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魏家
作者:猫咪呼噜噜      更新:2022-05-05 05:30      字数:2497
  严金山所知道的那户做官人家男主姓魏,是个知州。魏大人出身显赫,是京城靖远侯的庶子,靖远侯,那可是太子妃的娘家,京城里一等一的勋贵。

  魏大人的夫人是江南巨富沈氏的女儿,沈氏几乎垄断了大半个江南的丝绸产业,像是严金山这样的小丝绸商,魏夫人根本不会放在眼里,也没什么交情。

  严金山之所以知道魏大人的家事,是因为魏大人家请的媒婆就住在他家边上。

  据那媒婆讲,魏大人家什么都好,要权势有权势,要富贵有富贵,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长子幼年时生了场重病,脑子被烧糊涂了,现如今快十八岁了,言行举止还像个七八岁的孩子。

  因为魏大人和魏夫人都生的好相貌,那魏公子虽然傻了点,却是生的出尘不凡,是个谪仙似的人物。为此魏夫人对儿媳妇的人选十分挑剔。按理说他们这样的人家,就算儿子傻了点,挑个门第不高家世清白的姑娘还是很容易的。

  可魏夫人非要讲究什么眼缘,因她自己就是商女出身,因而不挑儿媳妇的门第,只要聪慧漂亮合她眼缘的!眼缘这个东西,一个人一个想法,说不清摸不着,因而挑了许多家,魏公子的亲事还是迟迟没定下来。

  严金山悄悄在心底估摸着:论样貌头脑,辛长宁无疑是合格的,就是命格有点问题,这么小就没爹没娘,分明是克亲!

  可是不管了,若是婚事能成,他就能借此机会和魏大人搭上关系,能攀上魏沈两家的大船,那以后的发达就指日可待了!

  想到此他立刻就回家备了一桌好酒好菜,将那个媒婆请了过来。

  那媒婆正为完不成魏夫人的托付发愁呢,一听说有这么个合适的姑娘,顿时眼睛就亮了起来。二话不说就偷偷跑了趟靠山村,四处打听了一番。又趁着辛长宁外出时或远或近的看了几眼,觉得的确是个才貌双全的姑娘,才屁颠颠的报告魏夫人去了。

  辛长宁早发觉有个媒婆样的女人跑来暗中打探自己,不过自从她越来越出名,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她也就没注意,只专心研究怎么改良水塘,使之以后能养珍珠。同时也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悄悄写了封信给萧乾。

  知晓辛长宁现在拿四皇子当挡箭牌,萧乾哑然失笑;又看到平国公狗胆包天,竟然觊觎辛长宁,他气的顿时冷了目光;知道辛长娥进了国公府,他才嗤笑了一声缓了神色。

  “太后的万寿节是哪天来着?”拿着手里的信件,回忆着辛长宁的一颦一笑,萧乾恨不能立刻插翅飞回去,拥佳人入怀。

  “少主,您不是说好了今年不去京城的吗?”闻言萧乙立刻急道:“这是老王爷的意思,怕您在路上出意外。”

  萧乙口中的老王爷,是现任镇北王的父亲,上一任的镇北王萧老王爷。老王爷虽然因为伤病卧床多年,不得不把王位让给儿子,可手里依旧握着镇北王府的大半兵权。

  老王爷性子耿直,只认正统,觉得只有萧乾这个嫡孙才有继承镇北王府的资格,压根不承认另外两个孙子的嫡子身份。

  萧乾生#母早逝,又被后娘视为眼中钉,亲爹也早被后娘带成了后爹,幼年若非老王爷的护佑,他就是有通天的本领,怕是也活不到现在。

  这两年老王爷的身体每况愈下,镇北王却如日中天,权利抢夺的厉害。因着上次在进京的路上萧乾干掉了自己的庶兄,他与镇北王的关系已经势同水火。老王爷生怕他在进京的路上遭遇不测,早就打过关照不许他今年进京。

  “可是今年是太后娘娘的七十寿诞,太后娘娘还能活个几年啊!我不去,怕是皇上要生气啊!”萧乾一心想着辛长宁,盘算着道:“我和爷爷好好商量商量!”

  “可是少主,还有件事您忘了?”

  “还有什么事?”

  萧乾还真想不起来。

  萧乙赶紧提醒道:“八公主今年十六了,她几年前就说过非您不嫁,您这次去了,怕是皇上会当场指婚。”

  “额,这个是挺头疼的。”一想起记忆中那个嚣张跋扈的身影,萧乾就觉得头大如箩。

  皇帝早就有把八公主指给他的意思了,无非是为了拉拢扶植他,好让他继续和亲身父亲对着干,让镇北王府继续处于分裂状态。

  镇北王府地处西北要地,占地广阔幅员千里,是大余最大的一块封地,进可攻退可守,偏偏还不和皇帝一个姓。要是镇北王府团结的像铁桶一样,皇帝早该担忧的睡不着觉了。

  可镇北王府若是没了,皇帝又害怕西北蛮族长驱入关,朝内无人可挡!在这般矛盾的心里下,皇帝对镇北王府是又爱又恨。他纳镇北王的女儿为贵妃,又刻意下旨让镇北王侧妃扶正,让萧乾的继承地位受到挑战,再来向萧乾示好嫁公主……

  做这一切都是为了离间镇北王府,可偏偏镇北王那个猪脑子就是上套了,被继妃和庶子迷的七荤八素,很不能把萧乾掐死……

  一想到这事萧乾就觉得心塞,他要不是处于这么尴尬的位置,早把辛长宁接过来甜甜蜜蜜过日子了,哪能放她一个人在外艰难的讨生活?

  镇北王府他将来一定会全盘掌握,八公主他也是不会娶的,今生今世,自从和辛长宁相认的那一刻起,他就决定只娶她一个,绝不让她受委屈。

  “容爷再想想!”自个不想娶八公主容易,公然拒婚就比较困难了,谁得罪了皇帝也没好果子吃。他还没牛到让皇帝不赶动他的地步,只能从八公主身上入手,可要怎么样才能让八公主彻底断了嫁给他的心思呢?

  萧乾陷入了沉思。

  珍珠养殖对水域要求挺高,最好就是有微流水的环境,要求常年有水源保证,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质较肥沃,水面水生高等植物,底质淤泥较少,水深两米左右。

  辛长宁那个山溪水汇成小池塘显然不达标,一来山溪水不是常年有的,受季节性影响很大。二来水塘面积太小,若不能保证常年有流活水流淌,就成了死水臭水塘。那样长河蚌容易,想要珍珠就难了。

  为此辛长宁只能让工人尽量把水塘挖大一些,再挖两条沟渠做进出蓄水排水用。这样一来,地得多买几亩,原本的建筑规划图纸就得改。先期有些打好的地基也不能用了,得重新干,这就意味着必须加大金钱投入……

  “我晕,为什么钱就是不经花啊?”

  赚的总没有花的快,辛长宁很无奈,床品事业的账面上必须确保有一定的流动资金,那些钱是不能随便动的。盖房子的钱只能从别处想办法。她思来想去别的也没地方捞钱,只好决定再去一趟京城,看看苏家的珍宝楼还能不能再支点银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