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作者:张笙笙      更新:2023-06-16 23:21      字数:4543
  王老也是来梨花村改造的人,梨花村条件好,对下放改造的人管理没有那么严格,给他们统一安排在这栋黄泥平房里,房子虽破旧,但比起很多村子把下放改造的人安排到牛棚猪棚住好多了。平房里有一个客厅,客厅两侧各两间房,苏父苏母就住在其中一间里。王老脸上带上了不明显的羡慕,用蒲扇指了指后院说:“你爸妈在院子里种菜呢,你叫一声就出来了。”苏怡莹还在紧张地揉捏着衣角,就听到苏楠大声地叫道:“爸妈,我带妹妹来看你们了。”只见客厅旁侧的一扇门里跑出了一个长相美丽的妇人,她脸上带着惊喜,身后还传来了一个男人提醒的声音:“美意,走慢点,注意脚下。”美丽的妇人长得和苏怡莹很相似,只是更成熟而有韵味,气质高雅,她跑到了苏怡莹跟前一把抱住了呆滞的苏怡莹,连声说:“妈妈的怡宝,瘦了。”在陈一遇的照顾下,她伙食算很不错的了,不仅没瘦,其实还长了点肉,只是以前就偏瘦,现在刚刚好而已,加上这一年长高了一点,视觉看起来就苗条了很多。苏怡莹没见面前还是紧张不安的,毕竟不是原装的,既因为记忆而挂念,又因为不同而担心。不过见了面之后油然而生的亲切和思念,就让她情不自禁地落下了眼泪,不由地抱紧了苏母,带着哽咽说:“妈妈,我好想你们。”记忆的交融和信件的往来,让苏怡莹对这个时代的亲人拥有亲情,虽然没有对现代朝夕相处的父母那么深,但他们仍然是这个时代最亲的人。苏怡莹在内心默默地向如今在现代的苏怡莹说:我会好好对待苏父苏母,希望你也同样。她对现代最大的挂念就是自己的父母,希望现代的苏怡莹也和自己一样,因为记忆交融而对亲人的相处感同身受,好好照顾父母。这样想着,她冥冥之中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对这个时代的隔膜完全消失了。听到苏怡莹带着的哭音,苏楠和苏父也不禁有些泪目,这一年多对于苏家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年幼的孩子各奔东西,事业无望,有家不能回,只能在梨花村的一角坚持。苏知信搂过苏母的肩说:“好了,好了,孩子来看我们,这是好事,不要哭了。”苏楠说:“是啊,妈,走去你们房间,看看怡宝给你们带了什么。”苏母摸了摸眼睛,还是不放抓住苏怡莹的手,握着她的手说:“怡宝,怎么又给爸妈带东西了,说了不要给爸妈寄东西了,爸妈有吃的,你留给自己吃,你还要长身子呢。”苏怡莹像记忆中一样撒娇着晃了晃握着的手说:“妈,我够吃呢,自己做的,就是想给你们尝尝。”苏知信向王老说一句:“王老,我先带我孩子去房间,等下给你尝尝我女儿做的吃的。”王老乐呵呵地说:“快去吧,你女儿可真能干,我有口福了。”几人走进了客厅左侧靠后院的那扇门,房间有十几平米,放着简单的几样家具,一张床、一个柜子和一张桌子、几张椅子,仅此而已。但是房子整理得很有品味,东西的摆放,小物件的装点,看得出主人的生活情趣和用心。苏知信没有忘记后面的陈一遇,带着一丝欣赏说:“一遇,怎么你一个人提东西,快放下,快放下。”陈一遇脸上冷清的表情少见的融化了,他将东西放在桌子上,带着恭敬说:“伯父、伯母好。”苏母审视地扫了遍陈一遇,虽然她知道陈一遇这个孩子人很不错,但那时没有和自己孩子在一起,如今和自己女儿在一起了,看的标准就不一样了,不过她看了一会就满意地转了视线。陈一遇这个男孩长得不错,虽然不够阳刚,但从女儿的信里她知道陈一遇身手不错,并不是眼前看的这样。重点是他很照顾怡宝,是真心地疼爱她,这才是最重要的。她的眼神让陈一遇整个人都紧张起来,手脚都有点僵硬,好在只是一瞬,等苏母目光移开了,他不动声色地舒了一口气。看到这一幕的苏怡莹偷偷地笑了起来,原来陈一遇也是会紧张的,她既好笑又感动。苏母说:“谢谢你对怡宝的照顾。”陈一遇赶紧说:“我也没做什么,怡莹很懂事的。”苏父制止了他的推让说:“即使她懂事,但如果没有你,她过得没有现在这么轻松。”“都是我应该做的,没有她,我也没有这么快乐。”苏怡莹在一旁听着有些害羞了,连忙打断他们的对话说:“爸妈,看我带来什么过来。”苏父苏母也不去聊了,好笑地看着小女儿向他们一个一个推销自己带来的东西。东西很多也很杂,各种好吃的堆放在一起看起来让人有种都尝尝的欲望,有些是以前就邮寄过的,有些是新的,让人体会到儿女的孝顺和关怀。苏知信看着满满一桌的东西,满足又不舍地看着自己的女儿说:“怡宝,下次不用带这么多东西来,爸妈不缺东西,你留着自己吃。”虽然刚才老婆说过一遍,但怡宝肯定是不会听的,可是父母就是这样,既感动于儿女的孝顺,又惶恐给儿女带来麻烦,只想儿女过得更好。苏怡莹开心地弯了弯眼睛说:“爸,我那还有呢,我和陈哥哥时不时就有新鲜的肉和菜吃,你不用担心。”苏母担忧地说:“你去山上有危险吗?”苏怡莹写信说过这些野味都是和陈一遇去山上采药得到的,但是苏父苏母还是忧心是不是有危险。苏怡莹说:“安全着呢,就在村子旁边的山上,而且我们都是做陷阱,没有自己去林子深处抓。”苏楠看了看桌上的肉干等,回想了下,怡宝常给自己邮寄的零食说:“这山上野味这么好抓吗?”陈一遇带着一丝骄傲说:“怡宝运气好,每次她去都有很多好东西,以前送来的灵芝,就是怡宝第一次上山发现的,我去了山上这么多次都没看到。”听到灵芝,苏父笑着说:“好在有你们送来的灵芝药丸,美意的身子好多了。”陈一遇做了药丸后就邮寄给了苏父苏母,不仅是灵芝药丸,其他各种养生或者日用的药丸药粉都会邮寄过来,给苏父苏母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苏怡莹看着眼前气色红润的苏母,都快忘记了记忆里体弱的苏母了。陈一遇说:“我给伯父伯母诊下脉,看看身体怎么样?”苏知信直接拒绝说:“我好着呢,不用了,你给你伯母看看就行。”其实他这一年多来劳作有点力不从心,从前都是脑力活,缺乏体力锻炼,现在每天干农活,对他来说并不轻松,不过现在做久了,也更习惯点了,可是他并不想家人看到自己的劳累,怕他们担心。苏怡莹拖着声音向苏父说:“爸,就让陈哥哥看看嘛,我想要知道你身体怎么样,不要让我们担心嘛。”苏父看着女儿恳切的眼神,也就松口说:“那好吧,我身体没什么事的。”最后还说了一句。陈一遇熟练地给苏父苏母看了看身体,说:“伯父就是这段时间劳累了,有点体弱,我带了些养生的药丸,伯父可以按时吃来养养身子,还有就是因为总是弯腰干活,肩膀、腰椎有点伤,我等下给伯父针灸一下,行吗?”苏父惊喜地说:“一遇,你还会针灸啊?”陈一遇会医术他是知道的,以前就听陈父说过,只是没想到陈一遇小小年纪连针灸都会,看他的性格就知道,如果不是有把握了,不会开口说针灸。陈一遇嘴角勾了勾说:“还是怡莹给我找的针灸的书,我照着学的。”苏楠好奇地问:“怡宝找的,在哪找的?”苏怡莹炫耀道:“在废品收购站,我在一堆小人书里找到的。”苏楠吃了一惊:“现在还可以在废品收购站找到好东西,我以为都被人先清了一遍了。”现在很多废品收购站对外开放之前就会整理一遍,有门路的人会先把有价值的东西都拿走。陈一遇笑着说:“怡莹运气很好的。”苏怡莹理直气壮地点了点头,似乎在说是的,就是我,我运气很好的,大家都好笑地看着她的可爱的小模样。陈一遇接着说:“伯母底子还有点弱,要坚持吃灵芝养生丸,这次我又带了点,坚持吃段时间就会好了。”苏母听到这个,高兴地点了点头,自己的身子不会给家人带来负担她就放心多了第56章苏怡莹和苏楠听到爸妈的身子都没什么大问题,养养就可以恢复后,都十分高兴,等到陈一遇给苏父针好灸,苏怡莹已经被苏母带着认识了这栋平房其他下放改造的人。这里包括苏父苏母一共是5个人,王老一个,还有两人年纪大的老人,都是后面有人操作给安排到梨花村来改造的。虽然后面的人不足以给他们免去头上扣的帽子,但安排到好点的地方对下放的人来说,还是好很多的,所以这几个人生活比不上从前,但起码和一些地方相比不会危及到生命安全。快到午饭时间了,苏楠带着一丝玩笑说:“爸妈,怡宝做饭可有天赋了,我们以前在家真是浪费了她的才能。”他的话不仅引来了苏怡莹的怒视,还被苏父说了一顿:“这有什么好浪费的,女孩子在家就是要好好爱护,你妹妹这么小,我们怎么舍得要她做饭。”苏楠被说得哑口无言,谁叫苏家奉行穷养儿子富养女呢。苏怡莹满足地给苏楠抛了个挑衅的小眼神,那股子开心劲让大家看了都好玩。不过苏怡莹也想动手做一顿好吃的给父母,于是主动说:“爸妈,等下我去做饭给你们尝尝,大家吃了都说好吃呢。”苏父说:“怡宝,你就坐着好好玩玩,做饭这件事交给你哥去。”苏楠抗议道:“爸,我也要好好玩玩。”谁还不是父母的小宝宝呢。苏父撇了眼一脸求关爱的儿子,有点不想看,“你这么大人了,还撒什么娇。”不,苏楠你不是小宝宝了。苏楠:“……”看到家人在自己身边,苏母在一旁笑得一脸幸福。苏怡莹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这么生动的画面从接收的记忆里来到了现实,一家人的嬉笑怒骂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流淌在血液里的情感,让人看了又开心又感动。从这一刻,苏怡莹真正地融入了这个身份,虽然她仍然忘不了现代的父母,但苏父苏母也是她的父母,她会好好和他们相处的。苏怡莹撒娇着说:“爸,就让哥给我打下手,我掌勺,既不累,又可以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苏父对儿子是严厉的,但对女儿完全就是娇宠,一看到女儿撒娇,一下子就败下了阵,连声说:“好好好,爸爸妈妈尝尝怡宝的手艺。”接着不忘叮嘱一脸无望的苏楠说:“等下好好做事,不要让怡宝累着。”苏怡莹推着故意装没有力气的苏楠走去厨房,还没走几步,手上的重量就被陈一遇接手了,只听他说:“伯父伯母,我去帮怡莹打下手,让苏楠陪你们说说话。”苏母还想要拒绝,苏楠就不客气地转身回了座位说:“好啊,陈一遇就辛苦你了,我陪爸妈说说话,好久没见了。”苏楠:我家的白菜可不是这么好拱的。苏母没好气地拍了下瘫坐在椅子上的苏楠:“一遇啊,哪能让你去呢,让苏楠这个懒小子去。”陈一遇带着敬意说:“伯母,我也会做饭,这些事我很熟悉,一点都不累。”不经意中展现的优点,苏母满意地扬起了笑,苏楠:这个小子。苏母说:“那就辛苦你了,一遇。”陈一遇面带诚恳地说:“没什么辛苦。”在陈一遇的帮助下,苏怡莹很快就做好了午餐,她将带来的肉干等材料用到了午餐中,又美味,材料又丰富,受到大家的好评。桌上,王老端着盛满汤的碗,满足地喝了一口说:“知信啊,你女儿这手艺可真好。”拿着筷子的手还不忘比了一个棒字。苏父面带骄傲说:“别看我女儿小,但手艺确实不错,而且啊,一学就会,这些菜啊,我们在家都没有教过她,她自己当知青的时候一下就学会了。”另一个老人说:“这个不是野路子啊,看盘肉干炒的,很讲究啊,女娃,你可跟了个好师傅啊。”苏怡莹说:“是啊,这盘菜是一个长辈教的,他以前就是这一行的。”苏母疑惑地问:“就是信里提过的王叔吗?”苏怡莹点了点头说:“就是他,他给我说了很多菜谱呢,以后做给爸妈吃。”苏母眼里盛满了笑说:“好。”苏父说:“王叔?他也是下放改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