迅猛。没过多久,陆恒就大抵上知晓了这人情况。释空,人族,佛修,梵音寺弟子。此人天赋卓绝,乃是生而具慧根之人。他修行之道十分特殊,名为八苦道。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八苦皆尝遍,一一勘破之后,便修得正果。整个乾元大陆,只有他一人修这八苦道。陆恒翻着手中书册,啧啧称奇,竟有人会有这等心性。万丈红尘,人世八苦。芸芸众生之中,不知多少人一辈子都困在其中一苦,不得解脱。释空此人,却是要将八苦一一尝遍。他修为本已至臻境,拥有几乎没有尽头的漫长生命。他却选择散尽修为,重入轮回,就为了修这八苦道。一世尝一苦,勘破此苦之时,释空便能得知前世记忆,随即踏入修行大道。修至臻境,便再度散尽修为,重入轮回。如此往复八次,修得圆润无暇之心境,无上之真身,终成正果。如果说释空乃是陆恒的劫数,这让他对此人生出几分兴趣来。那看到释空修的竟是这八苦道,更让陆恒的兴趣浓厚到了极点。在陆恒漫长的生命中,从未见有人修过这八苦道。他甚至想过,这种匪夷所思之道,是否是某人臆想出来,寻个乐子罢了。如今,一个活生生的修八苦道之人,竟就这么摆在陆恒面前。乾元大陆之上,很少有事情能让陆恒感兴趣。于是,他便离开了数千年没有离开的招摇山,决定去看上一看。陆恒找到释空的时候,正是他重入轮回的第一世。生苦。他出生之时,母亲难产而亡。这并算不了什么,最苦的是,当初他的母亲,怀胎三年而产子。产子当日惨死,这般出生的孩子,被视为不详。降生之时,他就差点被将他视作怪物的父亲,亲手摔死。然而,在小小婴童被高高举起之时,父亲却心中突发绞痛。放下之后,心痛之症消失无踪。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危,父亲被迫抚养这不详的孩子。他将孩子关在柴房之中,每日给上一口米汤罢了。即使是这样,小小的婴童依旧是活了下来。生命力不可思议的旺盛,这更加印证了此子不详的说法。封闭愚昧之地,流言蜚语向来传得飞快。孩子略微长大一些后,出于对外界的渴望,他生生用手在柴房中,刨了个坑,只想看一眼外面的世界。然而,迎接他的是惊恐的目光,而其余同他一样的孩子们,砸过来的石块。他带着一身狼狈逃回柴房中。随后,便在父亲的谩骂中得知,欺负他的那些孩童,不是摔断了腿,就是被不知哪儿飞来的鸟啄破了头。自那以后,再无人敢让他受伤。天道法则,要让他生,要他寿终正寝,无病无痛无灾,所有欺负冒犯他的人都会得到报应。然而,这一世却苦不堪言。生,苦。陆恒就这么,一直在旁看着他。从未出现,即便是他身上发生再多悲惨之事,陆恒从来没有现身。这是释空的修行,是他的道,也是他自己的选择。陆恒只是个旁观者而已,怎会插手去他人的修行。第59章孩童八岁的时候, 父亲病死。愚昧的村民再也无法忍受他的存在, 将他逐出村外。没有生存能力的孩童,在外流浪数年, 尝遍人世艰辛。后来,被一名满天下的医者捡回。此医者却并非善类,他发现了孩童身体的秘密。医者收孩童为徒, 实际上却把他当成药人。医者颇为小心,借他人之手伤害孩童, 然后以他试药。反正这孩子无论受到怎样严重的伤势,都不会死去,对于他来说, 是最好的试验品。五年后, 医者患怪症, 药石无医,病死在床榻之上。继承医者一切的只有这名义上的徒弟。按理来讲,经历这一切的人, 或是愤世嫉俗,或是与世隔绝, 或是心存怨恨。然而, 孩童接下来的事情, 却让陆恒有几分诧异。他用了十年时间, 将医者留下的所有书籍一一翻遍,自学了一身活死人肉白骨的医术。随后,游历四方, 行医救人。在他救下第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的时候,勘破生苦。恢复记忆,踏入修行之道,重新成为梵音寺的释空大师。在他顿悟恢复记忆的时候,陆恒离开了。释空恢复记忆后,虽说修为不若重入轮回之前那般强大,但神魂强大,就没那么容易窥探。回到招摇山后,陆恒细细回忆释空此一世经历,发现就算是尝遍苦楚,此人心中也从未有过迷惘。即便是在作为药人,最痛苦难熬的那段时光,他目光依旧澄澈。继承那医者的一切后,他心中竟是从未生起过报复的念头,而是自然而然就选择了行医救人。陆恒却从中看出些端倪来,那些在常人看来难以忍受之苦楚,都没有在他心上留上丝毫痕迹。不在意,又怎会生怨恨。第二世的时候,陆恒又离开了招摇山。这一世的释空,投生书香世家,家庭和睦。然而,他却患有早衰之症。十几岁的年纪,身体就如同垂垂老朽,满面皱纹,却始终吊着那口气,一直活了下来。此世他衣食无忧,即使是身负早衰之症,家人也从未放弃过他。始终四处寻医。最后得知此乃不治之症,也将他当做普通孩子那样悉心教养。老苦一世,更多的是心境上的磨练。这一苦,对于释空来说,似乎更加不算什么历练。他弱冠之年入仕,成为一代贤臣,辅佐君王将王朝治理得海清河晏。六十岁那年,勘破老苦。第三世,释空投身修仙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