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作者:唯文翊      更新:2023-06-12 16:41      字数:2678
  吴知县老实地说道:“宁县本就是小县,那方家的财力在宁县也是数一数二的,是以平日里还是有些交情的。”“方家论财力,应该可以搬去镇上居住了,为何还是一直住在这里呢?”梓瑜疑惑地问道。吴知县温声解释道:“那方家祖辈都是宁县人,大约百年之前,有个方家的少爷因不服家里管教,便离家出走,跟着商队走南闯北。十几年后,当初的少爷衣锦还乡,不但修了现在的方家宅子,还在镇上置办了不少房子。此后,历代的方家老爷,只需每年去镇子上收一次租,就可保证全家吃穿不愁。因着那位方家少爷葬在宁县,为了方便时常给他清理坟头,方家便一直没有搬去镇上,也算是表达了对那位少爷的敬重吧。”“原来如此,这方家人,还真是贤孝啊。”梓瑜点着头说道。吴知县叹了口气,说道:“但下官觉得,方家人似乎有些愚孝。有一年的夏季,雷电大作,不知是谁在方家那位少爷的坟上插了一根铁棍,导致那坟包被雷电劈开了一个小缝。当时方家人还到县衙来状告插棍之人。但这无凭无据的,如何能知道是谁干的呢!那方家人不依不饶地在县衙闹了三个月,连下官提出由下官自己掏钱帮他们修坟,都被拒绝了,一心只要找那插棍之人。”“那后来如何?”梓瑜接着问道。“后来挨家挨户排查审讯,幸好宁县不大,但也花了下官不少时间,终于找出了是一个六岁的孩童干的。”吴知县无奈地说道,“那孩童少不经事,在路边捡到铁棍,便当做玩具把玩,路过坟地,随手就插到了一个坟包上,后来跑回家吃饭,就忘记了这根棍子。按理说,这孩童尚小,父母愿意出个修坟钱,此事也就可以翻篇了,但那方家人却偏偏不肯,非让那孩童到坟前跪拜谢罪,惹得不少县民都颇有微词。”“这方家人,还真敬鬼神啊。”梓瑜喝了口茶,幽幽地说道。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开棺吴大人喝了一口茶,说道:“这种事嘛,信则有,不信则无。依下官之见,保持敬畏确实应该,可也不应该太过苛求。”“不知吴大人可知这宁建和方婷儿已经订了亲?”梓瑜翻开了手边的卷宗,边看边问道。“自是知道的。下官在宁县为官已经十余载了,可以说是看着方婷儿长大的。那宁建也是一表人才,两人真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啊,可惜这方婷儿不知为何,居然自尽了,实在是让人扼腕啊。”吴知县感概地说道。“不瞒吴大人,我们怀疑,这宁建杀人,和方婷儿的死,有莫大的关联。是以,想开棺验尸。”梓瑜盯着吴大人的眼睛说道。“开棺验尸?恐怕没这个必要吧。那方婷儿死后,下官带着仵作前去查看过,确实是自尽而亡。”吴大人不甚同意地说道,“而且,这方家人对鬼神最为看重,这方婷儿尸骨未寒,若此时开棺验尸,恐怕这方家人,要来县衙拼命啊。”“吴大人可知,这通缉令为何送到了宁县?”梓瑜正色说道,“乃是因为京城到宁县,沿途都未发现宁建的踪迹。我们怀疑,宁建已经偷偷潜回了宁县,现在,正需要一个将他引出来的诱饵,而开棺验尸,无疑是最好的诱饵了。”“这……会不会太过阴损?”吴大人犹豫着说道。“不是真的开棺,就是让宁建以为要开棺。”王若知在一旁补充道。“可是这方家人……”吴大人皱着眉说道。“今日,烦请吴大人将睿王殿下到达宁县的消息散播出去,就说方婷儿死得蹊跷,睿王殿下路过宁县,正巧听闻此事,便打算查个水落石出,若有阻挠办案的,一律收押。”梓瑜起身自信满满地说道。“万一这方家人不怕坐牢,真的来闹了呢?”吴大人满脸愁容地说道。“那就全都抓起来!事情闹得越大,那宁建闻讯而来的可能性,不就越高么?”梓瑜神情坚定地说道。“可是……”吴大人依然犹豫不决。梓瑜走近了几步说道:“吴大人,皇上的要求,是尽快破案。您可别忘了,这天子脚下的两条人命,都背在宁建身上。若抓不到宁建,王爷作为皇上的亲弟弟,最多被训斥几句。而您……可就不是训斥几句这么简单了。”吴大人听闻会乌纱不保,便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咬了咬牙,点头答应了。方府“老爷、夫人、少爷,不好啦!县衙来人说,小姐死得蹊跷,要开棺验尸!”老管家快步跑进了饭厅,边跑边说道。“什么!”方老爷手中的碗掉到地上,摔了个粉碎,“你再说一遍!”“县衙来人,说要开棺验尸,查明小姐的死因啊!”老管家带着哭腔说道。“我苦命的婷儿啊!何苦死了还要遭罪啊!”方夫人伏在桌上大哭起来。“之前仵作不是来过了吗,为何突然又要开棺?”方子诺起身抓着老管家问道。“据衙役说,是京城来的睿王爷觉得小姐的死因有蹊跷,便要求吴大人开棺验尸,查明真实死因。”老管家低声说道。“哼!竟然是那个睿王爷!昨日还到家里来借宿,今日就要开棺验尸,这不是公报私仇么!如此恶毒,不怕报应到未出世的孩子身上么!”方子诺咬牙切齿地说道。方夫人一时哭得有些泣不成声:“老爷……是我不好……昨天不应该赶他们吃去……呜呜呜……老爷……”方老爷温柔地拍着夫人的肩膀,安慰道:“幸亏你将他们赶了出去,否则,我怕是又要后悔自己留宿了外人了。”“不行!婷儿已经入土为安了,不能再让人这么糟践了!我这就去衙门找吴大人理论!”方子诺气呼呼地说道,转身欲出门而去。“且慢!我们跟你一起去!万一出了什么事,我们互相之间,也好有个照应。”方老爷起身对儿子说道。方子诺点了点头,便跟父亲一起扶着母亲往县衙赶去。“王爷、王妃、大人,方子诺带着方老爷和方夫人,在门口击鼓鸣冤。”衙役前来通报道。“带进来!”已经等候多时的王若知坐到了公堂上,气势十足。不多时,三人便被带到了堂上。“啪”王若知一拍惊堂木,中气十足地问道:“堂下所跪何人?”“草民方仁同李芳芳方子诺,叩见王爷。”方家人规矩地跪下磕头道。“为何击鼓?”王若知继续问道。“草民的妹妹方婷儿,前几日在家中自尽而亡,经仵作查验确认后,入土为安。如今突然收到衙役通知,要开棺验尸。草民特来恳请大人收回成命,还家妹一个安宁!”方子诺诚恳地说道。“那日在方府,据你所说,宁建杀人事出有因。但这因,都出自你口,并无证据。是以,为了证明你所言非虚,开棺验尸还是很有必要的。”王若知有板有眼地说道。“王爷,王妃那日也说了,即便事出有因,也不能减免宁建的罪行,既如此,又何必再大动干戈呢?”方子诺略带恳求地说道。“虽然没有关系,但破案,讲究的是水落石出。若宁建的杀人动机无法核实,则这个案件就不算完整破获。”王若知认真地说道。方子诺见王若知不肯松口,便磕头哀求道:“求王爷放过家妹!婷儿已经死了,何苦还要如此呢!”“要么,你告诉我宁建身在何处,我也可以考虑不开棺验尸。”王若知十分尽责地扮演着一个奸诈王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