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1:56      字数:4807
  踩到了。大唐建国五年,去年令狐德棻上书要修史,但是一直没动静。这次可是大唐第一次正式的编书啊。大好的出名机会,硬是被这样一个来还没一月的毛头小子给抢了,你说气不气人。以前跟罗彦和平相处,那是因为毕竟秘书省这种地方,也没有什么好争抢的东西。但是如今不一样啊。一时间,罗彦感觉自己身上满是杀人的目光。不过也没办法,已经被坑了,罗彦也只能生受着。相比上官的看好,同僚的攻讦就有些软弱无力了。自己也不是怕事的人,在秘书省,只要是自己的文学底蕴够深,最容易遭受攻讦的无非就是礼仪。编书的这段时间,自己每天除了读书,正好跟令狐德棻亲近,可以多学习一下三礼。到时候,自己也算得上无漏之身,有什么好怕的。再说,就算自己被搞,最多就是降职罚俸。有自家老师和秦王府做靠山,只要没有杀身之祸,总有一天会翻身。有了底气,自然是无所畏惧,整理下衣冠,罗彦就向沈继先拱手一礼,就跟着仆役走了出去。相比身后这些不停嫉妒但是往后不一定还要共事的同僚,还是跟沈继先打好关系最好。这些编书的人里头,自己也就认识一个赵老先生,跟令狐德棻也就说过那么几句话,所以,沈继先也算是半个自己人。不过罗彦也有点小激动。为什么呢因为要见欧阳询。罗彦永远忘不掉小学的时候练书法拿的那本字帖。整整伴随了他六年的小学生涯的九成宫碑,就是欧阳询写的。现在罗彦知道的,也仅仅是欧阳询的书法成就。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欧阳询也是不久之前,秦王李世民大破窦建德,欧阳询死里逃生,靠着他跟李渊的交情,这次从俘虏一下子成为侍中。这个时候其实如果没有李渊的支持,欧阳询也是无根飘萍。到了编书院,罗彦怀着激动的心情见了他的偶像。不过在见过其他的编修之后,罗彦的热情顿时被欧阳询的政治智慧给折服,同时也有些小小的失落。来看看这些编修都是什么人。欧阳询自然不必多说,令狐德棻是李渊的人,侍中陈叔达有些偏向秦王,然后太子詹事裴矩、齐王府文学袁朗,这俩人肯定跟李世民没有那么好。算起来,李渊的三个儿子一边一个,也算是雨露均沾。叫罗彦前来,恐怕是因为齐王和太子一向走的很近,到时候分润功劳,有了罗彦,秦王这里就没有什么争议,而太子这些人,恐怕又看不上罗彦这样的小卒子。显然,罗彦就成了分功的时候那个搭头。12点前两更,剩下两更明早你们起床就会看到。小道太过相信自己的手速,却坑了自己,想哭第三十五章令人惊讶的声望值不过反正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就算是做了这利益的缓冲区,罗彦也认了。罗彦和沈继先两个新人,罗彦被分到了陈叔达的手下,沈继先则分到令狐德棻的手底下。这自然也是秉承着势力划分的原则。这真要是把罗彦放到裴矩或者袁朗的手底下,不说这两人到底是不是李渊的人,光是传出去的名声就能给这编修院带来不少麻烦。现在编写这本艺文类聚,工程浩大,虽然有了这么多人手,但是并不好分工。因为这类书里边到底要分什么类别,采用怎样的方式分类,这些事情都需要编纂者们仔细讨论。当然,对于罗彦这些副手来说,这件事情就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了。那么这闲下来的时间要做什么呢上官们吩咐了,闲着没事,去看看书。对于类书罗彦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他想要看的有两本,都是为了学习到底什么是类书。第一本修文殿御览。这本成书于北齐后主武平三年的类书,基本上是除了皇览之外最好的一本了。不过可惜的是,皇览一方面年代久远卷帙失散,另一方面罗彦的本事还没有从其他人手里把这本书借过来。秘书省的书也不是那种量产的,好多都是孤本,即便收录之后会有专门的一些人抄录副本。但是这样的副本也不多。第二本就是虞世南在隋朝任秘书郎的时候编修的北堂书钞。这可是整整一百六十卷的大家伙。罗彦心里想着,自己的任务只要把虞世南的这本书读完,第三阶段的读书破万卷很轻松就能完成。打定主意之后,罗彦也顾不上仔细读修文殿御览了。草草翻了一遍,大致了解了一下这本书的编修方式,就放过了。注意力最后还是放到了北堂书钞。潇洒地看了一天书,罗彦晚上回到陆府,当下就跟陆德明说了这件事情。师徒两人坐在书房里,气氛有些沉默。毕竟,罗彦这样的年龄,不管欧阳询是否出于把罗彦当做利益缓冲,这件事情都有些不寻常。陆德明虽然以前和欧阳询同朝为官,但是毕竟欧阳询最近才在唐朝为官,目前在李渊这些儿子的争斗中还没有明确站队,因为也就不好判断。陆德明沉吟许久,终于开口:“不论他出于什么目的,总之暂时是没有恶意的,你就放心去修书。何况,对你来说,这也是一件大好事。修书的盛名,可是一点也不比你写文章来的少。”确定自己暂时没有什么坏事,罗彦那颗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总不能连李世民的面都没见,自己就被人家给弄死了,这也实在太亏了。说完了白天的事情,陆德明就开始履行他作为老师的责任教学生。这第一堂课,陆德明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教授具体的经义。而是把现有的这些经义,按照著述的时间早晚,论述了这些经典的演变史。易起于伏羲氏,因此是群经之首。随后尚书起于五帝之末,毛诗是周文兼商颂。三礼再次之,春秋是孔子所著,三传再次之。孝经在春秋之后,而论语是孔子门徒所记载,在最后。这便是儒家经典的演变过程。虽然仅仅是这么十二本书的介绍,但是其中包含的历史过程也足足让陆老夫子给罗彦讲了一个时辰。这期间罗彦给陆夫子可是倒了不少次水,不然真这么下去,就陆德明这老迈的身体,这一个时辰绝对能要了老命。以前罗彦只顾着读书,但关于儒家经典的演变,根本就没关心过。这会儿听着陆夫子这么一讲,感觉这经典的时间跨度,确实也可以好好研究一番。不过对于喜欢听故事的罗彦来说,陆德明明天要讲的内容才算得上是吸引人。在陆德明讲完十二经的演变史之后,告诉罗彦明天要讲这十二经的传承史。罗彦喜欢听故事,自然不知道陆德明讲的这些有什么重要的,只觉得有故事听远比讲经义要有趣的多。但是罗彦并没有因为这是故事而就松懈,唐书上面能把陆德明讲的东西写上去,那就说明这两样对儒学发展还是有重要影响的。其实,在造纸和印刷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传承有序对于儒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汉末刘备听了卢植的几堂课,就敢四处装大头。在刘备发展的初期,这卢植学生的身份,远远要比他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好用的多。为什么就因为卢植是当世大儒,而卢植的老师又是大儒马融。现在人都说有个好老子怎么怎么的,但是当时就算没好爹,有个好老师照样管用。这初唐的好多名士,接受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传承有序的。除了孔颖达那种多少年了一直屹立不倒的世家,这些人把自己的传承往上追溯,肯定有些人的祖辈估计都是师兄弟。不过好故事都在明天,罗彦也就按下心中的期待,把陆夫子送到后院,自己回到房间,继续他的读书事业。今天的北堂书钞罗彦在陆老夫子的书房里找到了一套,跟陆夫子说明之后,罗彦就拿到了他没读完的那本。这也是拜师的一个好处,像陆夫子这样的大儒,家藏丰富不是一般人可比。这要是罗彦孤身一人的时候,想要读到这本北堂书钞,怕是只能通过秘书省来实现。而没有罗彦这么好运的,怕是要等上一两年,自己有点银两只有再去买。不过这书也不是一般的贵。一套北堂书钞,没有几百两根本买不到。雕版印刷的年代,北堂书钞这样卷帙过百的,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想象。艺文类聚的分类方式讨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没有任务的日子里,罗彦就这样每天抱着一卷书看着。想必其他人无聊的时候聊聊天喝喝茶混日子,罗彦反而把这里当成一个安静学习的地方。反正一边读书一遍还有工资拿,这样逍遥的日子,多好。这天罗彦在读完又一卷书之后,想起了很久没有动静的系统。说来也真是,这系统嘴上说要帮助自己成为一代文宗,但是平时就是简简单单发放几个耗时特别长的任务,然后就扔下自己不管了。简直就是懒得要命,前世看到的系统文,人家隔三差五弄点小任务,各种福利应有尽有,逢年过节还有礼包。哪像自己遇到的这一个吐槽归吐槽,罗亚还是看了看自己的声望值。自打告诉陆夫子帮自己扬名之后,罗彦因为读书破万卷的任务,早把声望值这回事忘到脑后了。这会儿想起来,罗彦就想看看,毕竟算起来好像也差不多有二十来天,这么长时间到底能积攒多少声望值,罗彦心里其实还蛮期待的。一看之下,罗彦惊喜到快要跳起来。这二十来天,声望值居然达到了一百二十万。这个数据让罗彦实在有些难以接受,太多了,多到罗彦感觉这是出了问题。当下罗彦就询问系统声望值突然变这么多的原因。“宿主在今天以前所作的诗赋,经过归乡士子的宣传,在大唐境内引起来众多士子的注意。其中兰陵和新丰两地,因为宿主的诗作为美酒扬名,已经把这两首诗作为对外宣传的手段。留侯论在各地州学府学都有博士专门让士子抄送。因此一个月以来,宿主虽然人在长安,但是声望值却是在整个大唐境内获取。”听了系统这样的解释,罗彦倒是有些了然了。自己的那些作品,在整个大唐境内,每一件作品都会获取一次声望值,这样下来,只需要有十来二十万人听过自己的作品就够了,一个月时间,也确实可以做到。这下罗彦可以放心用这些声望值了。第三十六章高级抽奖带来的惊喜手头上有了这一百多万声望值,罗彦感觉比自己手里有一百万两银子都开心。前两次普通抽奖可是把罗彦气的牙痒痒,辛辛苦苦憋着攒声望值,就是为了来一次高级抽奖,看看这传说中的精品到底有什么。意识只是简单的对高级抽奖一触,转盘的里外三层就同时转动起来,然后罗彦的眼前就浮现出一个接着一个的奖品。静心玉佩佩戴时有助于宿主更加集中精神,这什么鬼,又不需要坐禅修道的,集中精神有毛用。和田玉带一副虽然宿主想戴上它还早,但是不妨去换点钱花花,恩,按照礼制,这玉带要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服朱紫束玉带。也不是罗彦妄自菲薄,以他这个年龄,就算是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有了从龙之功,想要达到这一步也要熬到三十多。现在李渊刚建国,朝堂上下人才缺乏,所以自己这等年纪就算是被人打压,也能混到秘书省吃闲饭。罗彦自己都是小例子,像这几年李世民南征北战,打垮各路反王之后,这些势力的官员大部分还不是被招降后治理地方了。所以现在都是坑没满,真要等到李世民登基,那个时候就说这越来越多的科举类型,吸纳的人才都足够把各地的空缺补上了。因此罗彦自己想要束这玉带,二十年怕都是少的。那么,只能拿来卖钱了。接下来是一把折扇,这个倒是装叉利器。罗彦刚想着这可不可以当做一种发家途径呢,不过想到苏杭一代已经出现了折扇,想必折扇自己也插不进去脚。只见这折扇被系统标注着:时尚型男的必备利器,勾搭美女的最好工具。罗彦四十五度仰望天空,感慨着系统的贴心。随后是一套衣服,一双鞋,再加一套内衣。果真是有了系统,再也不用上街买衣服了。但是这都不是罗彦想要的啊,成衣店里的衣服简单一些的根本比不上一次九万的声望值啊。想要衣服,直接去买不就好了。至于再往后出现的三样物品,其中有一样倒是让罗彦挺有期待感。一个被系统解释为可以收纳琐碎物品绝对不丢的袋子,恩,其实就是比罗彦荷包稍微大一点,明显就是用来装钱的。这不是重点。然后是能让罗彦感觉头发很飘逸的束发带。这也不是重点。重点就是被罗彦捧在手心里的几粒辣椒籽。辣椒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明代,在此之前中国人的辣味主要依靠一些香辛料获取,如花椒、茱萸、扶留藤。当然,在味觉上肯定没有辣椒那么刺激就是了。二十一世纪的国人,不论是身在那个地区,对于了辣椒多多少少都有依赖。所以,饶是罗彦上了几次天然居,也被里边的菜肴征服了。但是,没有辣椒的生活,多少还是有些不习惯的。抽奖抽到辣椒籽,这简直就是罗彦的福利。而且系统已经提示了,这些辣椒籽只要简单的浇水施肥,就绝对可以长成。对于这个消息,罗彦激动到想流泪。既然能够种植,那么辣椒迟早会被大规模种植。到时候,自己怀念的川味,还不是想吃多少吃多少,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