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作者:司泽院蓝      更新:2023-06-14 06:54      字数:5495
  第60章五月初,杭州西湖。花坞苹汀,十顷波平,莲芰气清,端得是一派姣好的天容水色。时近端午,岸边街道十分热闹。人头攒动,音弦嘈杂,全身披挂着彩丝长命缕吆喝叫卖的小摊贩随处可见。龙船之类必不可少,芳兰彩船也在渡口泊了数十艘。仿佛知道应景,水边榴花已然开得十分拥挤热烈,反衬得楼外楼愈显清净。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正是因了此句,楼外楼成了全西湖乃至全杭州最有名的酒家。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叫化童鸡、宋嫂鱼羹、东坡焖肉……楼外楼的这些招牌菜色香味俱全,吃过的人无一不叫好。酒家建筑大部分临湖,也有蜿蜒伸入湖中的八角亭。人坐于亭中,四面美景和着美食下肚,再挑剔的胃口都能被满足。但相应的,在楼外楼吃一顿,花出去的银子也绝对能叫大多数人心痛。楼外楼的小二觉着,他们今日的客人就不是大多数的之一。毕竟,点了一大桌子菜的客人常见,包了场、不吃菜、只喝酒的客人确实少见。相比之下,他觉得这位客人面上戴着的半扇银面具都不算古怪了。但不管怎么说,人家付了钱,爱如何便如何。小二很乖巧地噤声,只远远地立在亭外廊桥上,静等吩咐。被认定成有钱没处花,赤霄一点也不在乎。说句实话,白山教第一不缺的是钱,第二不缺的才是人。他堂堂一个教主,不下山便罢,下山了自然有些排场。就算他不说,也有人替他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什么都是最好的。这一对比,赤霄便不免想到他上一次到杭州的狼狈情况。走火入魔、被人追杀、醒过来后还缩水加失忆……简直多灾多难,最后还不得不求助于那人……一想到晏维清,赤霄就想打住思绪。因为他觉得,事实已定,多想无益。至于他认定的事实是什么……不得不说,基本上和华春水的想法差不多。自来正邪不两立;之前错了就错了,有挽救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说到底,赤霄从未想过他和晏维清能修成正果。所以他觉得自己中秋夜里太冲动,同时认为玄冰雪种会让人绝情断欲不见得是坏事。他不怀疑晏维清是个认真的人,所以在两人必定要分开的情况下,一人忘不了总比两人忘不了更好。至于那个忘不了的人是他……赤霄没有什么意见,也没有什么情绪。有句话说,先爱上的人总是吃亏,而且还吃得心甘情愿。是不是吃亏暂且不论,但心甘情愿这种事他老早就明白了。所以,对华春水流露出的担忧,赤霄一笑而过。他素来当断即断,不爱纠缠。既然觉得两人分开更好,他就不会做些让人误会的事。反正他原本就打算把玄冰雪种赠予晏维清做谢礼,现下虽然有些差别,但勉强也能算殊途同归。这种似乎和早前并没有什么区别的反应,让华春水得出了他越来越安静的结论,而晏维清则说出了“他想两清”这样的话。很显然,晏维清确实足够了解赤霄。而对赤霄来说,两清的话他没听见,但他相信晏维清绝对不是个感情冲昏头脑的人。将心比心,他同样认为晏维清在丁子何等人面前和他划清界限是非常英明的举动。两边都是聪明人,赤霄觉得这事儿应当不难解决。甚至可以说,已经解决了大半。他这次到杭州来,就是为了解决剩下的那一小半。酒过三巡,有人匆匆地穿过廊桥。赤霄没抬眼。他根本不用看,从脚步声就知道来人是音堂杭州分堂的堂主田嘉。“圣主,”田嘉很快走近,双手毕恭毕敬地奉上特制竹筒,“这是今日总坛发来的消息,请您过目。”赤霄放下酒坛,伸手接了,拆开随意一扫。崆峒吴长老出了殡、天台山国清寺新任方丈即了位……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手指一动,纸条便消失成了细不可见的微末。见他不说话,田嘉估摸着就是没吩咐的意思,又接着道:“圣主,您之前交代的事情也已经做好了。”说着,他就把刚才一直提在手里的雕花木箱打开奉上。里头赫然是厚厚一沓银票,少说二三十万两。赤霄随便翻了翻,见着银票底下还有一个不大的绸缎包袱。“最下面是什么?”难道他不是只要安翎馆那个见钱眼开的老鸨交出之前晏维清替他付的赎金吗?“回圣主,是您之前在杭州时落下的东西。”田嘉愈发恭敬。“没您的意思,底下人不敢随意处置。如果您不想要,我这就带下去处理。”赤霄微微抿唇,挑开华贵的绸面。里头包着一些没用多少的胭脂水粉,还有几件明显偏小的衣物。他正想说都不要了,指尖就触到了一点寒凉。田嘉眼睁睁地看着赤霄捻起一根明显不是用来绣花的银针、唇边跟着微微一动,霎时惊呆。等等,这针哪儿来的?怎么圣主好像很喜欢的样子,竟然还笑了?!“其他的都处理掉。”赤霄很快吩咐。“再找两个稳妥的人,把银票送到炎华庄。”田嘉是少数几个知道九春就是赤霄的人,这并不让他感到意外。若不是要还给晏维清,他们圣主又何必特意让人把银子都要回来?“谨遵圣主吩咐。”赤霄拈着那根针,想了想又补充:“先交给晏维清。若他不收,交给晏茂天也是一样的。”田嘉继续点头。提到晏维清,想到救治,再看那根针……他觉得自己仿佛猜到了一个不得了的秘密,急忙把它掐灭在萌芽状态。“我立刻去办!”别的也就算了,圣主的事情知道太多可没好处!很快,八角亭里又只剩赤霄一个人。不期然出现的银针带起了一些似乎很遥远的往事——宫鸳鸯假扮头牌和他唱对台,又没法不明里暗里地照顾他。比如用踢馆的气势冲上门看气矿,又比如在他病得昏沉时给他换湿巾、演奏碧海潮生曲抚慰他。还有晏维清。他刻意泡冷水时那人一定看见了,所以才会来得及时,还说什么“你真是把自己往死里折腾”之类的话。赤霄掂量着那根轻飘飘的银针,又借着窗外日光仔细打量,好半晌,才珍而重之地收进胸口。不过一年功夫,却发生这么多事,叫人恍若隔世。虽然他们注定不能在一起,但老天爷对他毕竟还不算太坏,总归留了个很小却确实存在的念想。赎金的事情眼看着就要解决,之前又已经在川蜀之地见过紫兰秀,赤霄这次下山的正事已经全部做完。神女湖的大宴他没打算去赴,只打算在杭州多逗留几天,好消了华春水的忧虑。抱着这样的心态,赤霄接下来只把时间耗在看景和吃食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话可不是白说的,他好吃好喝好玩,确实觉着不错。等到端午那天,西湖上有龙舟赛,人人蜂拥而至。赤霄一向不爱凑热闹,然而近日心情尚可,出门便顺着人流信步而去。白堤如贯长虹,把西湖分成里外两块,惯常游人如织。再往东,断桥上更是热闹。因着白娘子与许仙的传说,不管是什么日子,青年男女都喜欢在此地相会。单纯人挤人,赤霄不在意;放眼望去人人成双成对,连杨柳上都挂满了属意永结同心的彩丝,他就觉得有哪里不合适了。断桥残雪是西湖八景,然而此时也没残雪可看,他便打算原路返回。只不过,刚一转身,他就见着一对姐妹正推推搡搡地笑闹,稍小一些的少女就要摔倒。他赶紧躲开,顺手隔空一扶。“哎呀,快帮我……多谢!”那少女堪堪站直身体,抚着胸口大呼了口气。等她回头再看时,却发现帮她的人已经消失得影儿也不见了。但事实上,赤霄并没走出很远。甚至,他只走了两步,就停在原地。因为在那一阵并不怎么显眼的动静后,他感到背上忽而多出了谁的目光,强烈得让人无法不注意。是敌非友……白山教和正道武林一贯不对盘,而杭州显然是正道武林的地界,赤霄的第一反应十分自然。可等他转头去看时,却一下子就捕捉到了远处那双寒星也似的眼睛。……晏维清?他怎么会在这里?赤霄愣住了。然后他突然想,天台山离杭州不过三四百里路,走快些两日足够。而国清寺方丈的即位典礼两天前正好结束。剑神大概结束了观礼,回程正好途径杭州?不管是什么,都不干赤霄的事,尤其当他注意到晏维清身侧还有个素乐和尚时。剑神和南少林的人结伴同行,他最该做的当然是——立刻回避!第61章桥头亭边,素乐和尚正在远望湖面上几艘齐头并进的龙舟。他刚想对此说点什么,一转眼就见到晏维清直直地盯着另一个绝对看不到船的方向,不由狐疑:“你在看什么,晏大侠?”不过一句话的功夫,那张熟悉的脸就隐没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虽然这不算意料之外,晏维清还是面色微沉。见他就跑,他果然没猜错的意思?“一个故人。”听着这十分吝啬的四字回答,素乐和尚不太相信只是单纯的故人。好在,他一直是个很有眼力见儿的和尚。“若晏大侠有事,龙舟赛不看也罢,咱们这就回去吧。”要赤霄自己说,他可不认为他离开断桥是逃跑,充其量就是走得利落了些。也正因为如此,他暂时不出门、以便避风头的应对策略并没特别大的用处——富贵人家的排场实在引人注目;有人存心要找,费不了多少力气。“许久不见,九春。”赤霄刚走进客栈大堂就听得这么一句,立时就知道自己大意了。再一转头,果然对上了那个刚见到的人,以及边上一脸正儿八经、但实际十成十好奇的素乐和尚。这时候装不认识显然毫无用处。“原来是晏大侠。”赤霄只得硬着头皮应了。他今天没有佩剑也没戴着面具,晏维清可以清楚看见那艳丽精致却隐带凌厉的眉眼。“难得见你出来走动。”“江南美景,确实值得一看。”赤霄这么回答。他刚开始时确实被打了个猝不及防,但现在已经定下神。还有个和尚在边上,晏维清能说出或者做出什么不合常理的事?果不其然,两句寒暄后,晏维清主动转圜道:“九春上次去过南少林,不知两位都还记得吗?”虽然赤霄对少林没什么好感,但现在可不是斗气的时候。“九春见过素乐大师。”他嘴上客气了一句。反倒是素乐十分诧异。他刚听到九春的名字就在怀疑,而后面晏维清的话更印证了他的怀疑。“你就是九春施主?”他难掩惊讶,“不过一年功夫,你……”长得怎么这么快?“这还要多谢晏大侠。”赤霄干脆把面上功夫做足了,“若不是他出手相助,九春怕是活不到现在。”素乐和尚“啊”地一声,有点悟了。虽然性子好像不太一样,但从脸来看,确实能发现对方身上依稀有一年前少年的影子。另外,周身那不露声色的沉稳显然是极高的武功带来的。怪不得九春当时可以轻松跳过九九莲花大阵!原来是他底子好!至于脾性变化,也许是毒物导致的?“是九春太过客气。”晏维清接口道,“既是朋友,晏某必当倾力相助。”赤霄一直在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不露破绽,闻言还是没忍住多看了晏维清一眼。朋友?这就是晏维清给他们俩之间的关系下的新定义?可他好像还是担不起啊?“这是当然!”素乐和尚不疑有他,大力肯定:“晏大侠对朋友一直无可挑剔!”晏维清微不可察地动了动唇角。“况且,九春还认识长河和如练。”一看他那小动作,赤霄就觉得重头戏来了。此时一听,果然没好事。原来晏维清拉着素乐和尚的真实用意是这个——借别人之口,好把他拖去白玉宗赴宴!果不其然,素乐和尚双眼一亮。“原来如此!”他欣喜道,“想必九春施主一定已经收到两位云施主的婚帖了?”这话虽是问句,但语气完全肯定,明显对云复端的热情豪爽抱有强大信心。“那正好一起啊,晏大侠和贫僧也要往神女湖去!”……现在说他没空还来得及吗?赤霄实在忍不住腹诽。但迎上晏维清不闪不躲的目光,他就知道,若他推了这一次,对方还会来个下一次,直到达到目的为止。“那真是九春的荣幸。”表情语气都堪称完美,但素乐和尚莫名听出了那点勉为其难。说真的?勉为其难?他十分怀疑。虽然九春来路成谜,但能被剑神称作朋友的人可没几个,谁都应当不会介意三人一同上路赴宴。但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晏维清和九春之间的气氛确实有点微妙,哪里怪怪的。只可惜,晏维清从不多话,而他和九春也就打过招呼的关系,总不好问得太细。不管有什么误会,多处处,说出来就好了……素乐和尚最后这么想,乐观程度完全人符其名。“那实在太好了!”他抚掌笑道。这么一来,已经包下整座客栈的赤霄自然得做个朋友样子,让晏维清和素乐和尚一起住下。至于和两人一同离开天台山国清寺的素喜和尚,因着北少林还有事,匆匆来过一趟就先离开了。杭州与巫山相距两三千里地,以武林中人的脚程,十数日完全够用。所以,晚饭后,素乐和尚便很有心情地提议三人一起出去看花灯。“左右无事,享享平常人家的太平盛世,岂不妙哉?”这和晏维清之前硬要拉着他去登中秋彩船游长江时的调子简直异曲同工,赤霄现在深刻理解为什么晏维清能和南北少林交好。——可他一个众人公认的大魔头,为什么要和正道武林第一剑以及来自武林泰斗少林的和尚一同出游啊?早知道会变得这么尴尬,他就该真的脚底抹油,走为上计!“这自然是好的。”晏维清道,又有些迟疑。“只不过,九春看着似乎有些累。”“是吗,九春?”素乐和尚立刻关心地看向赤霄。“若是这样的话,那不如贫僧自行前去,你好好休息,晏大侠也留下来陪你?”他知道晏维清医术高明,九春之前又中过毒,此时理所当然地把晏维清说的“累”理解成了余毒未清或者身体虚弱的委婉表达。面对这种关切,赤霄只觉得头都大了一圈。和晏维清留在客栈里,那还不如三人一起去看花灯呢!“多谢大师美意,”他赶紧澄清,“但早就听闻西湖花灯也是一绝,我想看很久了。”“那就走罢。”晏维清说,果断得仿佛刚才的迟疑根本没出现过。看到这样收放自如的演技,赤霄不免有些气闷。传说中的绝情断欲在哪里?还是说,就算对着朋友,晏维清也是这种不动声色地围追堵截的态度?识情知趣的素乐和尚再次肯定了这两人之间有点误会,他杵在一边显然只能影响他们修复关系的速度。所以出门之后,他见着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挤,还没捱到西湖边上就成功地把自己给“冲散了”。不得不说,素乐和尚做得其实已经很隐蔽,但还是逃不过剑神剑魔的火眼金睛。少林和尚果然是名不虚传的榆木脑袋!赤霄面无表情,内心则在恶狠狠地腹诽。早知道少林也这么不靠谱,他就……不,不对,素乐和尚不是不靠谱,而是下意识就帮着晏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