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1:57      字数:4778
  的就是苏东坡改王安石的诗的故事。大家可以想象苏东坡当时看到“明月枝头叫,黄狗花蕊眠”的时候是什么表情。作为当代文坛领袖的王安石,居然能出这样的常识性错误,这得有多严重。好吧,来,为了保全偶像的面子,我改。谁特么知道居然真有明月鸟和黄狗虫。你就是再来一个外乡人,他也得干和苏轼一样的事情。类似的事情还有应试的举子使用了老家对虫子的称呼,给阅卷官带来很大困扰,然后榜上无名的。所以罗彦只能把崔液的这首上元夜拿出来了。“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问等不看来。”下边好些士子已经开始叫好。陈易之走到罗彦跟前,笑着说道:“连续两个诘句,言有尽而意无穷。窃以为,诗元夕者不知凡几,唯此诗为绝唱。”很明显,陈易之对于这首诗也是佩服的紧。对于陈易之的夸奖罗彦也是有些惶恐,比起这位的真本事,罗彦写诗的能力只算是渣渣,其实完全就是靠抄袭来着。当下就客气地说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今日之诗,也不过传唱一时,百年之后,怕是早就被后辈们弃若敝履了,哪能称得上绝唱。”罗彦不自觉就把赵翼的诗给套用上了,这可是完全出于平常的习惯。陈易之愣了一下,不过他关注的重点不是罗彦谦虚的态度,而是罗彦刚说的话里边冒出的一句诗。“江山代有才人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好,好啊,好一个江山代有才人出。罗校书,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希望罗校书能够答应。”“哦不知陈兄有什么事情需要在下帮忙,只要是罗彦能够做到的,必定不会推辞。”“请罗校书把刚才的那句诗写完,好传唱天下。在下以为,今夜风光,必然会被罗校书的两首诗独占。”原来是这个事情。说起来这陈易之也是个非常爱诗的人。同样一句话,别人听的都是罗彦的谦虚和客气,唯独这位听到的就罗彦那两句诗。而且为了能够听完整的版本,直接开口求人。要知道,碰上一般人,你诗写的完不完整,跟他有什么关系。哪会像陈易之这样的。根本就没有理由拒绝,人家请你把诗写完整,想得是让你扬名。罗彦自然不能不识好歹。但是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这李杜还没出生呢,这诗歌代表人还得好好斟酌一下。唐代以前,诗歌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诗经楚辞。当然乐府诗作为一种诗体,流传下来的诗歌也有不少。罗彦准备就在这方面下功夫。“古来诗辞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为了能够让别人理解其中的意思,罗彦还是把诗写了一遍。陈易之拿到罗彦的手稿,说道:“罗校书好大的志向,以后这诗词一道,怕是我等只能望罗校书之项背了。”虽然修改是罗彦可以为之,但是其实罗彦没有如同诗文一样的意思。但是在陈易之看来,罗彦是要在诗词一道上推陈出新,获取如诗经楚辞一样的成就了。虽然说有些不可能,但是这等志向就值得陈易之敬佩。被陈易之说的心虚,罗彦也不好意思长时间呆在楼下,所以跟陈易之告罪之后,带着莺儿和屈突诠就上了楼。幸好人家允许带两个同伴,不然这两位真要在外边等着罗彦了。看到罗彦在楼下这么出风头,莺儿小姑娘已经是非常激动了。不停摇着罗彦的胳膊说好话,在她心里,罗彦可是自己人,自己人出风头,自己也能跟着沾光不是。这家酒楼的诗会可没有上次像李世民庆功宴的时候那样过三关了。本来陈易之的要求就比较严格,所以人数控制到在一楼的人也不算特别多,就算是每个人都带了伴,这里边还是非常空的。当然,这些过了关的士子带来的伴就成了嗑瓜子的围观群众,看着自己的伙伴一个个挨着出风头,然后根据诗文的好坏或是拍手叫好,或是瞎起哄。当然,这里的评审就是那些请来的知名人士了。比赛的规则很是简单,士子们一个接着一个上去抽签,上边有题目,根据题目写诗之后,由这些评审打分。得上者继续下一轮,三轮过后,剩下的人同台较技。最终选出十个,作为最后的赢家。说起来这和后世的选秀没啥区别,不过文人最喜欢这个事情了。只要是文会,能够得到最后的彩头,那绝对可以快速成名。虽说今夜这长安城里类似的诗会也有不少,这个时候就看主办者的背景和彩头了。这家虽然后台似乎不怎么样,但是这彩头确实很强,十年的剑南烧春,贡酒也才是要求五年以上,有时候看情况三年的也会被选去进贡。只要拿到最后的这坛酒,往后绝对名声大噪。前三轮根本就不用士子报名,只在自己的诗作上署名即可。获得上的诗作,会有专人负责大声朗诵,然后唱名。这个方式倒是很能抓住士子们的心,在人前出名,这可是大好事。罗彦在第一遭的时候选到的题目是风。这是个相当普通的题目,不过第一轮就是这样,也算是预热,想来到时候所有人都会得上。毕竟,这家酒楼也不想进来的有些人连个上都得不到就落选了。历史上最有份量的和风有关的诗,怕是莫过于刘邦这货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无赖出身的他,在历史上还能留下这么一首诗,还被传的很多人知道,也真是不容易。不过很明显这会儿罗彦需要的是一首能从全唐诗里找到的。这一查不知道,没想到李世民居然也留下过写风的诗作,当然,文学水平只能算中吧。找了一会儿,罗彦找到一首自己觉得不错的,祖孙登的咏风诗,根本不用多想,直接就写在纸上交上去。不出罗彦所料,果然这家酒楼给了基本上大部分人上。但是也有些作死的,想来是写的实在不看入目,被评审们无情地给判了中或者下。第一轮的诗作被一个个的念出来,但是毕竟评审放水了,所以前边几个写的有些差,导致下边的嗑瓜子群众直接没了兴趣,所以接下来就是一阵又一阵慵懒的叫好声,其实纯粹就是为了应付。到了第二轮,罗彦抽签的时候抽到的题目居然是雪。这是要把自然现象写到底还是咋滴,罗彦对自己的手气无力吐槽,但是这次罗彦绝对是不会去查了,因为他的记忆里有一首非常深刻的诗,全诗没有一个雪字,但是其品德却绝对让罗彦佩服。那就是罗隐的雪。对于这位忧国忧民的同宗,虽然还未出生,但是罗彦在后世也听过他的两首诗。一首就是这雪,另一首便是蜂。当然了,罗彦不知道的是,他经常说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是这位未出生的同宗说的。“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写完之后,罗彦署上名字就交给了评审。评审完毕,开始有人念诗。这第二轮显然评审们是用了心的,所以选出来的作品水平都不低,所以下边的叫好声也没有刚才的应付,反而是声音中间多是真心实意的喝彩。不过这样热闹的气氛被罗彦的诗给搅和了。就这短短二十个字,直接压得在场所有人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还好今年的雪不是特别大,不然长安城里肯定会有被暴雪摧毁了房屋的人家。这种事情在往年经常发生,长安城里有些穷苦百姓没法在雪后重新修建房屋,只能当灾民。不过如今天子脚下,还可以给点补助啥的。以前冻死人的时候都有。不过负责念诗的人可不能管这些,只能是一个个接着念下去。随后的就在沉默中开始了第三轮。当然了,第三轮罗彦终于不用和自然气候打交道了。这次他抽到的题目是梅花。这玩意就更不用说了,想也不想,提笔就是王安石的梅花。这可是罗彦小学的时候除了一去二三里和鹅鹅鹅之外背的最熟的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没得说,这次罗彦又是得了上。连续三次得上,而且第二轮的时候还弄得现场气氛尴尬,好多人终于想起来这罗彦是谁了。毕竟罗彦这会儿没有露面,诗作都是由酒楼的人在念。有些人难免会因为同名或是其他原因一时之间想不起来。这会儿终于有人扒出罗彦是何人的时候,就谁也不惊奇了。论起诗才,虽然罗彦这货是崭露头角,但是这一年罗彦表现出来的写诗水平绝对不低。最近盛传的将进酒就是罗彦上集雅轩的时候写的,弄得集雅轩最近都天天客满,好多人挤都挤不进去。第七十一章到最后仁者无敌三轮结束能够全得上的,到最后也就剩下十二人。这十二人里边有数人是国子学的学生,剩下几个人,也是在长安略有诗名的。能够留到最后,这些人的水平自然是不低。这决胜局是不需要罗彦他们抽签的,只需要安心等着评审出题就行了。台上的几位评审交头接耳商量了一阵之后呢,最终的题目出来的了。要求居然是又是写元夕。本来刚才进门的时候众人写元夕已经是绞尽脑汁了,这会儿突然再次搞这么一个重复的题目,难度不可谓不大。如果说题目重复出就已经很难的话,那么下一条规矩就相当坑爹了。居然要求在半炷香之内就要完成,否则直接淘汰。场下已经有人开始抱怨了,本来写诗这个事情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要对同一个主题作第二首诗,这个难度简直就不能更高了。当下有人就闹起来:“你们是玩不起咋滴,摆明了不想让人把这好酒给搬走是不是原本以为此次来能看到一番龙争虎斗,偏生要立什么破规矩,你当作诗是上茅房,就算没有也可以进去装样子。”“就是就是,我等虽然说喝不着美酒,但是看着有人把这好酒赢回去,也是不枉此行,谁知道临了来这么恶心的一出。”“有黑幕,老子以后再也不来你家喝酒了。”“你你压根就没来过这里好不好,要不是你的同伴带你,恐怕这辈子你都进不来。”“你丫也不一样,特么田舍汉何必为难田舍汉。”“别吵了,今儿这十年的剑南烧春要是被人带不走,以后老子天天过来骂街。”“正好离春种还有些日子,骂的时候叫上我,我也想骂。”任凭场下的嗑瓜子群众怎么闹腾,台上的评审们就是不改这坑爹的规矩。没办法,开始写诗吧。其实剩下的这十二个人感觉为难的不是写不出诗来。方才作第一首的时候,脑子里留下来不少残句,这个时候想要写的话肯定能派上用场。但是写出来是一回事,能够胜过其他人又是另一回事了。三轮下来,场上基本上没有么不认识他们的。扬名的目的基本上已经达到。就连最后的那坛酒,其实这里边有些人也是毫不在乎。一坛十年的剑南烧春,撑死了也就几十两银子,虽说这个书目对于一些平头老百姓来说就是一辈子花过的钱,但是对有些豪富之家,也不过就是这些子弟的私房钱。赛诗到了这个份上,真正要争夺的其实还是一份面子,这些人可不想被别人说自己写诗不如谁。罗彦也没有办法啊,只能在脑子里不停回想刚才找到的诗句。有个士子在别人还在思考的时候,已经写好了诗稿交了上去。只听得念诗的人扯着嗓子喊着:“疑是群芳宴,又道青帝来。百花绽缛彩,皎月洒幽辉。接汉宜星落,依楼似月悬。回首佳人去,繁光还照天。”基本是没有出彩的地方,不过,为了甄别出这十二个人里边最好的,这会儿评审们没有给出任何评价。罗彦虽然一直以来都是抄诗,但是最近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至少是品味的能力有了。这会儿听到这人匆忙之间写出的来的诗,水准还没有之前的三轮水平高,当下也放心了不少。没办法,这货在罗彦的心里已经被淘汰了。剩下的包括罗彦在内的十一个人,这会儿开始有了压力。虽说这位诗写的不咋的,但是至少人家已经有了作品交上去了,算上刚才的思考,加上这会儿听这货的诗,时间已经浪费了不少。不能再耽误了。抱着死就死吧的心态,又有两个士子交上了自己的作品。不过在第一位士子的压力下,这两位也大失水准,也就比第一位稍微好一点。这会儿可就剩下罗彦他们九个人了,而香炉中的线香也快要燃到尽头。半炷香的时间能有多长,罗彦只能选中自己最舍不得的那一首了。提笔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诗,然后交上去,罗彦已经是第十个了。而剩下两个人在罗彦把诗稿交上去的时候也紧接着把自己的作品递上去。这会儿就是连续四首诗挨着念。其实这样最能对比诗的水平了,当然,如果是水平相差不大,那最大的可能就是先听到谁的谁受益。像评本场最佳这种事情,其实非常蛋疼。比如罗彦这次抄袭的这首,是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虽然说没有那么多词藻堆砌,但是这首诗在意境和感情上面来讲,可是绝对的精品。“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