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1:56      字数:4821
  的部分。真正的精华还是在权书衡论里边。这么专业的话要是大家不懂,还有一句话可能大家看那些军事电视剧肯定有所耳闻“为将者,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句话简直就和克劳塞维斯战争论里的几个经典语句相媲美了。历史上苏洵把他的这些作品献给欧阳修看过后,欧阳修直接说他可以和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乎公卿士大夫争相传颂苏洵。欧阳修是什么人后世可是有人把他和韩愈、柳宗元以及苏轼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用系统的评判标准,那绝对就是文宗一级的人物。被这样的人称赞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还被比作是刘向贾谊一样的人物,这个评价可以说高的离谱。罗彦也不知道走的哪门子运,新手礼包就获得了这样的东西。是的,罗彦这会儿就是想把权书和衡论放出去。没有办法,他倒是想去酒楼里边吃吃菜喝喝酒然后念念诗,这样简单舒服地获取声望值不是很好但是真做不到啊,脑子里没有那么多存货,要么就是有那么一两句。这样说来,还不是跟没有一样。罗彦拿出纸笔,坐定之后再次回想了一遍,这才下定决心提笔。罗彦这会儿真心是心在滴血,还是有些舍不得。不过为了美好的将来,拼了。不过选择到底写那些内容,也是要讲究的。衡论更像是在讲帝王之道,这个时候罗彦才是个九品芝麻官,虽然身在皇城办公,但是连见李渊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写这个基本没用。不过权书倒是非常合适。这本集治道、兵法、史论为一体的著作,对于现在风气还算是开放的大唐,里边好多大胆的前瞻性语句也可以被世人接受。而且,对于军队,这样指导作战思想的东西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反正要替自己扬名,自己也只能找陆老夫子这些人。到时候先让陆夫子带到山东,让那些名传千古的将军们看看,拉好关系,自己将来跟着打打突厥之类的也方便不少。想到这里,罗彦心中的痛终于没了。反而是想到将来的好处,这手底下快了不少。毕竟也是好几千字,饶是罗彦没有注重自己的书法,这些东西也写了一整个下午。眼见着天都快黑了,罗彦也不顾自己还没吃完饭,匆匆出门。但是出了开化坊罗彦就遇到一个难题,自己是想找陆夫子来着,但是不认识去他家的路啊。想来想去罗彦想到了一个馊主意,摸摸自己的荷包,感觉银钱够用,直接叫来一辆马车。上了马车之后,车夫询问罗彦去哪里的时候,罗彦尴尬了。“公子这是要去哪”“国子监陆德明助教的宅邸,你认识不,我就去那。”“好嘞,公子您坐稳了。”这招是罗彦打后世带来的,当然,那个时候他是打的。虽然乘坐马车的体验不如出租车,而且价格算起来也比出租车要高一点,但是对于一个路痴来讲,没有什么比在合适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更好的了。付了铜钱后,罗安站在这陆府门外打量起来。由于是普通的宅邸,门口也没有守卫,更没有什么石狮子坐镇。所以普通的大门上挂个陆府的匾额,再加上这白墙青瓦,跟罗彦见过的府邸相比,还差了那么一点。叩门后,门房很快就把门打开一个小缝,探出头,见是一个年轻的后生,也不见什么表情,很是平淡地问道:“不知小公子叩门所为何事”“烦请通报陆助教,罗彦前来拜访。”“哦,原来你就是老爷这些天总是挂在嘴上的罗彦,请稍等,我这就去通禀。”门房说完就关门跑去传话。第二十六章陆夫子要收个弟子陆德明对罗彦的突然来访也感到惊讶。毕竟,两个人上一次见面还没出一天呢。不过既然罗彦选择这个时候求见,想必也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商量。挥手示意让门房把罗彦带到书房,陆夫子这个时候捋着长须思考罗彦的来意。很快窗外的脚步声就打断了陆夫子的思考,陆府本来就不大,从门口到书房也就几十米的路,自然花不了太多时间。等门房把罗彦送进书房,就很知趣地离开了。罗彦向着陆老夫子施礼时候,也不等陆德明询问来意,就主动说道:“此番来访,确实要夫子帮忙。”“哦进之可是有什么麻烦事,不妨说来老夫听听。”罗彦老实不客气的求助倒是引起了陆夫子的兴趣,不过在他看来,想必是事情不毕竟能让罗彦不经他询问便说出来求助的话,这事儿恐怕是小不了。“其实,这件事说起来,可能还要遭夫子冷落,但是事到如今,怕是也没有别的办法了。”罗彦的话还是有些遮遮掩掩云山雾罩。“哦莫非是小友囊中羞涩没事啊,老夫这就让府中送给小友。”陆夫子的脑洞大开让罗彦一阵无奈,连忙摆摆手拒绝。“不是这件事情,就是想让先生雅正一下小子的几篇文章。”罗彦只好说明一半来意。“哦,恐怕不止这样简单吧,要仅仅是看几篇文章,进之你的性子可不是夜深了还往我这府上来的人。”陆德明显然没有被罗彦的回答骗到。“这个,确实还有别的事情,只是要先等先生把文章看完,这些事情才好说出来。”知道自己的目的被人家识破,罗彦只好羞涩地回答。看着罗彦说了实话,陆夫子这下子才对罗彦说的文章来了兴趣。罗彦从胸前掏出一沓文稿,双手端着,恭敬地送到陆德明手上。文稿上字很大,这是罗彦为了照顾陆德明上了年纪眼睛不好刻意写大的,以是费了不少的纸才写完。陆老夫子拿到文稿之后就坐到了书桌后的椅子上,开始认真读起这罗彦费了半天功夫抄出来的权书。罗彦还是按照原本权书文章的顺序排序的。因此陆夫子最先读到的就是那篇短小的自序。这是为了表明写这些东西的目的和意义,在整个权书里边,可以说是提纲挈领了。陆夫子读完这短短的自序,不由得点头称赞。经历过三个朝代的他,自然明白这兵家之事和仁义之礼的纠葛,只是如今好多人断章取义闹来闹去,到头来反而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看的明白。翻过页,看到的才是心术。心术能作为权书正文的第一篇,其价值也不是随随便便唬人的。这里边涉及到了战备、战争目的、治兵、战术、战略等等一系列的东西。说成是一本简化了的战争论都是侮辱了它出现的时间,这文章可是比战争论早出现九百年左右。能让欧阳修这样的一代文宗都拍案叫绝的文章,怎么可能打动不了陆老夫子。虽然他从来没有参与过军事,但是这么多年下来,读了不少的兵书,接触了不少带兵打仗的将领,军队里的好些事情还是非常清楚的。这会儿罗彦给他的这篇文章,放出去也不知道多少人会请他当座上宾。至于接下来的法制强弱攻守这些,无一不让陆老夫子拍案叫绝。这些年读过的兵书和现在罗彦拿来的文稿两厢印证,反而更加体现了罗彦这些文稿的高明之处。陆夫子这样边看文章边品味的浏览速度显然是非常慢的,等全部看完,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饶是罗彦坐在椅子上看陆夫子的动作神情,也是看的眼睛都有些酸涩了。这样安静的气氛终于在陆夫子翻完最后一页,然后拍着桌子连连叫好的声音中结束了。罗彦看到陆夫子的表情,自然知道自己想要求他的事情十拿九稳了,也就含着笑对陆德明说道:“这是小子在秘书省苦读十日之后的想法,还望先生指教。”陆德明恼道:“你这小子,诚心气人么。苦读十日便有这等好文章,我等苦读几十年,怎的不见有一篇。”分明是气恼罗彦这毫不谦虚的话。罗彦当下讨饶:“许是先生志不在此,不然怎会写不出这样的文章。”陆德明被罗彦这厚脸皮惹笑了:“也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学的,这奉承一道,你是比老夫强。”罗彦嘿嘿一笑:“无师自通罢了。”陆老夫子停下笑闹,开始正色询问罗彦:“这文章我也已经看完,说说你的来意吧。”罗彦很是严肃地回答:“我要夫子替我扬名。”“哦你真的考虑清楚了”陆德明不得不问。虽然白天把罗彦叫到天然居,正式接纳罗彦进入了秦王势力。但是双方都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这样在旁人看来,罗彦是不是加入秦王府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陆德明要是出手了,怕是罗彦会立马被打上秦王党的标签,他就会从幕后走到台前。陆德明不能不担心,罗彦也才十来岁,而且初入官场根基浅薄,太子一系的人要是想收拾他,实在是太简单了。如今虽然两方争斗,可能对方会不在意罗彦这样没有丝毫实权的小卒子,但是将来一旦太子成功登基,那时候回过头来,罗亚可就危险了。“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小子这个时候养望天下,到时候胜了,可以帮秦王分担些士子们的责难,败了,至少也可以保得性命。”罗彦把自己的想法老实交代给陆德明。听到罗彦又这样的考虑,陆德明倒是非常欣慰,罗彦的做法虽然显得冲动,但是实质上不论成败,对于他都至少是没有坏处。一直以来,陆德明对于罗彦都是非常看好的,但是这些看好只是罗彦表现出来的文才。但是在这个龙争虎斗的时候,朝堂局势错综复杂,一旦投靠势力,要是权书谋略不过关,那还不如好好呆在秘书省不出来。今天看到罗彦的权书,陆德明对于罗彦胸中的韬略额有了大致的了解。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他怎么会如同表面上那么单纯。而且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少年,还是和自己一个阵营。这会儿陆老夫子是真的喜欢罗彦了。“替你扬名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老夫要让你先做一件事情。你答应了,老夫会帮你你不答应,老夫也会出手。但是你要是不答应,有些事情老夫就不好出面帮你了。”陆德明考虑一番之后,给出了答案。“先生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来,只要是小子能做到的,就一定答应。”罗彦听到陆老夫子这么回答,当下就开心地说。“你先不要高兴的这么早,我要你做的这件事情,就是要你拜我为师。这件事情你要认真的考虑,我也不急着要你的答案。不过,你写的这份文稿,我明天要让李主簿抄录一份快马送往山东。后天在国子监让那些监生们好好品读。就三天内吧,再晚,有什么事情我也彻底无能为力了。”对于陆德明突然说的收徒的事情,罗彦还是愣住了。陆德明说的相当郑重,而罗彦虽然不明白,但是也大致知道拜师这件事情非常严肃。这可不是后世那种放羊班的老师,每年一茬一茬地教学生。有些大儒一辈子也就收那么几个徒弟,再宽松一些的会开馆授课但是入室弟子还是那么几个。自己什么都没有,陆德明要收自己为徒,能够最大限度地替自己扬名,这个时代,有个好老师也是快速成名的一种方法。但是更重要的,有些事情,陆德明能够替自己挡下来。自己虽然现在加入了秦王府,但是地位非常低。一旦自己有事,不见得秦王府会花巨大的代价来帮助自己。但是有了陆德明又不一样,作为老师,帮助自己的弟子天经地义。而现在陆德明的身份,不仅仅是秦王府,哪怕在对手太子一党的面前,也可以起一些作用。想到这些罗彦心里一暖,当下就回答:“小子答应了,老师大恩,小子无以为报,请受小子一拜。”这儒生自西汉一来,跪拜的唯有天地君亲师,有了出身之后的儒生,甚至见了地方官员都只是施礼。罗彦这一跪拜,自然就是答应了陆德明的要求,也让陆德明知道罗彦理解了他的苦心。受了罗彦一拜,陆德明便让罗彦起来:“好了。这拜师礼,就到一旬后你休沐的时候办,到时候我请几位好友前来观礼。”罗彦对于这些一窍不通,直接就说:“全凭老师做主。”看来这接下来的十天,要恶补一下拜师的事情,不然到时候弄出笑话,被老师逐出师门,那可就丢脸丢大了,罗彦暗暗想道。第二十七章做徒弟的也很忧伤看到天色已晚,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宵禁了,陆德明便让罗彦在他的府上休息一夜。秘书省的工作就那样平平淡淡,罗彦还是认真读着计划内的那几本书。而陆德明到了国子监,匆匆授完课就赶到了秦王府上。作为国子监的助教,陆德明却非常自由,这也是他大儒的身份造成的。试想一位经历了三个朝代都在国子监教书的老资格,便是国子监祭酒来了,也得恭恭敬敬吧。到秦王府也不客气,门口的守卫早就熟悉了这位老爷子,所以通报什么的,也就没有那个必要,直接开了门让他进去。至于进去之后想找谁,笑话,陆老爷子的身份,秦王府的后院都进去过,还有什么地方是人家找不到的。于是乎陆老夫子熟门熟路就找到了李玄道处理公务的地方。说是处理公务,其实这个时候秦王不在京城,秦王府也没有什么熊孩子惹事,所以李玄道这个主簿做的可是非常清闲,至少是比于志宁要舒服多了。陆老夫子进去的时候,李玄道正读着书喝着茶悠然自得呢。见是这位老先生过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