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作者:唯文翊      更新:2023-06-12 16:38      字数:2753
  丞相府内小南早已等在了书房,见一身小厮打扮的梓瑜红着脸进来,便好奇地问道:“怎么才回来?这脸是怎么了,让人打了?”梓瑜瞪了她一眼,也不答话,径直问道:“如何?可有收获?”小南也不继续纠缠,认真答道:“今日闻潜趁乱潜入了池塘,发现假山之下是一条甬道,沿着甬道一路往前游,居然可以通向另一处院子。另一处院子里虽然住着人,但守卫并不森严,只有零星几人看门而已。”“会不会只是凑巧而已?”梓瑜抬头问道。“应该不是。那甬道是一气修成的,若不是修的时候就造了两处池塘,这甬道之间必然不会相连。”小南肯定地说道,“而且,在甬道里,发现了用油纸包好的东西,因怕打草惊蛇,闻潜并没有打开,但这甬道,应是刘尚书藏贪污所得之地无疑。”“可这刘尚书这么多年,贪污所得应该不少,这小小的甬道怎么能藏得下?”梓瑜继续问道。“所以,我怀疑,这另一边院子里的人,应该会定期去甬道里取财物,然后进行变卖或运送出京,只消盯着那个院子里的人,便能知道结果。”小南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梓瑜点头表示同意:“如此甚好。”正文 第七十三章摊牌刘尚书府内下了早朝的刘尚书,刚进府就听说了睿王今日在府中落水一事,心急火燎地赶回主屋,抓着刘书墨问道:“怎么回事,睿王缘何会到了府上?”刘书墨见父亲如此,不禁有些被吓到,支吾着说道:“孩儿不知。睿王说是给祥云阁送头面来的,顺便参观一下主屋,好给他的宠物龟也建个一样的。”“那他缘何会落水?”刘尚书怒气冲冲地问道。“先是他的乌龟落了水,孩儿谨记父亲嘱托,自己下水帮睿王捞乌龟。可就在孩儿捞到乌龟,打算上岸时,一直在岸边焦急看着孩儿的睿王却突然落水了,据说是因为太过着急,一直往前扑,最后没把握好平衡,就摔进水里了。”刘书墨简单描述道。“你可有把睿王救上来?”刘尚书依旧抓着刘书墨的衣襟,火气不降反升。“当时孩儿捧着乌龟,睿王的小厮和侍卫反应极快,孩儿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突然出现很多暗卫,争相跳湖救睿王。”刘书墨低着头说道。“这进出池塘的人数,可都点清楚了?没有少人吧?”刘尚书接着问道。“这……当时情况比较慌乱,孩子……并未清点人数。”刘书墨小声地说道。“蠢货!”刘尚书气得推了儿子一把,心中不免有些慌乱,从来没有交集的睿王在官员的提拔结束之后突然登门,而且还落了水,实在是让人有些放心不下。刘尚书走到书房,匆匆写了张纸条,跑去飞鸽传书了。待他回屋,刘书墨不解地问道:“父亲为何如此生气?睿王失足落水,似乎并无怪罪之意。”刘尚书看了一眼长大成人的儿子,叹了一口气,问道:“书墨,你可知,为父为何一直不让你参加科举?”刘书墨垂首道:“为了避嫌,父亲毕竟是吏部尚书,孩儿若参加科举,恐会被有心之人拿来做文章。”“这虽是一个理由,但吏部尚书的儿子参加科举的,自古以来比比皆是。”刘尚书看了一眼满脸诧异的儿子,起身关好门窗,回身接着说道,“我不让你入朝为官,乃是因为,我非大乐之民。”“父亲休要说笑,您乃山东刘氏,族谱上还写着您的名字,之前您还带儿子回乡去探过亲。”刘书墨震惊地说道。刘尚书沉默良久,沉声说道:“此时事关重大,我本不想告诉你。但这次睿王落水,实在蹊跷,恐生事端,你已经长大成人,也该替为父分担一些了。”“还请父亲明示。”刘书墨紧张地说道。“我虽出生在大乐,父母也都是大乐子民,但三岁时,因家中欠了债无力偿还,债主便将我父母撵出自家屋子,将所有财物悉数抢去,最后还将我母亲卖入妓院,抓我父亲去充当苦力,才肯罢休。邻居和亲戚因为害怕惹上麻烦,便不肯收留我,冰天雪地里,我几近冻死,幸得老北境王路过搭救,才保住一命。”刘尚书缓缓说道。刘书墨显然受到了惊吓:“那……祖父祖母后来如何?父亲,您……”“待北境王派人去搭救的时候,我母亲已经不堪受辱自尽而死,父亲也在搬运石材的过程中,失足摔倒,被石头压死了。”刘尚书声音沙哑地说道,“我父母皆是老实善良之人,只因我生病高烧不退,为了请个好大夫,便去借了五两银子,谁知等庄稼丰收之后,这五两银子居然连本带息成了五十两!一个普通农户之家,如何还得起这么多钱!那债主居然找了黑道,弄得我家破人亡才肯罢休。这都是大乐国君昏庸无道所致!若不是当年微服来大乐游玩的北境王,为父早就是荒野间的一具白骨了。”“所以北境王以此为要挟,让父亲替他做事?”刘书墨试探着问道。刘尚书答道:“不,王上并没有要挟我,只是给我吃饱穿暖,教我读书识字,后来我才知道,老北境王为人宽厚,不忍无辜幼子饿死荒野,便一直偷偷地救助,像我一样的孩子,有好几百人。”刘书墨心中大惊,出声说道:“这是从小培养死士和奸细吗?”刘尚书听闻,脸色一沉,说道:“王上从来不会强迫我们,是去是留,都由我们自己选择。只是这大乐国君昏庸,民不聊生,光靠改革已经于事无补。我坚持入朝为官,帮助王上培养势力,助王上早日攻破大乐,一统天下。”刘书墨被惊得说不出话来,自己敬仰的父亲居然想成亡国之事,对于从小学习君臣之道的他来说,无异于逼着他大义灭亲。“可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圣上,治国理政张弛有度,各项政策也深得民心,大乐的国力也在不断提升,为何还要反?”刘书墨仍想劝劝父亲,希望他迷途知返。“若皇上杀了你父亲,你还会为他做如此辩解吗?”刘尚书不咸不淡地问道。刘书墨低头沉默不语,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这臣若是自己的父亲,却总是希望可以法外开恩。良久,刘书墨低头说道:“若父亲含冤,自是要追究到底的,即便血溅盘柱龙,也要报仇,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但若皇上秉公执法,儿子亦无话可说。”“那你觉得,你的祖父祖母,该死吗?”刘尚书咬牙切齿地说道。“不该。”刘书墨沙哑着回道。“那你觉得,如何能让为父的悲剧不再重演?”刘尚书继续问道。刘书墨跪下叩首乞求道:“父亲!诚然大乐有诸多不足,但我大乐子民不能因此作出叛国之事。我等可通过改革,让大乐百姓富足、政事清明,让父亲的遭遇不再重演。但叛国之事,万万做不得啊!”刘尚书看着儿子,沉默良久,乏力得坐下,挥了挥手道:“你且退下吧,让为父自己想想。”刘书墨见父亲神情有所松动,便也不再多话,起身回了自己房间。刘尚书独自在屋内坐了很久,直至子时,才进内屋换了衣服,一头扎入了池塘。正文 第七十四章嫁祸待刘尚书重新上岸时,已是到了另一侧池塘的院中,等在岸边的男子迅速递上了薄毯,刘尚书熟门熟路地进了房间,待沐浴更衣后,进了书房,先前递薄毯的男子已等在一旁。“大人,急唤属下前来,不知有何要事?”男子半跪着说道。刘尚书抬手示意免礼:“今日你这院子,可有异样?”“并无异样。”男子沉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