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作者:山林之乐      更新:2023-06-15 05:47      字数:3899
  樊香放下她手里领袖文集,意思是说没问题。陈晓芬露出笑脸,“那能不能告诉我这线衣要起多少针?织什么花纹合适?”樊香看了她拿出的白线,和一般毛线的蓬松柔软不一样,陈晓芬拿出的线卷卷的,弹性也没一般毛线好。她有些好奇,“这是什么线?”这个年代,谁家能领劳保可是让人羡慕的事。陈晓芬有些自豪地说:“是我把我家那位工厂发的劳保线手套拆出来的线,想着给他织件线衣。”“那你最好把线用热水烫下,线才平展,不然织出的线衣不平整。”问了陈晓芬爱人的尺寸后,樊香告诉她开头要起多少针,“最下面的边儿不用说,肯定要一针正一针反的,这样线衣边不会卷。”“起头的时候最好直接起成一针正一针反,织出来边才好看。不过这个线因为织过一次,弹性没有最开始的时候好,织花纹的话织起来后会很硬,除了边儿,其他地方最好织成平针。”“什么花纹也不能织吗?”陈晓芬有些遗憾,“还想着织个好看一点儿,特别一点的。”樊香想了下,“要不前面通体上下你织两个粗麻花,到中部的时候两个麻花交叉一下,其他地方还织成平针,出来后也好看。”怕陈晓芬不理解,她在纸上画下了大体织出来后的样子。“行,行,这样就好看多了。”陈晓芬很满意,连口对樊香道谢。其他人听到后,也纷纷来问,不过她们用的线多是从线手套拆下来的,也有大人毛衣烂个洞,想拆了之后给孩子织的。极少人用的毛线像刘新珍那样是新的。不管谁问,樊香都很热情,并给了大家满意的建议。好处是很快就与里面的人熟悉起来。她干脆把程爱军带到了裁缝店。这样家里余两个大的孩子,能自己照顾自己,妈妈也不用来回跑。原主原来就最爱程爱军,有好吃的都是他的,樊香过来后,他们的生活水平又大大上升,养得程爱军比原来又胖了些。这年头胖娃娃可是比较稀罕的,本来就看着可爱无比,樊香把他收拾得干干净净,连手都是白嫩嫩的,不像其他孩子都是黑铁钉一样。他一来,引得裁缝社的这些阿姨们喜欢得不行。程爱军嘴甜,总是有出人意料的言语,在东方红大队时,就是樊香几人的开心果,来到这里也不例外,就此在这里安营扎寨。樊香工作上的的转机来自于她来裁缝社的第三天。严主任的老婆杜苇来取严主任的衣服,发现肩膀那里多了两团匝过的棉花垫,皱了下眉头问孙焕,“这衣服怎么回事,看着奇奇怪怪的还浪费布,明明你以往做的衣服不是这样的。”孙焕脸一白,她那天只想着如果樊香把严主任的衣服做坏了,就不能待在裁缝社,她妹妹就有了机会,一时没想到更多。但加了肩垫效果不错,听杜苇不满意,她不能违心说不行拆了算了,裁缝铺里这么多人看着呢,还有李新玲也在一旁虎视眈眈,说不定正等着她犯错呢。李新玲确实在一边看热闹,孙焕不是一直自诩她裁剪水平最高么,现在看她怎么办。不能说拆了,孙焕想,也不好说杜苇交给她的衣料,她让别人做了,那样杜苇估计会以为她一点也不重视严主任的衣服,不然为什么让别人做,还加了东西。一时之间,她楞住了。看她半天没反应,杜苇皱皱眉头说:“把这个奇怪的东西去掉吧,以后不要安了。”有几人不自觉发出了轻微的叹息,李新玲那么瘦弱,穿上这件衣服也显得挺拔了一些,如果严主任穿上,肯定更棒,现在拆了多可惜。陈晓芬忍不住说:“那天衣服做好之后试穿了下,效果挺不错的。”几个问过樊香毛衣织法的大姐也附和陈晓芬。樊香看孙焕与李新玲都不说话,衣服是她做的,只好开口了,“是的。这是我们裁缝社想出来的办法,专门根据严主任身材特点做的衣服,您拿回去试试看效果如何,如果不行随时拿过来改。”严主任像李新玲一样,都属于身材瘦小那种,削肩细腰。女子这样,会显得娇小婀娜,放在男子身上,再瘦一些,就显得弱鸡似的。所以她才专门做了垫肩,显得肩膀厚实一些。人家说膀大腰圆,肩膀厚实的人会更易显得阳刚,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杜苇微带疑惑,“这位是?”李新玲介绍道:“这是我们县的先进樊香,前段还在县里做过报告的,也是我们新来的裁剪师傅,这新增加的肩垫,就是樊香想的办法。”“原来你就是樊香,久闻大名了。”从广播里听到、从报纸上看到过她的名字。并且,这也是她家老严竖立的旗帜,她怎么也得给几分面子的。“您好!”樊香微笑以对。“那我拿回去让老严试试。”心里却想,她就给樊香面子,回去如果不合适,再去掉也不费什么功夫。晚上严主任回家忙完后,林苇叫住他,“你的新衣服我拿回来了,你试试看如何。”“虽然有些小私心,孙焕的裁剪水平还是可以的,我觉得不用试就行。”“试试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严主任脱下身上穿的中山装,换上了新衣。杜苇替他拉好衣服,眼前一亮。严主任扭头看向爱人,“怎么样?”杜苇把他拉到镜子前,严主任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是我的错觉吗,好像我壮了一些。”“是显得更威武啦!原来是个文弱书生的话,现在是个儒将了。”“还嫌我是文弱书生,你来看看我的力量!”在这场力与力的搏斗中,杜苇甘拜下风,好好领略了下严主任的力量。第二天,她专门去见了樊香。第42章第二天, 杜苇专门去见了樊香,一脸喜色,“衣服很适合我家老严。你辛苦了。”樊香微微一笑, 把另一对肩垫递给她, “为人民服务, 谈不上辛苦。我做的肩垫是活的, 您可以在洗衣服时掏出来, 衣服干了再安进去,这是单独又做了一副,以免有什么意外好有替换的。”“你可真细心。”孙焕在一边看她们谈笑晏晏, 心里失落之极,这次樊香不但顺利渡过难关, 还获得了杜苇的欣赏。而她,原来是严主任专用的剪裁师傅,每次杜苇来就找她,以后估计也不会是了。帮妹妹没帮上, 她自己也有无形的损失, 只希望想办法买来缝纫机,能顺利让妹妹过来做户工了。李新玲则很高兴, 接话道:“樊香不但细心, 心思也巧, 对同志们更像冬天般的温暖,我们许多人织的毛衣,都受过她的指点, 大家都很喜欢她。真得感谢严主任给我们送来这么一个优秀的同志!”原来杜苇来只找孙焕做衣服,因此孙焕在她面前也很高傲。如果不是她灵机一动起了让樊香来的主意,这个社长花落谁家还真不知道。樊香会做人,自己不过是提议让她进来,就一直感激自己,能让她替代孙焕在杜苇心里的地位,那就太好了。程爱军正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看画书,听到夸妈妈,一脸自豪地,“我妈妈可棒可棒啦!”身处这个位置,杜苇不知道听过多少恭维话,但李新玲的话真诚而巧妙,还是让她心情颇好,听到程爱军的话知道这是樊香的儿子,被这个可爱的小家伙逗乐了,“小朋友你几岁了?”“阿姨你好,我四岁啦。”说着程爱军伸出四根手指比划下。“怎么跟着妈妈来上班啦?”“我要跟妈妈帮忙,挣工分!”程爱军的话让杜苇忍俊不禁,“这孩子真可爱。”樊香解释,“我刚过来,这孩子小,没人看,只好带他过来了,说让他帮忙,他帮着拿个布条什么的就很高兴,大队里干活挣工分,所以他以为现在就在挣工分。”杜苇很感兴趣的样子,“那你可真厉害,识数吗?”“我只比妈妈少厉害那么一丝丝。”程爱军比划下,一挺小胸膛,“我快能数到一百啦。”说完,他还1、2、3地数起来。一般这么展示了妈妈就会夸他,还会有好吃的,这回如果得颗糖就好喽。妈妈一次只当他吃一颗,那怎么够呢?“真不错,你还会什么呢?”“我还会唱好多歌呢。”“《红区好风光》会吗?”“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家亲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家亲”程爱军张嘴即来,虽然是童声稚语,但他声音清亮,感情真挚,让人觉得军民一家亲那鱼水交融的感觉。咦,杜苇原来只是随便问一句,没想到这个小家伙可真不含糊。最重要的他一点不怯生,这么多人面前,说唱就唱,一点也不含糊。她问了个难的,“《我们走在大路上》会吗?”“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领袖思想,永远忠于我们领袖,红心似火意志如钢。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洪流不可阻挡,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唱了几句,程爱军有些不好意思,两只手交叉在一起扭啊扭,“就记得这几句。”杜苇已经很惊讶了,这首歌难度极大,十分高亢,没想到一个四岁的小孩能顶得起来,还唱得这么准,旋律一丝不差。她不禁有了几分真切的喜欢,“要不要去我们幼儿园啊?”樊香知道程爱军唱歌好,上次来县城遇上民兵巡查,为了鼓励他,就让他唱了《东方红》,当时还觉得他唱得不错,没想到这孩子连其他的歌也会。又想想这也不奇怪,广播里除了传达一些信息,经常播放革命歌曲,孩子听着听着就学会了。现在听到杜苇这么说,这真是干旱逢甘露,“那就太好了,谢谢您!爱军,谢谢阿姨。”不愿意的是程爱军,他过来抱着樊香大腿,两只黑眼珠乌溜溜地转,“我不要去幼儿园,我要和妈妈在一起!”这个孩子,平日不是很机灵的嘛,这时候这么说,杜苇会不会一生气不让他去了。杜苇却没有,笑笑说:“如果要去,就去红太阳幼儿园找我。”又对程爱军挥挥手,“小朋友再见!”“再见!”一看她要走,程爱军忙高兴得冲她摆手,生怕他被这个阿姨带走,离开妈妈。她离开后,大家开始议论纷纷,“樊香,你运气怎么这么好呢?杜老师亲自让你儿子去他们幼儿园。”“里面条件都是县里最好的,老师好,吃得也好,听说顿顿都是白面馒头,还经常能吃到肉。”这时候孩子上不上学也没那么关键,但对吃的都很关切。这人的话引起一片附和声,“所以进去很不容易,里面名额有限制的。”“你也没看看,有几个这么大的孩子像爱军这样,能唱歌能数数,还这么可爱懂事,也不怪杜老师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