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作者:程十七      更新:2023-06-15 08:04      字数:4306
  双目微敛,她将心一横,快步向前走去。她不知道的是,此时在太后的福寿宫,太后也同陆晋提到了她。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哀家有好些日子没见到宝儿了。也不知她身体好点了没有。你只比她大了两个月,你婚事有了着落,她的姻缘还不知道在哪里。”陆晋闻言微怔,却不好将明月郡主与皇帝的事情告诉太后,他只笑了笑:“这事老天自有安排。”“她脾气倔。”太后提起明月郡主,脸上不自觉带了笑意,“眼光也高。寻常儿郎,都入不得她的眼。哀家有时候想,她是不是心里有了人啊?还是根本就不打算成亲嫁人?”陆晋没有回答,心说是心里有人,看样子也的确不打算成亲嫁人。“说起来,哀家记得嘉宜的话本子里就写过一个奇女子,云游四海,终身不嫁……”太后说着说着就转了话题。陆晋笑笑,又陪太后说一会儿话,见太后隐约露出疲态,起身告辞离去。他告诉太后,想在十月十九成亲,当然,能早点的话,肯定更好。只是请期时,长宁侯夫妇那边不大同意。沈氏态度坚决:“不行,不行,十月十九太赶了。从你们正式定亲,到十月十九也才两个月。只怕连嫁衣都来不及准备……”更重要的是,以前陆晋和嘉宜都住在长宁侯府。两人的关系本就特殊,亲事定下后,匆匆忙忙就成亲,不知那些嘴碎长舌的人会怎么编排呢。“来得及。”陆晋应声道。沈氏只当没听见他的话,继续道:“依我说,不如等到明年吧,时间充裕,嘉宜也能在我身边多留一年。”“明年不行。”陆晋当即表示反对,“明年一年无春,不宜成亲。”“明年不行,那就后年。”沈氏脱口而出。陆晋脸上笑容微僵,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后年太迟了吧?”一旁的长宁侯轻咳一声:“后年是太迟了,晋儿的事情不定下,显儿和袁家那边也不好说。”他停顿了一下,压低声音:“而且,成亲前要避嫌的话,一直不成亲,让他们避嫌两年?这桩亲事,本是要一家人团聚和睦。一直就这么着,也不是事儿。依我说,就今年吧,十月太赶了,看看十一月、腊月有没有吉日。还有袁家那边,咱们也一并去请期……”他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臂:“儿女的终身大事都解决了,咱们也就不用操心了。”沈氏沉默了一会儿,她算了算,八月到腊月,也行吧。感情正浓的人,被迫分开数月,不能见面,是有些不当。她点了点头:“那就在冬月和腊月里挑吧。”陆晋早就猜到他们不可能同意把婚期定在十月十九,如今商量从十一月或十二月里挑,倒也符合他的预期。双方你来我往,商谈许久,将婚期定在了十一月底。陆晋离开之后,沈氏忽然“哎呦”一声,微微变了神情。长宁侯忙问:“怎么了?是有哪里不妥?”沈氏连声道:“不对,不对。”“怎么不对?”长宁侯有点慌,不知出了什么事。“为什么晋儿和嘉宜的事情要放在显儿前面?”不等丈夫回答,沈氏就又道,“若从嘉宜这里算起,显儿是兄长,嘉宜是妹妹。先办显儿的事情,也不是说不过去。”长宁侯微微一怔,不由失笑:“还是,从晋儿这边算吧。”毕竟晋儿做了将近二十年的陆家长子。沈氏也只是那么一说,她对新定下的婚期也算满意,也没有更改的打算。不过她得催一催嘉宜早些做嫁衣了。韩嘉宜的女红是半路学起的,做个简单的荷包香囊还行,至于做衣裳,她是丁点不会。她跟母亲商量,打算在做好的成衣上添几针,也就当时亲手做嫁衣了。沈氏点头:“这样也行。”韩嘉宜这些天颇为忙碌,虽说嫁衣不用她亲自做了,可是娘叮嘱了她,那对鸳鸯枕,须得她自己动手,旁人代替不得。从未绣过鸳鸯,又是这种情深义重、暧昧缠绵之物,韩嘉宜绣的时候,不由地思绪篇飞。这几日,她有时清早能起来,堪堪能见一见他,有时睡得沉,等醒过来时,不见他的身影,只能看到他留在窗前的物事。见到他,她心里欢喜。可是,只见物,不见人时,她心里也不难过。这种暗暗的,两个人之间的小秘密,让她时常感到阵阵甜意。她想,比起朝夕相对,像现在这样,每天在惊喜中开始,在期待中结束也不错。不过,她到底还是心疼他。这天,她临睡前,在窗前留下写了几行字的桃花笺。果真次日她是在陆晋的凝视中醒来的。睡得正沉时,隐约意识到有人正看着自己,她睁开眼,一眼看到了床帐外熟悉的身影。天还未亮,光线暗淡,但她仍一下子就认出了他,她精神一震,瞬间睡意全无,坐起身,猛地掀开了床帐:“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叫醒我?”陆晋笑笑:“我刚站在这里,你就醒了。你想见我了?”韩嘉宜定了定神:“我想跟你说,你以后不要天天过来了。”“嗯?”陆晋挑眉,“扰到你了?”“也不是。”韩嘉宜细细叹了一口气,“你每天这样奔波,也累得啊,又不是闲着没事。我瞧着院子里的那口缸,外面有些湿润,许是这几天就要下雨了……”陆晋失笑:“所以,是担心我?我心里有数。”“不只是担心,我也怕给人发现,说不好听的话。”韩嘉宜继续道,“反正就快要成亲了,也不急在这一时。”听到“成亲”两个字,陆晋眸中漾起了笑意,他点一点头:“唔。你说的是。”韩嘉宜伸出手臂,轻轻拉了拉他的胳膊:“还有,还有。我天天记挂着你来,都没以前睡得好了。”手心里忽然多了一只柔软的小手,陆晋心中一荡,反握住了她的手,轻轻“嗯”了一声。见他同意,韩嘉宜松一口气:“那就这么说定了?”等了一会儿,也没听到他回答。这才注意到他正直直地望着她。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感到了一些紧张。她轻声问:“怎,怎么了?”她的手似乎被握得紧了一些,她听到他声音低沉:“成亲前,我还是先不进你内室吧。”陆晋此刻就站在她床边,虽然光线暗淡,仍能看出她穿着烟灰色寝衣,鬓发微乱,脸颊因为刚睡醒而红红的。她一脸恳求看着他时,他努力克制住自己想抱一抱她亲一亲她甚至更多的冲动。她信赖他,他自然也不能辜负了她的信赖。韩嘉宜怔了一瞬,羞意后知后觉涌上心头。她“嗯”了一声,忽的抽回手,身体后挪,放下床帐:“你走的时候小心一点,我看看能不能再睡一会儿。”“嗯。”陆晋合了合眼,转身退了出去。韩嘉宜重新躺下,摸了摸自己的脉搏,又拍了拍胸口。说是想再睡一会儿,却忍不住想东想西。一时想着过去,一时想着未来,到天光熹微,才勉强睡去。她猜想的没错,过几日果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陆显原本打算重阳节与表妹、嘉宜一起登高,也只能作罢,推到了下个休沐日。此次登高,带表妹散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邀请了几个他认为还不错的同窗,想借此机会让表妹见一见。如果嘉宜陪着,表妹也不显得太突兀。——当然,他这一想法目前还不能让表妹她们知道。韩嘉宜对登高兴致不大,但是她已经数月没正经出过门了,自然想到外面转转,散散心。陆显跟沈氏打了招呼,沈氏对他要带静云登高一事显得淡淡的,但听说嘉宜也要去,她微微皱了眉:“你的鸳鸯枕绣好了?”“绣了一只半。”韩嘉宜一本正经回答,她将手指伸到母亲跟前,“一直拿线,手都变薄了。”“去。”沈氏挥了挥手,不过她也知道,女儿这些天被拘得狠了。姑娘家成亲前,喜欢想东想西,适当走走,散散心也好。于是,她吩咐陆显:“你陪她们去,可要多多费心,留心照顾她们。”陆显笑嘻嘻道:“我办事,娘还不放心么?”陈静云其实并不想外出登高,怕给人再添麻烦,但又难以拒绝表哥的好意,就点头答应了。城郊的红云山并不甚高,山上不少枫叶,秋天枫叶变红,观之如一团巨大的红云,故名为红云山。陆显自觉这是秋日登高的好去处,而且不是重阳节,登山的人也不算多。他们一行从山脚出发,晃晃悠悠,欣赏着沿途风光。在半山腰的凉亭歇息之际,遇上了同在休息的同窗们。熟人碰面,少不得要打个招呼。陆显和同窗叙话时,暗暗打量表妹,见其和嘉宜同旁人打了照面后,就站在远处,远眺山上的红叶,并不看他的同窗们。他不免着急起来。第99章 前夕这是韩嘉宜第一次来红云山,眺望远方,看见大片红云,也颇觉新鲜。忽然,她视线微转,看到自山上下来的一行人,轻轻“咦”了一声。站在她身侧的陈静云已然惊奇地道:“是罗……义士么?”韩嘉宜点头:“好像是的。”从山上快速下来的几个人,做锦衣卫打扮,为首那个娃娃脸,身量较小的,不是新升了百户的罗北又是谁?罗北显然也看到了他们,他眼睛一亮,途经凉亭时,停了下来:“韩姑娘,陈姑娘,你们怎么在这里?”他的目光不自觉地就落在了陈静云的脸上。比起他从季安府上接她回来,她似乎瘦了一些,不过看上去倒还精神。陈静云能察觉到他流连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她福了福身:“罗义士,我们和表哥一起登红云山。”对这个将她从那个人家里救出来的罗义士,她无疑是感激的,只是他的大恩,她无缘得报。罗北挠了挠头,有些赧然:“你别叫我罗义士,听着怪怪的。要不,我托大一些,你就叫我罗大哥吧。”陈静云愣了愣,这声“罗大哥”却怎么也叫不出口,罗义士看着只怕比她还要小一些。韩嘉宜忍不住轻笑,低声道:“小北是脸嫩,大哥说他比我们都大呢。”陈静云低低地“啊”了一声,有点尴尬,又有点无措。还好陆显走了过来,主动上前与罗北厮见。罗北有心同他们多待一会儿,但到底是有公务在身。他简单寒暄几句,就拱了拱手,匆忙离去。陆显一行在凉亭待的时间也不短了,不好再继续停留,是以他们继续前行。他今日目的没达成,心中颇为失望,而两个姑娘却不知道他心中所想。韩嘉宜第一次到红云山,看漫山红云,心情畅快。而陈静云也是多日来首次出门,心头的郁气不知不觉散了一些。对于特意陪她散心的表哥和嘉宜心存感激。待他们回到长宁侯府,韩嘉宜自去休息,而陆显则在歇了一会儿后去找表妹静云。他有些不死心地问:“今天,你觉得怎样?”陈静云轻声道:“多谢表哥带我散心。”“我不是说这个。”陆显摆了摆手,“我是说……”他重重叹了口气:“其实我今天带你出去,是想探探你的心意。”“探什么心意?”陈静云不解。陆显咬一咬牙,将心一横:“我是想帮你选定亲事,所以才特意带你出去,就是想让你看看,是不是满意……你别怪我多事。姑娘家总是要嫁人的,你自小没爹,你娘也……人说长兄如父,我虽不是你亲兄长,可你的婚事,我大概也能做一点主……”他说这话时,挺心虚的。没提前与她打招呼,他就这么做了。陈静云讶然:“表哥是说罗义士么?”“什么?”陆显愣住了,“罗义士?”这跟罗百户有什么关系?他心念急转,忽的忆起今天偶遇罗北。可那真是偶遇啊,难道表妹以为遇见罗北,是他安排的么?他安排的,明明是他的同窗啊。陆显心思转的很快,继而又想起那天郭大的“救命之恩,以身相许”,鬼使神差的,他动作极缓,点了点头:“啊,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