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1:55      字数:4836
  ,咱们一起聊聊。”待罗彦几人坐定,老者又开口,这次却是对原本就坐在那里的几个人说的:“既然几位也有心,就先向这几位小友表明身份吧。”然后转头对罗彦几人说:“老夫陆德明,忝为国子学助教。”随后就是一位看起来约摸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也学着陆德明一般捋一下胡须:“老夫孔颖达,忝为国子学助教。”这说话的语气都似乎和陆德明仿佛。周晋本身就是个笑点低的,看到孔颖达那故意跟陆老夫子顶牛的表情,当即忍不住就笑起来。其他几个人碍于礼数,却也不敢那么放肆,但是很显然憋得非常辛苦。陆夫子佯怒:“竖子,怎么在小辈面前如此失礼。”似乎平时就玩闹惯了,孔颖达这个时候反而一撇嘴:“天性使然。”这下子所有人都笑了起来,罗彦那几位强忍着笑的同窗,这会儿终于不用那么辛苦了。笑闹过后,又一位稍显年轻的自我介绍:“在下秦王府主簿李玄道,幸会。”接下来三位分别是盖文达盖文懿两兄弟和天策府从事郎中于志宁。等这几位大人物自我介绍完毕,罗彦这些小辈自然而然也要介绍一遍自己。由于罗彦几人平日里玩闹惯了,倒是没有陆老夫子几人那样清楚的排序,因此几个眼神交汇之间,算是定下了顺序。当下罗彦首先开口:“小子罗彦,庐州人,昨日才得了进士科甲等,尚无实职。”罗彦有心进文学馆,因此倒是简单的把自己的情况介绍一遍。“恩,如初见的那个罗彦,我知道。你小子倒是让孔家竖子嗜酒多了一个理由。”陆老夫子这个时候终于找到机会向孔颖达开炮,罗彦几人不明就里,反倒是陆德明一行人大笑起来。效果之后李玄道张口解释:“那天教坊司我等就在场,孔助教当夜在教坊司喝了一整夜的酒就连第二天去国子学授课都忘了,理由就是听了你的如初见,想起当年的佳人。”孔颖达不禁老脸一红,怒道:“李玄道,你也不要把自己摘出去,那天晚上你也一直喝酒的好不好”这话说的李玄道有些心虚,也就没有反驳。陆老夫子看着心里好不痛快,不过还好没有忘了正事,摆摆手,示意让罗彦几人继续。接下来就是周晋了:“小子周晋,也是庐州人,恩,方才中进士科乙等。”周晋的介绍是没问题,不过他那雄壮的身形倒是让几位大人好奇。这次倒是天策府从事郎中于志宁率先开口:“小友是不是行伍出身,方才看小友走路的姿态,倒是有几分军中风采。”周晋讪然:“家父乃是庐州游骑将军,打小小子就被家父当做军士训练,也曾在军营住过一段时间,因此有了些许行伍气息。”听了这话于志宁眼睛一亮,连声说道:“改日有暇,小友不妨来天策将军府一叙。”周晋当下面露喜色,罗彦几人也是羡慕不已,没想到众人里边这货倒是先被招揽。这个时候秦王还在山东平定余乱,天策将军府的大部分人都跟过去了,留下于志宁,一方面是为了军务方面方便与长安联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处理秦王势力在长安城中的武力问题,比如保卫工作和招揽人才。听到周晋有这样的出身,于志宁可是乐坏了。有军营经验的文人,对现在的天策将军府来说,那就是急需的人才。天策将军府能打仗的不少,但是能处理军务的文人可是稀缺货。随后就是方才为罗彦开道的那位士子。这位名叫陈琦的士子也是一个非常有急智的,只听他说:“小子陈琦,拜见诸位大人,如今白身,准备回庐州努力一番,明年继续来考进士科。”方才陈琦的声音也是够大,就连陆德明几人也听到他说话了。当下陆德明就开口:“小友也是个妙人,想必努力一番,明年定然是能榜上有名。”听了这话,陈琦当下喜出望外,连声道谢。有一位国子学助教背书,将来进士科也就有了保障。随着剩下的几人自我介绍完毕,陆老夫子几人开始了他们的正题考校罗彦几人的学问。这里边的几人,文学方面有陆德明孔颖达两盖,政事方面有李玄道,军事方面有于志宁,所以这番考校的水准肯定不低。罗彦倒是也没有什么紧张的感觉,由于进士科的经义要求相对来说较低,所以这方面主要还是孔颖达来问。这位孔圣人的直系后代可是底蕴深厚,儒家经典张口就来。好在孔颖达也知道罗彦等人的水准,问题主要还是出在论语和孝经礼记和左传这四本书上面。正好,罗彦对于这几本书虽然理解的水平还有差异,但是原文还是在系统的帮助下记得很清楚。对于有些文章的理解,倒也说的头头是道。周晋几人也差不到那里去,因此整体上陆德明几人对这几个年轻人还是很满意的。接下来就是李玄道出场了。他抛出的问题倒是很有意思。如今大唐刚刚建立,各地叛乱层出不穷,北方的突厥也是蠢蠢欲动,可谓是内有外患。李玄道问的就是,这个时候大唐应该怎么办说起来这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不论怎样作答,似乎都可以。但是越是宽泛的问题,越考验人的决断能力。抓得住重点,你才能有合适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还不能泛泛而谈,必须要有足够的干货。一向大大咧咧的周晋在思索的了一段时间之后率先开口:“小子暂且抛砖引玉。就目前的局势来讲,攘外必先安内。而依照过往的叛乱,都是固定的几个人和势力,擒贼擒王,如今刘黑闼部已被秦王平定,但是刘贼尚未授首,因此山东山西两地依然需要军镇压。剩下的就是江淮军杜伏威部,杜伏威此人素无问鼎之心,成如今之气候,怕也是被部下裹挟所致,因此可以私下派人与杜联系,使杜伏威部受降。不过杜伏威部下倒是有不少野心勃勃之辈,怕是到时候需要仔细清理一番。这最大的两股势力一去,剩下的那些叛乱便丧了心智,到时候或打或拉,倒是容易不少。”周晋毕竟是军人世家出身,虽然讨论政务,但是思想还是往军事一方面靠拢。李玄道听了周晋的思路,与于志宁相视一笑。接下来众人把目光转向罗彦,小辈的几人就周晋和罗彦中了进士。这会儿周晋说完,也是该到罗彦了。对于目前大唐的局势,罗彦大致是知道历史走向的。因此参照着自己的记忆,罗彦考虑了一番之后就对答:“正如周兄所言,刘黑闼部依然平定,所虑无非就是刘贼投了突厥,如今突厥刚刚越冬,正要乘机劫掠一番,想来不会长途奔袭,因此接下来山西一地必须陈重兵防守。内乱的针对策略周兄也说的非常详细,小子也就不再赘述。接下来就是小子的一家之言,各位大人不妨姑妄听之。所谓民富国强,如今各地乱局初定,百姓流离失所的不少,土地荒废也是不少。朝廷不妨乘此机会,将这无主的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再授田于百姓。百姓有了田地,自然不会轻易从贼,甚至为了保护已有的土地,还会力抗贼部。这反贼无处招兵,变成了无源之水,朝廷大军一到,收拾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之后便是要轻赋税减徭役,想必朝堂里有不少大人们都上过这样的奏章。但是这样做了,国库必然会空虚。国家的各种开支又不能缩减,节流不行,那便需要开源了。正好,小子这里也有一个成熟的想法,稍后便写出来送到秦王府上供诸位大人参考。小子能说的就只有这么多了,还望诸位大人海涵。”陆德明几人听了罗彦的话,思索了良久,然后彼此低声说了几句,之后就由陆德明给出答复:“后天你等要去吏部,那就明日直接送到文学馆,正好老夫明日值守。”罗彦听了,暗自开心,看来,这就算进了文学馆了。第十四章为伊消得人憔悴等罗彦说完,基本上李玄道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之后的士子答案也逃不出罗彦和周晋答案的范围。因此,陆老夫子几人耐心听完之后,只是简短做了点评,也就算过去了。最后的军事方面,由于在场的也只有周晋一个人有这方面的功底,于志宁也就没有再多问。也是罗彦几个人刚开始还严阵以待的考校就这样算是结束了。罗彦以为这样就算是完事了。显然,罗彦是低估了陆老夫子的热情。挥挥手,示意刘卿语停下,然后陆老夫子就叫道:“刘大家,且过来一叙。”听到这话罗彦心里就是一突,诚然,这次过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见刘卿语。但是刚才看到陆老夫子和孔颖达的玩闹,恐怕这美人关真是不好过啊。刘卿语听见陆老夫子叫她,却也没有立即停下,而是把当下奏的这一曲彻底弹完,收拾好了琴,这才轻移莲步,缓缓走了过来。这会儿刘卿语还是带着那顶遮了轻纱的斗笠,走过来之后向在场的众人浅浅一施礼,就坐在了丫鬟拿过来的绣墩上。孔颖达这会儿嘿嘿一笑,对着罗彦就说:“罗小子,如今你可是再见了,不知道这如初见还能不能说得出口。”显然,孔颖达的意思就是要让罗彦作诗。没等陆老夫子说话,盖文达应和道:“前些时日是如初见,而今自然也是能如初见。但是若无新诗,可是辜负了我这打秦王府酒窖里取来的剑南烧春,可是比你前些时候喝的新丰酒好多了。”显然这几位的意思都一样了,作诗这件事情,今儿是逃不掉了。罗彦想到这里,也就大大方方站起来,躬身一礼,然后就说:“恕晚辈无状,盖前辈能否先给小子一杯酒。正所谓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今日小子便再狂妄一回。”谁知罗彦短短一句话,就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喝彩。“好一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有此一句,今日当多喝三大杯。”孔颖达率先叫喊。两盖兄弟也是鼓掌叫好,盖文懿更是不待自己哥哥斟酒,自己就倒了一大杯递给罗彦。至于李玄道和于志宁,也是目光闪烁,似乎想起了什么。场上最淡定的还是陆老夫子,只见他挥手找来一个军士,然后就吩咐:“去,向那些外边的人讲,罗彦有一新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仅这一句,值得我为他扬名。”很快场外也是一阵惊叹。罗彦接过盖文懿递过来的酒杯,俯身示意之后,抿了一口这盖文达赞不绝口的剑南烧春,感觉确实比新丰酒好多了。仅仅是这一口,罗彦便觉得自己的胸腔中有热血在沸腾。将目光转向刘卿语,看到她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罗彦的心似乎跳的很快。在还算宽阔的场中踱步,每走一步,罗彦就轻啜一口酒。等一杯酒喝完,罗彦站定,转身对着刘卿语就朗声吟出:“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词这种文体,饶是如此,在场的这些人文学底蕴都非常厚,因此虽然罗彦吟的东西并不符合当下诗的体例,但是其中的韵脚和情感,倒是把这些人给感动到了。陆夫子这时候自饮已被,然后大笑:“为伊消得人憔悴,不错不错,看来你是下定决心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说着,锐利的眼神刺向罗彦。心知陆夫子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意,罗彦只好苦笑:“情之所至,一往而深。小子心知此事不易,但是徐徐图之,却也并非不可能。”本来就被罗彦的这种痴情感染,这会儿突然听到罗彦说这么一句徐徐图之,似乎是另有所指,也都是官场的老油条,表面上不懂声色,私底下眼神倒是一番交流,然后点点头。之后还是陆夫子出面:“既然你已经做了决定,那么老夫也就祝你心想事成了。”然后转头对着刘卿语说:“刘大家,看来你是遇到了良人。”孔颖达出现的还是那么及时,陆夫子话刚讲完,他就紧接着说:“刘大家,老夫就等着喝喜酒了,最好是新丰酒。”随着孔颖达的调侃,除了罗彦和刘卿语羞红了脸,其他人都大笑起来。随后孔颖达就像好奇宝宝一样,询问刚才罗彦刚才念得是什么。心知现在词这种文体还没有出现,罗彦只好编一套说辞:“这是小子前几日得知教坊司谱了那首诗的曲子,由是想起在庐州民间曲调,便自己创了这般文体谓之曰词。以特定的平仄和韵脚为词牌,以特定的曲调为曲牌,便于传唱。”在场几个专修文学的听了罗彦的解释顿时眼睛一亮,这种新事物,倒是对于一个人扬名有很大帮助。平日作诗,传唱度自然不高,但是这种新出现的问题,居然能够轻易编成曲谱,那么考校文才的同时,还可以更广泛的传唱,这样一来,文人出名就容易多了。想到这里,几人都是一阵惊讶。毕竟这种东西被一个刚刚中进士的人弄出来,还真是厉害。周晋几个人也是一阵惊叹,对于罗彦口中说的词这种东西,他们也能够明白其中的厉害。想到初创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同窗,也是不由地庆幸。以后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请教罗彦,近水楼台啊。想到这里,几人不由地一阵激动。盖文达兄弟两一阵大笑,然后对罗彦说:“天下士子有福了,多谢罗小友。”盖氏兄弟出名也是很坎坷的,虽然学从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