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作者:程十七      更新:2023-06-15 08:01      字数:3910
  “怎么说?”“还是那些原因啊,齐大非偶,我高攀不上。”韩嘉宜望着二哥,不紧不慢道,“我只把他当成是二哥的朋友,没有一丁点男女之情。”陆显笑意微敛,他皱眉,打量着妹妹,好一会儿才道:“你说的是真心话?”韩嘉宜点头:“嗯,我还能对二哥说假话吗?”“果真是瞧不上郭大?”“不是……”韩嘉宜有些哭笑不得,“不是瞧不上,就是不想……”陆显挥手,打断了妹妹的话:“我明白了。”韩嘉宜觑着他的神色,小心问道:“二哥,你生气了?”“没有。”陆显果断摇头,“这有什么可生气的?”只是觉得很遗憾罢了。一个是他妹妹,一个是他最好的朋友。郭大又是很认真的样子,他还以为能成呢。韩嘉宜瞧着他:“没生气就好,我还真怕你会生气。”“你看不上他,是他没福气,我生你的气做什么?”陆显双手抱臂,“不过,你是真的决定了吗?其实你说的那些,都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他到底还是有些不死心。在他看来,郭大真的算是不错了。而且,在世人眼中,郭大恐怕要比他强上很多。而嘉宜妹妹,竟然丝毫不动心么?“我知道,我知道。”韩嘉宜微微一笑,“我都明白的。”陆显长叹一声:“那你还有别的想法吗?比如我其他好友……”韩嘉宜定定地望着他,小声道:“二哥,我还没及笄呢。”陆显一噎,继而胡乱摆手:“啊,对,你说的是。放心,我会帮你转达。”他也不等到休沐日结束了,告别嘉宜后,直接去平安郡王府寻找郭越。他也不多寒暄,开门见山:“她不同意。”“什么?”郭越愕然,片刻后,他才反应过来好友指的是哪件事,涩然问道,“为,为什么?她有没有说为什么?”“她说,齐大非偶。”陆显也不瞒他,“还说对你没有男女之情,大约只把你当兄长。”郭越皱眉,甚是不解:“你没有告诉她吗?我会努力让她做正妃?”陆显摊手:“说了啊。”他心说,他说的可不止这些,他那天把郭大的优点几乎夸了一个遍。拍了拍好友的肩膀,他笑道:“算了,她既然不同意,那就算了吧。”郭越不说话,心想:算了?怎么能算了呢?他第一次想娶一个姑娘,怎么能就这样算了?陆二给的理由并不能说服他,他想知道究竟是为什么。见好友似是心情低落,陆显颇为豪气:“别多想了,要不,我陪你喝两杯?”“好。”郭越点头。于是,两人推杯换盏,不多时都有了些醉意。陆显虽然微醺,可到底没胆量醉酒后滞留外面。他喝了一碗醒酒汤,急匆匆乘车回府。然而马车停在长宁侯府外,他刚一下车进府,就看见了大哥。陆显一激灵,酒意消散了大半。他故意站得远些,冲其行了一礼:“大哥。”微风将身上的酒气吹到陆晋鼻端,他长眉拧起,不由地想到嘉宜所说的,二弟劝她答应郭越提亲一事。他目光沉沉:“你都是定了亲的人了,要好好读书、早些考取功名,不要胡闹!”“啊。”陆显低呼一声,心里暗说不好,面上却十分受教的模样,“知道了。”陆晋又看他一眼,略微缓和了神色:“以后多读书、少饮酒。”停顿了一下,他佯做无意,提了一句:“也别经常去闹嘉宜。”陆显也不去细想大哥话里的意思,连连点头:“嗯嗯。”他指了指自己院子的方向:“那我先过去了?”见大哥点头,陆显暗舒一口气,匆忙离去。而陆晋则双目微敛,掩住了眸中的复杂情绪。他已经好几日没回府了。自从那一夜,他生出了想娶她的念头后,这心思就像生了根一般,牢牢扎在他心间,再也清除不掉。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么么哒么么哒。第59章 想法陆显回到府中,正是用晚膳的时候。可他饮了酒,身上有酒气,也不敢往父亲继母身边凑,只推说在平安郡王府上已用过饭,自己则回房沐浴后倒头就睡。长宁侯夫妇不疑有他,招呼陆晋与嘉宜用饭。韩嘉宜略一思忖,就猜出了二哥去平安郡王府的缘由。——算算时间,他刚从她那儿离开,就直接去见郭越了,肯定是替她转达意愿了。思及此,她莫名有些心虚,下意识抬眸看了大哥一眼,继而低头用膳。只是一眼,就让陆晋心头一跳,不自觉向她看去。而彼时,她已低下了头。他目光在她侧脸上凝滞了一瞬,就又若无其事收回了视线。双目微敛,他清楚地意识到,他已经无法忽视她对他的影响。用过晚膳,沈氏留下女儿说话。陆晋略一犹豫,则先行去了书房。他慢悠悠的,将四盏灯一一点燃。望着跳动的灯光,他不由地想到那夜在这里他们两人的对话。他想娶她,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以他们现下的关系处境,他们若想结为夫妻,则所要走的每一步路都会艰辛无比。横亘在他们中间的,不仅仅是律法的禁止,还有舆论和伦理道德。律法方面好操作,每年八月,官府重新造册入籍。届时不让她以长宁侯继女的身份落户陆家也就是了。真正难处理的,是悠悠众口,以及嘉宜的心。她进京半年,数次以陆家继女的身份出现,在旁人眼中,她就是他的妹妹。即便她户籍落在了别处,恐怕也很难改变旁人的看法。她并不是那种能一点也不顾忌旁人眼光的人。而他也不舍得她被旁人指指点点。他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但他在乎她的。所以,他要尽快处理掉那些难题,使他们之间没有外部阻碍。动心的人是他,生出那种心思的人,也是他。在没有解决所有难题之前,他不能让她陷入和他一样的境地,也不能让她感到丝毫困扰。他想要她,在亲人的祝福下,心甘情愿地嫁给他。如果他的求娶,带给她的是痛苦而非幸福,那又有什么意思?距离她正式迁入户籍还有半年左右,留给他的时间,并不算多。此时韩嘉宜正在母亲房中,陪母亲说话。沈氏今晚特意留下嘉宜,是为了商议其及笄礼一事。距离五月初九,韩嘉宜的及笄礼,还有不足三个月,也到了该准备的时候。这是女儿在自己身边的第一个生辰,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所以沈氏十分重视。她冲女儿笑道:“你五月及笄,规格就比照着静云,好不好?”嘉宜虽是她亲女儿,但静云自小长在府里。从去年嘉宜进京到现在,两个姑娘的吃穿用度,各方面都没有太大差别。“好啊。”韩嘉宜对此没什么意见。“你有没有相熟的朋友?娘好提前下帖子。”沈氏轻笑。“左不过是表姐、静云、顾小姐她们……”韩嘉宜随口说道。她来京城才半年左右,还有一段时间闭门不出。真正能称得上朋友的也没几个。沈氏轻叹一声:“是了,想来你的手帕交都在睢阳。”她说着取出薄薄的几页纸,递给女儿:“你瞧一瞧,赞礼、赞者、有司、正宾……可都还满意?”韩嘉宜随手翻了翻,见都是些熟名字,大约都能对的上。她点头:“很好啊,其实这种事情,娘做主就好了。”“什么娘做主就好?”沈氏嗔道,“这可是你的及笄礼,一生只有一次的,是姑娘家最要紧的生日。及笄以后,就是大姑娘了,可以许亲了。一点都马虎不得。”“娘不是说要多留我两年么?”韩嘉宜转了转眼珠,故意道,“这就急着发嫁了么?”“不是急着发嫁。”沈氏皱眉,“肯定是要多留你几年的,不过该张罗的也要张罗了。姑娘家珍贵的年岁,也就那几年。如果真有好的,可以先定下。”她定了定神,又道:“除了你,还有静云,两个姑娘,都到了该许亲的年纪。”韩嘉宜“哦”了一声,没再说话,她没有告诉母亲平安郡王私下提亲一事。反正她已经拒绝了。同母亲略说了几句闲话,她起身告退。本欲直接回房休息,然而在途径书房时,她远远看到书房的灯,以及映在书房窗户上的大哥的身影。韩嘉宜心念微动,站在书房外敲了敲门:“大哥?”耳畔忽然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而那声音的主人此刻还浮现在他脑海里。陆晋精神一震,直接打开了门,目光灼灼,直视着她:“嘉宜。”他黝黑的眸子如深潭,倒映着她的身影。韩嘉宜不觉微怔了一瞬。她压下心头的异样情绪,轻声问:“大哥还没回去吗?”双目微敛,陆晋将门开的更大了一些,做个“请”的手势:“进来说话吧。”不等她有动作,他便率先走进了书房。韩嘉宜也不多想,紧随其后。熟悉的书房,熟悉的四盏灯,熟悉的大哥。韩嘉宜想了想:“大哥,今天我托二哥告诉了王爷我的想法。对王府和咱们家的交情,不会有什么影响吧?”陆晋“唔”了一声,摇头:“那倒不会。婚姻结两姓之好,即使结不成亲,也不至于交恶。你不必有这方面的担心。”他停顿了一下,状似无意说道:“不过,既然拒绝了人家,就该有意离得远一些,免得人家误会还有念想。”“这我知道。”韩嘉宜笑笑,她瞧了陆晋一眼,好奇问道,“大哥在做什么?是有公务吗?那我就不打扰了。”她今晚没什么问题要问他,她敲门,只是想亲口告诉他,她已经明确拒绝了平安郡王。“不是公务,是在看话本。”陆晋说着扬了扬放在桌角的书。韩嘉宜定睛一看,竟是《宋师案》。她低低地“咦”了一声,脸颊微烫,心里有几分不自在:“大哥怎么看这个啊?”以前他看她的话本,甚至给出不好的评价,她也只是生气难堪,或是不服输,一心想获得他的肯定和赞扬。而此刻得知他在看《宋师案》。她的第一反应却是难为情。她的话本,不可避免带有她的思想。而她并不愿意让他通过她的话本窥探她的内心。明明以前,她没想过这些的。她双目微阖,心想,大哥太好了。我肯定是不想让他看见我的一丁点不好。陆晋盯着她,不答反问:“嘉宜还记不记得太后?”“啊?”韩嘉宜抬眸,清澈如水的眸中满是惊讶,“记得啊。”那是太后啊,她又怎会不记得?“我想明天带你去见太后。”陆晋不紧不慢说道,“明月郡主近来在宫外养身体,太后孤单的很。听说三本《宋师案》,她已经看了不下十遍。其他的,又入不得她的眼。自从上次一别,她时常念叨你。只要看见我,就让我带你进宫……”说到这里,他勾了勾唇角,轻轻一笑:“正好我明天没什么事,带你进宫一趟,你觉得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