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作者:水墨清薇      更新:2023-06-15 05:47      字数:16529
  那位大夫被抓了也没弄明白是为何,他一被抓不少被他坑过的百姓纷纷去状告要赔偿,以前百姓对去衙门十分的抵触,就怕官爷两边要钱,有理也会变成没理,现在可不同了,自打报纸上详细的刊登了几篇法律条文之后,一时间还掀起了告状热,小到偷鸡摸,大到等告官贪私,衙门忙了好一阵子,等到了农忙开始,大家一门心思的开始下地,才算消停下来,不过百姓这么一闹,倒真显出现律令的公平,让百姓心里有了底。待农忙过后,大家也过了告状的劲。对那位大夫,倒不是百姓不敢告,而是大夫到底是精贵,比起官老爷还精贵,若非惹急了,百姓不会想把他们送上衙门,但听说他被抓之后,被坑了的百姓却全都跑了去,他们怕去晚了要不到赔偿了。外面的风风雨雨,吴岱栂在庄子里继续忙碌嫁接的事,孩子们住了两天便回去上课了,吴岱栂虽是不舍却不能拦着孩子们求学,好在试验田这边也快有了眉目,之后便不用他天天守着,由着学生们自己上手就行。至于大不列颠的事,吴岱栂连想都没想过,更别提过问,他现在只是一个教书匠。林继善想着手下的官员,挑挑选选的推荐明大人去大不列颠。林继善清楚此次的大不列颠之行,十分的重要,能不能流芳千古在林继善看来不是重事,而是如何在不动用武力的前提下达成他们预想的目标,明大人不论口才,还是应变能力都在上乘。明大人听完林继善的意思后,整个人愣住了,之前讨论的时候,他们便知会有这么一天,当时大家以为林继善会亲自前往大不列颠,没想到会派旁人去,更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旁人便是自己。论资力,明大人为官六年,并不是很长,论其他,明大人也没想过会是自己,一时之间情绪万分的复杂。林继善见明大人的样子便猜出几分,“他处或许是论资排辈,但我处不同,而且此行事关重大,资力什么的暂且除外,能者为佳。”“谢林大人推荐之恩。”明大人十分清楚,他若是办成了此事,必会流芳千古,明大人握紧拳头,此事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定不负林大人之重。其实林继善推荐明大人也不是觉得一定能谈下来,却没想到明大人下了死力,不止谈了下来,还在原条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东西,比如说赔偿等等,而明大人也因此次的成功,而记入史册,成为流芳千古之臣,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明大人还没有起程,不过明大人对此行十分的重视,特意请一位翻译跟着学习大不列颠语,他可以说得不准,但绝对不能听不懂,真正淡判的时候,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谈判的关键。对林继善推荐之人,天子也曾犹豫过,但最后还是同意了。当然,谈判交流不可能只有一人,明大人只是文官之首,另外天子还派了一位王爷跟着去,老四不能离开,不是还有其他人选,跟着去不用做什么,往那一坐就能给官员底气。八亲王也不知从哪里听说要派一位王爷跟着去大不列颠,八亲王表示他要去,吓得天子连连告饶,心里直摇头,八皇叔怎么年纪越大,越不让安生,也不想想都多大年纪了,怎能经得起海上的航行,真若是有个万一,他说不清楚,后世还不得说他容不下长辈,甚至很有可能说他无能。八亲王被天子劝了回去,天子连下了个旨让八亲王家的人好好“照顾”这位性子跳跃的皇叔。等林继善听说八亲王要去大不列颠的事时,他和吴岱栂已经回到文府,便把此事转告吴岱栂,吴岱栂听后直摇头,八亲王的性子太活泼了。“此次你不去可以吗?”外交的事是林继善在负责,此次和大不列颠的事,吴岱栂虽说了解的不是很全,但也有耳闻,知道事情弄得挺大,吴岱栂以为林继善会去,还在想准备多少行李,孩子出生时林继善能不能赶回来,海上行船并不安全,海水下面处处都可能有暗礁,要不要提醒船船厂给大船配一些逃生船,然后找成衣厂做救生衣……等等,之后听着林继善的意思,他是不去的,吴岱栂仍是把这些想法跟四王爷提了,四王爷哈哈大笑,直道救生的小船是大船必配之物,至于救生衣,倒是没有,可以做些出来。吴岱栂再一次感叹民智已开,只要未来百年内政策未变,国家强壮之步伐会越迈越大,也会越来越强大。“若是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那么还要别人做什么,一个地方只放一个官不就行了。”林继善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强,他一直觉得能够得到天子的赏识,大部分的原因是在吴岱栂,他不在意别人会不会讲他是吃软饭,他一直以能娶到吴岱栂而为傲。“如果不是肚子里有一个,我倒是想出去看看。”吴岱栂说完之后便摇头,他清楚自己是出不去的,说出来也只是痛快痛快嘴。林继善紧握着吴岱栂的手,他同样清楚吴岱栂有生之年怕是不可能随意的出行,“等以后我们都老了,就去寻个靠海的村子住下?”“到时啊,说不定门口会站着侍卫,我们想上船在海上飘飘都会被拦着,再说了,船上的滋味并不好,靠海而居也不安全,来个台风,直接能把村子淹了,我们还是那个世外花源之地养老的好。”两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提起老了去哪里隐居,两人说得很开怀,可心里都清楚,他们提出来,上面那位不见得会同意,就算点头了,他们的身边也会跟着天子派来的人,想要做到真正的自由是不太可能的,即便是现在他们住在京城之中,他们的一举一动也都在监视之内,天子想了解随时都会知道,也许他们每天说了些什么,都会被复述。两人没再提起此事,说得再多,也只是想想而已,他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还未到可以离开的时候。☆、第182章 一八三国内最大的海港最近几天被官兵戒严,原本在这里出海捕捞的渔船全都换到附近的小海港,附近的百姓天天往大海港溜达,他们好奇里面在做什么,踮着脚尖往里看,被高高的士兵围着,看不得细致,只能看到一群人抬着什么东西往里走,一趟一趟的,看起来那东西还挺沉。有好奇的便想问问里面装的是什么,问士兵,士兵一个瞪眼,问的人便不敢上前,只能互相讨论,看谁能有个小道消息。百姓其实只是好奇,并没有多少恶意,只是有时候,这样的好奇不见得是好事,这不,有几位就被请去喝茶了,然后就发现海港外围着的百姓不见了踪影,即便是路过也没有人再敢往里看一眼。混在人群里想要探些消的洋侍从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而且他的汉语只会说那么几句,就算是听到什么,没有翻译在也弄不清楚,此时洋侍从觉得学习汉语是多么重要的事,只是他现学也来不及了。洋侍从见不到主子,又弄不清东方人想要做什么,他们心里越发的不安,他们身边的翻译倒是很敬业的天天跟着他们,不管他们去哪里都会跟着,只是让他们翻译的时候,便会觉得内容有可能对不上,他们也不敢责问。去大不列颠的日程已经定下,林继善最近很忙,他不去不代表就闲了下来,他有很多事需要交代,除了明面上的重要的东西之外,还有种子等等细小的东西。大不列颠对他们藏私,又对他们的东西虎视眈眈想要不付出任何代价就换过去,如同做白日梦,当他们是傻子?就要想到被摆一道是什么滋味。明大人记得很详细,同时提出以后设立外交使馆后,要不要派先生过去,给大不列颠的人授业。林继善有些迟疑,此事还需要讨论,林继善对洋人的印象十分不好,觉得教会洋人,很有可能就成了“教会学生饿死了师父”,十分的冒险。忙完了试验田的事,吴岱栂便开始休息,学生们还在庄子那边,等到他们回来,吴岱栂再去学校便可以。两个孩子见爹亲天天在家十分的开心,一个内敛的没什么表情,但从每天到爹亲的院子的轻快步伐,便可以肯定此人心情不错,另一个则是叽叽喳喳的天天围着爹亲转。林继善天天忙着开会,有时便宿在衙门里,丙个孩子便在爹亲的屋里搭床,当然不是同床而眠。吴岱栂会在孩子们睡前用大不列颠语讲故事,吉祥当故事是催眠曲,庆丰则听得认真,当初爹亲给李柑他们讲大不列颠语时,庆丰也有跟着学,他能听懂爹亲讲的故事内容,故事以前听过,但再听一次另一语言版,感觉很新奇。这天晚上林继善回来,便见屋子里的灯已经熄了,便放轻了脚步,推门进去时更是怕吵醒屋里人。庆丰在听到外面动静时便起身,拿起爹亲房间里的大花瓶,准备给进来的人一下。父亲有讲今天不会回来,三更半夜,偷偷摸摸进来的人,庆丰第一个反应就是偷,这会儿喊人很有可能吓跑贼人。林继善习武时年龄已经大了,他那两下子,和庆丰比起来差得远,但还是能感觉到危险,险险的躲过招呼过来的东西,便喝了声,“谁?”“父亲?”庆丰吓了一跳,又有些迟疑。吴岱栂也听到了声音,起床将床头的灯点亮,外面的林继善也开了灯,刚睡着的吉祥迷迷糊糊的坐了起来,一边揉眼睛一边看向外间的父亲。“父亲不是说不回来了吗?”林继善看着俩孩子,吉祥脸上带着迷茫,而庆丰板着脸,细看他的手在抖,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怕是吓着了。林继善觉得大儿子表现得非常好,时时保持着警惕,虽说现在京城的治安很好,可因为吴岱栂的身份,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有铤而走险的出现。林继善走到大儿子的身边,拍了拍大儿子的肩膀,“你做得很好,要保持这样的警惕性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刚刚庆丰心底也是怕的,他不知进来的是什么人,若是个歹毒之人,他不知自己能不能打过对方,他希望能弄出动静,给那些暗中保护爹亲安全的人争取时间。“林吴先生,可是遇到什么事?”窗外响起陌生的声音,因为里面没有打斗声,外面的人没有冲进来,而且刚刚他们有见着林继善回府。“无事。”吴岱栂出了声,表明自己很安全,“惊忧你们了。”外面没有再传回声音,吴岱栂转头看向父子三人,“即是无事便洗洗睡吧!”吴岱栂催着林继善去洗漱,倒没让两孩子离去,反正也不是一张床上同住。让孩子们回床上躺着,吴岱栂随着林继善去了洗漱间,前几天他们房里做了一些改动,洗漱间里添了电热水器。“我们睡前都冲了澡,这会儿水应该不会凉,你也冲冲,不要洗头,现在洗了头发会不干的。”吴岱栂给林继善准备好换洗的衣服,一边还不忘记絮叨几句。林继善并不有嫌烦,反而觉得十分的安心。吴岱栂从洗漱间出来,庆丰还没睡,而是坐在床边。看着大儿子的样子,应该还是因为刚刚的事而不法安眠,估计是后怕花瓶会打在父亲的头上,吴岱栂走过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庆丰,刚刚你做得没有错,你现在是知道进来的人是父亲,但若是刚刚进来的不是呢?那么你现在则是救了爹亲和弟弟两人,甚至还有爹亲肚子里的孩子的命也是你救下的。”“可是……”庆丰还在害怕,虽然双亲都说他做得对,可刚刚就差那么一点点打到父亲的身上,他现在闭上眼睛甚至能看到父亲一脸血的样子。“没有可是,孩子,你不能纠结进来的人是父亲,世上有很多能人,没有能保证进来的人会不会是假扮的,因为你的父亲有派人说过,他不回来,所以今天你并非没有错的地方,因为你在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后,并没有继续防备,如果刚刚进来的人是假的,那么现在会是什么样,你有没有想过?”吴岱栂非常认真的看着大儿子的眼睛,他不想庆丰再纠结差一点儿打到父亲,而是去检讨刚刚哪里做错了。“吉祥虽然也在习武,但他毕竟还是小孩子,而我呢没有习过武,现在还挺着肚子,可以说三人的性命都要靠你保护,外面是有人在,可你要记得,什么事都是瞬间的事,也许等到外面的人冲进来,我们已经被坏人放倒了。”“爹亲,儿子知道哪里错了。”庆丰不再纠结差点打到父亲的事,就像爹亲说的那样,他要保护爹亲,弟弟,还有未出世的弟弟,而爹亲说的能人,他也听闻很多,若刚刚真是有人冒充了父亲的声音,他却因为纠结差点打伤父亲,很有可能会害了自己,甚至也会让爹亲和弟弟受到伤害。“好了,快点躺下睡吧!明天不是还要早起练功。”吴岱栂见庆丰不再纠结,便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庆丰点了点头,刚想躺下,又坐直了身体,“父亲回来了,我抱弟弟去我院里睡。”“行了,就在这儿睡吧!大半夜的折腾什么。”吴岱栂摇头,自打庆丰六岁之后,他就没抱过儿子,古时的教育方式真让人不舒服。林继善出来的时候,看了一眼另一张床上睡着的两孩子,又看向靠着床看书的吴岱栂,“虽然灯很亮,但晚上看书还是会伤眼的。”林继善将吴岱栂手里的书拿走,“和庆丰聊过了?”“嗯,快些睡吧!我困了。”吴岱栂点点头,若不是为了等林继善,他早就睡了。自打半夜突发的事被,庆丰练武的时候更加的用功,教导弟弟的时候更加严厉,搞得吉祥几次忍着泪向长辈控诉哥哥的严厉,只是长辈再怎么疼他宠他却没有一个因为此事而出头,大家都清楚孰重孰轻,吉祥只能一边流泪一边受着大哥越来越严厉的教导,有时庆丰过于严厉了,吃饭的时候,吉祥便不坐在他的身边,时不时的会用怨念的小眼神飘向大哥,庆丰却不为所动。“皇上,出使的大船一切准备就绪,不日将出航。”此事派去大不列颠的武将是四王爷的亲随之一,曾跟四王爷登过倭寇之国,立下不少功劳。自打接了将令之后,赵将领便天天守在海港,每一艘大船他每天都会上船检查,以防出现遗漏之处。“海上的风可测过?”天子问完,没等赵将领开口,便转看向老四,“朕记得林吴氏曾说过有种仪器可以测风速。”“测风速的仪器上次出行时便安装在大船的顶上,比起这个,臣弟更关心的是林吴先生提过的卫星。”四王爷也只是偶然听过一次,“如果大不列颠之行不出差错,也许不久的将来,能弄出一颗。”四王爷说得很自信,可惜……☆、第183章 一八三出访大不列颠的船在挑选的吉日出了海港,这一次出行,比上一次还要隆重,不,用隆重不能直观的表述出当时的场面。数十艘大船停靠在海港,大船的前面是十几艘缩小版的大船样子,船由百名水兵驾驶,是护航船,别小看十几艘小船,船下带着十枚可在海中引爆的火弹,船上除了风向标之外,还有一顶不次至大船的远程高射炮。船身,炮身,水兵的衣服都与大海同色,打远看起能与海溶合为一体。大船与小船不同,外同是红白相间,炮是黑色,船下同样挂着火弹。此次去往大不列颠的船,从外观上便能看出不是善意的。水兵们登船之前进行誓言的宣读,之后是外交的官员,他们的誓言要与水兵的更严肃,更加的铿锵有力。天子亲自前往海港,为将士们送行,外面围观的百姓被水兵们一起吼出的誓言激得心潮澎湃,至于外交官员的声音,却没有传到外围,外交官员的声音无法与天天吼着嗓的士兵相比,于是百姓们记住了远去为国而战的水兵。四王爷听着下人汇报百姓的反应后,暗暗决定,以后要在出征前都弄这么个仪式,让百姓知道,为何打仗,有了百姓的支持,将士出去打仗更有底气,同时也让士兵知道,他们上战场不只是为了天子,而是为了让百姓享有更安稳的生活。四王爷摸了摸下巴,送大船离开海港,就要着手准备南边的边境问题,总由着对方折腾可不行,之前不去收拾他们,不是因为打不过他们,而是觉得连年的战争太过伤财,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挑衅着实不能再忍,而且现在四王爷更看中一个又一个海岛的作用,现在北边的几个海岛,已经派人去建灯塔,除了给晚归出海捕捞的人照明之后,还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新的地图绘制出来时,天子看着辽阔的疆域脸上露出笑意,四王爷看着也觉得很舒心,自打他们的祖先打下江山之后,几次想要扩大版图,可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失败,现如今才几年,版图扩大了这么多,尤其是占了倭寇之国,扩延了海防,大不列颠就算打下来,他们也没准备占领,实在是太远了,真若是占领了,那边发生什么事,他们想要远水解近渴着实太难。海港发生的一幕,吴岱栂是在报纸上看到的,现在还没有光影成像的技术,吴岱栂倒是和三王妃提过,只可惜并没有引起三王妃的兴趣,吴岱栂便没再多言,待以后有机会现提一提,相机的原理,吴岱栂能找到资料,但是胶片的制作却没找到。三王妃不感兴趣,安易先生却十分有兴趣,听吴岱栂提过之后便开始琢磨起来,最选整出来了望远镜,比起现有的更加清晰,尤其是在夜间观星时用,更加的清晰,就如星星在眼前,伸手便可摘到一般。吴岱栂听说先生弄出来的东西,迟疑了很久,他没见过天文望远镜是什么样,他怀疑安易先生弄出来的是天文望远镜,因为不能肯定,吴岱栂便也没提起这茬,只当是更清晰的望远镜。四王爷听说之后,立刻去了一趟道观,安易先生的人影没见着只是拿了个单子走了。安易先生近些年来外观上没有任何的变化,时间就好象对他没有任何的作用一样,安易先生的怪癖越来越多,在道观里只见老友和身边的道童,如今道童已经成人,却依然先生身边照顾着起居。观外之人,除了吴岱栂之外,便只见庆丰,连林继善都没有见过。哪怕是吴岱栂委托林继善跑一趟,先生也不会见。即便是这样,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寻赏百姓人家有什么事还都往道观跑,均抱着能够有幸见一见安易先生的想法,若能由他点化一番说不定他们也可以有大作为。只是没有一人得到这样运气,慢慢的也不知怎么发展起了只要远远的见到安易先生一眼,便能得大善缘。有次吴岱栂去道理听经,便把此等传言讲给先生听,先生听后淡笑不语。外出的水兵现在到了哪里,留在家里的人没有人知道,但是已经集结准备出发往南边境的队伍开始进行誓师大会,此次四王爷仍没有亲自上阵,他的年岁不低,现在开始应该培养新的将领,总不能等到他七老八十了还要上战场杀敌。四王爷提出这样的想法之后,三王爷迟疑一番之后,明面上说着自己的位置不需要敌杀,倒是可以多守几年,私底下也开始观察起头脑灵活的人,他们的年纪越来越大,若是哪天他们去得突然,谁能接手工作而不会出现衔接上的错误,而且在能力上不求超越,但也能守得住,不能让他们创建的新局面等到他们下位了就消失,那他们辛苦换来的一切不就成了昙花,他们的位置还不算重要,重要的便是天子如何挑选下继承人。太子的人选,天子早已有了心思,便是跟随吴岱栂去了各地的那位皇子,虽然皇子眼下在军营之中,靠着自己的努力已经混到了千夫长,可见能力十足。天子在几个皇子要从军时提出种种苛刻的条件,但仍是派了人在他们身边,暗中保护他们。每个人的表现天子十分清楚,天子希望儿子们之间的关系也如他和弟弟们一样,能够互相支撑着,而不是为了个位置而杀得头破血流,之后上位者还要处处堤防手足。进入军营的几兄弟并没有在一起,而是去了不同的军营,有三个在水兵营,此次也被选中去了大不列颠,老四曾私下跟他提过要不要让几个侄子回来,被他拒绝了,他的儿子也就出身比百姓家的孩子好些,之后受到了百姓之家不可能有的教育,但之外他们比别人多了什么?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是逃兵,而他相信三个儿子也不希望做逃兵。天子只是说得凛然,只是回到玉案前,看着摆在他面前的三个儿子留下的信,他的心里其实很痛苦。“爹亲,何为报国?”最近因为连续的派兵,学堂里有很多学子起了考军校的念头,庆丰也在犹豫。“报国是个简化的词,可以扩充很多字,最简单的便是报效国家。”吴岱栂现在的肚子已经非常的明显了,他觉得肚子比怀庆丰和吉祥时大得多,太医诊过几次,也暗示有可能是两个孩子,但是吴岱栂觉得不太可能,想要怀双胞胎哪有那么容易,再说两边的家中也没有双胎的情况,他的肚子里很有可能是孩子长得太大。庆丰皱起眉,“报效国家”四字听起来和他的理解不同,最近因“报国”一词频频出现在报纸上,他以为是上战场杀敌才为报国,此时便觉得羞愧,想事情很浅显。“爹亲,儿子错了。”“你还年轻。”年轻便有可以犯错再来的资本,而且早早发现错误可以及时改正,若是等到了他的年纪才发现错了,那么到时不见得会有人承认自己有错,哪怕明知自己是错的。随着年纪越大,人们越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要让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思考,那样很有可能会让自己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庆丰用力的点头,报效国家,不是只有一种途径,还有很多的方式,像是爹亲这样,谁能说爹亲不是在报效国家,哪怕最普通的农民伯伯,如果没有他们用着特有的方式报效国家,那么会有多少人饿死。想通了的庆丰,思维也扩大很多,他对未来要做什么越发的坚定,他要像父亲一样为官,做个好官,为国为民。懵懂的吉祥被坚定了理想的哥哥拎到院子里练武,吉祥现在已经习惯了大哥时不时的突发的严厉,可是习惯归习惯,让他坚持下来还是会觉得很痛苦。吴岱栂看着两儿子,又摸摸了肚子,最近林继善又忙了起来,在正式的战争开始之前,需要有官员先交流一番,不能上去直接就打,当然对方可能会这么做,但做为礼仪之邦,绝对不会那么做,先礼后兵,也得让对方的百姓知道,他们也不想打仗,你们受到了苦难,要怪只能怪你们的皇帝。“先生。”李橪兴匆匆的一路狂奔进了院子,守在门口的小厮摇头,以前还很斯文的世子,怎么变得如此疯颠,“我,弄出来了,我弄出来了。”“啥?”吴岱栂看着李橪,李橪现在越发的有一种科学家的样子,成天关在研究的小屋里,也不知在里面要弄些什么,睿灏每次过来看他都会报怨几句。说李橪有时会几天不回家,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有了外室,很是伤心了一阵,等到问清楚了,李橪不回家都是在搞研究,睿灏又担心起李橪的身体,天天亲手准备好吃食送过去,现在睿灏有了身子,李橪才收敛一些,天天都会回府。☆、第184章 一八四“弄出什么了?”吴岱栂让下人给李橪上茶,李橪一脸的兴奋,弄出来的应该是好东西。“先生以前提过,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用来发电,像是风能,水,还有太阳能。”李橪大口的将茶喝下,“学生做了很长时间的试验,太阳能的试验失败了,但是通过风和水发电的试验得到了成功。同时,学生还弄出了可以查电量的电表,以后每家每户可以不用估计电量,而是可以按度计价。”李橪最近的成果非常的多,而且每一样都很实用,有很多东西,吴岱栂只是知道大概,详细资料他是能拿出来,但是资料上有很多的人名,他是解释不通的,而且让他讲解,他也是解答不出,毕竟专业是不同。李橪对电的好奇比吴岱栂想像的还要深厚,发研究电的同时,还弄出了很多绝缘的东西,像是绝缘手套等等,而且也证明了很多东西是不导电。李橪在“电”的研究上可以称为这个时代的“电研究之父”,至于被标上“发明电之父”的吴岱栂,是史册上的也留下了光辉的一笔,难得以全名留芳后世,后人对林吴岱栂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过,更多学者就“天智者”的身体展开了多重的研究,有人说他是外星来额,有人说他带着另一个时空的文明而来,还有人说他是神下凡等等等,在数种猜测之中,前两种占有很大的比例,可惜猜测永远只能是猜测。“风和水的发电量,可比目前的发电量高?”“以目前的发电量来看,首推是风能,水看似发电量很高,是在畜水量不下降的前提下,学生还没有做更全面的试验。”李橪说完便有些羞愧,觉得现在他有种做出了些东西便跑到先生家要赞赏的样子。“那便多建些风能的电站,一些地方用碳来维持供电不是长久之计,一棵树长成需要的年头太多,而且过度的砍伐也会造成灾害。”吴岱栂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不知道天子会不会觉得过度砍伐是错误的,但是他该说的,绝对不会不讲。“学生现在正在研究通过电来改善冬季供暖的问题,像是楼群住户,以前的供暖只维持前一天的傍晚到第二天的早晨,若是用电供暖,很有可能全天保持热度,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温度上的控制,二是改变方式所需的费用,至于收费的标准便不是学生考虑的事。”李橪说完后,脸上露出一丝尴尬。李橪提到的那些问题,吴岱栂都无法给出解决的方案,李橪其实也没想要什么答案,他说出来有那么一点点炫耀的意思,李橪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难得提前出来,他要去给媳妇买些爱吃的东西,然后早些回家,想到媳妇的大肚子,李橪心情非常好,就跟研究出一样很重要的东西似的。送走了李橪,吴岱栂看向一直听他们聊天的庆丰,庆丰挺直了脊梁,“这也是报国。”庆丰说完之后还用力的点了点头,吴岱栂看着大儿子的样子乐了,大儿子越大越发的严肃,很少会有这般的表情出现,难得见一次,吴岱栂怎么也没忍住便笑了出来。庆丰被吴岱栂笑得非常不好意思,脸颊泛红。国家南方要打仗,誓师大会听着很鼓动人心,但实际上还是要上战场,吴岱栂上书建立战地医馆,内设军医若干,可上战场接回受伤战士并能够做简单包扎的学徒若干。比起士兵,上战场接回士兵的学徒其实更为危险,但他们是必须存在,吴岱栂附上求人担架的简易图,并表示这些学徒身上也要配有火统和弹药,若是到了险境,他们也可上场杀敌。吴岱栂不会知道他的提意,造就出一支铁血般的战地医馆部队,他们可救人,也可上战场杀敌。数百年后,由数国组成的军队踏进东方的战场时,这支队伍给了外*队致命的打击,也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曾有后世的人评说外*队踏上东方的国土是因为曾被我国欺压过,甚至一切的原凶,皆来自天智者,这一言论出来之后,遭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若没有天智者的存在,国人不可能在世界舞台受人尊重,想想那一个又一个的发明者,皆为祖先之名。若没有天智者,我国怎么可能会武力强大,让来犯者全军覆没,没在我国占到一丝的便宜。若没天智者,有我们现在的生活吗?林氏家族,吴家的后世子孙将提出此言论者告上了法庭,他们不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他们也不需要钱财,他们只需要一个郑重的道歉。林氏家族和吴家并没有富不过三代便落魄的情况出现,两家之子孙从小遵循家训,没出现一位辱没家族之名的人,林氏家族从事着各行各业,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用着自己的方式报国,他们也有出国学习,交流,但没有一个留居海外。比起林家的子孙繁茂,吴家却是每一代都是两个孩子,一娣(女)一子,算是单传,子承爵位,守着家业低调生活。看起来吴家没有什么能耐,可能够传承数百年不倒的爵位,可不是谁都能守得住。当然,现在吴岱栂是不会知道几百年后的事,他现在正和四王爷交流如何建立战地医馆的事,有战争的地方就会有死亡,怎么能把死亡降到最低是每一位将领都想要解决的事,吴岱栂给出的意见非常的重要,可如何挑选战地医馆学徒,如何训练他们,如何让他们快速的适应战争都是待解决的问题。这一次吴岱栂并没有像对待李橪那样,吴岱栂挺着肚子忍着久坐而不适的腰痛,给四王爷非常详细的做了讲解,他将从书上看到的东西全部说给四王爷听。科技的发展可以慢慢来,但事关人命的事绝对不可以慢慢的来。入睡前,林继善会为吴岱栂按腰,他清楚吴岱栂和四王爷谈的事很重大,可他仍是心疼吴岱栂,在怀孕之后养出来的肉,就这几天便明显的掉了,林继善不能劝,他所能做的就只有减轻吴岱栂的不适。一连数日后,吴岱栂肚子里的宝宝抗议了,脸色发白的吴岱栂连坐起来都难,大医来了之后严令吴岱栂休息,不可思虑过重,若是他想一尸三命就随意的折腾,太医的话传到天子的耳中,立刻命令老四不得再去打扰林吴氏。四王爷只能摸索着弄,而吴岱栂则被严加看管起来,看管的人员以吴柳氏和林文氏为主,林继善和两个孩子为帮凶。吴岱栂躺在床上仍是不安心,林继善便会趁着没有人的时候偷偷的讲一些四王爷的进展,和吴岱栂做夫妻多年,他怎么可能不了解吴岱栂挂念的事。林继善知道事关重大,可他也不想吴岱栂日日为此忧虑而影响到身体。吴岱栂知道进展之后,安心了,其实他能说的能做的都已经讲了,更多的他也做不了什么。哪怕他是天智者,了不可能去指挥大夫如何用药,估计他一开口就能被大夫的口水淹死。吴柳氏和林文氏轮换着看管吴岱栂,盯着他的吃食,别说半个月后,吴岱栂的气色好多了,脸也圆润了,也被两人批准在院子里转转,两位长辈已经认准了吴岱栂是怀着双胎,都担心吴岱栂的身体能不能受得住,若是没有此事,两人虽说也会担心,可不会不安到天天发愁。吴岱栂肚子跟吹气球似的,肚皮上能清晰的看到血管,孩子在肚子里动,在肚皮上能够清楚的看到。小手在动,小脚在踢,之前从没有注意过的林继善,看着吴岱栂的肚子,一脸的震惊。“刚刚,是孩子在动?”“嗯。”吴岱栂不解的看向给他揉腰的林继善,月份越重,腰的不适越明显,肚子太大了,压到很多的神经,现在吴岱栂睡得时间很少,若是能睡着便不忍着,他可能随时都会因为不适而醒来。林府上下全都围着吴岱栂转,吴岱栂除了随时睡随时醒的毛病之外,还有可能随时想吃各种东西,倒不会因为过了劲就不想吃,吴岱栂现在特别的能吃,但只是对他想要吃的东西,不想吃的放在他面前,他连看都不会看一眼,若是给他夹了,他会立刻变脸,大家都因为他身子重而体恤,“我想吃炒饭,黄金蛋炒饭。”吴岱栂要出的吃食也奇葩,有时吃食林继善连听都没听过,就拿现在的黄金蛋炒饭来说,真要的用黄金和蛋一起炒饭吗?吴岱栂看着林继善的样子便知他没听过,便让小厮把厨子叫来,林继善立刻把床幔放下,厨子进来后,吴岱栂把如何做说了一遍,厨子听得仔细,没一会儿便送上一份炒饭。☆、第185章 一八五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吴岱栂也到太医说的要生的日子,这一胎比前两个孩子提前一个月,吴岱栂在生前之前仍是好吃好喝,一点儿也不像是要生孩子的样子,吴岱栂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听着大家都讲生双胎会危险,仍是没怎么在意,别的时候吴岱栂不相信系统,在生孩子时,吴岱栂还是很信任系统不会让难产的情况发生在他身上。潜水许久的系统君表示,难道他就这么点儿用处吗?在别人手里系统绝对是无比强大的金手指,借着他可以做很多的事,怎么到了吴岱栂的手里,只有保生子平安的功能了。前几年好不容易出现一个可以宅斗的人,结果就那么简单的放置在客院没人管,放置了好多年之后,都没用吴岱栂做什么,便踢出了门,系统表示,他遇到的主人是全天下最赖的。这日,吴岱栂刚点了要吃的东西,便觉得肚子不舒服,下坠感十足,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吴岱栂立刻想到他这是要生了,咬着牙安排小厮去找人,顺便还不忘记让小厮去催厨房,他要吃的东西抓紧做出来,生孩子是力气活,他还是要生两个,不吃饱哪有力气生。小厮哪反驳吴岱栂的话,他跟着吴岱栂时候最长,现在已经嫁人,但仍跟在吴岱栂的身边,麻利的安排好了生产前的事。林继善在前面和老太爷聊天,听到下人来报之后,立刻往院子赶,爵爷府那边派人去通知。林继善回到小院,林文氏已经进了产房,林继善被拦在了门外,里面并没有传出吴岱栂出孩子痛苦的声音,说起来吴岱栂生孩子要比常人痛苦少很多,他从来没有听吴岱栂在生产时叫过,只是生产之后,吴岱栂的脸色十分的难看,之后开始疼痛难过。助生娣和太医都吴岱栂的疼痛的时间很不解,但是事后痛总比生孩子时强上一些,生孩子是不叫不喊也不容易分心,也不至于让外面等的人跟着紧张,也让接生的人心里没啥压力。因为是生双胎,吴柳氏在接到信之后,立刻坐上马车过来,而助生娣来得非常快,太医也在外面候着,助生娣是给吉祥接生的那位,进了产房后,便见吴岱栂一边吃东西一边捂着肚子,眉头紧皱,接生娣看着吴岱栂吃的东西后,没说什么忙着净手,接着便摸了摸吴岱栂的肚子,他是在摸胎正不正,再看向已经开夸张了产口,助生娣伸手往里摸,在摸肚子的时候,便觉得胎很正,可也得再一次证实一下,“别吃了,老大头都要出来了。”助生娣很是无语,这生孩子的主也够心大的。吴岱栂不舍的放下勺,躺好身体准备迎接新生命,对大家说是双胎,到现在吴岱栂仍是不信。吴柳氏进院子便听到第一个孩子出生的哭声,那叫一个脆。吴柳氏站在院子里没进去,他怕推门时带进去风。吴岱栂听着宝宝的哭生之后便淡定了,哪想刚松了口气,就被助生娣拍了下大腿根,“别放松,里面还有一个。”吴岱栂到嘴边的一口气差点没吐出来,还真有啊!吴岱栂深吸口气继续用力,里面的那个小家伙还不太想出来,让助生娣十分着急,系统君怎么可能让主人处于危险之后,吴岱栂肚里那个娃不想出也得出,助生娣正急着,想要叫弄一碗催生的汤药来,就感觉里面的娃动了,像是有什么东西推他似的,等娃子被助生婆捧出,立刻不满的大哭,而且哭得还没完没了。“恭喜,是个娣。”双胎一子一娣,主家的肚子也够争气的。助生娣忙着林文氏把两个孩子简单的清洗,忙包好放在吴岱栂的身边,自打出生就一直哭的娣,靠着爹亲之后便收了音,皱皱的小脸上满满是委屈。助生娣清理了自己,接了主家给的大红包,他一辈子帮着接生了多少人家,就数文府里的娣最轻松,好似天助一般。说了恭喜的话,助生娣走了。太医不避讳产房里的血腥味,进屋给吴岱栂诊了脉,开了一张补虚的方子,接过喜钱和鸡蛋也走了。吴柳氏和林继善等太医走之后才进屋,见吴岱栂脸色不好,便知这是开始疼了,林继善握着吴岱栂的手,希望能够以此减轻他的痛苦。吴岱栂生下一子一娣的消息传进宫,天子立刻下了一道旨,给还在襁褓里的娣指婚,指给了准太子未来的皇上,在娣满十六时大婚。处在疼痛中的吴岱栂真想跳起来去敲天子的头,看里面装的是不是草,两个孩子差了十几岁,指的是什么婚。不管吴岱栂怎么想,皇上下了圣旨,到了娣十六就得大婚。十六年后的事先抛开外,指婚的事也放一边,吴岱栂生孩子当天,下学回来的两孩子听说爹亲生了两宝宝,便想要见见弟弟和娣,有了一个弟弟的庆丰,对见弟弟不怎么有兴趣,倒是对见小娣非常的期待。吉祥没做过哥哥,对一起有了弟弟和小娣表示十分的开心。只是两人今天是见不成了,两孩子睡在爹亲的身边,爹亲刚生完孩子,身体不舒服不说,也需要多休息,他们不好进去打扰,两人纠结没能第一时间见到弟弟和娣,显得有些失落。林继善看过新生儿之后,便监督另外两个儿子,以前都是吴岱栂的事,现在吴岱栂养月子,他就要代替吴岱栂负责起对两儿子的监督。只是林继善觉得以前吴岱栂做得十分容易的事,换到他时,却是那么的难,看着大儿子和小儿子练武倒容易,时不时的他还能指点小儿子两句,只是小儿子给他的指点并不以为然,更多的是看向大儿子,让林继善脸色有那么一点不好看。武练完便了,便是写作业,林继善再一次发现,他完全无法理解两儿子的作业,只能坐在一边,让曾是状元的林继善脸色越发的不好。吃过晚膳之后,林继善和两个儿子聊天,然后发现他不理解两儿子的想法。到了就寝的时间,大儿子不用哄,小儿子却拉着林继善的衣襟,想要听故事。半天下来,林继善终于看到儿子需要他,大感欣慰,决定给小儿子讲个惊天地泣鬼魂的故事,然后坐到床边,开口想讲时发现,他小时候也没听过什么故事,启蒙之后,倒是读了些闲书,可现在看绝对不适合小儿子听,对上儿子期待的眼神,林继善开了口,讲了一个非常催眠的故事,从前有个城,城里有个大财主,大财主正在小孙孙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从前有个城,城里有个大财主……林继善一边讲一边低下头,然后就看到小儿子一脸嫌弃的表情。林继善觉得心好累,还是庆丰小时候听话,吴岱栂生吉祥的时候,哪里扯着他的衣襟让他讲故事。吴岱栂养月子的时候,海港进入了一艘非常特殊的船,船上的人还未下来,便被海防的士兵围住,士兵没有人能听懂船上的人说什么,只能派人去通知外交司设在海港的衙门。沿海一共有五个大型海港,十几个小型的海港,海防却是不论海港大小都有设立,只是差在人数的多少,即便是没有海港的地方,官兵人数加起来也有百来人,一旦有不明船支靠岸便会立刻围上去。几个大型的海港都设有外交衙门口,除去士兵外,便只有三人,一人为官,一人为翻译,一人为杂务,因为公事少,曾引起很多人的不满,甚至有些想要混油水的人打破头的想去,只是外交的选拔,比正常的官员还要难,也就只有读语言专业的人可以被优先考虑。翻译跑去海边之后,虽说和船上的人发音有些不同,但也能接上话,两边一交流,翻译的态度就变得不同,前有大不列颠的王子想要偷学技术,后有北美国的人说求得帮助,请他们帮忙将大不列颠国“请出”北美。翻译觉得北美国的人也没安什么好心,可既然人家求到他们身上,他们总得有些表示才行,翻译是不可能直接做出决定,便问询了外交官员,外交官员笑得很和善,却让翻译有种冷风吹的感觉。外交官员同意船上的人员先下船,至于帮不帮助,这个不是他能决定的,他得向上面禀报,上面要研究。船上的人员听着也不觉得过份,便跟随着翻译下了船,外交官员看着下船的人穿着之后,觉得帮他们估计得不到什么好处。大臣向上级汇报,林继善接到信件之后,便找来李柑确认信上所写的情况是否属实,李柑点了点头,表示在北美洲确实是有一些地方被大不列颠占有,当地的人学习大不列颠语。林继善问起北美洲的情况之后,觉得要是帮忙没哈利益可占,而且有了倭寇和大不列颠的人为例子,林继善只是摇了摇头。☆、第186章 一八六去不去帮助北美洲的人,不是林继善一人说得算,写了折子交给天子,林继善又让人跑一趟,一定看牢那些人,不能让他们乱窜。海港的外交官员接到信之前便已经和当地的海关士兵做了交流,两边的人对这批外来之人十分“重视”,有了大不列颠的例子在,他们可不想再“吃亏”。对空手便想套白狼的北美洲人,天子觉得应该帮,但绝对不是直接派过人去将大不列颠的人赶走,然后他们就回来,他乃一国之主,如果没有好处可捞,他怎么会让士兵去做,士兵也是爹亲生,双亲养大的,命不是白来的,天子沉思如何从北美洲那里捞到好处。林继善把北美洲过来求助的事在回家之后和吴岱栂打了招呼,他怕天子派人请吴岱栂进宫商议。吴岱栂摇头,此等国家大事,天子是不会和他商议,就算是需要人商议,那么对象也应该负责各大部重臣,到时林继善也会被请去,“若是天子招人商议之时,便是心里有了决定,我觉得同意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大家最在意的便是从北美洲能够得到多少利益。”吴岱栂坐起身,林继善忙拿出软垫垫到吴岱栂的身后,然后坐在床边。“我问过李柑,那边似乎没有什么好东西。”“北美有什么,我也不清楚,可是李柑也没说大不列颠有钢,更没说有金刚石吧!东西好与不好,不是本国人谁会清楚,大不列颠还拿着首饰盒糊弄咱们呢!”吴岱栂翻了个白眼,见林继善点头,吴岱栂眯起眼睛没再说,大家都是聪明人,他相信天子和诸位大臣不会放着到手的利益不要。如吴岱栂猜测的一样,大朝会后,几位重要部的大臣全都被留下开小会。林继善下朝回来便跟吴岱栂说了,天子是同意帮忙,打着帮忙的旗号派兵,只是兵去了便不会撤回来,但不参与当地的政治,等他们什么时候能够独立了,什么时候撤兵,当然不会忘记设立使馆等事。吴岱栂越听着怎么越觉得像后世的m国干的事,打着维护和平的旗号,往一些个国家派兵。本质上不同,但形式上非常的相近,难道说后世m国的行事作风,是照着前辈依葫芦画瓢,还是画歪了的瓢。后来的事,吴岱栂便没有再听林继善提起,反正带兵打仗跟他们没啥关系,吴岱栂出了月子之后,并没有着急回去上课,若是上辈子,吴岱栂也许会回去上课,上课子每个专业课会有不同的老师为学生授课,但现在却不同,专业课基本是靠他一人,孩子还太小,还是两个孩子,他总不能推着孩子们去上课。农学院院长来访过两次,想请吴岱栂回去上课,都被吴岱栂回绝了,孩子们的成长就那么一次,他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孩子最初的成长时期。农学院院长苦恼啊,林吴氏不去,学生们可怎么办。吴岱栂给院长支了个招,“让学生们去试验田,再多的书本上知识都不如实际操作来得清晰。”吴岱栂表示,他会再提供一块地,供学生们操作。吴岱栂把话说得明白,院长自然不能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表示希望吴岱栂早些回到学校,学生需要他。对院长的话,吴岱栂只是笑了笑,需要他的人太多,可他没有三头六臂。半个月后,两艘大船从海港出发,一艘去往大不列颠,看看那边的进展如何,另一艘去放北美洲,他们要实地的看看真相是不是如北美洲的人讲的,大不列颠侵占了他们的领土,若是真如他们说的那样,那么对大不列颠,就需要重新估量和大不列颠以后来往的关系。大不列颠在北美洲确实有殖民的地界,可也没像北美洲人讲的那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比起国内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北美洲的百姓确实不怎么样,以考察的名义在北美洲转了一圈,不管有用的没用的,全都被记录在册,回去问问天智者哪些对他们有用,考察的人员在北美洲滞留期间,去往大不列颠的船和之前出发的战船汇合,明大人带着官员舌战大不列颠群臣的事迹立刻得到了传扬,而不废一兵一卒便从大不列颠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甚至比他们预期的更理想。后出来的大船官员将他们寻人的目的讲了一遍,带兵的将领和明大人互相商量一下,将领带着直奔北美洲,而明大人需要快些回国,将他们从大不列颠那里得到的好处向圣上禀报,后期的人员安排也要立刻送过去,又派出一艘大船折返回大不列颠与留下的士兵汇合,做好准备“迎接”第一位驻大不列颠的大臣上任,当然主要目的还是让他们通知留下的士兵,他们可能随时都会有与大不列颠战斗的可能。明大人带着人回到国内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在海上漂了这么多天,明大人又黑又瘦,眼睛很大,脸上特别有精气神。林继善在京城的门口亲自迎接,明大人见到林继善行了大礼,然后便跟着林继善直奔皇宫,一路上明大人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此行的成果,从寥寥几句之中,林继善便知此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对明大人的明力给了高度的认可。天子在皇宫的门口迎接凯旋而归的明大人,明大人行了大礼之后,便把印有大不列颠大印的合约奉上,合同上是汉,英两种语言,上面林林总总写了数十条,关于赔偿,驻兵,海防,海贸,设立大使馆,税收,派技术人员,设厂,及国学教育等等。天子逐一的看完,然后拍了拍明大人的肩膀,“好!”不用一兵一卒,便完成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成果,天子觉得林继善慧眼识人才,而明大人更是不负重托。天子重重的赏了明大人,然后便让明大人去休息,又派人将几部的大臣招进宫,虽然之前就有了过去任大使的官员,但是现在局1面完全不同,需不需要更换,老三要带着人亲自进上一圈,计算出进出口的关税,还有国学大家,和思想教育学者,这些都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定下来,趁着还未入冬,将人派去,以免夜长梦多,驻兵也不能少,还要设立专门的商行点,要做的事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