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作者:谨鸢      更新:2023-06-15 21:52      字数:3689
  他拉住女儿地手说:“卿卿,他要娶你,可你们想过后果没有。你喊他三叔,他与我称兄道弟,结果却是狼子野心!”初宁见徐砚被骂,心里不乐意,但知道这时自己不能给他添乱,只能沉默着。林大少爷走了上前:“打搅到两位,但刑部那儿实在不能等了。”宋霖一握拳,又站起身来,把徐砚写的那封信撕个粉碎,扬得满地都是。他什么话都没有再和初宁说,只是这个举动就把态度表明。初宁看着一地纸屑,难过地看着老父亲,深深朝他福一礼:“爹爹好生保重身体,女儿在您出来前,会呆在公主府,哪里也不去。”她难过,可也不能与父亲争辩什么,现在也不是争辩的时候。先叫爹爹冷静一些,她再来跟他说徐三叔的好。小姑娘面容沉静,眼神却黯淡无比。宋霖看得心头一抽,想是自己将她丢在京城近三年,还遇到那么些委屈的事。可......他也不能叫女儿被人指指点点!宋霖闭眼,转身,没有再看女儿一眼。初宁和徐砚回到马车上的时候,如同被雨水打蔫了的花一样,垂头没有一点活力。徐砚坐在她对面,知道她自责,抬手去摸了摸她的发:“没关系的,我一定会去说服你爹爹,本来这事是我不占理,宋兄生气是应该的。”宋霖性格其实有些古板,倒不是迂腐,就是恪守礼法的一个人。他知道这一关就是自己最难过的一关。初宁去握住他的手,发现他手心汗津津的,手面上还有一血痕。好像是她爹爹摔了杯子,那个时候被划到的?结果他还安慰她,连伤也顾不得,其实他才是最紧张和难过的吧。他居然都跪在父亲面前了,为了她。小姑娘吸吸鼻子,取了帕子,一边为他包扎,一边温柔地说:“徐三叔,等爹爹消消气,我再好好跟他说,你也不要太过担心。爹爹总会同意的。”徐砚也笑着点头,心里却一点也没觉得乐观。他最了解宋霖啊。徐砚把小姑娘送回公主府,被安成公主单独召见。安成上来就是问:“被宋霖臭骂了?”徐砚落落大方地承认:“自然是要被骂的。”安成公主抬袖遮着嘴角笑了笑:“该。”一点也没有说要帮忙的意思。这个时候徐砚也不指望别的帮忙,他要娶的小姑娘,他自己会争取,再难也争取。不然慢慢磨就是,他有的是耐心和时间。这个策略虽然有点卑鄙,但宋霖难道还真敢就那么把女儿随便嫁出去?徐砚准备好了打持久站,离开公主府的时候,又叫齐圳重新回镇抚司:“你跟林千户说,我有事拜托他帮忙,还请他晚上务必抽时间。”此时,前去诏狱的刑部尚书也已经离开,受了宋霖一肚子的气。两人当年都是同在内阁,虽未明确立次辅,但宋霖备受闫首辅信任,在内阁相当就是二把手。如今宋霖可能要平反,他受命前来问话,结果对方一个字也没跟他开口,气得他胡子乱翘。准备要进宫去告他一状!锦衣卫里有专门负责宋霖案件的人,见他没跟刑部侍郎说一个字,回头便先一步禀到明德帝那里去。明德帝闻言不见恼怒,只淡淡说了声朕知道了,就继续低头批折子。等到刑部尚书来告状的时候,明德帝还是一句朕知道了,把刑部尚书脸都要气绿了,可御前不敢撒泼,堵着一口气回到内阁。原本他还想能套出些信息的,结果宋霖真敢一字不言。宋霖究竟要做什么?!宋霖把刑部尚书气走,坐在牢房里,怒容不改。他脚下还是那一堆的碎纸,隐约能看到徐砚凌厉的笔锋。徐砚写字一点也不像他表面,而是锋芒尽显。宋霖看得一阵气闷,别过头。结果一转头,地上还是他扬的纸屑,气得直接躺倒,闭上眼不准备理会。女儿现在还小,还没及笄,他不支持,她慢慢也应该能想明白自己的用心。可是女儿离去的黯然眼神不断在脑海里浮现,让他躺了片刻,又躺不住了。他烦躁地站起来,极不斯文地骂了一句粗话,弯腰一点点把碎纸又捡起来,全放到桌案上。当夜,林大少爷下值了,便去徐家见了徐砚一面。徐砚只请他帮忙送一封信进去给林大少爷,左右明德帝没有禁宋霖收书信,这于他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于是林大少爷又跑回镇抚司一趟,抬眼就先看了桌案,然后才把一封信递到宋霖手里:“这是徐大人让在下转交的。”等人离开后,宋霖侧头去看桌案上,捏着信的手都在抖。自己辛辛苦苦拼凑半晚上才拼出的第一页纸,结果他这就再送来一封,简直让他有种要吐血的冲动——他怎么就忘记了徐砚足够厚颜无耻。他拼了半晚上算什么!作者有话要说:徐砚十万个委屈:这不怪我,谁知道你撕了还会拼,不然我就不送去了。初宁捂脸:这又结仇了吗?第79章三皇子被禁足, 正好伴着宋霖回京的消息, 朝廷里已经众说纷纭。不知是谁放的消息, 说宋霖当初就是被三皇子所陷害, 原因是支持太子,于次日一早就在街坊中都传开。这些消息周家也很快就收到, 周家当家的周大老爷如今正是兵部侍郎, 虽被明德帝一直暗压着,几回未能入阁。但有着个当皇子的外孙,又是运营多年,势力不容小觑。安成公主忌惮的就是周家这位大老爷。周大老爷收到消息, 第一个自然是把事儿扣到太子等人身上,暗中叫陈周济发动言官,让言官参太子恶意打压其它皇子。并将所有坊间的信息都收集好,一同跟着折子呈了上去。徐砚得知的时候,略微一思索,便知内有蹊跷。很快,就又传来明德帝在御书房斥离太子的事情。此事恐怕是有别的皇子下场,在反装忠。徐砚的思路很清晰。如今三皇禁足, 又是明德帝知道真相的情况下下令的,太子不可能这个时候再去打压,逼得陈家对自己动手。而且宋霖的事情, 他们已经策划好,并不先针对三皇子。可如今成年皇子还有两人,二皇子和四皇子, 两人平时都十分和善,一时倒也摸不清是哪个下的黑手。太子自然也明白自己着了道,但他什么也没有做,回到东宫就闭门不见客,连詹事都没见。宋霖是在见着陈同济的时候听到他提了那么一两句,冷言冷语中,尽是暗暗规劝他做事留一线。他想回朝没问题,但何必一回来又得罪一大票的人。宋霖仍旧只字不言,陈同济昨天就得刑部尚书来吐苦水,今儿见这样,也就呆了一刻钟不到直接拂袖而去。陈同济离开,宋霖将昨天徐砚写的信再拿出来扫了一眼。原本他以为徐砚是写什么煽动他情绪,让他同意嫁女儿的事,结果信里写的全是关于三皇子上个月做下的恶事。初宁险些就着了道。为此,心中怒火更加积郁,见谁来都是一张冷脸,就连代表大理寺前来的闫阁老和徐大老爷都吃了脸色。一直讨好的徐大老爷最后面上也有些挂不住,摸着鼻子走了。由于宋霖见了三司都只字不言,于开审又增加难度,众人一商讨,只能去找明德帝要意见。明德帝听完之后给众人丢了一份折子看,是关于鞑子蠢蠢欲动的事。“朕知道你们三司管不管战事,但如今正是边陲有危险的时候。现在提审宋霖,势必还要将大同的将领调回京问话,如若鞑子欲动,将领不在士气会大受打击。”明德帝不紧不慢的说完,问道,“好了,你们告诉朕,现在宋霖的案子要怎么办。”本来是来讨主意的,结果变成了被皇帝反问。三司的人个个面面相觑,张着嘴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一个答不好,就是延误战机的大罪,他们担不起。还是闫阁老率先说道:“陛下,依臣之见,可先暂缓。或者派锦衣卫前去,可以送信回朝,并不且不会耽搁战机。”明德帝抬了抬眼皮,唔了一声:“是个办法,你们呢?”众人再相视一眼,只能是拱手附议。除了这个,也再无他法。至于陈同济是高兴的,只要推延,那么三皇子那里就会更好摘出来!明德帝这就把一众大臣打发走,看着内侍送回到桌案上的折子,嗤笑一声。一帮老狐狸,太极耍得比谁都好。战机的事情自然是保密,然而外头对三皇子不好的流言就没停过,闹得周家人上街会被几个‘极端’的百姓砸菜叶子。那些百姓被抓进劳里还很横,拼命当街大喊宋霖以前为国为民的功绩,把周家人和三皇子骂了个狗血淋头。于是有一个横的,就连带着有两个横的。三天就闹得满城风雨,绝大部份百姓已无条件站在宋霖那一边了。策划此事的二皇子听到最后居然起反效果,恐怕真得把宋霖捞出来,气得脸都青了。想要阻止也已经来不及,到第四天的时候,发展到流言说太子因为此事也被牵连,被皇帝责骂,百姓直接就在周家胡同口砸石头。五城兵马司的人来,明德帝见事情闹得不可收拾,也把金吾卫的人调去维|和。而且百姓太多,明德帝向来宽和,也不能对在京畿的百姓下什么狠手,全抓了大劳也住不下,最后只能用劝的。就那么劝了一天,百姓还散去一些。这日沐休的徐砚听着齐圳禀报,微微一笑。还真是多亏后面想捞好处的人,不然他也不能将计就计,把宋霖的清廉名声再度深入百姓心中,好给增加平反的筹码。经过这事一闹,若是提审时有一丁点的不公平,那就等着京城先闹一场。齐圳看着自家三爷自得的微笑,挠了挠头说:“三爷,您是不是要去给宋大人说一声,总让他记你一份好才对。”三爷发动了场将计就计,算准了百姓的力量,也摸透明德帝不会因为此事对百姓施压,才敢大胆妄行。怎么也得邀一功才是。徐砚却没说什么,而是让他再请林大少爷有空来一趟。结果下午是吴怀慎和林大少爷一块儿跑来的。吴怀慎见到他就先是哈哈大笑,一拍大腿说道:“你徐三也有这样一天,求人的滋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