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
作者:山林之乐      更新:2023-06-15 05:48      字数:5033
  盛情难却,樊香只好领了她的好意。她骑上车,让刘新珍坐在后座上抱着收音机一块回小院。“你住的地方好宽敞。”这次樊香笑笑,“这也是组织上照顾,并不是我的房子。”“反正只要能住就行了,还分什么是不是自己的。现在吃公家粮的谁不是租的单位房子?反正能一直住下去,跟自己的有什么区别?”当然有区别,不过樊香并没有与她争论这个。她把自行车停好,伸手接过收音机,“一直捧着累不累?”“还好吧。”樊妈妈迎了出来,“樊香,你怎么这时回来了?”樊香给两人作了介绍,刘新珍道:“阿姨,恭喜你们了,樊香买了收音机,现在三大件齐全了。要是樊香孩子大了,冲着你们这条件,立马媳妇就能娶回家。”“就是爱军还小着呢。你吃糖。”她拿出糖罐子拿了几块糖给刘新珍。媳妇,这就是她心里的病啊,不过这一切都是樊香的,又不是樊强的。要是强子有这么好的条件,是否媳妇已给她娶回了家?作者有话要说:收音机里的节目参考那时中央台广播的节目单。有兴趣的百度下可以出来第53章樊香不知道老人的心思, 她小心把收音机放在了领袖像下面打开,没想到还是革命文艺节目, 不过这次是《红灯记》,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 没有大事不登门……”樊香给老人试验完毕, 等她会用后说:“妈, 您要是没事就可以听听收音机上的节目,我要支上班了。”老人沉浸在对新家电的迷恋中, 冲女儿挥挥手。晚上,樊香一回到家,就见几个孩子低头围着收音机在听,一个个脸上还露出迷之笑容。看到樊香回来,程爱军也没像原来那样直奔她怀里,直到樊香说:“宝贝们,在听什么呢这么入迷?”程爱军这才发现了妈妈, 直朝她扑来,猴子一样顺着衣服往上爬, “妈妈, 我们在听收音机, 它好奇妙, 像广播一样能发出声音,我们还能自己换台,听不同的节目。”程爱红说:“我们学校的同学说收音机可以听红小兵节目,很好听, 没想到我们家也买收音机啦。可惜这个节目时间在下午四点,只有周末才能听了。”樊妈妈已做好了饭,问:“现在吃饭还是等一会儿?”“让孩子们听吧,妈,我上午还买了毛线,给您织一件毛衣吧。”“我这入土半截的人啦还穿什么毛衣,那太浪费了。不如给伯绍织一件吧,他在燕京,大城市得穿得好些。”樊香嗔道:“什么入土半截,这话我可不爱听,您还要长命百岁,看着我们生活越来越好呢。”穿越过来后,樊妈妈一直关心着她,前世她是孤儿,很喜欢有这样一个老人相伴,也愿意替原主孝顺她。“长命百岁,那时候我岂不成老妖婆啦,都是你们的拖累。”“什么拖累,您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有您在,我们过得才安心。”不想再争论这个,樊香说,“妈,要不我来教您怎么织毛衣吧,如果白天你嫌没事闲得慌,可以听着收音机,想织了就织两针。反正很快天热也穿不上,能赶到秋天穿就成。”樊妈妈自然同意。樊香之前找花朵换了两副针,按妈妈的身材把边给她起好,一针正一针反,讲了怎么绕线和拿针的姿势后,老人就开始织了起来,“别说,这还怪有意思的,比原来织布简单多了。”在几个孩子稀罕过后,樊香从收音机中听到了一个新闻,“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又重提这个规划了,实现几个行业的现代化,这种词听着还怪陌生的。如果这不是政府的电台,樊香都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左公原来就是这个时候又上台了,怪不得不管杨主任还是严主任,都对蘑菇种植这么支持,这正是着重经济建设,向现代化迈进的一段时间。印象中左公重整经济不是很久,就又下台了,直到那一场震天动地的巨荡之后,才又开始他的规划。她也得加快速度了,赶在这个好时候把起点升得再高些,这样,即使有什么事,腾挪的余地也大些。之后周末,几个小家伙终于听到了红小兵节目,听了两次后,程爱军又学会了一首新的歌——《红小兵之歌》,很得意地跑到樊香这里来献宝。“我们是领袖的红小兵,领袖的话儿句句听,从小立下革命志,长大要当工农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跟着伟大领袖,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樊香摸摸他的小脑袋,这个儿子在唱歌上真是有天分,才两遍,整首歌唱得一字不差。冲他翘翘大拇指,看着程爱军屁颠屁颠跑走了。心想,如果要写信,得和程伯绍说说这些孩子们值得骄傲的事。樊香觉得,她现在已变成标准的孩子是自家好的那种人。不过和周围的人说自家孩子很棒别人会以为她在炫耀,不利于团结群众。和熟悉的王婧说吧,程爱华刚跳级完毕,陈默也受此影响要求跳级,好像在刺激人家一样。能毫无顾忌表示自家孩子非常棒这种心情的人,也就是孩子的爸了。这时候,樊香反而有些怀念程伯绍了,如果他在身边,两人可以互相夸耀一番,咱家孩子就是棒。程伯绍也在焦急地盼望着回信。自从寄走信,他就每天都往传达室跑,问有没有他的信。传达室大爷问他是哪里的信,这么盼望着回信。程伯绍说是家人的,大爷有些好笑,这个程工原来看着挺严肃高冷一个人啊,没想到这么恋家。觉得他多了几分地气,不由打趣,“程工,您的信刚寄走,怎么也不会这么快就来的,以我看啊,半个月能到就是快的,二十天也正常,一个月也不是不可能,您不用着急,到了我就告诉您。”“不着急,不着急。”程伯绍摆摆手,“麻烦你了啊,有信告诉我一声。”待他走了,传达室大爷不由失笑,这还不急呢,不急天天来问他。这一天,院里几个同事约着去打乒乓球,周海燕娇笑,“我们走快些,我好不容易让人帮咱们占了一个台子。”“那我们可真是沾你光了。自从乒乓外交之后,喜欢上打乒乓球的人越来越多,这台子是越来越难抢占喽。”周海燕眼神飘到程伯绍那里,不是为了这个人,她何必费那么大劲呢。快走到传达室门口时,程伯绍冲大家说:“你们先去,我看看有没有我的信!回头就赶上。”“程大哥,我等你!”程伯绍绍皱了下眉头,“你先走吧,好不容易占的台子,早去早打。”“没事,我等你一起走。”程伯绍正想劝周海燕让她先走,却见大爷冲他招手,“程工,你的信!”他把其他都忘了,三步并作两步赶了过去,接过了自己的信,一看正是从清水县寄过来的,脸上表情不由柔和下来。周海燕看着不由心酸,对她,程大哥从来没有这么温柔过。不,在最开始认识的时候,他好像也挺温和的,不过自从那次他爱人晕倒自己说了那一番话之后,他面对自己时的表情是越来越冷了。明明自己是一片好心,为什么他对自己一日不如一日呢,周海燕觉得眼角有些湿,心里像被打翻了五味瓶一样。看程伯绍一把撕开信纸,当场就要拿出信读的急切,她忍不住撇撇嘴说:“你家属又不认识几个字,说不定写的信还是让别人写的呢?” 她心里很不想说那是程大哥爱人这个字,她觉得爱人这个词很美好,能携手并进的人才能用得上。程伯绍转过了身,周海燕心里有些窃喜,觉得是否程大哥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却见程伯绍一番话如急风骤雨。“不认识几个字?你知不知道,我爱人她发现了蘑菇的人工种植方法,还正在研究其他菌种的人工种植;你知不知道,她是领袖思想学习的先进人物,在全县都巡回作了多场报告,我老家全县的人都在向她学习?你知不知道,这封信就是她写的,她不但自己一直在学习提高自己,还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得很好,连孩子们都会给我写信了!小女儿还画了我们的全家像!你知不知道,她以一己能力,得到清水县上下干部群众的信任与尊重,还从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周海燕同志,下次鄙视别人的时候,麻烦你调查清楚再说,不要随便看不起别人,你这样说话,显得比一个粗鄙的农妇还不如。农妇可能只是没有学识,而你,没有的是教养!”“我不相信!”被心心念念的人这样严厉的话深深刺激了,周海燕“嗖”地伸手去抓程伯绍手里的信。程伯绍没有防备,被她一把抓了过去,其中一张纸飘飘悠悠向下落去。地上都是泥土,地面因为一场细雨还有些湿,程伯绍可不想家人的信掉下去,顾不上去找周海燕要信,忙伸手去接。不料一个人却先他一步接着了。“咦?”那人一把抓住了程伯绍,“这是谁画的?”程伯绍伸手接过那张纸,上面正是程爱红画的一副全家在一起的情景,有些自豪地说:“我女儿。”“笔法稚嫩,但□□很足,你女儿要不要拜我为师?”程伯绍打量他一眼,来人五十来岁年纪,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山装,衣服右边口袋里插着一只英雄牌钢笔,脚上穿着一双看着就很柔软的皮鞋,看着就知道是条件比较好的人。反正是自己找上门的,倒不用急,程伯绍乘周海燕在看信,一把夺了过来装进了裤兜里。这个年代见多了各种各样的奇葩人,他真怕她万一发疯把信毁了就麻烦了。周海燕有些失魂落魄,原来程伯绍说的是真的,他爱人不但会写信,还做出了那么多成绩。相比人家,她说的那些话好像笑话一样。一时间,她只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却不料被人叫住了,“海燕,你爸在哪儿?”“夏叔叔,您过来了啊。我爸应该就在办公室。我带您去找他吧。”周海燕抽了抽鼻子,刚才那一幕全被人看到了眼里,她恨不得现在地上有个地缝她能钻进去。“不用,你去忙吧,我自己去找他就行了。”夏眠一把抓住程伯绍,“走,走,你跟我一道走找老周去。”程伯绍正好不想跟周海燕在一起,也好奇这个姓夏的说的让女儿拜师的事,半推半就走了。周海燕此时完全忘了打乒乓球的事了,自己径直回住的地方去了。这边和周院长见面后分宾主坐下,程伯绍自觉去倒了茶坐在一边,夏眠这才道:“有老周作证,我是《红太阳画报》的编辑夏眠,我看你女儿画画很有天分,一时心喜,想收她作个学生,不知你是否愿意?”作者有话要说:男主出来了,你们还满意他表现吗?大家觉得程伯绍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第54章周院长解释道:“老夏是我同学, 善于进行儿童画创作,《农场小英雄》这本连环画里面的图画就是他画的。”连自家情况都不了解,只看了女儿一副画,就想收徒,这师傅也不太谨慎了。放在其他时期,这可能问题不大,可这是特殊年代, 以这人不小心的性格,万一有什么事连累了女儿怎么办?但从周院长的为人来看, 能与他交好, 这人的人品应该没问题。程伯绍有些为难,他不想这么仓促地让女儿拜师, 又怕她错过机会。想了想就没把话说死:“我也想让我女儿跟着您学,不过我女儿现在老家清水县随她妈妈在一起,离得这么远太不方便请教了, 要不我去信和她妈妈商量下怎么办。”这样就可以有一段时间作缓冲,等他打听清楚再说,如果合适就让女儿跟着他学, 不行就拉倒, 到时就说樊香不舍得女儿远行, 宁可错过机会, 也不想让女儿涉险。周院长笑了起来,“老夏,你也有吃瘪的时候, 哈哈!”“那也比你女儿吃瘪强!”夏眠毫不客气地说。“哪有当叔的笑话侄女的,你太为老不尊了!”周院长瞪了一眼程伯绍,不是他,自家女儿一向是个娇女,还没有被嫌弃的时候。夏眠却继续道:“你不用瞪人家,我都看见了,赶快给海燕再相个对象结婚吧,不然可不是仅仅我笑话了。”这一帮老朋友里,谁不知道老周的女儿喜欢上一个有妇之夫,都觉得老周太宠他女儿了。一个巴掌拍不响,他开始觉得那个男人说不定是在吊着海燕,没想到见面后却完全不是这回事,真是海燕在缠着人家,人家有妻有子,根本连敷衍都不愿意。他从头到尾见证了一切,觉得程伯绍的话说得一点也没错,笑话别人的人就要有被人笑话的准备,鄙视别人的人就是没有教养。有程伯绍这样的父亲,当女儿的会差吗?夏眠这么想着,又看到那么有灵气的画,收徒弟的心才一下子热了起来。却没料到被委婉拒绝了。算了,不同意拉倒,他也不是非那个女孩不可,收徒弟也是要缘分的。现在不愿拜他为师,证明是缘分未到,缘分到时,自然徒弟还是他的。周院长却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老夏教徒弟还是有两手的,难得起了收徒弟的心,你还不赶快答应下来,还要和你爱人商量?你爱人离那么远又不知道情况怎么答复你?”“没事,问问也好,毕竟是大事。”夏眠却不以为意,尊重爱人的男人才是好男人,这点像他。哈哈。不亏是他未来徒弟的爸爸,就是不同凡俗。明明那么多人提了礼物请求拜师夏眠不收,这下倒对一个未曾见过的女孩青眼有加,周院长只能把这归于艺术家的奇葩性格。不过,他想到一件事,“上次你说要调走,你爱人回信了吗?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