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
作者:来自远方      更新:2023-06-14 09:05      字数:4377
  楼少帅没说话,抱着他继续往前走,长腿大步,转眼间就到了房门前。李三少干脆低头当起了鸵鸟,还是那句老话,爱咋地就咋地吧!身体接触到柔软的被褥,一直打架的眼皮终于再也睁不开了,李谨言能感到解开他衣领的手指,拂过他耳边的呼吸,还有包围着他的,再熟悉不过的体温。无意识的蹭了蹭,触感也没差。打了个哈欠,沉沉睡了过去。这一夜,李谨言睡得很好,醒来时身旁早就没了人,留下的痕迹却表面他昨夜不是做梦。起身的动静惊动了房门外的丫头,李谨言一边洗脸漱口,一边问道:“少帅呢?”“少帅在书房。”“哦。”擦干手上的水迹,李谨言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自鸣钟,刚过了八点。简单用过早餐,没急着去工厂,想起楼少帅昨天说的事,抬脚去了二楼书房。刚好遇上从书房里出来的萧有德。“萧先生?”“言少。”萧有德并未多言,打过招呼后就告辞离开,李谨言看着他背影,总觉得他刚刚的神情好像有点不对?“少帅,萧先生这是?”“父亲派他去热河。”楼少帅示意李谨言过去,仔细看了他一会,“脸色好些了。”“去热河?”“戴家的事。”楼少帅拿起一份文件,递给李谨言,“戴国饶写信向父亲请罪,传言是他手底下的人放出去的。”“他做的?为什么?”“保命。”正如楼少帅所说,楼五小姐听到的那个传言的确是戴国饶的手笔。当戴国饶知道儿子竟然和一个间谍扯上关系,气得拿起手杖狠狠的打了他一顿,还砸破了戴建声的头。戴家是绑在楼家船上的,戴建声此举无疑是把戴家往死路上引。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戴国饶不会以为能把这事瞒住,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事捅出去,让楼家自己来查,查得清楚明白,查清这其中都是怎么回事!涉及到后宅女眷,哪怕外人知道了,也只当是他戴国饶的儿子被女色迷昏了头,不会把事情扯到间谍的事情上去,否则即便楼大总统放过他,官场上的对头也会想方设法的踩死他,他在军中的本家兄弟也未必能帮得上忙。到头来,说不定还会受到拖累。运气好的话,还能留下戴建声一条命,可戴家在楼家这条大船上的位置是否能保住,就只能听天由命了。第一百八十一章九月底,欧洲东线战场上,沙皇的军队陷入更大的困境。在被德军攻入华沙,并在华沙成立临时政府后,沙皇的叔父尼古拉大公就被解除了前线总指挥一职,尼古拉二世亲自替代叔父的职位走上战场,本为鼓舞俄军低迷的士气,却万万没有想到,他此举非但没有扭转战场的状况,反而为俄军在东线的作战带来更大的隐患。尼古拉二世离开圣彼得堡之前,将宫廷大权交给了他的皇后亚历山德拉,这引起了皇室成员和大臣们的极大不满。再加上拉斯普京的肆意妄为,甚至随意任免大臣,使支持并信任他的皇后在贵族和民众间的声望一落千丈,甚至有人怀疑,说他是外国的间谍!更糟糕的是,沙皇在前线时,经常会收到来自后方的电报,或者是皇后亚历山德拉,或者是拉斯普京本人,电报的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关于战争的“预言”。因为这些预言,沙皇的军队甚至会在很莫名奇妙的时机,莫名其妙的地点发动进攻,这不只让俄军的指挥系统紊乱,军队乱成一团,连他们的敌人都觉得俄军的指挥官脑子出了问题。俄军的指挥官的所作所为,都像是在尽一切可能输掉这场战争。俄国在欧洲东线的战况简直是一团糟糕,就连对上奥匈帝国的军队,他们也再难取得胜利。造成这种状况的尼古拉二世也相当无奈。“我就像穿了一条无形的裤子!”这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一战的战场上,也是在十月革命爆发前留下的相当经典的一句话。华夏的军事观察团不只在欧洲西线战场,也到了欧洲东线,他们发回国内的电报很清楚的写明,俄国的士兵很勇敢,但糟糕的指挥和战略物资的缺乏,让德国军队几乎战无不胜。至于奥匈帝国军队和同样参与作战的部分协约国军队,观察团的成员并没有多做表述,但从电报的字里行间还是能够看出,他们对协约国在东线的作战并不看好。“不换一名指挥官,俄军没有任何取胜的希望。遗憾的是,只有尼古拉二世才能换掉他自己。”这些电报每隔三到四天就会发回国内,同样会在第一时间放到楼少帅的案头。自从楼少帅暂时搁置进攻库页岛的计划,返回关北之后,李谨言的神经总算不再如前段时间那么紧绷。一个紧接一个的麻烦转眼间烟消云散,某些让他心烦的声音也渐渐销声匿迹。在书房里整理文件,已经成了李谨言难得的休闲时间。纵观整个一战,一九一五年算是相对“平静”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欧洲战场总体处于僵持状态,交战双方都在积蓄力量,都在等待着下一年的到来。德国计划在来年的攻势里,让对手的血流干,英法也同样计划着在一九一六年让德国好看。陆地上如此,天空中,驾驶改装后飞机的德国空军已经逐渐占领了优势,协约国的飞行员很少再单独执行侦查任务。否则,一旦遇上德国空军,他们几乎难逃厄运。但这只是暂时,很快,英法也将针对性的改进他们的飞机,天空中的新一轮厮杀,很快即将开始。欧洲现在的战况如何,李谨言并不怎么关心,毕竟这场战斗还要至少持续两年,他所想的是另外一件事。“少帅,那个假马尔科夫的事情,你觉得怎么样?”李谨言放下整理好的电报,单手支在办公桌上,“要是觉得可行,我打算尽快让他去英国。”“你决定就好。”“……”这算是信任他还是放羊吃草?“我信你。”楼少帅从文件中抬起头,手背擦过李谨言的脸颊,微不可见的勾了一下唇角。李谨言以为自己眼花了,“少帅……”“恩?”“你刚才在笑?”“……”“真难得。”“……”来送文件的季副官站在书房门前,犹豫片刻,还是把敲门的手放下了。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要不过半个小时再来?或者一个小时?事实上,直到晚饭前,他手里的文件也没送进楼少帅的书房。京城楼大总统回到家,依旧是一脑门的官司,他着实想不明白,那帮议员平时个顶个的斯文人,现在却能为了一个教育部的议案争得脸红脖子粗,还有教育部部长陶德佑,当着几百号人的面,差点和众议院的议长章程掐起来,他们可是多年的好友,就这么友好的?“大总统,你这是怎么了?”楼夫人正看着楼二少玩拼图,这是从关北回京时一起带回来的,一共三套,楼二少已经完成了最简单的一套,如今正在“钻研”第二套。“快别提了,和这帮人开会比打仗还累。”楼大总统也不讲究,一下坐到楼二少的旁边,把正玩得认真的楼二少抱起来,对着那张小脸就亲了一口,“儿子,想爹没?”楼二少也不出声,眉头紧蹙,小胖爪子一挥,很明白的在表示,他很忙,勿扰!楼大总统看得有趣,还想再逗他一会,楼夫人却咳嗽了一声,“大总统,别逗睿儿了,我有事和你说。”“我知道,戴家那事吧?”“是啊。”楼夫人让奶娘把楼二少带回房间,他在玩的拼图也带走,“看着点二少,别让他吃进嘴里。”“是,夫人。”又挥退了房间里的丫头,楼夫人才接着说道:“大总统,戴国饶不是写信来了吗?事情到底怎么样了?”“人已经处理了。”楼大总统向后一靠,“戴国饶跟了我那么多年,旧情总是是要念些的。”不过旧情归旧情,这件事后,热河省的省长还是要换人了。把萧有德派去热河,可不只是为了处理那个俄国间谍。“五丫头那边,大总统想过没有?”“怎么,她和你说了什么?”“也不是。”楼夫人笑了笑,起身走到楼大总统的身后,双手按在他的太阳穴上,轻轻按压着,“不管怎么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事总是戴建声做下的,大总统念着戴国饶的旧情,我也念着。可五丫头总是受了委屈,也关系着咱们家的脸面。”“依夫人的意思?”“若是大总统答应,我想把五丫头接到京城来住一段时间。谨言那孩子最近也是糟心事不少,干脆也让他来京城散散心,再过一个月就是睿儿的生辰,不如一起热闹热闹。”“恩。”楼大总统闭上双眼,“就照夫人的意思办吧。”楼夫人笑了。这次的事牵扯到方方面面,楼大总统对戴家如何处置,她不说什么,但对戴建声,还是得好好说道说道。若是这次不能给他个教训,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犯毛病”。有的人,就得让他知道疼是个什么滋味,才会真正受到教训。第一百八十二章民国六年,公历1915年10月9日关北的各大新闻报纸都刊登了同一则消息,关北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家公司的成立,给关北人带来了一种新事物,无线电广播。历史上,华夏第一家无线电公司出现在二十年代的上海,通过自建电台播送广播,上海市民买到的收音机全部是舶来品,大多是美国货。在邹先生成功为军用无线电瘦身之后,李谨言就起了兴办无线电广播公司的念头,不过邹先生对此兴趣不大,一门心思的研究军用无线电。他的长子邹启智受到父亲的影响,对无线电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和父亲不一样,他的兴趣多在民用方面。李谨言得知后,专门给邹启智拨付了一笔经费,支持他和几个有共同爱好的年轻人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不久前,他们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收音机,也就是俗称的矿石收音机。不需要电源,电路里只需要一个半导体原件,结构十分简单,成本也很低,只是在接受性能上仍次于电子管收音机。不过相比起此时采用直流电供应,耗电量极大的电子管收音机,这种矿石收音机才更符合华夏人的需要,也更容易普及。凭李谨言现在的实力,吃独食完全没有问题,但他还是以北六省总商会会首的身份,召集商会成员,邀请有意者入股。北六省商界众人已经有了一个共识,但凡是李谨言介绍的生意,就没有不赚钱。虽说广播这个词还很新鲜,收音机是什么,在场的大部分人也不清楚,可只要李谨言开口了,多数人都有兴趣掺上一股。殊不见如今和李三少合作的杜老板等人,哪个不是赚得盆满盈钵?就算不赚钱,能在李谨言跟前卖个好,大家也是十分乐意。在和北六省商家达成共识之后,李谨言联系了在南六省的廖祁庭,把创办无线电广播公司的事情告知了宋武。南六省内有众多最早开埠的沿海城市,对于新事物的接收及包容度更大。听完廖祁庭的介绍,宋武也对成立无线电广播公司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有意在十一月再度前往关北,一来为联合创办公司,二来,他也很想看看,现在的关北发展成了什么样子。10月15日,关北的各大茶楼饭馆里都坐满了人。随着墙上的自鸣钟敲响十下,店家摆在柜台醒目位置的收音机中传出一阵悦耳的乐声,一个清亮的男声从收音机中传出,关北广播电台开始了第一次播报。在男声之后,就是一曲耳闻能详的定军山,轰的一声,茶馆饭庄里一下变得人声鼎沸起来。李谨言正翻看楼氏商业集团上一季度的财务报告,却明显心不在焉,不时将目光转向摆在桌子上的收音机,当收音机终于传出声响后,他立刻调大音量,虽然音质远不如后世,却还是让他听得津津有味。没心思再工作,把财务报告往抽屉里一放,李谨言拿起收音机就奔向二楼书房,沿途遇到的丫头听到声响,惊讶得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