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节
作者:唯文翊      更新:2023-06-12 16:49      字数:3101
  杨公公闻言,也不好再说什么,正要回身去回禀王怀翊,忽然发现四皇子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自己身后。王怀翊瞄了一眼小厮手中的纸,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便走上前说道:“这位小哥,在下乃朱丞相府上的门客,受朱丞相所托,来给王爷和王妃送点东西。”小厮闻言,低头看了看纸,随即说道:“您里面请,我去通知王爷和王妃。”一旁的杨公公吃惊地说道:“你不是说王爷和王妃不在吗?”“是啊。”小厮点了点头道,“四皇子来,就说不在。朱丞相来,就马上通知王爷。王爷是这么吩咐的,没错。”王怀翊同情地看了一眼小厮,说道:“小哥,可能去伙房当个伙夫,更适合你。”小厮苦着一张脸说道:“我本来就是个劈柴的,昨天晚上看门大哥的老婆生孩子,他就回去了,让我临时替代一下。谁知道走了一个多月的王爷突然回来了,还交待了一大堆事,我哪记得住啊。”王怀翊闻言,实在是憋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这睿王府的人,还真是不一般啊。”待王若知来到正厅,看见坐着的竟是王怀翊,不由愣住了。自己明明嘱咐了,若他来,就说自己不在的,怎么小厮还是来叫了自己,还说是朱丞相的门客,真是奇了怪了。王怀翊端着茶碗,不紧不慢地说道:“小皇叔,听说您准备出远门去。小皇婶马上就要生产了,还是待在京城更方便些吧。”王若知一听,便知自己嘱咐小厮的事被王怀翊知道了,不禁有些讪讪地说道:“哈,原来打算去落叶山庄生产的,既然怀翊这样说,那就在京城生好了。”“小皇叔,您这就不对了,哪有回娘家生孩子的道理。而且,怀瑜是皇家血脉,到时候礼官和史官都得到场,若去落叶山庄,只怕是不妥吧。”王怀翊老成地说道。“嗯,怀翊说得有理,那就在京城生好了。”王若知走到主位,坐了下来。眼前的侄儿明明才十七岁,但自己面对他的时候,总是没由来地会有些发怵,感觉比皇帝哥哥还要可怕。“小皇叔,您的信,我收到了。只是,如今战事刚刚结束,父皇还在昏迷之中,朝中事务繁多,您要是辞官不做了,怀翊一人独木难支啊。”王怀翊一脸忧伤地说道。“我每天也没干什么事,经常告假,少了我,应该没什么关系……吧。”王若知一边观察王怀翊的神情,一边试探着说道。“小皇叔此言差矣。您作为王爷,在朝堂之上本就举足轻重。您往那一站,即便一言不发,也有着天家的威仪,让人不由得臣服于您。而且,父皇将我托付于您,这父皇还未咽气,您就撂挑子不干了,只怕父皇醒来,会伤心不已啊。”王怀翊说完,吸了吸鼻子,脸上的表情伤感至极。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王若知这种想法单纯的人,哪能招架得住,再加上王怀翊演技超群,那红了的眼眶,惹得王若知自责不已,一边递上手绢,一边说道:“是我考虑不周,皇帝哥哥的嘱托,我定当牢记于心。从今日起,若有需要,决不推辞。”王怀翊闻言,脸上的表情瞬间改变,笑着说道:“太好了,小皇叔!今日找您,确是有事相求。”王若知看着变脸比翻书还快的侄儿,一时没回过神,只听到侄儿在那里絮絮叨叨了很久,最后来了一句:“那京郊之地,本就是小皇叔用来盖别庄的,不如就交给小皇叔来负责吧?”王若知木然地点了点头。“小皇叔,那怀翊先告辞了。这几日的情况,一会我会派人送到府上的。”王怀翊说完,便回了宫。留下一个一脸懵逼的睿王爷在自家正厅凌乱。“这是让你去监视京郊的苏南王军队吗?”梓瑜看着王怀翊送来的资料,扭头问道。“不知道诶,我只听到怀翊说,那里是我的地,就让我负责。”王若知将头搁在梓瑜肩上,轻声说道。梓瑜没好气地将纸放下,说道:“这是让你去监视那里的人,而且是自行前去监视,怀翊并不会给你加派人手。”正文 第二百六十七章相残王若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又被侄儿算计了。“这可怎么办?让卫一去装装样子?”王若知拿起盖着王怀翊印鉴的信,仔细看着,“上面只说了监视,没说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如等你生完怀瑜,我再去吧。”梓瑜指着信上那句“每日早朝上奏前一日监视情况”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从现在起,你需要天天去上朝,每日都要写奏折上报情况。”王若知闻言,一张脸瞬间皱成了包子,为难地看着梓瑜道:“可以告假么?早朝实在太折磨人了,一群人在那里吵来吵去,最后还不是听皇帝哥哥的。”梓瑜觉得自己的脑袋一阵阵地疼,自从王怀翊接手之后,他们夫妇已经被坑了好多次。照这个情形下去,往后的日子肯定安宁不了。而且这个侄儿精得很,每次都找机会单独和王若知相处,然后趁机坑上一把。如此想来,与其总是护着夫君,不如让他自己去吃吃亏,也好早日成长起来。梓瑜打定了主意,便起身说道:“我有点困,先去睡会。这事王爷看着办就好,有怀翊在,横竖出不了什么大事。”王若知小心翼翼地扶着梓瑜回房睡觉后,便匆匆去厨房准备午膳了,一边炒菜一边思索着该怎么办。这睿王府肯定是离不开自己了,但活已经接下了,有王怀翊这个小狐狸在,估计也推不掉。“王爷,景鸿少年托人捎了东西来。因四皇子命他直接去长宁城帮助攻打苏南王,是以不能亲自回京城看望王爷和王妃了。他怕错过小世子的出生,特意提前捎了贺礼来。”卫一忽然进了厨房,沉声禀报道。王若知闻言,灵光一闪,开心地叫道:“对啊,还有大舅哥,若怀安和大舅哥打赢了,这京郊的军队自然就回苏南了。哈,太好了,我先应付应付,这三皇兄连淮河都没过,怎么可能来京城动用那点兵力呢。”王若知越想越有道理,十分安心地一边炒菜一边吹起了口哨。次日,睿王爷以断腿没有痊愈为由,告假不上朝,而且以“伤筋动骨一百天”为由,直接请了三个月的假。不过,人虽然没到,奏折还是到了,但上面只有“昨日无异”四个大字,看得王怀翊一阵无语。“殿下,咱们去睿王府的时候,这王爷还能走到正厅呢,怎么突然就要卧床三个月了?”杨公公看着王若知告假的折子,疑惑地问道。王怀翊无奈地说道:“当日小皇叔被埋的战报传来,朝中大臣个个都牵肠挂肚,我心里也十分着急,是以下令日日上报情况,要求事无巨细。后来小皇叔挖出来后,随行军医的诊断也一并上报了过来,当时满朝文武都知道小皇叔的腿断了。”杨公公弓着身子道:“此事奴才记得。只是,这断了腿,怎么才这几天就能走了?”“回京的路上,程太医就觉得不太对,小皇叔恢复得实在是太快了。后来才发现,其实只是皮外伤而已,只是小皇叔太怕疼,稍微碰一下伤口就鬼哭狼嚎的,是以当初以为是断了腿。”王怀翊叹了口气道,“回京的这几日,皮外伤好得差不多了,这走路自然也就不影响了。”“这……睿王殿下可知自己的腿没有断?”杨公公哭笑不得地问道。“当然知道啦!程太医在路上就跟他说了,只是这件事没有必要昭告天下,是以一直没有提及。谁曾想小皇叔的脸皮居然这么厚,误诊也能用来告假!”王怀翊苦笑着摇了摇头,将手中的奏折扔到了一边。那边厢,渡了河的王怀安一路势如破竹,带着大军一直打到了吴越城下。王怀靖迟迟没有收到苏南王的消息,北境王那里又指望不上,只得龟缩在吴越城中,死守到底。“王怀靖,你若乖乖投降,我可以保证不伤众将士一分一毫,只需押入大牢听候审判即可。”王怀安在城下大声喊道。“哼!事已至此,不需要你在这里惺惺作态。你的保证,只是为了诱我投降而已,一旦投降,你为刀俎、我为鱼肉,要杀要剐,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王怀靖站在城墙上,毫不示弱地反击道。王怀安长叹了一口气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有本事,你保证三日内不攻城,本世子就相信你!”王怀靖一肚子坏水地说道。“这有何难!”王怀安说罢,便让将士们摆好阵型,既不进攻、也不撤退,只是开始唱起了苏南的民歌《盼君归》:“那日风和日丽,你说要去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