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作者:柳满坡      更新:2023-06-15 22:45      字数:4730
  听顾相檀提到赵鸢,傅雅濂神色一变,似在凄楚中又夹杂了些苦闷,两者翻搅在一起,衬得他的眉眼特别明亮。顾相檀默默看着他,只等着傅雅濂点头。傅雅濂略微迟疑片刻,还是说了声好,“早去早回……”顾相檀答应后便和安隐一起朝赵鸢的院子去了。两家离得并不远,走上须臾便也到了,此刻月已上中天,但老远就得见赵鸢的院子仍是灯火通明,顾相檀走近了,便看见牟飞正挟着两人往外来,而其中一人,竟是前头才遇见过的太子护卫,陈彩。陈彩对上顾相檀也有些讶然,且又不能装不认识,回神后忙俯身行礼。而听他口念“灵佛”,一旁牟飞的眼中则闪过一丝异色。这状况倒是顾相檀也没有料到的,赵鸢虽未可以隐瞒,但顾相檀也从来没有问过,所以他的真实身份自己还不该知道,牟飞也当然认为他不会知道,可是如今作为京中来客的陈彩夹在中间,怕是牟飞觉得,自己对赵鸢的来历已经生疑了。不过他仍是说了句,“少爷在屋内”就让顾相檀自己进去了。既然牟飞装傻,顾相檀也不会拆穿,便径自推开了院门,而赵鸢就坐在书案后,低着头似在写信。☆、回京顾相檀自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比起他住的地方,赵鸢所待的院落还要更小一些,只是里头处处可见精细用心,单就这摆在书房的一方小案来看,京城孤芳斋的砚,碧落轩的墨,紫薇阁的纸,都不是用银子想买就能买到的,更别说那一块足有巴掌大的水胆玛瑙镇纸了,怕是拿出去都能捐个城主做做了。赵鸢不知是当顾相檀年纪小,还是不识货,总之从没防着他,眼下也只搁了笔,将信叠整放入信封,随意压在了一边,然后把人叫到了面前。顾相檀走过去时瞥了那头一眼,就见信封上似提着“逍遥赌坊”的字样。他淡淡收回视线,对上赵鸢的目光。赵鸢拉过他的手,撸起顾相檀的袖子去瞅他腕间的伤口有没有包扎好,边看边道,“近日都碰不得水,明儿个这时候再让苏息给你换趟药,别落了时辰,免得留疤。”和那些人都不一样,赵鸢与顾相檀说话从来都是不那么谨慎小心的,有时甚至带着吩咐叮嘱的口气,但又与他对待旁人的态度不同,更随意一些,声音虽仍是华丽冷淡的,但细听又透着柔缓的味道,似乎在他眼里,顾相檀从来不是什么灵佛灵童,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十三、四岁还未长成的少年。顾相檀心内一暖,点头答应后,又忍不住对着赵鸢笑了起来。真好似什么神仙加持一般,顾相檀的模样生来便是极度讨喜的,要论精致,自然不能和赵鸢比,但顾相檀面庞圆润生光,天庭则光洁饱满,五官清丽中又透着温润,特别是那双眼睛,大而有神水光潋滟,眼角虽有些微微的下垂,反而会在看人时显得格外柔暖和煦楚楚动人,如沐春风一般,无端就让人心生好感,万分信任。偏偏顾相檀又时时带笑,无论所遇之人或富或穷或贵或贱,顾相檀全一视同仁,浅笑、淡笑、微笑,终日挂于嘴角,毫无做作勉强之态,那笑容真挚暖心得恰到好处,就算一旦真遇上难解之事,偶有轻蹙眉头,又自有一种悲天悯人洞悉百态之相。于是得见真颜者皆言灵佛慈眉善眼白水鉴心,真真的活菩萨。难怪上一世赵溯就曾说过:“顾相檀的样貌足以骗尽天下人,哪怕他拿着刀告诉将死之人——‘我要杀你’,那人也会当是自己命已该绝,天要收他。”而此刻他这般对赵鸢笑着,眉目弯弯,眼瞳若水,赤城感激得仿若能把心都掏给你,哪怕是赵鸢这样孤高如冰的脾气,也忍不住胸口跟着一软,不由微微紧了紧握着他的手,指尖在他细白的掌心轻轻摩挲。顾相檀忍着那微痒的感觉,只仔细体会着赵鸢冰凉滑腻的碰触,心头泛上一股股又酸又甜又涩的滋味,脸面也跟着红了起来。赵鸢盯着他目不转睛地看了一会儿,顾相檀忽觉腕间一凉,却见受伤的左手上已是被套上了一串东西。竟是一条紫玉髓的佛珠手串?!见顾相檀露出讶异的神情,赵鸢垂着眼淡淡道,“前几日毕符去集市的时候顺着带回来的,又去相国寺着人开了光,我不信这个,若是你不要,便给庙里的谁吧。”赵鸢说这些的时候表情分毫未变,仍是维持着一贯高高在上的姿态,好像就是个不值钱的小物随手打赏给他了一般。若是顾相檀真是这一世的顾相檀,许是他会信了赵鸢的话,但经过了十年,又在京城走了一遭,顾相檀还是能识得些宝贝的好坏的,他手上的这一串玉髓,在暗夜中看着色深如墨,凑近到烛火旁,则映出层层紫光,通透无暇得几乎能滴出水来,实乃是玉中极品,就算顾相檀活了两世都没见过这么好的东西。曾经他以为自己很了解赵鸢,赵典说他睨傲自若,皇后说他刻薄寡思,百姓说他冷心冷清,顾相檀心知这一切并非如此,赵鸢对自己就不错,但所谓的“不错”曾一度也只是以为停留在对兄弟,对晚辈的照拂之情上而已,就如同师傅对他的一样。只因赵鸢实在是把心埋得太深了,他从来不在顾相檀面前表露半分,从来不求任何回报,若不是最后他几乎为了顾相檀穷其一生倾尽所有,自己反而落得个客死异乡的下场,只看得见仇恨的顾相檀许是一辈子都感知不到赵鸢的心了。算起来,两个人两世加在一起,最亲近的一刻也不过就是现在了。顾相檀听着赵鸢的话,竟脱口而出道,“……我要的!多、多谢……”那急切之态倒把赵鸢搞得一懵,不过他很快就恢复如常地“嗯”了一声,松开顾相檀的手,眼中则掠过浅浅的光晕。顾相檀极爱他这表情,不由多看了几分,片刻才道,“你知道我要走了吗?”赵鸢点点头,“京城不比鹿澧,万事需谨言慎行。”话虽简洁,但顾相檀知道赵鸢说得字字真挚,他送玉给自己,便是希望自己此去能顺遂平安逢凶化吉。顾相檀从未如此能感念到赵鸢的拳拳心意,他问,“你什么时候上京?”赵鸢显然有些意外,眉头轻轻一蹙。“谁告诉你的?”自己也会上京的事。顾相檀想了想,道,“我进来时遇见一个人,方才在观正禅师那儿也见到他了。”赵鸢不知晓顾相檀有没有和陈彩说上话,只当他在观正那儿已明白对方的来历了,而此刻人家又出现在这里,虽不能直接证明赵鸢的身份,但就顾相檀的聪慧清明,必然是察觉出什么了。不过让赵鸢没想到的是,顾相檀会这么直接开口问他,而且眼中似隐隐透着期盼的神采来。赵鸢顿了下道,“再过一阵吧。”他虽未和盘道出全部的身份,但也算是间接承认了自己和京中某些关系牵连甚深。顾相檀便是想透露给赵鸢这个不需对自己隐瞒的意思,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会在意,知道了,更无碍于两人之间的相处。他希望……赵鸢还能相信自己。而这一次,就算拼了命,自己也不会再负了他。……第二日一早,顾相檀就随傅雅濂去了相国寺。离开前,傅雅濂对他耳提面命了一番在京中需小心的事项。“你久居深山,不知朝中异动,切记不可轻信轻言,也不可听凭任何的话来干涉旁人的决定,你要记得,你是灵佛,若是你不愿,谁都不能逼你。而你爹娘的事……自有师傅来做主,你只需潜心修佛,早日受戒,方能拯救苍生。相檀,你答应为师!”上一世,这些话傅雅濂也曾对顾相檀殷殷遵嘱,但是顾相檀到底一句都没有听进去,这一世……他全都记下了,至于能否做到,顾相檀想,还需审时度势再探对策。见他垂首不言,傅雅濂叹了口气,“总之,你若有事就找观正禅师商量,或者写信给师傅,我去接你回来。”顾相檀鼻头一酸,终于点了点头。傅雅濂才过而立,鬓边却已隐隐生了华发,顾相檀看着他道,“师傅,爹娘在天有灵定是希望您福寿绵长,相檀心性未定,以后还要跟着您学佛呢。”所以,请您一定要平安地等着我回来……傅雅濂眼睛也有些红,隐忍着替顾相檀整了整衣摆,轻“嗯”了一声。顾相檀没有受戒剃度,所以并未穿袈裟,只着一身月白素服自大殿走了出去,身后则随着方丈观世,观蕴、观渡、观正和观惑四位班首禅师、还有院中八大执事和一干僧众,一路浩浩荡荡行来。门外太子赵勉带着皇家护卫骑于马上,威风凛凛气势凌人,见得顾相檀稚龄只勾唇一笑,似带不屑,却被观正一声大喝,“相国寺前,缴械,下马,见灵佛如见天颜,谁敢不从!”这句话可是当年太祖金口玉言,哪怕是宗政帝也不敢说一句“不”字。赵勉面皮抽了抽,还算知道这差事的轻重,于是翻身下了马,而他身后护卫见此,立时纷纷跪下,向顾相檀磕头见礼。顾相檀一眼都没有看赵勉,只回头牢牢望了望傅雅濂和相国寺的禅师们,这才咬咬牙由着苏息掀帘上了轿辇。轿外,陈彩一声高喝:“——回京!”似是预示着顾相檀命运轮盘再一次开始的慢慢滑动……☆、顾府轿辇行了一阵,顾相檀似有所觉地偷偷掀开窗帷一角,就见不远处的小山坡上站着一个人,衣袂翩翩白衫飞舞,顾相檀紧紧盯着他的身影,对方似也在目送着他们这一行的远去,只一动不动地负手而立,直到糊涂得再也瞧不见了,顾相檀才依依不舍地收回了视线。放下窗帷,顾相檀坐回椅上怔怔地望着手上的佛珠,又抚过其下某人亲手替他绑上的绷带,呐呐地轻唤了一声。“渊清……”……赵鸢的身世和顾相檀有着相同之处,两人都是自小便离了京城离了家人,只是顾相檀是被父母送出来的,而赵鸢则是被宗政帝送出来的。顾相檀出生于大邺的裕国公府,那时先帝还在,其父顾璟长官居一品大员,爵位世袭。顾相檀降世的那一日更传闻紫云避天,霞光遍地,奇相不迭,且稳婆一看这孩子不似一般新生儿皮皱脸红,反而面目清明唇角带笑就断言乃大福之兆,日后必定承天之祜大吉大利。谁知这头顾家还没来得及高兴个几日,那边管家便来报说,府外来了一众僧人,要求见……小少爷。当即顾璟长心头就觉不妙,灵佛圆寂未满十日,皇上责令天下缟素,这些和尚早不来晚不来,此时来了,必定有事相求。但又不能不见,于是一番斟酌,顾璟长还是去了,不过却未让他们如愿得见亲儿。若是来的是旁人倒也算了,顾璟长还能装傻推脱,可一瞧见观世的面,对方来者何意,他已知晓了八、九分。观世也不同他绕弯,恭敬有力的宣了声法号后便道,“国公大人,灵佛遗世前已留下灵童生辰八字,我等照之寻来,奉命接他回寺。”且不说顾璟长同夫人成亲足有五、六年才盼来的儿子,单是顾相檀是顾家的长房长孙,若是当了和尚,那自此以后都要常伴青灯古佛,再难享人世繁华,顾璟长就不会愿意了,更别提灵佛阳寿长不过而立,从未有一个能活过二十五岁的,哪怕外界所言灵佛再如何尊崇高贵,但于他们这些未看透凡尘的人,观世这一说,不是要挖了顾家人的命嘛。所以,无论对方怎般肺腑相劝,顾璟长都不点这个头。他身居高位,大邺虽有祖制不得阻碍灵佛出世入尘,但哪怕先帝知晓了,也只能从旁游说,下不得重手,而在此之前,灵佛大多降生在寻常人家,这般金紫银青之族,还是第一次。于是顾璟长不肯,又无人能勉强他,一时倒让事情陷入了僵局。然而,渐渐地,天下灾祸开始频起,不是西边遭了瘟疫,就是东边患了水灾,不下两年竟已伏尸百万哀鸿千里。民间跟着慢慢有了传言,皆说都因灵佛入不得世,归不了正道,佛祖才会大怒,遣下灾祸,惩治世人。而在几日后,更是噩耗突降。皇上猝然殡天!而原该最有希望即位的大王爷出使边疆,两日前却中了南蛮人的暗计,此时竟生死不明!?一时天下大乱!帝位不可一日虚悬,若是大王爷平安归来,则万事大吉,若是一旦有了不测……这话当下没人敢说,但又不得不说,于是二王、三王党羽打算揎拳掳袖蠢蠢欲动了。若论自身实力,当数三王赵典更胜一筹,但二王赵攸同大王爷赵谧私交甚笃,大王爷要是真回不来了,他余下的人便是二王最大的助力。就在形势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际,观世方丈再次入京,手执灵佛遗旨,召左、右相、三位国公、四位上将军宫中密议。二王赵攸为人偏听偏信,优柔寡断,也就是耳根子软。三王赵典为人记恶善妒,暴戾恣睢,也就是肚量很小。“灵佛似早知今日,遗世前留下一句箴言望诸位大人可予以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