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作者:题安瓶      更新:2023-06-15 14:18      字数:5068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太后与圣上,此刻太后还有资格说茜茜品行败坏?明明心思最歹毒的人就是她了。太后气的几乎要背过去,高公公高公公!高元一这贱奴!都是他!宫阑夕动了动身体,完全遮住了楚言,对高公公道:“高公公,您忠于圣上,圣上也最信任您,您对晚辈多有关怀,晚辈们也都尊敬您、相信您,为了圣上,请宣读口谕吧!”他相信,高公公是心有愧疚的,不然一开始就该否认了,不会任由楚言说出利于江王的话。高公公啼笑皆非,闹来闹去还是回到了他这里,他也不知当时怎么了,竟然鬼迷心窍的把国家大事推给了楚言,就是当时他说没有口谕,也比现在好吧!至少楚言是无关的人,可以先行离开,也就不会与楚六娘碰见了。他定了定神,上前道:“圣上口谕,七皇子江王李镜品性端方——”“慢着!”周尚宫打断他道:“赵相公、李相公,妾怀疑高公公与宫长史合谋谋害先帝,还请两位相公彻查清楚。”第91章突如其来的话让殿内所有人震住, 全都愣愣的看向周尚宫,宫阑夕和高公公……谋害先帝?殿里鸦雀无声,周尚宫势在必得的样子让高公公和宫阑夕都感到惊疑, 她有什么“证据”?“荒谬!”楚言从宫阑夕身后跑出来, 站在他面前对高座上的人说,“五郎向来敬重圣上, 高公公对圣上的忠心更是无人不知, 他们绝对不会伤害圣上!周尚宫切莫因为一己之私而污蔑朝臣, 让两位忠臣担此莫须有的重罪!”宫阑夕看到冲到他面前的人, 感动而又心疼, 他站到楚言身边,眼眸深处一闪而逝的戾气,向赵九翎使了眼色,有些话不能由他自己说。赵九翎上前冷声叱道:“周尚宫好大的胆子,为达私欲竟敢诬陷高公公与宫长史,其心可诛!”比起质问、自辩清白,直接先戳出周尚宫的私心更有利,虽然她是正五品的尚宫, 但也只是深宫内官。“妾没有胡说, 此等大事妾怎敢诬陷两位大臣?”周尚宫眼含讥讽的瞥了楚言, “证据就在宫长史身上!宫长史亲口说是他呈给圣上的, 因为缺了颠香今日又要回,高公公亲手从圣上枕下取出交给他,一个很别致的物件。”宫阑夕心里一沉, 暗道不好。楚言惊疑的看向宫阑夕,什么物件?高公公没急着辩解,也没有惊恐,他看向宫阑夕,想起了那个香囊以及周尚宫松开时说的莫名其妙的话。赵怀瑾看到宫阑夕微变的神色便知糟了,而且看样子,还与楚言有关。“这是怎么回事?三郎他、他……”太后从震惊中回过神,一时有些慌乱,迷茫的看了下面的人一圈,眼神落在那对小夫妻身上,顿时严词厉色的问道:“宫阑夕,还不快交出来。”宫阑夕面色微冷,站着没有动。定国公敛眉,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周尚宫敢这么肯定的说这话?“怎么?你是要让朕派人搜身吗?”太后阴沉的看着他,恨不得立刻治他的罪。众人都一脸严肃的看着宫阑夕,担心真的有什么“证据”,若是真有“证据”又是怎么回事?谋害皇帝,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宫阑夕不想把香囊拿出来,不是担心背上这个谋逆的罪名,而是拿出来的话,楚言一定会……受伤。“拿出来!”太后突然一拍扶手冷喝道,吓了众人一跳。楚言担心的看着他,轻唤道:“五郎……”宫阑夕没敢看楚言,对周尚宫道:“周尚宫,诬陷朝中官员本就是大罪,陷害我与高公公谋害圣上更是大逆不道,按照《周律》其罪当斩首示众。”太后怒道:“朕问你证据,你说这些做什么?若阿周所言虚假,朕自然依法处置,决不轻饶。我念你身居要职,所以才没有立即让人搜你的身,自己交出来。”宫阑夕闭了闭眼睛,从怀中拿出了那只白底红花的香囊。楚言呆呆的看着他手中的香囊,面色渐渐苍白,香囊的花形很少见,重要的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绣此香囊的人绣工很差,针脚有些松乱,看不起来不是很美观。是、是她亲手绣的,送给李格的,怎么……会在这里?又怎么成了谋害圣上的证据?太后眯眼看去,也是一愣,这个香囊的样子有人跟她说过样式,明明是楚言绣的,怎么成了高元一和宫阑夕共同谋害三郎的东西?“就是这个香囊,”周尚宫得意道,“高公公从圣上枕下取出,交给宫长史意图毁掉的毒香!”高公公愣住,香囊里有毒?他控制不住的往楚言身上瞅了一眼。所有人都盯着那只小小的略显丑陋的香囊,这里面加了有毒的香料,使得圣上突发疾病身亡?赵九翎看向宫阑夕,宫阑夕的面上并无惧怕之意,只有一丝隐藏起来的担心,他又看向楚言,楚言神色迷惘的盯着香囊,面上不时闪过难以置信,接着侧目看了眼儿子,赵怀瑾的面色同样不好看,惨白的脸上愧疚哀痛。看来这个香囊大有来头,待会儿该怎么处理此事?还能借着私欲先发制人吗?现在这情形也不能商量一下,只能随机应变了。江王面色复杂,他也猜到了,这香囊多半是楚言绣的,却不知为何到了阿耶手里。“阿周,你说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太后面色凝重,她原以为圣上是病逝,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是被人毒死的,说不定就是楚言做的。“先前妾随宫长史进到先帝内寝,高公公拿出香囊给了宫长史,他二人装作无事,但妾闻到了一种香味,”周尚宫顿了一下,道,“是紫夷香的味道。”紫夷香!太后大震,面上表情多变,好一会儿才颤声道:“传医官,仔细检查香囊!”紫夷香是禁香,本身香味极淡,而且因为被禁,是以很多人都不知道紫夷香的味道,最大的特点就是放进水里能迅速的膨胀。它的药性缓慢奇特,长期使用会导致人的身体逐渐衰弱,若是再染上病,紫夷香就会使这种病加重,最后死于该病,查不出半点缘由。圣上的病便是风寒入体,久治不愈,所有人都以为圣上是年事已高,谁也没想过会是这个原因。宫阑夕无法阻止太后验药,江王也不能,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能随便说说就过去了,香囊里的东西一定要查清楚的。李觅之出去叫了三个老医官进来,他们从香囊里拿出了香料,里面有十二种香,一一闻过后,他们挑出了一种香料,对比着书上的记载,相互看了一眼,才迟疑着把小拇指甲盖大小的香块放进水里,祈祷着千万不要是紫夷香,否则他们这些医官也死罪难逃。然而不如他们所愿,香块放进水里就立刻膨胀起来,比原先大了十倍不止,三位医官惊得立马跪下,其中一个颤声道:“回禀太后,确实是紫夷香。”满堂寂静,最震惊的莫过于楚言,当初李格让她绣香囊时说不要封口,让她做成了系带,以便他以后替换香料,那时他送来的香料也是十二种,但是是很常见的香料,配在一起却意外的好闻,让她对李格的调香手法很羡慕,谁知道……他居然、居然在回来的那一天就有了谋害圣上的心思。定国公看着太后,心里嘲讽,十四年前,张皇后知道圣上对韩娆有非分之想,便隐晦的劝解,惹得圣上不悦,逐渐冷淡疏远。有一次韩娆留宿宫中陪伴韩贵妃,圣上差点非礼于韩娆,被张皇后发现,弄得圣上极为难堪,太后担心她说露嘴,便给她用了紫夷香,使得张皇后死于热症,而香就是周尚宫安排的,放入张皇后的面脂里,不然她怎么会闻了一下就知道那是紫夷香。赵九翎和江王都有些急,但再急也不能辩解,他们云里云雾的,说错了就糟了。是以殿内很静,连太后都表情痛苦的闭着眼睛,这是报应吗?她用这香害死了张皇后,而今她的儿子也被人用此香害死,她忽然睁开眼,凌厉的看向三个医官,问:“先帝驾崩可与紫夷香有关?”“这……”三位医官对视一眼,这怎么确定,紫夷香药性特别,不是直接毒死人,他们一同诊断,圣上确实崩于风寒不治,如果真的是紫夷香,就是他们失职,而且现在形势复杂,江王也在此……他们思虑再三,其中一人慎重道:“紫夷香确实会加重病症,但是此香须长期使用,并且它味道极淡,等于是要放在鼻下时时闻到才会有作用,而这香囊,一般来说不会经常闻的。”江王心里一动,问道:“也就是说,即便随身佩戴,如果不是靠近鼻子经常直接吸入,就不会有作用?”“是的。”医官答道。从听到紫夷香时宫阑夕就有了对策,医官再这么说对他更有利,他道:“紫夷香微臣从未听过,倒是周尚宫厉害,只闻了一下,就知道香囊里此等厉害的毒香。”周尚宫面色微变,道:“事到如今,宫长史还有什么话要说?”宫阑夕扫了她一眼,看向高公公道:“微臣只想问高公公,您对周尚宫的指控有何看法?”高公公神色冷淡:“老奴没想到圣上刚走,就有人诬陷老奴,还是诬陷老奴谋害圣上,老奴伺候圣上三十余年,何曾受过这种羞辱!”的确是羞辱,平白就把高公公三十多年的衷心给抹杀了。周尚宫的脸色有些难看。宫阑夕道:“如三位医官所言,紫夷香需长期且时时闻到才能中毒,可这香囊是微臣昨日才给圣上的,周尚宫也听到了,不是吗?”周尚宫立马否认:“没有!你根本就没有这么说!”“怎么没有?”高公公冷声道,“我将香囊递给宫长史时,你突然抢走香囊,我倒认为是你在香囊中塞入了紫夷香好诬陷我二人。”“这是禁香,宫里都没有,我常年居住在宫里,哪能接触到紫夷香?况今日,高公公不还让宫长史去了北市买香料?”周尚宫辩道,“一定是去买更厉害的毒香!”高公公冷哼一声:“之前在内室,有两个小宦官亲眼所见你抢了香囊往外跑,被拦住就把香囊还给了宫长史,你还说了句话,不是吗?你说了什么?”周尚宫毫不畏惧的扬声道:“我说‘你别后悔’。”“你为什么这么说?”高公公再问。“因为——”“因为你已经往里面放了紫夷香,以此来诬陷我二人!”高公公厉声打断她,道,“你私下收了吴王的好处,圣上早已知道,因念及太后所以才没有处置你!哪想你今日竟敢陷害我!”高公公的话在大殿里回荡,一时间无人说话,赵九翎率先道:“周尚宫身为宫中女官却与吴王私下勾结,已违反宫规,今日为达私欲干涉朝政、构陷朝臣,其心可诛,其罪当斩!”他说完立即转向江王,又道,“还请殿下立即处置罪婢周氏。”这一番话说的斩钉截铁,不由人分辨,江王也知此时不能再拖,正是因为先前大家都想和睦解决,所以才成了现在这样,他道:“赵相公所言极是,罪婢周氏其罪当诛,命金吾卫送往大理寺收押!”赵怀瑾把已经吓到不敢乱动的楚六娘交给定国公,自己去打开门叫金吾卫进来。周尚宫愣住,懵怔的回不来神,怎么突然就定了她的罪?明明是宫阑夕和高公公的罪啊!她看向太后。太后还沉浸在悲哀中,听到金吾卫进来的动静才道:“这是怎么回事?”“回阿婆,周氏私藏禁香,暗中收取五哥的财务,诬陷朝臣,我已下令将她暂时收押至大理寺。”江王道。太后看着江王,半是嘲讽的问了一句:“你下令?”“是。”江王道。“好威风呐!”太后讽刺的赞赏道,“事情都还没查清楚,你就敢把阿周关押起来?怎么不把宫阑夕高元一一并关起来!”第92章见太后仍是不罢休, 江王硬了态度道:“高公公的忠心孙儿从不怀疑,宫长史亦然,而周尚宫结交皇子、干涉朝政已是证据确凿, 是以孙儿作此决定, 还望阿婆切莫徇私枉法,来人, 把周氏抓起来。”太后眉头微跳, 怒喝道:“放肆!新君未定, 你还没有资格处置朕的人。”高公公扬声道:“先帝口谕, 七皇子李镜即皇帝位, 圣上自然可以处置周氏。”他已然改了尊称,由殿下改为了圣上。“你——”太后气的说不出话,但见大殿里所有人都支持江王,连李觅之都无可奈何的样子,终于气馁,脸上仍浮现着不甘心。周尚宫慌了,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千不该万不该, 不该诬陷高公公——这个圣上生前最重视的人, 难怪宫阑夕丝毫不怕。赵怀瑾看着高处的太后和周尚宫都不甘心的样子, 对着满脸愤慨的高公公低声说:“五大王的状报。”高公公一愣, 差点忘了这个,继而又看了赵怀瑾一眼,他怎么会知道?心里疑惑着让小内侍赶紧去取。太后也看到了他们的小动作, 等小内侍回来把豹骑卫专用的状报交给高公公后,就见高公公看向她,道:“如果殿下觉得老奴说的是假话,不妨看看月余前先帝收到的一份状报吧!还望殿下切莫动怒。”在交给太后之前,高公公先给江王过目,江王看罢,面色凝重,也如高公公般道:“孙儿也请阿婆切莫气恼,保重身体。”太后被二人弄的莫名其妙,待看了状报上的内容后脸色铁青,手都在发抖。周尚宫觉得不妙,眼睛往状报上瞅去,心底一凉,紧接着就看到太后把状报扔到了地上,口中骂道:“混账!混账!”太后瞪着地上的状报,气喘不止,高公公趁势道:“五大王德性不佳,而七大王品行优良,先帝自然是传位于七殿下。”德性不佳?所有人都疑惑的看向高公公,赵九翎问:“请问高公公是何事?”高公公不语,江王面露难色,道:“此事是皇家私事,不便告知诸位,还请诸位能够理解。”赵九翎心里暗惊,也不知他这儿子是怎么查到的,此时不便多想,他道:“还请圣上速速处理此间事宜,主持先帝后事,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