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忌惮
作者:猫咪呼噜噜      更新:2022-05-05 05:29      字数:2330
  辛老大慌忙命儿子出去打听,这才知道:早上天没亮的时候,有早起的村民看见辛九姑背着个包袱,独自一人往京城方向去了。

  “她这是还没死心呢?这个死丫头啊!”

  明知道家里老娘哥嫂们病的病伤的伤,辛九姑不想着照顾家人,反倒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卷光了。对这么个自私不孝的妹妹,辛老大是失望到了极点,连声道:“不用找了,就让她在外头自生自灭吧!”

  “我的小九啊,你可得平平安安的早点回来。”辛王氏此时病倒在床,自顾不暇,想找女儿也有心无力,只能默默哭泣。

  辛家这次彻底安宁了下来,而辛长宁那边,则顺利的开展着一切。

  因着担忧萧乾,她结合西北的状况。总结了几场中国古代著名战役的情况,希望萧乾能从中学到什么。又知晓西北贫瘠,冬日苦寒蔬菜短缺,就将自己所知道的。古代火道种植温室栽培技术和适宜的蔬菜品种都写了下来,希望好歹能改善下西北百姓和军士的餐桌。

  信件送到的时候,萧乾的车队已经出了京城,看着厚厚一沓写的密密麻麻的纸张。他心里又甜蜜又骄傲,忍不住就招来一名心腹,丢给他几页纸道:“好好读读这个,回头给爷种菜去。别年年冬天都只有白菜萝卜吃,吃的大伙嘴巴都开口子了。”

  “这是什么,属下看不懂啊!”有些简体字和繁体字差别还挺大。那人大眼瞪小眼的猜了半天,很多意思还没明白。

  “笨蛋,爷给你读一遍!”萧乾随即细细读了一遍,听的那人继续瞪大了眼睛。

  他张口结舌的问道:“主上,这个在土地下修火道加热,上头种菜,可行么?要是一天到晚的生火,那得烧多少柴禾?”

  “爷说可行就可行,柴禾不够,你不会烧煤啊!咱西北别的不多,煤矿可是大大的多。煤价便宜,回头我给你拨一堆,真种出了菜,大伙吃不完还能卖呢。”

  “对哦,要是冬天也有绿嫩嫩的新鲜菜蔬,放集市上肯定会被抢!”想着连镇北王府冬天也不可能顿顿见着绿叶菜,普通百姓家就更别说了,那人也随即兴致高昂起来。

  “咱种花家的必备技能就是种菜啊,哎呀!想想我来了十几年都没想到要改善伙食,真是只不合格的兔子。”想到此,萧乾自言自语的敲了敲自己的脑门。

  “还要种花?”身边人很是惊讶,心说少主什么时候喜欢花了?不过既然他喜欢,那就种吧!

  京城内,富丽堂皇的皇子府中,一名暗卫正悄悄向四皇子回话。

  “禀主上,那个叫辛长宁的丫头及其聪慧,有着超出一般人的镇定和才华。且她身边有个男子武艺高强,若属下猜的没错,应该是萧公子留下的人,特意保护那丫头的。“

  “萧乾这家伙,瞒天过海的连我都不肯说,看样子是挺紧张那丫头呢!”四皇子说着有些生气的皱起了眉头,道:“一个山里丫头,便是再聪慧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一样见识短浅,表弟是真糊涂了,”

  “萧公子毕竟还年幼,少年心性,在感情上有些跳脱也是人之常情。”那暗卫见状连忙安慰道:“或许就是贪个新鲜而已,眼下萧公子已经回了西北,短期内也不可能再回来。这两人隔着千山万水的,迟早会断掉。”

  “但愿吧!”四皇子闭了闭眼睛,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命道:“你给我继续盯着那丫头,若发现她和萧乾来往过密,就给我劫了他们的信。必要时,除了那丫头。”

  “这——”那暗卫有点犹豫,道:“主上,只是个山里丫头而已。若是闹到杀人的地步,是不是太小题大作了?”

  “这叫防患于未然,萧乾连暗卫都派过去了,可见已经对那丫头极为重视。他是日后的镇北王,父皇更有意把皇妹嫁给他。若他早早就倾心一个地位卑贱的女子,难免会让父皇失望。到那时候,他失去的就不只是一个山里丫头了。”

  四皇子打着为萧乾好的名头,不问青红皂白,早早就把辛长宁判了死刑。

  这一切辛长宁浑然不知,她每天忙碌的奔波在染坊绣坊和自己的铺子中间,忙的脚不沾地。

  铺子已经起好了名字,就叫幸福家纺。辛长宁打算主要卖蓝印花布的家纺用品,就是床品四件套一类。为此她特意将店内最显眼的位置布置成一张床的样子,专门用来展示床品。

  为了能一举打开销路,她又特意设计了几款新的印染花样;有适合老人的松鹤延年图和百子图,有适合年轻小夫妻的龙凤呈祥图。有适合小朋友的卡通动物图,有适合小伙子的梅兰竹菊图样,还有适合姑娘们的花朵玫瑰。

  打算以不同的图样,吸引不同年龄性别的顾客。

  额外为了促销床品,辛长宁还精心设计了一批小礼物小饰品。用不起金银材料制作,就用木头铜丝和绢花,做出各种美丽的花簪。

  相对于床品设计,做饰品辛长宁更是行家。为此她还专门找人定做了一套铜质的烫花器,虽然没有前世带电的好用,做普通的绢花也勉强凑合了。

  床品得生产制作出来,辛长宁自己要忙着做花,根本没空,况且她只会设计不会缝纫。

  雇人吧,手里钱又不够,想起靠山村的大姑娘小媳妇们都会做针线。她便灵机一动,通过杨玉兰把村里手巧的年轻小媳妇们召集起来,集中在自己家里裁剪制作,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手工作坊。

  虽然暂时没钱付酬劳,可辛长宁承诺日后会补上。又给每个人都送了枝花簪,还让刘氏每日都烧一桌好菜供应午饭。

  反正秋收已经过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辛长宁这里有吃有喝还有花戴。布料东西都是没见过的新花样,那些小媳妇们都很喜欢,争着抢着来做事。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很快一个月过去了。辛长宁这边床品生产出不少,辛家的伤员们也逐渐养好了伤。

  辛老四两口子受不了村里风各种鄙夷的眼光,顾不得伤还没全好。就迫不及待的收拾好了行李,要进京去投靠辛长娥。

  听说儿子要去京城,病情刚好些的辛王氏挣扎着爬起来,把辛老四和管氏叫到床前道:“老四啊,你这趟子去京城,一定要找到你九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