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作者:有只胖头鱼      更新:2023-06-16 08:09      字数:5124
  还好还好,霍妩暗自庆幸自己阻止的及时,若赵大伯知道他每日做的包子都给了太子妃的嘴里,还不得吓得撅过去。“小姑娘,好久没见你来我这儿吃包子了啊,这刚出炉的粘豆包,老伯给你拿一蒸啊。”赵大伯笑呵呵地招呼她。霍妩重重地点头,指着灌汤包道:“这个也给我来一蒸吧。”“好勒。”赵大伯应了声,“你先去那儿坐着,我这就给你端上来。”霍妩坐在小板凳上,取了双筷子,不多时,赵大伯就端着两笼热气腾腾的包子放到她桌上,霍妩夹了一个灌汤包放到小碗里。在吃这一方面,她可是个老饕了。她小心地夹起来包子,给包子开了个小洞,再把包子里的汤汁吸尽。肉汤浓郁的口感在味蕾里蔓延,直叫人觉得唇齿留香。这时再将剩下的包子皮和肉馅一口放进嘴里。这灌汤包做的皮薄馅大,肉馅揉的及有嚼劲,吃完了再饮一口大麦茶正好解解腻,第二口包子就好塞入口中了。赵大伯见她吃的香甜,乐道:“怎么样小丫头,老伯的手艺没退步吧!”霍妩吃得停不下嘴,忙里偷闲朝赵大伯比了个大拇指。赵大伯很是心疼地与她说道:“几个月不见,我怎么看你这丫头都瘦了,你等着,老伯一会儿去给你拿几个糖包带走。”其他熟客见状笑道:“我说老赵头,咱怎么就没这待遇啊,你个老小子可不能偏心啊!”“去你的,吃你们的去,跟个小姑娘还计较个啥。”赵大伯挥着布巾笑骂了一句,见有旁的客人过来,自去招待了。霍妩埋头吃着,忽然听见邻桌的客人正唠着嗑:“哎我说,一会儿去香积寺瞧瞧呗。”“去哪儿干啥?哦,想起来了,不是说有家小姐在那儿施粥布素点心给京里的穷苦百姓吗,这小姐可真是个好心人呐。”“可不是吗,我听说啊,那家小姐身份可不一般,那可是岭南陈家的嫡出贵女啊,与宫里的皇子连着亲呢!”“真的假的?”另一个客人显然吃了一惊,“我了个去,那她还亲自出来布施?”“可不是,这才说京里新来了位女菩萨啊!”霍妩停下筷子,与春莺交换了一个眼神,春莺会意,见赵大伯正忙着呢,就放了几个铜板在他案上,与霍妩走出这家摊子。“你说,这陈家来的嫡女,可是那个陈思璇?”霍妩与春莺道,“我记得,陈思璇小时候来过一趟京里,那会子她可不是什么好脾气,最是爱争强好胜的主,难道几年不见,她竟转了性子?”她越想越不明白,走到一半,步子转了个方向,春莺暗叫不好,硬着头皮道:“县主想去哪儿?”“还能去哪儿,自然是去香积寺,看看这陈家小姐是不是我想的那个人喽。”霍妩笑眯眯地道,“你放心,我就远远地看一眼,不会过去的。”香积寺外此时已排起了长队,最前列果然站了一名带了面纱的少女,正在为排队的行人挨个施粥。少女衣饰清雅,举止有礼,霍妩听见队末的那些老百姓都对她称赞不已。春莺喃喃道:“看来,这位小姐还真是在为城中百姓做好事了。”她话音刚落,就见霍妩一脸怪异的看着她:“春莺,你当真没看出来吗?”春莺纳闷地问:“县主何出此言呐?”霍妩无奈地摇头:“我在兰陵就听闻,陈家的矿山出了事,陈氏的人就是因此才进京的。你仔细瞧瞧,若她真心布施,何必专挑了人流最多的香积寺门口呢?京中大多穷苦百姓多半可不在这地界。”真要说起来,香积寺附近,来玩的还是各府贵人更多些。“她虽话里有礼,但你看她的动作,她递碗的时候都是尽力避开这些百姓的手的,就算是一不小心碰着了,她都会在边上放着的帕子上擦一擦再继续。”春莺恍然大悟,皱着眉道:“所以县主的意思是,陈小姐只是想利用这些老百姓,给她自己,给他们陈家博一个好名声?”霍妩转身就走,随意道:“或许是吧,谁敢说一定呢,又或许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也未可知啊。”春莺急忙跟上,“不是,县主,咱们就这么走了吗?”“不然呢?”霍妩笑道,“她若出自真心,自然是件好事,若不是,也没有关系。”“呐,我问你,在你饿极的时候,你会在意一个人递给你食物,是出自全然的好心,还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吗?”春莺摇摇头:“自然不会了。有的吃就好了,谁会管那么多。”“这就是了。”霍妩一脚踏上鞍子,钻进护卫牵来的马车里,“这些百姓也是如此。我只要知道,这些食物是好东西,也真真切切到了我大昌老百姓的肚子里。京里富贵人多,吃不上饭的人也不少,管他出自什么目的,对这些人来,是件好事不假。”“热闹看过了,咱们也该回了。”春莺在她背后悠悠地道:“县主,您是怕二公子下朝,正巧被他逮到吧。”霍妩:哈哈哈真是,瞎说什么大实话呢。她方才还一番云淡风轻的高人模样,这会儿就缩到了马车边上,连车帘都不敢掀开。车轴轮转间,不多时,她们就回了如归,春莺命人把马车驾到北院,霍妩刚想敲门,手轻轻一推,门就开了一条缝,她边走边回头与春莺道:“这门咱们走时没叫人关严实吗?”“怎么,有我给你看门,还怕有贼人来,拿了你的东西不成?”青年的声音乘风入她耳中,霍妩猛地往前看去,海棠树下,卫旌笙正含笑望着她。他长身玉立,玉冠束发,就这么站在树下,风带着海棠花瓣拂过他的衣角,他道:“发什么愣呢,还不快过来?”“我的……小姑娘。”最后这句话,他说的很轻很轻,但还是有的。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七哥:我拿你当媳妇,你拿我当亲哥???霍妩:其实,有时候我觉着你也挺像我阿爹来着七哥:眼前一黑……不好意思这两天更新的时间都特别晚,最近事情有点点多,但我还是会坚持日更的,等下个礼拜就会恢复正常了,小可爱们不要放弃我啊啊啊日常求收藏求评论,小可爱的存在就是我码字的动力嗷还有就是,这个月还有十天就结束了,那个,可不可以请小可爱们给瓶营养液支持一下啊,顶锅盖跑第26章 清谈霍妩猛地倒退一步, 她转过身去, 拔腿就往院外跑,速度之快, 倒像是身后有什么面目狰狞的猛兽在追赶她。卫旌笙长叹一口气,扬声道:“站住。”见对方脚步一缓,青年不自觉露出个浅浅的笑意,他道,“可怜我前些日子还染了风寒, 听闻你回来了,拖着病体都要出来见见你,谁成想,有个小没良心的姑娘,躲我倒是比躲山中恶虎还厉害。”霍妩僵在原地,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卫旌笙也不急,他好整以暇地站在原地, 看着小姑娘慢腾腾地转身,一小步一小步往他这儿挪。他挑眉,突然伸手捂住半张脸,继而发出一阵猛烈的咳嗽声。霍妩这才急了,忙大步过去扶住他,踮起脚尖去碰他额头的温度:“七哥你没事吧,身子不好就不要到处乱跑,就不能好好呆在府里养着吗?”“御医看过了吗, 怎么说的?对了对了,我从兰陵带了好东西给你,外祖父得了根千年老参,我切了一截给你拿回来的,你带回去交给荣保,隔段时日放在茶水里泡着喝,多少总有点益处吧。”少女仰着头看他,眼里的担忧和关怀再明显不过。她这个年纪的少女,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儿。卫旌笙不过短短几月不见她,却觉得像是过了数年那样久。卫旌笙还记得,阿妩自小就生得玉雪可爱,都说她跟观音大士身边的童女似的讨人喜欢。如今年岁渐长,她个子抽长不少,已有了属于少女的窈窕身段。一张小巧的瓜子脸,五官明艳动人,唇不点而红,唇峰上生着一颗极小极浅的痣。当真是,人间富贵花。卫旌笙叹道:“我没什么大碍。倒是你,说吧,躲着我做什么,我可没得罪你。”“哪来的话呀,七哥在阿妩眼里堪比星月光辉,又似天神下凡,我躲谁都不会躲你啊!”霍妩眨巴着眼,腆着笑就是一顿吹捧。卫旌笙虽晓得她尽会捡好听的话来说,可还是吃她这一套的,他心里舒爽,只是面上不显,他道:“少说这些有的没的来哄我。”霍妩支支吾吾地,想方设法地岔开话题,卫旌笙看在眼里,也不为难她,只是眸色见深,看样子,他家小姑娘什么时候竟有了些小秘密,连他都不知道。霍妩怎么好意思告诉他,自个儿前些日子竟然又开始做梦了,而且这梦见的对象,居然怎么看怎么像她七哥!那个她打小就经常梦到的场景,这几天又开始频频在她梦中出现。只是不同的是,小时候梦里的小哥哥老看不清脸,最近倒是越来越清晰,样貌举止,竟然和卫旌笙是一个模子里映出来的。只是梦中人杀伐决断雷厉风行,老是板着一张脸,总也没个笑意,冷眼看过去时真是吓得人腿都要软了,哪像她七哥温文尔雅,是再仁善不过的君子。惭愧惭愧,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她白日里分明也没想这些个有的没的,怎么一入夜倒净做些怪梦!她自以为小心地偷摸着瞄一眼卫旌笙,又立马收回视线,还当没被他发现,就像只知道自己是被爱着,永远不会被抛弃,这才有恃无恐的猫儿,作怪后就爱在主人家头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拿毛绒绒的猫尾巴瞎折腾。殊不知她这一举一动尽被他收入眼中,卫旌笙喉头一动,默默在心里背起了清静经。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卫旌笙啊卫旌笙,阿妩还小,你可做个人吧。“左右无事,明日皇长兄命我到兰亭清谈会看看,科考将至,或许会有什么好苗子也未可知。怎么,你要不要与我同去?”卫旌笙问她。霍妩怪道:“这种清谈会,太子哥哥不是一向挺有兴致的吗,怎么不自己去了?”卫旌笙笑意更胜,他道:“皇嫂有孕在身,皇兄恨不能一刻不离,哪舍得跑去兰亭看这个。如今啊,他连公务都巴不得能搬回东宫看。”“啊?”霍妩大吃一惊,随及抚掌而笑,“悦姐已经有了两个小皇孙,也不知这一回能不能如愿,叫她产下一位漂漂亮亮的小公主。”宋悦入住东宫不足五月,便传出喜信,次年生下一名健壮的麒麟儿,帝后喜得长孙,如获至宝,再过二年,宋悦二子出生,竟又是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旁人皆羡慕宋悦连生两位皇孙,深得太子宠眷,太子妃之位稳如泰山,却不知宋悦心里是烦的厉害,霍妩每每入宫看望,都能看到她身着劲装,指挥着皇长孙扎马步,看得霍妩都忍不住为这个侄儿捏一把汗。反观太子殿下,成婚后倒一日比一日来得福相,美滋滋地看着爱妻训子,一副有妻有子万事足的样子。宋悦老想生个如霍妩这般惹人疼的女孩儿,奈何一连两个都是皮实的熊小子,可不叫她气得牙痒痒。只是这清谈会……霍妩纠结了半晌,还是道:“要不我还是不去了吧,万一被我哥哥的好友看见了,转头就告诉我哥把我逮回家去,我可就惨了。”卫旌笙似笑非笑地望着她:“你是怎么会觉得,你那两位兄长至今不知你回来的消息?”“守城的兵士一见你霍家的令牌,回头就告诉了你二哥。哦对了,忘了告诉你,你去兰陵那段时日,父皇已升霍陵为禁军统领,恭喜你了。”霍妩哭丧着脸,仪态全无地蹲在地上:“完了完了。”“还有啊。”卫旌笙陪她蹲下与她平视,又接着说道,“荣保带着掌柜的口信来找我的时候,我与你二哥正在一处,所以……”他话说了一半,剩下的意思不言而喻。“啊啊啊七哥!”霍妩突然拔高了音量,鼓着腮帮子把手重重地搭在了卫旌笙身上,卫旌笙憋着笑,忍住戳她一下的欲望,勉强正色道:“何事?”“兰亭路途遥远,不如咱们这就出发吧!”“阿妩啊,兰亭到这儿,即使是步行前往,也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何来的路途遥远一说呢?”卫旌笙故意逗她,“何况你才刚刚抵京,正该好好休息才是。明日一早我来接你,定是来得及的。”“七哥放心,我一点儿都不累。咱们早些过去才更稳妥些不是。”霍妩信誓旦旦地答,夭寿啦,要是再不走,万一她二哥找到这儿来,那她不就惨了。想她去兰陵前,就是因为缠着二哥给她捉蛐蛐儿,两人才双双被母亲发现,连带着二哥也被好一通骂,也不知这会子他消气了没有。卫旌笙面露难色:“只是霍陵那里……他听闻你的消息后,面色可不大好看。不如你还是留在这里,我叫霍陵过来接你如何?”霍妩简直欲哭无泪,她连声道:“七哥我最喜欢清谈会了,你就带上我吧好不好?”卫旌笙瞧着迟疑了许久,这才点了点头。霍妩登时松了口气。卫旌笙所说的清谈会缘起魏晋时期,彼时盛行“清谈”之风。士族名流相遇,不谈国事,不言民生,谁要谈及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而是专谈老庄、周易之类,视之为高雅之事,风流之举。而到了大昌,这清谈会又与此前种种有所不同,如今的清谈会是无不可言。各地学子贵人在一处讨论争辩,各抒歧异,以驳倒他人为能事。诗书可谈,政事亦可谈。当今宰辅大人便是以清谈会上的一番论调入了陛下的眼,自此得以重用,平步青云。大昌民风开放,对贵女们的限制不比前朝苛刻。世家女子也可参与清谈一展言论,与郎君们一道投壶起诗,若真对自个儿的身手有信心者,下场纵马蹴鞠也无不可。卫旌笙到了年纪离宫建府时只封了郡王衔,因是他本事,硬生生啃下了几块硬骨头,这才渐渐入了陛下的眼,年前又加封亲王,封号裕。此番清谈会既有他到场,自然由他做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