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节
作者:来自远方      更新:2023-06-16 05:22      字数:3013
  “若令卿将兵从广西入,以西平侯从云南入,当用师几何?”翻译过来,如果朕要灭了安南,两路出兵,征调多少官军合适?朱能道:“安南黎氏罪恶滔天,我乃仁义之师,伐至不仁,臣等奉养天威,当一鼓扫灭。师之多寡,唯上所命。”陛下要灭了安南,打出的是仁义旗号,就要一鼓作气,才能彰显威严。出兵多少,还请陛下裁度。简言之,出兵不能少,少了不够气势。朱棣沉思半晌,转向张辅,“卿以为如何?”张辅抱拳:“臣附成国公之议。”依天子的口气,两路大军出兵安南,主将是西平侯和成国公无疑,他顶多是个副将,成国公军事水平一流,听他的准没错。朱棣颔首,再问孟清和,“此次出兵,卿有何议?”孟清和眨眼,问他?靖难之战,他有一定了解,安南那片真心不熟。除了中原人到那边容易水土不服,需要备下药材,还要小心大象犀牛一类的猛兽,当真不敢乱出主意。“陛下,臣仅知西南之地有瘴气,大军中应多召医户,备下足量药材。于军械,尤其火器,需多加看护,以防多雨受潮,战时不可用。”“善。”永乐帝道,“卿所言均大善。”皇帝开口表扬,朱棣张辅立刻附和。孟清和有点头晕,飘飘然之际,狠掐一下大腿,不成,必须清醒点!以永乐帝的性格,会白夸吗?一定还有后招!果然,善字刚落,话锋就是一转,“朕闻卿操练之火器队骁勇,可以一当十,可有此事?”“回陛下,臣手中确有一支火器队,以一当十却不敢当。”“可在京中?”“回陛下,在。”“好。”永乐帝拊掌,“汉王进献火炮火铳皆出自大宁,朕甚心喜,然擅使火器官军虽众,操练之法却难得。”话落,脸上带笑,看着孟清和。朕话都出口了,不表示一下?孟清和咬牙,吞下一口老血,他就知道!“若陛下不弃,臣愿领火器队操演,请陛下一观。”“好,兴宁伯果是国之栋梁。”“陛下,火器队暂驻扎城外,臣当遣人令其前来。”“不必,既是火器,自当于郊外操练,朕同卿到郊外即可。”“陛下……”孟清和想劝一劝,皇帝出宫不是小事,让人知道和他有关,又是一桩麻烦。“侯显,派人传旨,召平王,赵王,武阳侯等共赴大宁边军驻营处。”“奴婢遵旨。”侯显领命离开,孟清和知道事情已无转圜余地,只能奏请先到郊外点清军卒,清理场地。“可。”朱棣手一挥,准了。孟清和叩谢,起身,离开皇帝的视线,一路飞奔。今日之后,手里这五十个人,连带火炮火铳马刀,九成以上的可能又要交公。来之前,他早就料到了……咬咬牙,一切为大明!纵然如此安慰自己,出了宫门,骑在马上,迎着午后的太阳,还是忍不住的心酸,泪水横流,借着飞驰的骏马,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泪奔”。一同出宫的杨铎,看到此景,饶是心硬如铁,面冷如冰,还是控制不住的抽了一下嘴角。兴宁伯果真是国之良将,非……寻常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机营孟清和一路飞驰出城,驻扎在城外的大宁边军得知天子欲观火器队操演,激动之余,迅速行动起来。两门火炮,三十支火铳,五支短铳,均被装上改造过的战车。两百骑兵,五百步卒迅速集结,各小旗口中的木哨引起了杨铎的兴趣,孟清和干脆从荷包里取出一个,递给他。“木哨,杨指挥应当见过。”杨铎点点头,捏在手中,递到唇边,却没吹响,而是收进了自己怀中。孟清和瞪眼,天子亲军就这样?杨铎淡定自若,转头看向以旗帜号令军卒的百户,道:“兴宁伯练兵,果真有独到之处。”有独到之处也不能白拿东西不给个说法!一个哨子不算什么,这种风气不能助长!孟清和继续瞪眼。杨铎继续淡然。很显然,锦衣卫指挥使的抗压能力,不是孟伯爷能比。孟清和眼睛差点瞪脱窗,杨指挥使仍岿然不动。队伍集结完毕,不远处响起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锦衣卫打出仪仗,在前方引路,金吾卫羽林卫迅速清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或在马上,或散布于四下,不放过任何可疑迹象。永乐帝依旧是一身明黄—色常服,腰间的玉带换成了金带,悬挂的玉佩也被摘下,换做了一柄漆黑鲨鱼鞘的长刀。马背上挂着弓箭和箭筒,以箭头的锋利程度来看,绝不是做装饰用途。以侯显为首,五六名宦官紧随在永乐帝身后,均是一身蓝色圆领窄袖衫,胸前背后有葵花图样,腰束革带,佩长刀,挂硬弓,有两名宦官背负短枪,身材高大魁梧,古铜肤色,面容硬朗。除了没有胡子,比边军更显彪悍。将马缰交给亲卫,孟清和步行上前,目不斜视。尽量告诉自己不要在意,还是忍不住的眼红。身为大明的宦官,需要这么勇猛彪悍吗?需要吗?!这让纯爷们怎么活!“陛下,火器队已齐备。”“好。”永乐帝抬臂,马鞭遥指前往一处开阔地,已有边军立起木板和草人,还有数处石堆,“便择此处演练?”“回陛下,正是。”“可。”朱棣点头,孟清和立刻下令辅兵将火炮推往预定处。考虑到观看者的角度和安全问题,原本设定的炮位做了改动,两门火炮减至一门,火铳兵后增加了骑兵,为首三名骑兵各负一支半壁长的短铳。这样的排兵布阵很是稀奇,不只朱棣,一同前来的朱能等人也是满面疑色。火炮不是搭载于车上,而是在两侧装有木轮,以辅兵推动。目测至少两百斤以上的重量,竟不需驽马,以人力即可运行自如?更甚者,火铳可在马上使用?太多的问题,一起涌上,朱能和张辅等武将均是满脑袋问号,“陛下,这……”“暂且细观。”朱棣抬起右臂,止住了朱能的话头。他想问的问题一样多,现在还不是时候。孟清和请示操演是否开始,朱棣点头,“可。”“遵旨!”身为火器队的创建者,孟清和不能置身事外,打马上前,立在队伍中,抽—出新佩的长刀。刀锋一亮,又是让张辅等将领一阵眼红。好刀!看看兴宁伯手里的,再看看自己的,不免心中火热。若是能得一把,就不虚此行。刀身平举,炮兵已填装子炮。令旗挥下,战鼓声响起。伴着轰然巨响,一阵火光从炮口射出,立在百米开外的石堆木板已然塌落,几点火星引燃了木板,火光迅速燎原。三声炮响之后,列成三排的火铳手越过火炮,瞄准木靶草人,前排发射,最后一排填装火药铁丸,中间传递火铳,以保证射击不断。三段式射击法,朱棣早已知晓,但大宁火器队明显有了改进,且更为娴熟。五轮齐射之后,两排火铳手调换,五轮之后再换,立在前方的草人和木人无一不伤。火铳性能优良是其一,火铳手技艺熟练更为重要。“大宁边军果然骁勇。”大宁杂造局制造的鸟铳性能虽优于明军现有火铳,但连续发射十五次已接近极限。铳身热得烫手,不炸膛,也有将人烫伤的危险。“火铳散,骑兵冲锋!”号令以鼓声和令旗传达,三排火铳手迅速向两侧散开,散开时没有转身,而是横托火铳,目视前方,依序后退,此举又让观看的朱能等人眼前一亮。不过瞬息,火铳手已让开道路,五十名身着皮甲的骑兵,列成锥形,轰然发起了冲锋。大宁骑兵以兀良哈及边军精锐为主,待遇极优。自永乐三年,归附的草原部落和野人女真接连成为兵源,竞争更加激烈。参与火器队演练的五十名骑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冲锋在前的百户斜举长刀,两侧骑士双腿夹—紧马腹,双臂举起短火铳,两声铳响,无数细小的铁丸如天女散花一般,飞向了前方的目标。“此为何铳,竟不是以火绳引发?”未见有火绳燃起,朱棣大惊,朱能张辅等人也没好到哪里去。即便是汉王进献的鸟铳,也要拖条火绳,大宁骑兵使用的这种短铳竟不需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