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
作者:程十七      更新:2023-06-15 08:00      字数:3964
  或许这个故事里,她可以稍微加一点感情。晚间吃饭时,大哥陆晋也在家中。韩嘉宜瞧他一眼,见他也在回望自己。四目相对,她微怔,继而轻笑着点头。陆晋双目微敛,也跟着点了点头。两人没有交谈,却已交换了意见:待会儿书房见。对于昨晚遗留的问题,这一次陆晋给了详细的解释。韩嘉宜暗暗记在心中,却没来由的想到一个问题:大哥今年及冠。比他小了三岁的二哥都有了一点旖旎心思,那大哥呢?然而这念头刚一生出,就被她压了下去。她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心说,韩嘉宜啊韩嘉宜,你真是越发胆大了。他是你兄长,他有没有什么心思,又与你何干?她摇了摇头,赶走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陆晋眸光轻闪,沉声问:“怎么了?”“没,没事。”望着大哥的面容,韩嘉宜甚是心虚,“我就是想着大哥真厉害,懂得真多。”陆晋扯了扯嘴角,走到灯边,拨了拨灯芯。书房更亮堂了一些。他神色淡淡:“我比你年长五岁,比你知道的多些,不是应该的么?你问的都是我必须熟记的……”他视线微转,看她似乎不甚赞成的模样,挑一挑眉:“我说的不对?”韩嘉宜伸出右手,又握住了拇指,认真道:“我五月生的,你十月生的。你比我年长四岁零七个月,不是五岁。”“嗯?”陆晋心头一跳,唇角勾起,眸中流淌着笑意。明明是很普通的话,可不知道为何,他心里莫名熨帖舒适。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其实一直这样也不错。正月还没过完,陆显就和沈氏提起希望家人帮忙提亲。沈氏闻言微惊,连忙询问姑娘情况。随即又想起一事:长幼有序,显儿都想成亲了,那世子的亲事是不是也该提上议程了?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么么哒么么哒今晚很早啦,或许本文另一个名字叫全文皆助攻。所有助攻会轮番上阵的,一番应该归郡主。二番是谁目前还不清楚。忽然想起来,要高考了,好紧张,希望每个学子都能取得满意成绩。第54章 提亲陆显并非长子,他的妻子也无需承担宗妇之责。所以长宁侯夫妇对陆显将来的妻子并没有特殊要求。只要姑娘人品好、性格好,陆显也中意就行。但是陆显贸贸然找来,说是希望家人帮忙求亲。长宁侯和沈氏都不由地一惊,暗想,莫不是他在外面招惹了什么姑娘?欠下了风流债?得知他想娶的是书院袁山长的爱女,长宁侯略松一口气,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袁家是,端方人家,他们家的女儿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显儿在书院读书,兴许是无意间结识了袁小姐,心生爱慕之情,才会让家人去提亲。既然他有这念头,袁家女也是良配。那做父母的,少不得要帮他出面求娶。娶妻是一辈子的大事,娶个贤妻,也利于家庭和睦,夫妻顺遂。显儿的事情倒好说,只是长幼有序,总不好弟弟反而越过哥哥去。当初陆晋被太后养在宫中,长大后方回了长宁侯府。他出身不凡,又圣眷颇隆,十六七岁上就有不少人暗暗打听,隐隐有结亲的意思。偏巧宫里放出了话,说陆晋的婚事先不急,太后自有主张。当时长宁侯与沈氏猜测,兴许是太后要给他与明月郡主赐婚。因为太后不舍郡主,想多留其几年,才一直不提赐婚一事。如此一来,家人反倒不好插手他的亲事。可如今陆晋与明月郡主都到了双十之龄,太后却没再提起此事。连显儿都到了议亲的年纪,陆晋的亲事还没定下。难道要让陆晋一直蹉跎下去?于是这日晚饭后,长宁侯特意留下了陆晋。屏退众人,只余下他们父子。“父亲有什么事?”陆晋开口问道。在他的记忆中,他们父子之间对话很少。父亲既然找他,那肯定是有要事。长宁侯轻咳一声,有些微尴尬:“哦,是有些事。显儿今天说,想让家里出面去帮他提亲。”陆晋微怔,随即唇角轻勾,眸中漾起笑意:“很好啊。他长大了,有娶妻的念头很正常。不知他看上的是哪家姑娘。”“是书院袁山长家的千金。”提起次子,长宁侯脸上不自觉流露出笑意,“听说是个聪明伶俐的姑娘。”陆晋点头:“很好。”长宁侯也觉得好,他轻咳一声,问道:“只是,晋儿,你的亲事,宫里到底是怎么个说法?”“嗯?”陆晋挑眉,“什么?”“先前太后说你的亲事不让家里人操心,咱们也就一直没管这件事。可现在显儿都要议亲了,你的亲事还没着落。都说长幼有序,总不好让他越过你去。要不,你得了空悄悄问一问太后的意思?”陆晋双目微敛,笑意顿失:“我知道了,改日问一问。不过二弟的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因我而耽搁。”什么弟弟不能越过兄长去?弟弟先娶妻的事件又不是没有。“嗯,选个好日子,我就请了媒人去提亲。”长宁侯点头,不忘提醒,“你也要记得问太后。”“嗯,如果没有其他事情,那儿子先告退了。”陆晋略一颔首,告辞离去。外面天黑沉沉的,寒气颇重。回想着父亲方才说的话,陆晋沉沉吁了一口气。问太后么?其实这两年太后已经在催着他早些成亲了。她老人家并没有不许他娶妻。只是现在的他,娶不了他真正想娶的人。他心里想娶的那个姑娘到今年五月才及笄,她是他名义上的妹妹。陆晋离开正房,在黑夜里一步一步走着,不知不觉竟又到了书房外。这几天他不算特别忙,在长宁侯府用过晚膳后,间或会到书房,帮她解答一些关于刑讯、朝堂,甚至是宫廷规矩等问题。每晚两刻钟左右的疑难解答,俨然成了属于他们两人的小秘密,又像是一个没说出口的约定。他心里很清楚,他该忽视她、远离她,努力淡化她对他的影响,但偏偏他又舍不得。今晚他被长宁侯留下,结束谈话后,他情不自禁走到了书房外,发现书房里的灯亮着。他的心怦怦直跳,竟有一刹那的失神,继而是汹涌的暖意如潮汐般涌入心房。陆晋轻咳一声,推开了书房的门。暖黄色的灯光下,少女正低头看书。听到响动,微抬起头,秋水样的眸子里盛满了笑意:“大哥。”陆晋心头一跳,唇角勾起极浅的笑意:“嗯,我到这边看看。见灯亮着,就进来了。你,今天有什么想问的么?”其实这些天,她问的问题也不少了。放下书,韩嘉宜摇了摇头:“没有。”觉得自己这样的回答有些奇怪,她解释道:“目前来说,我想知道的,都已经问过了。我是怕大哥等我,所以才过来说一声。”刚吃完晚饭时,长宁侯陆伯伯留下大哥说话。那时候她完全可以说一声她没什么可问的,不去书房了,但是在人前就是没有说出来。连她自己都觉得奇怪。她想,大概是因为不愿意给旁人知道她悄悄写话本的事情吧。嗯,就是这样。陆晋双眸中灯光跳跃,声音低沉:“你在这里等我,就是为了告诉我,让我别等你?”明明很傻气的行为,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居然热热的。韩嘉宜话一出口,也觉得自己这一行为不大聪明。何须特意告诉他呢?大哥又不傻,两人事先没明确约好,他如果看见灯没亮,自然就明白她不在书房。她又何必巴巴地在这里等候,只为了告诉他一声?她心里懊恼:“啊,那我现在没事了,就先回去了。”她低了头,快步离去,还未到门口,就被陆晋叫住。“嘉宜。”“啊?”韩嘉宜回眸,定定地望着他,“大哥还有事?”“唔。”陆晋在脑海里迅速搜寻着话题。很快,他轻声道:“是有点事要问你。”韩嘉宜站在原地:“大哥你问。”陆晋双目微敛,指了指椅子:“估计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你先回来,坐下说吧。”韩嘉宜应了一声,从善如流回来坐下。她抬眸,一双眸子在灯下熠熠生辉。她的神情好奇而恭谨:“大哥要问我什么事?”慢慢踱到灯边,陆晋拨了拨灯芯,神色如常:“是关于你二哥的事情。你和你二哥很熟,你知不知道他想娶的姑娘是什么人?”韩嘉宜没想到他会问自己这些,她眨了眨眼:“我只知道是他们山长的女儿袁姑娘,别的也不大清楚啊。”二哥也只是在大年初一那天带她去看了袁姑娘舞狮,其余时候,他并没有同她提起过。而袁姑娘再大年初一舞狮这件事,明显是不能告诉大哥的。陆晋“唔”了一声,心想他可能找了一个不大合适的话题,但此时改口已经来不及了。韩嘉宜想了想,又道:“不过,既然是二哥中意的,那一定是个很好很好的姑娘。”她说的认真,陆晋不由地心中一动,心说:你也是个很好很好的姑娘啊。他本想再寻些话题,但转念一想,又改了主意,轻声道:“我知道了,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从书房到韩嘉宜所住的院子并不算远,然而陆晋却隐约期盼着这条路永远走不到头。夜里躺在床上时,他又隐约有些悔意。他想,还是该离她远一点,免得越陷越深。但是到真正看见她的时候,他又不由自主地向她靠近了。这次陆显提出想娶袁家姑娘为妻。长宁侯与沈氏商量过后,又征询了老夫人的意见。大家对此事都乐见其成。长宁侯略一思忖后,对沈氏道:“这事得跟梅姨妈说一声。”“是这个理儿。”沈氏点头。历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按说陆显的婚事由他们做主就好了,但沈氏毕竟不是陆显的生身母亲。梅姨妈既在长宁侯府住着,也算是代表了陆显的外家。要去沈家提亲,不跟她打一声招呼,似乎也不大好。“我是她姐夫,和她说话多有不便。”长宁侯道,“这件事,你跟她说吧。袁家姑娘不差,她肯定会同意的。”沈氏点头应下,得了空直接去找梅姨妈。她的到来让梅姨妈有些意外。匆忙招待后,梅姨妈笑道:“沈夫人有什么事直接让下人说一声就是了,怎么还亲自跑这一趟?”“是有件喜事,我想亲口说给你听。”沈氏笑着端起了茶杯,“是关于显儿的。”“显儿有什么喜事?”沈氏轻笑:“自然是关于他的亲事了。袁山长家的姑娘,蕙心兰质,侯爷想为显儿聘了她来做妻子。梅姨妈的意思呢?”不想让人以为陆显和姑娘私定终身,沈氏干脆推说是长宁侯的决定。梅姨妈愕然:“要,要给他说亲?说的还是山长家的姑娘?那,那显儿同意吗?”沈氏含笑点头:“他当然同意。再者,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由不得他不同意。”她声音很轻,却一字一字敲在梅姨妈心上。陆显要定亲了,还是山长家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