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
作者:燕赵公子      更新:2023-06-16 06:12      字数:2515
  家里的事情安顿好以后,杨中元跟程维哲每天一大早就往宝珠街跑。铺子里的装潢才是重点,不仅二楼要重新做成雅间隔断,三层还要做成最好的豪华单间。于是他们两个人分开来跑,程维哲按照杨中元的意思一直留在铺子里盯着泥瓦匠们做活,而杨中元则到处跑着采买一应厨房用具、餐具以及家具。对于餐具来说,他总是最熟悉的。等到东西都差不多买齐了,已经好几日过去,杨中元这才松了口气,又催着程维哲一起去找菜商和肉商。他们要正经开食楼,自然跟丹落那种小打小闹的路边摊子不一样,每一日各种菜色要用到的所有食材都要有采买统一买回来,然后让小学徒一一处理干净。吃入口里的东西人们大多都很挑剔,所以杨中元也想着在这上面要精益求精,怎么好怎么来,不能为了省钱以次充好。好的食材味道是不一样的,做出来的菜也不一样。只有拿出最好的东西,才能吸引客人们流连忘返。衢州繁荣近两百年,只要能想到的,衢州就都有得卖。就连菜商和肉商也都自有他们的一套运转方式。在同一直给夏家供应蔬菜的菜头七交谈之后,杨中元和程维哲多少有些启发。在衢州,叫得上名号的食楼酒家几十个,大多数生意都还不错,却只有几家是交口称赞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不仅大厨的手艺了得,还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许多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点心与面食,便经常有食客直接买成品带走,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生意不好才怪呢。杨中元听了,想起他们在丹洛卖包子的时候,眼睛顿时就亮了:“阿哲,一楼还没开始装呢吧?”程维哲自然知道他想的是什么,听了笑道:“可不是,原本想拆完二楼的库房就一起开始干,这下可倒是省事了。”两个人相视一笑,却没有继续说下去。等到菜商跟肉商都谈好了价,他们这才回到铺子,一起在一楼大厅里转悠。因为也算面对着街心的位置,所以这一排一共只有三间铺子。左边的客栈只有两层,后面后院也有两层小楼做客房。而右边的褚氏布庄也是只有两层,一楼都是铺面,二楼则有雅间,供客人试衣定吉服。这样一来,立在中间的三层食楼便很显眼了。杨中元想着当时在丹洛的情景,不由道:“阿哲,不如我们还是开个窗口,专门用来卖点心?”程维哲扬了扬眉,道:“卖包子的时候生意就挺好,可是在这里,我怕到时候排队的人多,堵住街口,也怕打扰客栈的生意。”做生意嘛,讲究的是和气生财,无论是跟对手还是邻里,都要客客气气。程维哲想得也不无道理。因为这边的分店比较小,所以悦安客栈在这边并没有大厨房,只有一个简单的小厨房,供应夜里和早晨的简单餐食。程维哲话音落下,他自己也想到了这一点,突然惊喜道:“小元,悦安客栈这间分店没法做更好的餐食,但是我们可以,要不要去跟他们谈谈?”“谈什么?”杨中元一开始并没有马上反应过来,顿了一下才道:“难道你是想,咱们这边给送饭?”程维哲点点头,脸上的表情很是兴奋:“对……虽然他们有小厨房,但我前一阵子打听,听说许多客人都不在客栈用餐,觉得不好吃。大多都是满宝珠街找铺子吃饭,中午的正餐还好一些,可早晚两顿便有些麻烦了,我们既然想在靠客栈这边多加一个柜台,那便要跟客栈打过招呼才行,如果他们不同意,我们也不好贸然行事。但如果我们把送餐这一项说出来,恐怕事情就好办得多。”“那倒是,我们刚来衢州,虽然做自己的生意不用顾忌那么多,但也不好得罪悦安客栈为妙,他们毕竟是大店,交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强。”他们两个关于食楼的交流总是很多,有时候偶尔简单的几句话都能想出绝妙的点子,虽然生意还没开始做,但他们都有那个信心,将来点子都能慢慢做出来。他们不着急,不彷徨,脚步坚定而有力。他们知道,早晚有一天,他们能在这个繁华之地,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107新生临近夏初,整个衢州正是繁花似锦。迎春谢了又红,桂花香了又香,芬芳了满城烟雨。四月初的时候,夏家的二少爷提早降临人世,在痛了一天之后,夏君然安然生下了第二个儿子。第二日杨中元他们得到消息过去看望的时候,只看到了刚生下来跟小猴子一样的小宝宝。杨中元跟程维哲是都没见过小孩出生的,所以看到了倍觉新鲜。夏君然精神不错,虽然还躺在床上,但是面色红润,倒也是一直以来身体强健所致。见他们两个吃惊的表情,不由笑道:“小孩子刚生出来都那个样子,等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就知道了。”杨中元听了这话,不由有些脸红,他抬头看了一眼程维哲,又低下头去看那孩子。孩子真个很小,脸蛋子红红的,头上的毛发软软的,他闭着眼睛,仿佛做着最美的梦。“他真可爱。”杨中元感叹道。“你现在看他可爱,等以后晚上折腾你不让睡觉,吃了就拉,说尿就尿,你就不觉得可爱了。等到会跑会跳了,每天非得把家里搞得鸡飞狗跳才罢休,你看我们家大少爷,会说话以后便成了话唠,一会儿都不消停,小烦人精。”夏君然笑着说道,趁着大儿子不在,赶紧念他几句。他话音刚落下,一把孩童嗓音便从外面窜进屋里:“爹爹,你又偷偷讲我坏话。”杨中元跟程维哲回头,打眼就看到一个粉雕玉琢的总角孩童掀开帘子跑进屋来,夏家的大公子如今只得六岁,长相随了两位父亲,那是一顶一的好,叫人看了就心生喜欢。再一个,两位父亲也教育得好。那孩子见屋里还有外人,正要跑的步子马上放缓下来,乖巧冲杨中元跟程维哲行了礼,口中言:“杨叔、程叔安好,是来看弟弟的吗?”这样懂事的孩子,可半分都没有夏君然口里“烦人精”的样子,颇有几分知书达理少年模样。“梓玉,你也好,下课了过来看弟弟?”程维哲笑着招呼他。夏梓玉虽然只得六岁,可却早早开蒙,如今正在衢州城里最大的弘晏书院读书,是衢州城里有名的神童。“恩,先生知道我有了小弟弟,特许我早些回来看他。”夏梓玉说着,便有些不好意思。虽说担着神童的名号,但他自己也颇为勤奋好学,日日功课都比旁的孩子做得认真。功课做完了,他自己还要跟着爷爷学其他的书。夏君然和尚泽并没有在学业一事上过多强迫他,倒是他自己很上进。夏梓玉说着,便轻手轻脚走到小床边上,趴在床围上认真看着弟弟。床上的婴儿还在酣睡,而床边的孩童则一脸欣喜,那画面看起来十分温馨,屋里的三个大人不约而同减轻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