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玩耍
作者:果子姑娘      更新:2023-06-12 22:45      字数:3157
  第一百二十九章玩耍在省城呆了几天,张翠莲在安荣心里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虽说安荣家庭条件好一些,但实际上也是没出过几次远门的。张翠莲虽说现在年纪轻一些,可到底还有上辈子的经历跟回忆在。省城虽说也不是经常去,但凭着上辈子的记忆想去哪里还是挺容易的。重要的是现在是1990年,无论是建筑、商业、人流量都跟二十年之后比不了。张翠莲买的是下午车票,从q市到了省城的火车是又慢又破的绿皮车。上了车之后三个人坐在了一排上,顾致秋坐在窗口兴奋的往外看。如果不是清晰地记着死之前她还坐了上午7点30分t字开头的空调车,张翠莲甚至觉得重生之前的生活就是一场梦。火车嘎嘎悠悠的开动起来,列车员热情洋溢的走到车厢里检票。没多大功夫,售货员抱着一个泡沫箱子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用古怪又醇厚的音调哼唱:“冰糕,冰棒冰糕,冰棒冰糕,冰棒,冰奶啦”张翠莲听见这个怪异的哼唱,噗嗤一下笑了出来。尤其是尾音拉长的“啦”,实在是搞笑得很。不只有张翠莲觉得好笑,售货员从这列车厢穿过去之后。车厢里许多小孩子都争先恐后的学着唱起来,一时间气氛忽然变得热闹起来。安荣推了推张翠莲,小声的在她耳边说道:“翠莲啊,以后可不能这样啊。人家就是这样卖东西的,可不能笑话人家。让人看见了,觉得你没见过世面还不礼貌”张翠莲脸上微微一变,想要解释却又不知道如何说出口。只能点点头认认真真的遵从了,随后不管售货员如何搞笑的哼唱也绝对不再笑了。安荣以为张翠莲没出过市,没见过大世面。心里头开始发起愁来,自己领着两个小姑娘冒冒失失的就往省城里去。下了车人生地不熟的,难道要去小旅馆住两天心里头暗自埋怨张翠莲出了个馊主意,她被逼无奈只能被牵着鼻子走。安荣心里头犯着愁,张翠莲这边也不好受。她猜到了这个时候的火车慢,可没想到能慢到这个地步啊。跟后世根本没法比啊,别说遇到个小站就停车了就是速度也真是让人上火。顾致秋从刚开始的兴奋到后来也觉得无聊了,掏出来事先买好的吃的开始一边吃一边没话找话说。路程过了一半车厢里的人也越来越多起来,很多人上了车都没了座位。有些年轻的小伙子直接爬到了椅背上躺着,也不管下面的人乐不乐意。还有年岁比较大的,会善意的询问能不能搭个边儿歇一会儿。这个时候民风淳朴,只要有人开口都会给让出来一点地方。到了下午四点多,张翠莲他们的座位上就挤了四个人。五点钟开始,一个打扮的厨师一样的人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喊道:“面条,大碗儿的面条,热乎的大碗面喽”很多人实际上是吃不起面条的,大家都只是打听一下而已。不过张翠莲对面坐了个大款,身穿一身崭新的西服袖口上故意将标签留着没减。整个下午他一共掏出了他的“大哥大”十五次,其中打电话打了三回。也正因为这个大款,张翠莲这一圈围了太多的人。有人跟大款搭讪闲聊,有人看大款摆弄大哥大。既然是大款必然要显摆自己有钱,他就跟厨师要了一碗面条。没多一会儿厨师就送来了一碗热乎乎的热汤面,一双白色的筷子搭配着。大款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连吧唧嘴再呼噜呼噜的吸着面。一碗面条就吃了有快十分钟,期间还有不懂事的小孩子吮着手指跑过来看着他,有馋嘴的娃娃哇哇大哭,他一概不理会吃的越发的起劲。不过张翠莲在对面看着,心里面其实有不一样的感概。要是业界良心啊,原来90年代的火车上的面条这么的实在。满满一大碗的面条,里面卧了一个鸡蛋放满了葱花跟香菜。热腾腾的汤水上还飘着油花儿,面对面坐着张翠莲都能闻到一股香味儿。反观后世火车上的盒饭,唉呀妈呀真是恨死人了。三个人下了火车,顺着人流走出了火车站。站在站前广场上,顾致秋拉着张翠莲的胳膊。有些害怕的问道:“姐,咱们去哪儿啊”张翠莲笑着说道:“当然是找个小旅馆住下了”这个时候安荣还真就被张翠莲牵着走了,跟着她一路问了许多家小旅馆。看着她噼里啪啦的讲价,最终晕晕乎乎的跟着进了一家招待所。进了屋发现有一张大床跟一张小床,正好有三个人。放下了行李,张翠莲对安荣母女二人道:“阿姨,你们先休息一下。我出去打个热水,一会儿就回来。”不大一会儿张翠莲拎着一个暖瓶走了进来,又拿了三个玻璃杯子。她放到了窗户下的写字台上,扭身对二人道:“洗手间就在走廊的尽头,男女是分开的上面写着呢。晚上十点之后就没有热水了,如果需要洗脸的话跟前台要洗脸盆。”安荣皱着眉头问道:“那没有自来水么”张翠莲笑着点头:“有,自来水是凉的。不过我心里头也嫌弃他们的那个盆,谁都用也不知道洗脸还是洗脚了太恶心了。”顾致秋看着二人躺在床上撒娇道:“天都黑了,我都饿了。咱们出去下馆子去吧”安荣此时也觉得饥肠辘辘,她毕竟是长辈。此时站起身来说道:“嗯,那就走吧。咱们先去吃点东西,回来再问问那个服务员明天怎么走。”可出了门安荣就转向了,省城晚上还是车水马龙的人特别多。路灯下面卖货的小贩也都没有回家的意思,顾致秋眼睛一亮指着前面惊呼道:“妈,妈。你看,是外国人,是外国人。”安荣定睛一看,果然有两个高大的白人在对面马路上走。皮肤白皙身材高大,头发还是浅黄发白的颜色。笑着点头:“哎呀真是跟电视上长得一样啊,我也是头一回看见老毛子呢。”张翠莲一时无语,拉着安荣笑道:“可小声点吧,说人家是老毛子也不怕人家听见。”顾致秋好奇的扭头,一双眼睛瞪的老大:“啊他们能听懂我说的话”张翠莲点点头:“当然了,既然来了中国肯定多少能听懂啊。要不然买吃的买穿的,旁边还整个翻译”三个人在附近的面馆简单的吃了一顿之后,就顺着路灯慢慢的溜达。张翠莲一边走发现这里跟记忆里的样子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从火车站穿过花园街走到秋林,后世保留了现在很多的老房子。这个城市里到处都是俄式建筑,现在看来更有一番趣味。安荣母女二人也觉得这里的房子很漂亮,q市倒也有一些俄式建筑但不是很多。三个人慢慢的溜达往前走,看见了一些窗户上还亮着灯实际上已经关了门的商店。“妈,你看这里的娃娃真好看啊”顾致秋被橱窗里的俄罗斯套娃迷住,站在玻璃面前迟迟不肯离去。不过她也知道分寸,没有开口跟安荣要。三个女人逛了一会儿就回到招待所,洗洗脸看了一会儿电视就睡觉了。第二天起床之后,张翠莲领着母女二人拿着地图就出发了。要说张翠莲的记忆好她的方向感更好,她记得火车站离大学最多的学府路很近。凭着感觉她领着二人慢慢悠悠的往那边走,路上遇见了有轨电车“摩电”以及连着电线的“大辫子”公交车。安荣其实挺舍得花钱的,但她也看出来了。身边这两个孩子看啥都新鲜,就想靠着一双腿走遍天下。反正也没有什么正经事儿,她就跟着二人的后面走。“你们看,这是博物馆。”火车站往上走了一段,三人来到了一个岔路口。“咱们明天来博物馆看看,这可是省博物馆呢。应该是不要门票的”张翠莲以前没来过博物馆,不过在后世所有地方的博物馆只要刷一下身份证就可以进去。就是不知道二十年前90年代,是不是这样的。“你们看,那边就是秋林公司了。明天咱们就去逛街”张翠莲随手一指,这个时候安荣可有话要说了。“哎呀,这就是秋林啊。”安荣眼睛一亮:“我虽然没来过这里,可听家里的老人还有我哥总说呢。”哈尔滨有两条最出名的商场,一个是专门卖洋货还有高档货的南岗秋林公司而另一个就是卖国货跟中低档货的道外同济商场。他们都是建于民国年间,历经了许多年。无假货、质量好、品质高。可以说没去过这两个地方,就相当于没来过哈尔滨。对于这个说法,印象还停留在2012年的张翠莲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她知道的就是,领着顾致秋顺着记忆去看看那些学校。那几座建于二三四十年代,享誉中国培养出了无数个人才的高等学府。那几座让她无限向往,希望顾致秋能成为其中一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