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0      字数:4844
  我还信了呢。”李艺在被押进长安以后,李世民就剥夺了他的爵位,同时剥夺的还有赐给他的姓,这时候所有人才重新开始叫回他的原名。罗彦笑着看着这些学生,对着尉迟宝林问道:“你自幼习武,可曾读过孙子兵法”尉迟宝林摸着自己的后脑勺憨笑着说道:“阿爷让我读,但是我读不进去,因为这个被阿爷打了好些次。后头阿爷实在是没辙了,这才放过我。”尉迟宝林的话让在座的好些人一阵鄙视,这是真的打死都不读书的典型啊。在一阵爆笑声中,罗彦说道:“孙子兵法中说道: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此行我等虽然未曾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伤亡极小,已经是少有的大胜了。”见座中很多小孩子和好几个读书不用功的这会儿都在抓脑门子,罗彦不得不继续解释说道:“打仗,乃是需要耗费钱粮人命的事情,要是能够用不打仗的办法,就达到目的,那么最好就不要去打仗。像此次李艺造反,如果当时我等能够说服李艺自己投降,那么我等的目的就已近达到,根本不用妄动刀兵。但是既然说服没用,那我等和杨岌里应外合,就是一种谋略,子啊最大限度上减少了我方和李艺部下的伤亡,同样也达到了活捉李艺的目的。而像你们所说,真刀真枪打上几个月,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到最后同样也拿下了李艺,但是我方也损失惨重,就很不划算了。这就是所谓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看到在座的有些人还有些迷糊,罗彦又说道:“但凡打仗,都是要用武力的手段来达到政治的目的。例如突厥,这些年有打有和,为什么他要是不侵略土地,我方又内忧外患不断,自然会以议和为准。但是要是我方腾出手来,他又偏偏要挑衅,那么自然是要打回去的。”听到这里,反倒是最迟钝的尉迟宝林反应的最快:“助教你的意思就是说,对付突厥,谈得拢就和,谈不拢就打,是不是这个道理”听到尉迟宝林的问题,倒把所有人都给惹笑了,罗彦也忍俊不禁,说道:“是这个道理没错,不错过,打仗,也是要讲究谋略的,以后记得多读点书。”之后罗彦讲到陈五德的事情的时候,也是引起一阵愤慨,也是通过这些事情,罗彦逐渐把一些自己感悟到的道理讲给这些人听,虽然可能是收效甚微,不过,事情总要慢慢来不是。从天然居出来以后,大家又开始了平淡的日子。转眼之间一个多月过去,天气渐渐转暖,眼见着就到了开春播种的日子。而见时间已经差不多,罗彦找上了渐渐闲下来的李世民。这些日子终于能每天抽空出来,李世民也开始在弘文馆时不时转悠一圈,和当值学士以及罗彦聊聊经义,所以这个时候见罗彦还专门来找自己,李世民就知道,罗彦这货有想弄什么事情出来。拜见过李世民以后,只听罗彦问道:“陛下可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乎”这个问题倒是把李世民问的一愣一愣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不是孟子告子下里头的一节文章么,难道是自己最近实在是放松了,连罗彦这个不经常见自己的人都知道了李世民心里头纳闷着,嘴上答道:“卿可是有什么话要说,于国有益者,不用避讳,尽管说来。”点点头,罗彦说道:“陛下,微臣想让弘文馆的学生们帮微臣一个忙,恳请陛下应允,同时,安抚这些学生的亲人。”原本还以为是罗彦要向自己进谏呢,谁想到居然又是来让自己给他帮忙的,李世民就佯怒:“你又想闹出什么幺蛾子,仔细说说,要是事情太大,我也替你兜不住,你还是免开尊口吧。”毕竟罗彦要他安抚那些学生的亲人,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李世民的这些手下,挣功劳的本事很大,但是闹事的本事也很大。要是被这群人全都找到自己这里,想想就觉得头大。只见罗彦正色道:“陛下既然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才建立了弘文馆。只是如今难道让那些孩子读读书就可以了么真要这样,那让他们去国子学和太学好了,何必需要诸多人力物力。”李世民是被罗彦的反驳给说得无言以对,所以就是连佯怒也省了,直接没好气地问道:“说吧,你到底想干什么,要是不说明白,人家闹到我这里,我也保不住你。”李世民可不是说假话,这些孩子可都是那群高官颇为宠爱的儿孙,要是被罗彦弄出个三长两短,那还了得,就算是李世民看重罗彦,而且他功勋卓著,但是这么一群人面前,罗彦也就是一根粗点的树木,到时候还是一吹就倒。笑眯眯地看着李世民,罗彦也不隐瞒:“微臣想让弘文馆的这帮小子,替我种几亩田。”这话就连李世民都惊呆了,罗彦还真是敢想啊,这事儿都敢说出来。那些小家伙那个不是大小娇生惯养的,也就屈突诠和尉迟宝林可能跟着自己老子吃了点苦头,但是现在要是让这些人干种地的事情,他们的爹娘能答应么。挥着手,李世民就说:“不行不行,这绝对不行,就说那尉迟恭吧,他要是知道自己的独苗被你拉去种地,就能跟你打起来。进之啊,这事绝对不行。”说完李世民还挥挥手,表示没有商量的余地。“要是我说,尉迟将军绝对不会闹,陛下可否大营这件事情”罗彦贼笑着,看着李世民。想了想,弘文馆的这些孩子的亲人,最能闹腾的也就尉迟恭了,听到罗彦居然能把尉迟恭搞定,李世民反对的意思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不过,还是很慎重地说道:“这件事情,实在是干系重大,怕是他们还会闹起来。”眼见着李世民已经有些松口,罗彦紧接着说出了自己最终的目的:“既然如此,不如让太子也跟着一起去。太子乃是一国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是太子都做了这件事情,那么其他人也就不好意思说什么了。”之所以这是最终目的,只不过是罗彦和陆德明这些天闲聊的时候,感觉李承乾现在还是个好孩子,想想历史上往后不堪的事迹,罗彦准备把这个太子挽救回来。听到罗彦的话以后,李世民大吃一惊,随后厉声喝道:“你好大的胆子,还知道太子是国之储君,难道你不知道储君不可轻动的道理么”自己有道理,罗彦自然不会被李世民的呵斥惊吓到,反而是一脸严肃地说道:“太子久居深宫,不知民间疾苦,若是想要和陛下一样贤德,不被大臣蒙蔽,就必须走出去看看。难道陛下想要自己的子孙出来一个何不食肉糜”“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况人臣乎陛下熟读经义,想必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罗彦说完也不再多话,就这样静静看着李世民。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李世民自然是知道的,现在被罗彦提起,心里头开始反思起来,反倒是把罗彦给晾在一一边了。第一百三十七章拐了学生去农庄如今李承乾也就岁,其实这么大点人在地里能干什么。罗彦的本意就是让这些富二代们体验一下百姓的苦日子,将来掌管了一地百姓的生计,不要干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别的不提,就说李承乾吧,野史中就说他摔坏了腿是因为偷了农家的牛,骑牛的的时候摔的。虽然仅仅是个传言,但是这些人后边纵马踏坏庄稼的事情也没少干过。好田猎,是这些富家公子的共性。心思千回百转,就在刹那间李世民想了很多。不过在让罗彦离开以前,李世民也没有给自己一个准信,只是告诉自己,需要和皇后商量一番,才能够做决定。罗彦对于这个答案倒是也没有什么多心的,毕竟儿女的事情,皇后长孙无垢还是非常关心的。而向来比较尊敬长孙无垢的李世民,在儿女的事情上向来不会隐瞒什么。罗彦这个提议,老实说,刚才李世民就有些意动,但是还是忍住了一口答应的冲动,把罗彦给支开了。不过对于这个结果,罗彦也没有什么好失望的。在他的预计当中,就算是李世民不答应太子出行,罗彦也会带着弘文馆的学生们前往万寿县一趟。李承乾他是管不着,但是弘文馆的一应事务,他们这些做学士和助教的,可是有相当大的决定权,就算是李世民,也不好干涉什么。回到后宫的李世民一脸犹豫,对于罗彦请求的这件事情,李世民心里头怎么也下不了决定。自己的儿女,这么奋斗就是为了让他们多享点福。这么一来,可就什么都倒回去了,还送自己的儿女去吃苦,能行么在长孙无垢的寝宫前转悠了几圈,直到被宫里的女官看见,禀报了长孙无垢,李世民这才被拉了进去。“陛下在这里犹豫不前,可不是人君所为。在臣妾眼中,陛下一向勇猛精进,怎的今日就连到我这寝宫,也如此”长孙无垢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世民打断了:“观音婢,有件事情,我需要和你商量,只是,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说。”眼见李世民一脸犹豫,长孙无垢屏退了左右,让李世民躺在榻上,揉着他的双鬓说道:“陛下有什么事情,尽管跟臣妾说来,何必让自己着恼。”听着长孙无垢的安慰,李世民没好气地骂道:“都是罗彦那个混蛋,好好的没事做,静想着瞎折腾。这不,他方才来找我,让我把承乾和弘文馆的学生交给他,帮他去种地,你说,他怎么就敢想出这样的事情来。”越想越被自己的犹豫弄得生气,这会儿李世民直接就开始骂起罗彦这个始作俑者了。只见长孙无垢依旧轻轻揉着李世民的鬓角,柔声说道:“罗彦虽然在年前才崭露头角,但是以他对陛下的忠心,想必不会毫无缘由地提出这样的事情吧”长孙无垢轻柔的声音带给李世民极大的放松,这会儿眉头也渐渐舒缓下来,心头的闷气也消了不少,长舒一口气,李世民这才将刚才的事情细细说来。听完李世民的讲述,就连长孙无垢也被罗彦的傻大胆给逗笑了,果然是让李世民头疼的事情啊。不过,长孙无垢向来明白事理,听完李世民的讲述,就知道李世民在烦恼什么了:“陛下是怕,我不同意让承乾跟随罗彦前去吧。”边说,还边含笑看着李世民。长孙无垢知道这件事李世民心里头比较赞同,只是被李世民这种拙劣的向自己表述的方式给惹笑了。看着长孙无垢的眼睛,李世民有些讪笑道:“其实我方才也想了很久,虽然被这小子给惹恼了,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说的确实有道理。只是承乾是你我的心头肉,我就怕你不答应,没有办法,才在门口犹豫不定。”“陛下能够想到臣妾,这就已经让臣妾很是开心了。承乾毕竟是储君,早点看看民间疾苦,对他的成长确实有好处。要臣妾说,罗助教此番虽说是大胆,却对社稷有功。希望陛下能够替他挡挡朝臣的非议。”长孙无垢这会儿反倒是担心起罗彦来,要是罗彦在这里,估计会被感动得涕泗横流。听到这里,李世民没好气地说道:“他哪里会有什么非议太子是我派出去的,最大的刺头尉迟敬德也不知道怎么就被他说服了,剩下的还能有谁会反对。”说完,在长孙无垢的微笑中,继续享受这哪玉指轻柔的揉捏。太子出行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虽然李世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是并没有告诉朝臣,而是在罗彦带着弘文馆的学生赶往万寿县的那天,密令自己的亲卫们护着李承乾同时赶往万寿县农庄。三月刚出头,柳梢吐露出春色,与地上的一片青翠交相辉映。早早跟当值学士打过招呼,罗彦就带着这群毛头小子乘上马车,在一众玄甲军的护卫下,向着长安城外赶去。大冬天在长安城内窝了好几个月,这些孩子都憋疯了,坐在马车上,喧闹的声音能穿出三四里地。罗彦嘴角喊着笑,和长孙冲、尉迟宝林、屈突诠这几个人同乘一辆马车。路上长孙冲有些好奇地问道:“罗助教,咱们这是去哪里,要是踏青,曲江池不是最好的地方么,怎么还要往前走啊”同样一脸好奇地尉迟宝林和屈突诠点点头,也看着罗彦,静静地等着答案。没有正面回答长孙冲的问题,罗彦尉迟宝林:“你阿爷跟你说过,开春的时候我要借你使几天的事情吧”尉迟宝林不敢耽误,点点头,说道:“恩,这个事情,阿爷在从豳州回来的时候就说了,只是没告诉我具体是什么事情,我也敢问。罗助教,你到底要让我干什么啊”“今天的目的地是万寿县农庄,拉你们过去,不是为了踏春看风景的。而是要借你们,种几亩薄田。”这会儿,罗彦才告这三个人拉他们出来的目的。“罗兄,罗助教,你没疯吧。你确定你是要让我们种地,而不是去踩青的我们可什么都不会啊。你就不怕那些小毛孩子的爹娘找你来闹”屈突诠最为沉不住气,当下就开始大呼小叫。至于长孙冲和尉迟宝林,一个养气功夫向来是同辈中最出色的,一个则是被自家老子出卖,想反抗也没有那个本事。看着屈突诠的反应,罗彦有些忍俊不禁:“放心,谁都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