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
作者:谨鸢      更新:2023-06-15 21:56      字数:4039
  也算是费了些心思。那些灯笼也只有巴掌大,提前许久叫人札好的。说着,徐砚又拉着她到池边,边上就停了小舟,他拉着她上舟。舟上也早做了安排,挂着明亮的灯笼,中间还固定了炭盆,风吹着也不算冷。小舟缓缓到来中间,初宁在这满片灯火下,就像是置身在了星河间,梦幻的美。天空飘着雪,在这一片碎光中打着旋儿,风雪中却又是碎光点点,把雪都映成了萤火虫一般。初宁伸着手去接,在雪花落在掌心后化作凉意间又感叹一声好美。徐砚慢慢划着桨,带着他的妻子在湖面上看景,切确的说,是初宁看这片美景,而他却是在静静欣赏她欢喜幸福的笑容。这世间没有什么能比她的笑容更美好。在两人到了湖心的时候,天空中突然炸响一声。初宁被吓得尖叫,缩到他怀里,然后眼前就是绚丽的烟火。这样近的距离,就在她的头顶。徐砚居然还买了烟火!初宁惊后就是笑,直笑倒在他身上,抱着他脖子情不自禁亲了他一口。徐砚顺势便缠了她小舌不放,绚丽的夜晚最后化作了有情人间的旖旎,那些烟火就好像从天空转移到了初宁的脑海里。她被他抱回了屋,被他抱在怀里,被他有力的一下又一下撞得魂都要飞了,酥麻的愉悦就在她脑海里像烟火一样绽放。第115章“鞑子各部如今已达成共识, 撤军停战, 献种|马, 签定三年和平免战条约。众卿有什么疑虑, 可现在奏来。”过了上元节,本朝开印。这日的金銮殿上, 明德帝端坐在龙椅中, 龙椅边的两只鎏金瑞兽双目圆睁直视前方,仿佛是在代替帝王监察着下方的一应臣子。宋霖站在前方连头也没有抬一下,首辅和太子亦没有支声,过了片刻, 兵部尚书双手执笏出列,朗声道:“臣以为,三年时间太短,最合适该是五年起。”“尚书大人说得容易,可就这三年也是我们费了几番口舌才争取的,还让对方添了马。”周侍郎在下头小声抗议,兵部尚书闻言侧头扫了他一眼,他也不惧怕, 直接与之直视。眉毛轻挑,那样子像足了在挑衅。兵部尚书忍了忍,没有作声, 将视线重新放在高台之上。明德帝手指敲着扶手,闫首辅这才站出来,淡声说:“时限确实议了再议, 对方实则兵力未到衰弱无力抵抗之时,才会守着这一两年时间不退让,就怕我朝有过多的时间养精蓄锐。三年时间是短,却也是争到了极限。”在年前就一直在谈此事,内阁与兵部都做了很大努力,但兵部尚书今日提出年限太短也不是没有理由。一来是想再提醒明德帝,此事已做过争取,二来是要再摆正自己为尚书的位置,告诉明德帝他已思虑周全。至于还要不要再争取,就取决于明德帝了。但叫他没想到的是,周侍郎居然在这个时候出来驳他,若不是有首辅说句公道话,这帝王还得以为是他没出过力呢!这事情他可是劳心劳力的在跟进,周侍郎一句话就将他功劳给平淡抹去,还显得他无理取闹。在场的朝臣也都听出来了,所以才没有作声。如今周贵妃风头正盛,周家也开始回到以前的地位,谁也犯不着再去惹周家。而且看这个样子,周侍郎似乎是想争权了。众臣都沉默着看这场大戏,明德帝闻言换了个坐姿,像是很放松一样靠在了椅背上,还伸手理了理袖口。“既然这样,那就定案吧。”说罢,一连串的旨意吩咐下去,在要散朝前,侧头跟身边的太监总管说道,“这袖口的锁边似乎脱线了,老扎朕。”众臣还坚着耳朵,那总管笑吟吟回道:“奴婢前些天瞧见,要给陛下送去绣房的,是陛下说省些金银线,好给前方士兵们也省出些粮草来,您执意还要穿穿再补。”一个帝王,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在当朝上说衣裳烂不烂的事,众人恨不得全身上下都长满心眼,在揣测圣意。徐砚和宋霖倒是同时就想到了周家身上。周家老太君是在元宵前过的寿,趁着年节的热闹,今年居然摆了三天的流水宴,戏班也喝足了三天。那个排场,耗费的银子就不少。这句话多半是在点周侍郎了。果然,周侍郎闻言脸色一变,一直没敢抬头,听到内侍喊退朝,这才把脑袋再摆起来。脸色铁青。已经有不少大臣猜到明德帝是在说周家奢靡,散朝的时候,围在周侍郎身边的人都少了。兵部尚书在越过他的时候,轻声说:“陛下节俭,是我等榜样。”这一句话使得周侍郎霎时又涨红了脸,等他走远后朝地上呸了一口。前阵子外甥失势,他不趁着妹妹的风光再让周家振作,这些人哪里敢再围上来!他阴沉着脸,旋即又不知道想到什么,冷冷一笑,也不再管身边那些人,拂袖离开。徐砚那头正好有事要到内阁,就跟在宋霖身后一同前往,顺便听了两耳,心里是在想着周侍郎在侍郎之位再也耐不住了。都当了近十年了。战事有了结果后,明德帝就又紧锣密鼓的再让礼部办推了一年的科举。朝廷开年后的近两个月都在为这两件事情忙着,等到科举的章程确定,是由闫首辅和宋霖当了这届的主考官和副考官,宋霖便一直忙碌,常常都歇在了内阁。初宁因为程锦夫妻在过了上元节后,就带着庆贤长公主一块儿回绍兴探亲,她便也少进宫,这些日子倒是经常回老宅。徐立轩马上了娶亲,老夫人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得招待先从江南来看情况的女方家人,只好把她这儿媳妇喊回来撑场子。初宁本不太想去的,但也不忍婆母劳累,于是就早去傍晚前归家,也不多在老宅逗留。其实她也明白老人叫她到场的原因。虽说三兄弟分了家,但却是连着宗的嫡亲兄弟,任氏去了开封,余氏不在家里。京里就只得她一个儿媳妇了,也不回老宅帮衬,免不得就叫女方人家生疑。而且现在徐立轩也是知礼避着她,轻易不出现在她跟前,保况他还要提前先前江南迎人,有大半时间都不在家中。所以她也没有什么不放心,不过是往世的疙瘩一直去不掉而已。她这么一忙,徐砚好不容易将她养胖的几两肉就又掉下了去。这晚,徐砚在她身后掐着她的腰,那细腰仿佛他用力一些就要折了。初宁半跪趴在大迎枕上,承受着他难得温柔的力道,却又觉得这样磨人死了,忍不住轻声喊嘉珩哥哥,还摆了摆腰。她不这样一动徐砚还能悠着些,结果就被她一下撩拨得更加冲动,没忍住再度将她抱到怀里,帮她抬着臀一下又一下,次次尽入。初宁到最后除了咿咿呀呀,什么话都再说不出来了。好不容易他好了,结果他又俯身亲吻她汗湿的鬓角,将她正压在身下,再从床头打开泡着那东西的瓷盒子,一抬她腿又开始了。初宁简直觉得天昏地暗,最后在他背上留下好几道抓痕。次日,初宁就比平时晚了时间到老宅去,徐老夫人看着面若芙蓉的儿媳妇,哪里会不明白。笑吟吟地还打趣她:“近来可辛苦你了,要顾着我这儿,还得顾着家那头。那也是个不会心疼人的,改明儿我收拾他。”初宁脸皮薄,被说得找了个要去见管事的借口逃之夭夭。***徐立轩的亲事定在三月二十六,一通忙碌下来刚好赶到徐立轩把女方迎到京城,离成亲的日子还有半月余。女方住到了先前家人准备的宅子,是个二进的宅子,并不算大,但这年后到现在也算是准备十分妥当了。初宁随着老夫人去看过未来的侄媳妇。女孩儿娘家姓许,长得比她还娇小一些,腰纤若柳,眸光温婉似水,是个娇娇的美人儿。又出身世家,身上有着书卷味儿,说起话来也是满腹学问,初宁觉得自己这个阁老之女,差的不是一丁半点。自打遇上徐砚,她就有些日子不碰书本了。这日回家后,她就搬出了搁置一些日子的书来看,结果看着没几页就趴倒睡着了,一觉睡到徐砚家来才被迷迷糊糊地被喊醒吃晚饭。她脸颊都被书本硌出道印子来,对着镜子左看右看,懊恼半天。徐砚知道前因后果,直笑弯了腰。“何必和自己较劲,谁嫌弃你学识不好了?别人羡慕我有个会持家的夫人呢,人各有所长,你兴趣也不在书本上,勉强这些做什么?”初宁憋着嘴,哼哼道:“我也要给给你做红袖添香的事情嘛,别人文官家里的夫妻不都是这样添趣的吗?”红袖添香吗?徐砚闻言笑容就变得有些玩味,初宁看着莫名脊背发凉,直觉他在想什么对她不利的事情。不过后来徐砚倒什么也没有行动,只是陪着她用晚饭,晚上还抱她在怀里,给她念书听。初宁也就把先前心里的不好预感给望在脑后。越来越接近徐立轩娶亲的日子,朝廷又做了一次官员的变动,这次变动中,一直由首辅兼任的大理寺卿一职终于卸任。但是调任的人选却是徐砚没能想到的,正是他兄长徐大老爷。说调任倒不合适,应该说是擢升。就连宋霖听到明德帝的旨意后都皱起了眉头,这事情他在内阁居然一点也没有收到消息,不由得去看兼着吏部尚书一职的另一个阁老。虽说提拔的事情向来保秘,但也不可能会一点消息不透,而且当年皇帝压着徐大老爷是因为有三皇子的人反对,连二皇子的人那个时候也都有跳出来搅混水的。严格来讲,徐大老爷就是和他宋霖沾上亲了,都会被视为是他这一派,怎么这次晋升,又恢复往日威望的周家人没有出来阻止?!不但是宋霖直觉有异,连着徐砚都觉得有问题。下朝的时候,众人都在恭喜红光满面的徐大老爷,徐砚神色淡淡从兄长身边过,拢着袖子一个人冷冷清清的走远。等到下了衙门,他找来齐圳:“大老爷最近都见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事情?”他的人一直都在盯着兄长,就怕他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结果还是有疏漏。周家人不可能放过这过九卿之一的好位置不安插人,除非如今这人就是他们安插的!齐圳细细地回想,每日禀报都不见有异,遂不确定地说:“我们的人绝对不会出疏漏说有没盯住的时候,如果有,那也只能是大老爷进宫上朝的时间。”徐砚这时心里已经八分肯定他大哥最后惧怕三皇子和周家势力,已经和他们暗中沦为一党!“不知轻重!”他气得一拍桌子。千防万防,果然是家贼最难防!而且宫里确实是他力不能及的地方,他是怎么和周家暗中通信的,他也没法得知。“三爷,大老爷这样做,若是真有什么意外,那......”这个意外指的便是还对皇位虎视眈眈的三皇子,徐砚当然明白这其中利害,偏他兄长不明白!还真以为只是帮三皇子一众行点方便就能躲过去的事?什么叫做一发而牵全身?!可事到如今,徐砚知道也有些晚了。“派人和夫人说一声,我去找岳父那儿有些事情,让她早些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