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作者:雅寐      更新:2023-06-15 15:36      字数:7135
  也只有无法无天的元徵小雍主殿下,才会戏称那些正经八百的言官为老母鸡。明帝忍不住笑了。“此事,舅舅会斟酌。”滕辉月无比信赖明帝,亦不再纠缠。此时困意袭来,他掩嘴打了个秀气的呵欠。“怎地精神如此不济?”明帝蹙眉道。最近几次滕辉月过来找他,都是说不到一会儿便开始犯困。滕辉月闭着眼摇头:“困……”“可是卓静的训练太重?”此言一出,明帝先摇头。卓静是个知分寸的人,不然他也不会把这身娇肉贵的宝贝儿交给他训练。“训练……和先前一样的……”滕辉月含糊道,已经完全趴在明帝肩上,不想动了,“来了舅舅这里,觉得困……”声音越来越小。滕辉月说得不清不楚,明帝城府深沉却难免多想,眼神陡然一厉,但他依然动作轻柔地拍着滕辉月软软的背,直把人哄得完全熟睡了,抱进内室安置好后,才森冷地唤了一声:“苏顺。”“奴才在。”“传太医。给朕彻查辉月殿!”明帝寒声道。他倒要看看,谁敢动他疼着宠着的元徵雍主殿下!*************************************************经过太医的再三诊脉,元徵雍主月殿下证实吃进了少量会致人昏睡的药物。此事在后宫引起轩然大波!尽管药物无毒,但明帝无意大事化小,甚至让苏顺以“有人意图行刺皇上”为由,彻查后宫!动静之大,连郑太后亦惊动了。明帝的解释是:“有人意图对儿臣下药。阿樾与朕常常同食,代朕受过了。”立刻把郑太后心疼得大力支持搜宫!最后查出此事乃栖霞宫徐美人所为。她认为正是因为元徵雍主自恃受宠经常缠住了明帝,才绊住了明帝到后宫雨露均沾的脚步。她受够了失宠的日子,只希望明帝能多驾临后宫,让她再有侍寝的机会,于是一时想差了,买通辉月殿的宫人下药,致元徵雍主昏睡,无法再向明帝撒娇亲近。如此荒谬的理由令郑太后与明帝极为恼怒。徐美人被断定为得了癔症,喝下哑药后随即打入冷宫。栖霞宫的宫女太监由鉴刑司处理,过半数被绞死。原本由徐美人抚养的四皇子齐明炎则与大皇子齐明曜一道,养在郑妃的甘泉宫里。尽管这事因滕辉月而起,他却无从得知。在他昏睡之时,公主府得了明帝的意旨,安国公世子、滕辉月的父亲滕祁山亲自入宫接回自家的宝贝儿子,差点忍不住以下犯上痛骂明帝一顿。滕辉月是汝南王府、福康长公主府、安国公府三府的宝贝疙瘩,偏偏皇宫的郑太后与明帝当了那拦路的恶霸,硬生生把滕辉月抢了养在宫里,一个月才有几天放他回家。福康长公主齐敏还能恃着身份经常入宫见见宝贝儿子以慰相思,滕祁山这个做父亲的却是男子,无法在后宫行走,而且他还有繁重的公务在身,经常不得空,与最心爱的儿子难得见上一面。几年下来,滕祁山对明帝的怨念已经浓重得笔墨难以形容。偏偏宫中还演上这么一出,直把滕祁山吓得面无人色!要知道一个不小心,他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就有危险了!这次是迷药,保不齐下次就是毒药!滕祁山再三向太医确认睡着了的滕辉月并无大碍,狠狠瞪了明帝一眼,抱着儿子三步并作两步离开皇宫,那架势仿佛身后有恶犬在追赶。明帝脸色倒是淡然。几年下来他已经把滕辉月当成自己最喜爱的儿子,此时让他出宫只是不想让宫里的大动静吓着他。此事过后,滕辉月是必然要回宫的。滕辉月转醒之时,已经身在公主府。滕祁山与齐敏围在他的床边,见他醒了都露出松一口气的神色。滕辉月不禁有些愧疚。其实发生了什么事他心里是有数的,但累得极疼他的父母为他担忧着急,到底是他的不是。元徵雍主的嚣张霸道可不是对着爱他护他的亲人!当下软软叫了一声:“阿爹,娘亲!阿樾好想您们!”顺便向滕祁山伸出手臂。“阿爹也想你了,阿樾!”多年来安国公世子这个傻爹恋子作风不变,甚至因为聚少离多变本加厉。他马上把滕辉月抱住,重重道:“阿樾别害怕,阿爹保护你!以后你都不要进宫了!”滕辉月无力,忽闪着杏核似的大眼睛向公主娘亲求救。福康长公主齐敏对此次宫中发生的事也非常不满,对儿子是否继续留在宫里也产生了一些疑虑。但她十分了解明帝的性格。以她哥哥对滕辉月的宠爱劲头,夫君是挡不住儿子入宫的。而且滕辉月本身也很适应宫中的生活,对明帝的亲近甚至超过他的父母。滕辉月已经五岁将近六岁了。这个年纪对于皇家的人来说,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她自然希望儿子一辈子天真无邪,无忧无虑,事事顺遂,但以滕辉月的身份,若没有一定的本事,将来很容易被人钻空子利用,不若在明帝的 保护下,在宫里好好锻炼一番。思及此,齐敏微微一叹,和儿子一道安慰保护欲极度膨胀的滕祁山……☆、第十三章 嫡支与世子妃滕辉月被下药之事是皇宫隐秘,只有少数人得知。不过既然回来了,滕辉月少不了要到国公府向老国公夫人严氏那边请安。严氏已经七十二岁高寿,一年前终于撑不住,把管家之权交了出来,由嫡长孙媳妇福康长公主齐敏接手。因而齐敏到国公府的走动也多了不少。国公府人口简单,事务不算复杂,齐敏的公主府能干之人甚多,拨了一部分人过去已经足够镇住某些不服管教之人,把国公府的内务打理得十分妥贴。可是这一年却不同寻常,因为滕家的嫡支决定举家迁至建康。元徵立国之前,滕家本是丹阳豪族。可惜当时的嫡支族长目光短浅,才能平平,只肯偏安一隅。老安国公是旁支嫡子,因与嫡支族长意见不合,被驱逐出家族,走投无路之下从了军,成了高帝齐胜的手下。老安国公军略平平,却有安邦定国的文臣之才,正是齐家立国急需的贤能。老安国公又极有眼识,很快得到重用,平步青云,得了三代罔替的国公爵位。在老安国公的教导下,他的儿子,第二任的安国公滕海同样十分出色,并得以与世袭罔替的汝南王府联婚。建康滕家历经两代,已经呈势不可挡的兴旺之兆。反观丹阳滕家这一嫡支却因为一代的经营不善,开始露出颓态。还好这一代的滕家嫡支族长颇有眼色,自老族长去世后便开始坚持不懈遣人往建康说项。老安国公弥留之际终于松了口,让滕海恢复与嫡支的来往。到安国公世子滕祁山与福康长公主成婚,丹阳滕家嫡支终于忍不住,提了率嫡系迁至建康之事。安国公滕海最终是同意了。一是丹阳滕家嫡支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宣问滕海只是为了以示尊重,即使滕海不同意也阻挡不了他们来建康的决定。二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滕字。安国公府在建康独木难支,终究是需要助力的。毕竟如今安国公府看着势大,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子嗣不丰。这固然与安国公府不兴立妾的家风有关。历经三代,建康滕家的元配嫡出之子皆精明强干,却多少有些儿女情长。老安国公夫人严氏的性子不算好,只为老国公生了滕海这个独子,但老国公毫不介怀,一生只有她一人,至死都对她照顾有加。滕海钟情月华室主齐澄,拼着无子忤逆都不肯纳妾。如果齐澄不是难产而亡,滕海即使只有滕祁山一子甚至无子亦甘之如饴。到滕祁山这一代,尚了福康长公主自是无法纳妾。但作为父亲的滕海冷眼旁观,嫡长子的一颗心同样挂在了媳妇身上。两人成婚五年只得滕辉月这个独生文子,滕祁山却一点也不在乎。福康长公主还曾一时想左了要为他立妾,滕祁山反而与她闹脾气,不肯答应。这件事令滕祁山更得齐氏皇室青眼。但滕海想到亡妻一脉可能会断嗣,难免黯然神伤。可他也不能逼迫滕祁山纳妾,一来儿大不由人,嫡长子是个主意正的,不会答应,二来福康长公主的身份摆在那里,滕海亦不敢过分得罪她以及她背后的郑太后等人。只是这样一来,安国公府的新生代便有些后继无力了。齐澄去世了,滕海对情爱心灰意冷,反而看清了安国公的现状。滕海本身就是独子,自老安国公去世后,他再能干也只能独力支撑,没有兄弟亲族可以互为臂膀相助,十分辛苦。岳家汝南王府地位尊崇,但汝南王齐梁是个不管事的,一向不掺和政事,只能保障滕海的性命,在朝堂上却帮不了什么。而且滕海先后娶了汝南王两个孩子,反而很不被岳父齐梁待见,更加无奈。滕海曾经想过多要孩子,希望在儿子这一代改变现状。他不喜齐珍那张与亡妻有五分相似却没有亡妻十分之一风韵的脸,为了延绵子嗣,他纳了几个妾室,可惜皆一无所出,反而是齐珍肚皮争气,居然连生三子。安国公府的女人之中,像齐珍这样的还真是绝无仅有。这也是安国公对她有一点容忍的原因。可惜齐珍看着柔顺,却是个心大的,要的是比滕海元配嫡妻齐澄更高的地位,事事想要拔尖。她在安国公身上得不到她想要的,便转而投靠老安国公夫人严氏,不但不善待继子兼姨甥滕祁山,还联合严氏排挤他。她所教出来的孩子不但不能成为滕祁山的助力,日后还很可能是阻力。安国公府里的兄弟阋墙已经隐隐露出端倪,怎不叫滕海心焦?滕祁山是他的爱子,安国公府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但滕祁岳、滕祁川、滕祁逸也是他的骨血。手背手心都是肉,滕海左右为难。滕海除了极力压制齐珍,降低她对国公府的影响力外,也想让国公府多一份同族的外力。丹阳滕家嫡支倒是一个好选择。此决定一下,整个国公府都要动起来。福康长公主齐敏掌管家之权,也是难得忙得脚不沾地。正值这个当儿,汝南王府又出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汝南王世子齐澈的世子妃钱氏,看着要不行了。这位钱氏是楚郡侯家的嫡女,虽然生得花容月貌,但自打出娘胎以来,身子骨一直不甚康健,养成一副容易伤春悲秋、多愁善感的性子。嫁给当时还不是汝南王世子的齐澈之后,更是被汝南王府乌烟瘴气的后院吓着,终日有些惶惶然,导致身体更加不好,三天两头的病着,不能离了汤药。这样的身体本来不适合怀孕,偏偏又受不了子嗣的压力,咬着牙怀上了,九死一生却只生下一个同样病歪歪的女儿,同时也断绝了再怀孕的可能。本来看中她性情高洁的婆婆汝南王妃薛氏一开始还会回护她一些,可是日子一长,薛氏也发现钱氏根本不是她喜欢的那种媳妇。加之钱氏的身体差不适合怀孕,好不容易怀上了却只生下一个病歪歪的女儿,还被诊断无法再怀孕,薛氏那本来就不多的热情便退却干净,看钱氏的目光简直像在看一个耻辱一样。又有薛氏的死对头赵侧妃在旁边含沙射影、冷嘲热讽,给钱氏没脸,导致钱氏忧思更多,把自己压得终日连绵病榻。她的夫婿齐澈另有意中人,对她只是尽本分,尽管也尝试过努力与她交心,劝她凡事积极进取,可终究敌不过她的不安自苦,拂袖而去。钱氏终于打起一些精神反而是因为齐澈把他亲梅竹马的恋人林凡抢回来之后。为了夫君女儿,她强撑着与林凡相斗,却使得齐澈与她更加离心,齐澈对林凡毫无道理的偏心令她倍受打击。林凡生下齐澈的长子齐嵘,钱氏拼尽最后一分力想要抱养齐嵘遭到拒绝后,她便彻底死了心,完全沉寂起来,任由夫君把她和女儿齐瑜抛到脑后,只与林凡齐嵘共聚天伦。钱氏的病断断续续拖了二十年,终于拖不下去了。太医道只是入冬的事了。汝南王世子妃病逝本是一件颇大的事情,但因为这位世子妃多年来深居简出,又有一位出色能干的贵侍早已是内定的继世子妃人选,只等世子妃一死便能上位,反而令这件大事变得没有那么重要。安国公继夫人齐珍说起此事时,拿起帕子摁了摁眼角,叹息道:“天可怜见的,世子妃也是个没福气的。”汝南王齐梁与安国公府因为滕祁山之事恢复来往,齐珍解了不能回汝南王府的禁令,如今时不时会回去一趟,对王府内的消息比以前灵通不少。老安国公夫人严氏坐在主位,掀了掀眼皮:“世子如此宠妾灭妻,简直没个体统!”她说得极不客气。汝南王齐梁以及王妃薛氏每次见着她都不给她颜面,严氏心里对这对夫妇记恨得很。世子齐澈又是月华室主的亲弟,两人同为薛氏所出,严氏对齐澈同样不喜。端坐在严氏身边,七岁的滕祁逸接过严氏的大丫鬟福儿递过来的茶盏,捧到严氏面前,撒娇道:“曾祖母莫生气,喝茶下下火。”严氏的脸色缓和下来,慈爱地看着滕祁逸:“还是阿逸最有孝心。阿逸须谨记,以后嫁人了,必须把持好内院,别让那些不三不四的人钻了空子。”滕祁逸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阿逸最乖。”严氏摸摸他的脑袋。滕祁逸笑,得意地瞟了滕辉月一眼。论严氏对滕祁逸的喜爱,滕辉月是拍马都追不上。滕辉月正百无聊赖地坐在母亲福康长公主齐敏身边,听着严氏与齐珍说个不停。察觉到滕祁逸的示威,他连眉毛都没有动一下,完全的漠视。自他满周岁时“抢”了滕祁逸最心爱的九连环,滕祁逸与他的梁子便结下了。虽然碍于齐珍的教导没敢与滕辉月正面冲突,但平时的较劲却没有少半分。滕辉月一般不理会他,实在烦了就动手揍他一顿,从来都是大胜而归。文子的体质比女子要强些,性情又比女子要直接大方,闹起来打架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没有那么容易伤着。可是滕祁逸空有一副文子的皮囊,内里却是绣花枕头,不堪一击,受委屈了只懂得向大人抱屈诉苦。但无论是老安国公夫人严氏还是齐珍,都不敢随意训斥深得郑太后与明帝宠爱的滕辉月。所以滕祁逸更看滕辉月不顺眼,总是拿各种东西与滕辉月比,比如严氏的宠爱、安国公的关心等等。可惜这些东西滕辉月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那个心思和滕祁逸作这种小孩子的意气之争。滕祁逸的示威仿佛一个拳头打在棉花上,他不甘心地撇撇唇。“可怜阿瑜要成了那孤苦伶仃之人。”此时齐珍叹息道,“公主殿下,你说是不是?”滕辉月的耳尖微微一动,抬起眼看向自家母亲。☆、第十四章 府内暗斗(一)福康长公主齐敏是皇家掌珠,与安国公府的人都有着君臣之别。一般人家的媳妇为表孝道对长辈晨昏定省,被婆母立规矩,到了齐敏这里却完全行不通。若夫君滕祁山与老安国公夫人严氏和继夫人齐珍的关系亲厚也就罢了,齐敏还会为了夫君给她们一些恭敬和体面。偏偏滕祁山与这两位的关系势成水火,平时不过是看在安国公滕海的份上维持着面子上的礼仪。齐敏自然不会上赶着去交好这种与夫君不睦的人。因而齐敏作为安国公世子夫人向祖母与继婆母请安也不过是十天半个月才一次的事,请安前严氏这个祖母与齐珍这个继婆母还得先向齐敏下跪全了君臣之礼。有安国公在时,齐敏必定是亲自扶起安国公以示尊重,并向他展示她对严氏与齐珍的大度,但安国公不在时,严氏与继夫人齐珍常常要行全礼,尤其是齐珍。福康长公主的驸马可是很认真地对长公主要求过这一点。他就是心胸狭窄、小气吧啦的乐见齐珍不痛快。大多数时候,齐敏都是惟夫命是从的,这一点小事自然应允。尽管按辈分来说,齐珍还是齐敏的堂姑。不过汝南王齐梁与齐敏的祖父高帝同父,几代下来,血缘关系已经疏远了,更何况齐珍只是庶女,只能勉强称得上是宗室女,还是没有品级的那种。而且她只是滕祁山的继母而非生母,完全没有一丝底气与齐敏叫板。每次老安国公夫人严氏、继夫人齐珍与福康长公主齐敏聚到一块儿,气氛都是平淡中带着暗涌。通常都是齐珍不停在说话,严氏疼爱地看着她附和,然后两人一同问齐敏各种看法,等抓住错处能绵里藏针挤兑她一番。齐敏心里明白她们为何挑起这个话题。汝南王世子齐澈与滕祁山一向亲厚。当年滕祁山在安国公府举步维艰的时候,正是齐澈毫不犹豫伸出援手,滕祁山才得以在安国公府重新站稳脚跟。时至今日,齐澈与滕祁山的关系依然是滕祁山的一份不可或缺的助力。不待见滕祁山的老安国公夫人严氏以及一直想让自己的亲子上位的继夫人齐珍,对齐澈可谓没有一丝好感。汝南王世子齐澈品貌出众,精明强干,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可是他有一点一直令人诟病,那就是他后院的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冷落发妻、强抢寡妇为妾、宠妾灭妻,一样一样,都为齐澈的名声蒙上一层阴影。尽管与汝南王府亲近的人都知道齐澈的婚姻可谓一出悲剧。这悲剧还是齐澈的生母,汝南王妃薛氏一手造成的。若不是薛氏横插一脚,生生拆散了齐澈与他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的恋人林凡,强逼齐澈娶了如今的世子妃钱氏,齐澈的婚姻绝对不至于此。更讽刺的是最终齐澈与林凡依然结缘,林凡这个文子还是文子中难得的多子之命,顺利生下了齐澈的长子齐嵘。滕祁山对钱氏这个正经舅母很不以为然,对林凡这个舅舅的贵侍却十分尊重。滕祁山年少丧母,林凡与生他的文爹齐澄一样都是文子,而且性情模样俱佳,对他照顾有加,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滕祁山对文爹齐澄的孺慕之情。滕祁山与齐敏成婚后,曾与她推心置腹地说过,他一生只当四人是真正的血脉相连的长辈,一个是早逝的文爹齐澄,一个是生父安国公,一个是汝南王世子齐澈舅舅,最后一个则是汝南王世子齐澈的贵侍林凡。由此可见滕祁山对林凡的重视。齐敏与林凡见过几面,虽然没有深入了解,但观其言行却是个难得的品貌双全的,才华气度比之很多大族之妇分毫不差。羸弱小家子气的世子妃钱氏与之相比简直上不了台面。可惜阴差阳错,嫁人守寡后被齐澈强抢回来,成了贵侍。贵侍这个身份与平妻相差无几,但说到底依然只是个妾。林凡所生的儿子齐嵘年少有为,自小与滕祁山要好,表兄弟俩感情深厚。可惜齐嵘终究是贵侍所生的庶子,身份上总是低了一层。本来以林凡寡居再嫁的身份,绝不可能再当汝南王世子齐澈的正妃。偏偏汝南王齐梁性情粗豪,做事只凭意气,不但支持嫡子齐澈当初强抢林凡的行为,见林凡能干,还默许他在世子妃钱氏死后被扶正,届时齐嵘便能成为名正言顺的汝南王世子嫡子。如此一来,世子妃钱氏与她所出的嫡女齐瑜在汝南王府的地位就变得十分尴尬艰难。私心里,齐敏确是较为倾向于林凡一系更上一层楼。但这一点她是不可能明说的。无论理由再如何冠冕堂皇,汝南王世子齐澈同意在正妃死后扶正受宠的贵侍,确实有宠妾灭妻之嫌。尽管齐氏王室有异族血统,元徵朝民风开放,但嫡庶之别、妻妾之别自古有定制。从来嫡庶不分、妻妾不分都是乱家之源,此风不可助长。齐敏作为皇家公主,一言一行皆是天下表率,绝对不可以妄言赞成宠妾灭妻之举。但如果齐敏赞同了严氏和齐珍的话,同情钱氏,声讨齐澈,传到汝南王府中,岂不是等于间接否定了汝南王齐梁对林凡的认可,以及齐澈对林凡的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