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分析卢象升巨鹿之败(二)
作者:爱码字的蚂蚁      更新:2022-05-05 05:04      字数:2327
  “怎么不可能?大明两路追击部队,高起潜率领入援的关宁军四万不到,宣大总督卢象升率领的另一路军队是一个大杂烩,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和保定的兵力全部凑在一起,杨国柱是宣府总兵,所带兵力…………………………,我把塘上说到的兵力全部相加,得出卢象升率领的兵力大概有三万出头这样,两路军队加起来七万多人。建奴方面兵马数量我没有情报,具体数量不清楚,不过从钜鹿之战的战况来看,卢象升率领剩下的军队我估算至少有一万两千人以上,仅仅一天就几乎全军覆没,围攻的建奴军队应该有四万多这样,三倍的优势兵力才能速度全歼,加上要留下一部分军队阻击另外一路高起潜的援军,建奴入关军队加起来六万应该是有的。以大明军队的战力,七万多对阵建奴军队六万,坦白讲,我觉得打赢的机率本身就不大,可是朝廷却这么安排了,足以说明朝廷对建奴入关兵力根本不了解。”萧谨分析道。

  “恩,确实,萧师父分析得有道理,我大明军队的战力本就不如建奴,朝廷才安排七万多的军队南下跟随建奴两路六万大军,这本来就是一个错误,朝廷明显对建奴入寇的兵力不了解,才会做出这个错误的决定。”郑森点了点头,说道,塘报他也看了,事情很可能就是萧师父分析的那样。

  “不知彼还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是对手却了解你,像卢象升那次奇怪的分兵就很有问题,山西那边明明没有建奴入寇,却向朝廷奏报有建奴军队已过龙泉关,导致朝廷分了卢象升一半的军队前往山西支援。更蹊跷的是,分兵之后,卢象升率领的军队很快被建奴军队以优势兵力围攻了,这难道都是巧合吗?”萧谨说道。

  “萧师父的意思是有内奸。”郑森想了一下,吃惊地说道。

  “没错,我估计朝廷现在也这发现这个问题了,不过内奸具体是谁还不知道。”萧谨点了点,说道,他想起山西在清朝时期封的八大皇商,那八大皇商绝对是大明的内奸,可惜大明朝廷收集情报的能力太弱了,一直到大明灭亡都不知道这些内奸的存在,真是无能之极。

  “唉,感觉朝廷什么事情都是后知后觉,不但搜集情报的能力弱,连有内奸都是上了当才发现。”郑森叹了一口气,说道。

  “是啊,从对建奴的情报收集,到中枢决策,再到战前的哨骑侦察、战场将领的指挥和战场上两军战力的对垒,我大明可谓完败。”萧谨感叹道,战争就是这样,来不得一点侥幸。

  “师父,卢督师的战场指挥没有什么问题吧?”郑森很崇拜卢象升,他对萧谨说卢象升的战场指挥不行,不是很服气。

  “郑森,我知道你崇拜的卢督师,不过塘报上反映的情况来看,卢督师领军打仗的水平恐怕并不是太高。两军对垒,想要集结优势兵力埋伏敌军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一方面战场遮蔽要做得很好,得拦住了敌军所有哨骑的侦察,让敌军不发现大军的集结才行;另一方面得依赖敌军将领战场上的错误判断,不然很难伏击成功的。现在建奴军队既然伏击成功,说明卢象升在战场上判断错误了。”萧谨经过一层层分析,猜测道:“我估计卢督师一开始肯定以为遇到的建奴军队数量并不多,后面发现陷入重围时已经晚了,虽然经过一天的撕杀,他仍然率领少部分军队突出重围,但他率领的绝大部分将士都战死沙场,他害怕回去被追究责任,率领几个亲兵转身回头冲向建奴的大军,战死战场了。”

  萧谨觉得卢象升领军水平也就比一般的将领强一些吧,毕竟文官出身,本身就不是军事专业的,属于半路出家弃文从武,水平比一般的将领强上了一些,已经很厉害了,不过被吹成名将就过了,毕竟他跟多尔滚这种明末顶级的军事将领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被多尔滚集中优势兵力伏击,说明卢象升战场嗅觉还不够灵敏。

  “师父,你的这个猜测未必准确吧。”一向对萧谨很信服的郑森这次没有赞同他的分析,卢督师可是他们大明的名将,没有师父说得这么不堪吧,竟然畏罪战死战场。

  “卢督师如果不是畏罪战死战场,那为什么他手下的宣府总兵杨国柱和山西总兵虎大威都冲出重围了,卢象升卢督师却冲不出来呢?卢督师的官可比杨国柱和虎大威大得多,亲兵的数量比他们要多得多,冲出建奴的包围圈绝对不是问题,不过我猜测卢督师知道咱们当今天子的秉性,他活着出去,一个丧师的罪责是跑不掉了,绝对是斩立决,而战死沙场还能得个好名声,毕竟人死大过天,更何况还是战死在战场上,朝廷也不好意思再降罪,还得褒奖他。”萧谨分析了一番,说道。

  萧谨发现在崇祯皇帝手上干活实在很不容易,干好了,得到的奖励不是很多,干砸了肯定会被重罚,日子不是一般的难过,后面杨嗣昌剿流寇,被张献忠偷袭襄阳得手,杀了襄王和贵阳王,杨嗣昌吓得绝食而死,也是怕崇祯降罪。

  “听师父这么分析,卢督师真的可能是畏罪战死战场的,他也是没办法,战死沙场好过被天子降罪,死在刑场上。”郑森感概道。

  “人活在这个世上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奈!没有更好选择的时候,两权相害取其轻,只能去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选择,哪怕这个选择也并不好。”萧谨感叹道,命运就是这样,真遇到没有更好选择的时候,只有认命了。

  “是啊!人生有时候真是无奈啊!”郑森跟着感叹道。

  “好了,今天早上的课就上到这里,这些地图和这些塘报全部留在这里,郑森你看塘报,结合师父刚才讲的思路,看着地图,好好分析一下,师父出去办一点事情,明天上课前会再问你,你要把此次的战况再重新说一遍。”萧谨从带来的资料里拿出全部塘报放在郑森的旁边,说道,他要去泉州找媒婆去说媒,早上就得去了,如果从郑府下班再去媒婆的话,回家就会太晚了,家里人会问的。

  “师父,你要出去办什么事情啊?”郑森好奇地问道。

  “师父的私事,你就别问了,好好温习刚才师父上的课。”萧谨训斥道。

  “是,师父。”郑森没敢再问,老老实实地拿起塘报仔细地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