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9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1      字数:4829
  轻人。可惜未有一个能回报皇恩,实乃我等罪过。”“钱训导这话就过了。教书育人,乃我等职责。不过科考乃是优中选优,未有功名加身,也是大好男儿。方其德行,正其言辞,便是大功了。”其实罗彦心里也明白,县学的这些事情,其实和陈玉如钱寅他们关系不大。不过罗彦不爽的是,就算这些家伙混日子,那也该把一些表面的制度维持下去。像昨天那样的情况,简直太丢人了。这个时候狎妓虽然也渐渐流行起来,可就算是长安那些官员,想轻松快活一下,还不能耽搁了公务。这县学的学生授课时间都跑出去玩,对那些安安心心向读书的学生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更不用说那些苦苦读书却被这些家伙挤占了名额的人。想到这里,罗彦说道:“今天我来的目的,想必几位也都知道了。我来以后,蓝田县的一切事务,不用再看某些人的脸色。这县学的风气,也是该好好整肃一下了。出一个进士,比苟且地补全几年赋税要好太多了。”罗彦心中已经有了盘算,对付这些地方豪绅,有的是办法。突然的直言倒是把陈玉如和钱寅吓了一跳,不过两人还是有些担心,说道:“郎君,这件事情,要不就缓缓”“你等不知,如今趁着春种刚刚结束,大家都闲下来的时候,至少一件一件做下来有条有理。不然到了秋收征收赋税,再把这些事放在一起处理,那时候就麻烦多了。”骤然发难固然好,但是如果超出了那些豪绅的承受限度,可就不好了。还不如就这样持续找麻烦,到时候反弹力度也小一些。见罗彦执意如此,众人也不再反对,跟随在罗彦身后,前往学堂开始考校学生。其实这里头谁行谁不行,罗彦不知道,钱寅还不知道么。可是这个出头鸟偏偏谁都不想当,那就只能让罗彦把恶人做到底了。走进学堂,罗彦已经被众人所知,这个时候也没有再多行礼,之间众多的学生抬起头来,静静看着罗彦。走到前头,罗彦环视一圈,随后说道:“官学乃是为朝廷培育人才的所在。蓝田县数年来科考成就不佳,某初上任,便来看看,顺便考察一番。”这话瞬间让学堂的有些哄闹。有些学生心里暗喜,这次总算是赶上自己表现的机会了。还别说,古代这样的事情是真不少。有不少才学出众的士子,接受上官的考察时得到看重,然后赠送书籍赠送钱财。甚至就算是推荐才德之士,也会得到不少好处。何况罗彦还是武德五年的进士,刚刚被从弘文馆撸下来的人。就算是得到一点提点,在县学的日子都好过不少。然而,这样想法的也不过是个别几个人罢了。更多的人,心中则是满怀惶恐。罗彦准备整肃县学的事情,昨天晚上就已经传开了。至于谁在被整顿之列,大家心里自然有底。这段时间县学的制度崩坏,加上那些豪绅子弟的影响,好些人的学业已经有了放松。万一罗彦出的题目相当的难,到时候还不得哭死。已经心知情况很糟糕,但是这事情必须要自己亲自开刀,罗彦也只能下狠心了。走下去,停在一个面色如常的士子面前,罗彦问道:“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何解”罗彦问的这句出自礼记儒行,大意就是士子把忠信当做申胃,把礼义当做盾牌是在家,都时时刻刻谨守着仁义;无论是出门,或者即使受到暴政的迫害,也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只见这位士子一脸从容,略微思索一下,就回答说:“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士子也回答的甚为巧妙,自知如果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难免会在罗彦面前失分,所以就选用了论语中的一句作为回应。按照这个水准来说,这位的基础打的相当不错,想必大经也是烂熟于心。罗亚点点头,表示认可,同时说道:“叫什么名字”此人起身一拜,答道:“学生尹世昌,拜见父母官。”嗯了一声,罗彦勉励道:“我记住了。不可骄矜,苦心读书,早晚会有一番成就。”说完拍拍尹世昌的肩膀,示意他坐下。又往前走了几步,罗彦停下来,对着一位似乎很从容的士子说道:“论语。为政篇子曰:吾予回言。”这是要用帖经的方式考察这士子的基础。正确的答案是: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只见这士子方才的从容一下子消失不见,两股战战,喉中吞吐着音节,就是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字来。不说别人,钱寅就有些抹不开面子,至于原因,很快罗彦就说了出来:“去岁十二月,明经科科考帖经三十道,此为第一。你居然不知道”罗彦话虽然是说这个人的,可是目光却投向钱寅。无他,每年科考完毕之后,科考的题目就下发到各个州县作为参考。初春开学的时候,必然是要这些夫子们讲过的。而且,论语可是打底的书籍啊,这东西的背诵可是蒙学的时候该做的事情。怎么县学的学生就这个水平。一想就知道,这货就是那豪绅子弟中的一员。看到罗彦把目光投向自己,钱寅只能讪笑着说:“初春科考的内容都是讲过的,想必他是未曾好好温习,便忘了这些。”反正能把自己的责任推脱干净就行,罗彦想干什么他又不是不知道,这个时候只要板子不落在自己身上便万事大吉。不多说,让这个坐下以后,罗彦又转到另一边,抽调了一个。“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一句。”好在这个是罗彦随便找的,没想到还能顺利地背诵下来。完毕以后,看着罗彦,不再说话。想想烂了一半的县学,到现在能够把礼记背下来的,也算是不错,罗彦也不吝啬夸奖,为这位叫了一声好。回到前边,罗彦看着钱寅说道:“看来,县学的情况确实有待改善。这样吧,这次的旬考,考卷由我来出,凡事得了下下的,便直接黜退。空下来的名额,可让士子自行前来应试,过了以后,填补上就行了。”说完以后,罗彦向陈玉如点点头,示意两人该走了。第一百五十二章超级离谱的考题距离旬考也不过就是四天时间。这空闲的几天,罗彦让人搬来县衙中的各项卷帙,仔细查看县中的情况。至于县中的各项事务,罗彦还是暂时交给陈玉如处置。初来乍到,罗彦想看的无非就是银库的银钱,以及粮仓的储粮,随后才是蓝田县志。手里有钱有粮,这个知县才能做的有底气。然而,书面上的数字注定是要让罗彦失望了。银钱很少,储粮也未曾满仓。瞬间罗彦觉得压力好大。这还是纸面上的数字,要知道,一般来说,像这种的,实际数据绝对没有这么好看。打定了主意,罗彦准备在官学的事情处理完了以后,好好去看看这两处地方。转眼之间第四天就到了。这天一大早,陈玉如就过来请示罗彦,向他询问县学旬考的题目。“走吧,今天正好亲眼去看看。至于题目,昨日已经拟定,但愿到时候不会有人让我失望。”听着罗彦的语气,陈玉如也只是笑笑。罗彦失望是注定的了,只不过就在人数的区别上罢了。那天的情形陈玉如也在场,连个论语都背不下来,这旬考能过才怪。而且当时也只不过是抽查了三个人,哪像今天这样详查的。苦笑着跟在罗彦后头,陈玉如说道“郎君,这县学就那个样子了,今日怕是真的要让郎君失望了。”听到陈玉如的话罗彦也不生气,笑着说道:“这豪绅子弟,要是稍微用点心,其实今日这题目,就相当简单。今日旬考,不为测试谁的学问有多深,而且在于拷问谁的态度有多认真。学问浅薄不怕,就怕失了孜孜不倦的心啊。”罗彦的答案让陈玉如一头雾水,不过他也不再多问,只是静静跟在罗彦身后赶往县学。依如前几天,钱寅还是等在县学门口。见到罗彦过来,忙是一礼,随后说道:“诸生已经安排妥当,就剩郎君前来出题。且随我来。”说完躬身将罗彦引导学堂内。站定以后,罗彦吩咐钱寅:“让诸生准备好韵律书,今日之题,不仅有帖经,还有时务策和律诗。此外,去外边定好这么多人的饭菜,中午就在这里吃。”钱寅一下子惊呆了,这还是旬考么。怎么听着像是把明经和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加在一起了。不过罗彦什么打算,他也不想多问,由着这位郎君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吧。钱寅派人去做好这两件事情以后,罗彦从袖中掏出两页纸递给他,说道:“这就是题目,读题吧。”由于人数比较少,所以根本不用多抄录几份,让钱寅一个人念几遍,题目基本上就算是宣布完毕了,多省事。钱寅恭敬地接过两页纸,打开一看,脸色顿然复杂起来。刚才还在吐槽罗彦弄得这越发像是明经和进士两科杂糅的形式了。谁想到,这题目更绝。看完题目,钱寅的第一反应不是念出来,而是转身盯着罗彦,想要再确认一遍。看到钱寅一脸惊异又满是疑问,罗彦说道:“没错,就是这些,念吧。”似乎是罗彦肯定的声音给了钱寅力量,这才转身,高声念道:“帖经第一道:子曰:“吾与回言,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钱寅的话音刚落,学堂中就出现了几声诧异的惊叫。无他,这不是罗彦前几天刚刚提问过的东西么。怎么就放到旬考里来了。一时间的喧闹让罗彦很是不满,低声喝道:“肃静,还有谁叫唤,直接黜退。”一番严厉的呵斥倒是起了作用,瞬间让学堂重新回复到安静。而念题目的钱寅这会儿倒是有些鄙视这些学生,心道:“这点小事就受不了了,还有更出格的。也不知道这题目全部念完,你等会是什么表情。唉,真是苦了我了,这么奇怪的事情,还要我憋着。”随后开始念接下来的二十九道帖经题目。等题目一个个念完,个中已经有很多学子长大了嘴巴,一脸不可思议地望着罗彦。这事情太离谱了,这位父母官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个题目也实在太过了吧。这还算完,律诗要求写的是五言律诗,写雪景,压秀韵。这道题目一处,再次让刚刚低下头记录题目的士子们抬头盯着罗彦猛看。接下来的时务策也是一样,每宣布完一道题,罗彦就被盯着看一阵子。好不容易钱寅将题目念完,长舒一口气,走到罗彦身前,将考题呈上去。罗彦拿过两页纸,转身示意陈玉如和钱寅出去,只留下两位夫子看着。门外,距离学堂已经好远的地方,陈玉如这才感慨说:“早些时候郎君说的话,卑下还不是太明白。原来郎君选的是这样的题目。真是有些让人意外。”钱寅这个时候也是一脸苦笑:“陈县丞说的极是。说真的,郎君的题目真是吓了卑下一跳。若不是郎君点头,卑下是绝对不敢往下再念了。”听着两人一惊一乍的,罗彦走到一处阑干边上,示意两人坐下来。随后说道:“你等真的以为,我要对那些豪绅子弟赶尽杀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县学里头,有一两个混水摸鱼的,也在所难免。只是个别也就罢了,不影响整个县学的风气就好。怕就怕这混日子的人成了主流,那么县学就废了。”“今天我刻意选择了去岁明经科和进士科的题目,只要有人能做好一样,他在县学终究已经算是中等了。三样都做不好的,那么不用考虑,直接逐走。至于剩下的,我等再一一考虑便是。”罗彦说完自己的打算,两个人这才明白过来。合着,从一开始罗彦都是在虚张声势,就算是要从县学淘汰一批人,也没有想着一刀切。见两个人露出恍然的神色,罗彦笑着说道:“只要这些人有心向学,县学未尝不能给他一个机会。便是外边那些没有机会进县学的,若是他日有暇,我也可以在外边讲授几堂。若是今天这些人里头能够出来一两个与国有益的,也算是我等的幸事了。”这个时候,两人才有些敬佩地望着罗彦。不过,敬佩过后还是担心。今天这些人里头,逐出县学的肯定有很多豪绅子弟,这些人要是再闹腾起来,那该怎么办。似乎是明白了两人的意思。摆摆手,罗彦说道:“不要担心,先把今天的事情做完再说。”随着时间流逝,转眼就到了中午。吩咐诸生将行卷整理好以后,罗彦就让钱寅把早就准备好的饭菜送上来。因为事先已经说过,每人都是一份饭,一块肉,一份青菜,就连罗彦自己也不例外。为了体现自己有多亲民,罗彦也是秀了一把。端着饭碗就和诸生一起吃饭。又过了半个时辰,看着众人都吃完以后,收拾完毕。罗彦示意诸生继续答题。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县学诸生的水平了。因为时务策只要求了三道,因此时间上也节省很多。到了申时初,已经有人交卷了。罗彦一看,居然就是那天回答问题非常不错的那个,尹世昌。接过他的卷子,示意他可以出去好好放松放松。罗彦便仔细看起手中的纸来。帖经居然一个都没有出错,想必当初讲授的时候是用心背诵过的。光是这一点,罗彦就觉得这个尹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