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7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1      字数:4840
  当问题问道一半,罗彦明显地看到这后生身体不自觉地抖了两下。情知有戏,罗彦也把声音提高了一点:“你要是从实招了,我可以保证你明天就能安安生生出了大牢,从此不再追究。”显然罗彦如此诱导,已经完全打破了他的心理防线。这人心里一喜,顿时语无伦次地回答:“他是大管家,是何府的大管家。”何府也真是大胆,居然大管家二管家奴仆伙计齐出,就差何明德亲自上阵了。摆摆手让此人在陈玉如写的供状上摁了手印,便支使差役把此人带了下去。刻意留着那个何府大管家,将剩下的人统统审理了一遍以后,这才将他带了上来。“意图怂恿百姓杀官,你可知道是什么罪责么”看着这位气定神闲站在那里,居然还挺摆谱,罗彦也笑容满面问道。“依武德律,意图谋杀五品以上官员者,坐徒两千,未遂,降一等。”看不出来,武德律修订好了才这几年,这一个小小的管家居然有这等的本事,能够把律疏背的这么详细。“而且,要你放在三个月前,我还徒两千,如今,怕是最多花点钱罢了。”此人有着相当的自信,这会儿居然还能笑的出来。差役们表忠心的时候到了,正要走过去好好给这家伙两下子,不过却被罗彦拦住了。同样是笑的特别灿烂,但是罗彦口中冒出来的话却让气氛一冷。“看来,你是承认自己怂恿百姓杀官了”“是,那又如何。”看到陈玉如已经把这一段记录下来,罗彦很是开心地说道:“很好,你承认就好。一直跟你们在规则之内玩,没想到你们首先破坏规矩,还把本人的其他身份给忘了。”拍拍手,罗彦继续笑容满面说道:“你忘了,本人还有个从二品的勋爵。哦,还有,你也忘了,你现在还是奴籍。更别说,这杀官,到底判谋杀,还是判谋逆,不是你说了算。”一直心里憋着的不爽,这会儿说完这几句话,硬生生把方才还气定神闲的这位,吓得再一次尿了裤子。顾不得满屋子臊味,罗彦笑着。“好了,想必你也知道这谋杀和谋逆的区别。多的我也不说了,交代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吧。”这么好的机会,罗彦可不想放过。不过,这位这会儿已经完全被罗彦吓傻了,嘴唇发白,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行了,有胆子闹事,没胆子扛事。想必你也知道主犯和从犯的区别。若你仅仅是被指使的,再加上你主动交代,这杀身大祸,也轮不到你的头上。别忘了,不是从犯,未遂,以及主动交代都能减一等刑责。你要是什么都说了,到最后也就流五百里。”还是大棒加甜枣的招数,可是两种选择之间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由不得这位不配合。挣扎了一下,这何府的大管家就立马把自己的主子给交代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什么人,何明德是怎么交代自己的,这些事情无一遗漏,悉数被陈玉如记录到了供状上。一口气说完,这才眼巴巴看着罗彦,似乎是在询问着什么。“行了,有这些,你这死罪就可以免了,不过活罪难逃,在这里等着判罚吧。”得到了罗彦的答复,这位也心满意足,就此被带了下去。宋甄一脸佩服地走过来说道:“郎君,你这审人的本事,实在是太高了。”县令不一定就谙熟律疏,因此见罗彦通过这种方式撬开犯人的嘴,感觉还是相当高明的。“行了,别吹了,只不过熟悉律法,巧用了这些人不愿意承担罪责的心理罢了。哪有什么高明可言,你要是熟读武德律,你也能做到。”说完罗彦面向鼓旗军的将领,说道:“劳烦将军将前边提到的这些人全都看押在他们的宅邸。这两日将士们的供给全部交给蓝田县负责,等事情结束以后,我再为将士们请功。”“罗县令客气了,卑下来之前就接到了兵部杜尚书的文书,此行全部听从罗县令的命令。末将这就去办。”虽然这将领心里也是有些开心,不过正事要紧,办好了再见罗彦,总是能更多些底气。一抱拳,躬身行礼以后,这位将军就走出大牢。反正有罗彦给的名单和带路的差役,他也不担心这些人能跑掉,何况,整个蓝田还封锁着,钱粮一概进不来出不去。这些豪绅们就算是想逃跑,就没有那个本事。待这位将领走出去以后,罗彦转身看向宋甄。盯得宋甄心里直发毛的时候,罗彦说道:“宋县尉今天暂时不要回去,查一查,我等没来之前,到底是谁接触过这些犯人。”看着三人一脸疑惑,罗彦说道:“那个何府的大管家早在被捉出来的时候就吓得尿裤子,怎的我等喝了盏茶的功夫,就变得如此有底气了。”顿了顿,罗彦还是说了真话:“何况,他真要是熟悉律疏,就知道其实刚才好些事情我都是在诈他,怎么会那么容易就被我撬开嘴。”罗彦说到这个份上,这三个人算是才明白过来。陈玉如问道:“不对啊,郎君,方才你说的那些,不是都符合律疏么,怎么又会是在诓他。而且这些都已经写进了供状,将来刑部核验,要是有问题,这案子就没法继续了。”陈玉如也是有些着急了。“不,我说的都是真的,不过就一点有假,那就是到最后不论是他,还是何明德或者其他人,涉及的都不只是这件案子。”打蛇不死的事情罗彦可不相干,何明德既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那么也别怪罗彦心狠手辣,不把何明德弄到抄家灭族,罗彦是不会罢休的。不守规矩的人,谈什么仁义。罗彦也不是善男信女,还相信割肉饲鹰的那一套。回到县衙,罗彦就写了一份文书,连同这些人的供状一并交给快马送往京城。死刑这些还有待下一步审理,但是抄家这些事情,压根就不用等到秋后,现在办了,正好可以把蓝田这粮价之类的打压下来。这样的好事,罗彦可是等了好久呢。未完待续。201610121:04:1125354162第一百六十四章抄家放粮治流民当天下午,罗彦不问缘由,将城中粮店封店拿人,衡量器具全部带走。在百姓一阵拍手称快中,派人闹事的几家豪绅全部被看押。仇富是任何年代都有的共性,尤其是这些富人还曾经年复一年盘剥自己。看到平日里吆五喝六的豪绅们,这会灰头土脸被差役一个个带到大牢,心里那个畅快。这些天被生活压力弄得越来越低落的心情,此时也畅快起来。不少人不惜多花几文钱,奔到酒馆里打上一两酒,就为这心头的一点痛快。现在能一帮子打倒的豪绅,也就何明德一人。要想彻底把这些人给打痛,还必须多找些罪名才行。把这些豪绅们控制了,第二天罗彦又放出告示,收集这些豪绅们为恶的证据。一时间县衙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这些人平日里在乡间作威作福,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恶事。但是从来没有哪个县令是敢把这些人抓到大牢里的。罗彦这一手,给不少的百姓壮了胆,以往敢怒不敢言的事情,这会儿像瓢泼大雨一样倒了出来。这下子倒是方便了罗彦。最后何明德以谋杀官员、指使下人闹事、制作假衡量器、擅杀奴仆等数项罪名,秋后问斩,眷属一律没入关中。查抄宅邸,同时驱散仆役。其他几个豪绅,也有抄家的,但是却没有死罪。毕竟,有些罪名,最终还是被金钱所抵消了。罗彦对此也很无奈,不过没了钱的豪绅,也不过是拔了牙的老虎,想必以后日子不会好过。当了一回名正言顺的破家的县令,罗彦在蓝田的地位一时间猛涨。随后的几天,为了彻底打压当地残存的几家豪绅,罗彦将粮仓的粮食按照县中簿册,按每个乡半天的时间发放粮食。按照人口,每人一升的份额,挨家发放。一斗米恢复到四十文钱,比之其他县都低了不止十文钱。这下子可真的让几家豪绅坐不住了。前些天拼死了要把罗彦手中的粮食给买下来,花了斗米快八十文的价格全都收到手里,这会儿突然限制供应,却看好了人头斗米四十文,来来去去,这中间亏了多少钱啊。但是又不能不卖,要是这些粮食卖不出去,当年的收成又不错,岂不是明年要亏死了。可是没想到罗彦压根就没想着让这些人好过,以工代赈的方式,从发钱突然就变成了发粮食。这下子进一步就满足了人们的粮食需求,哪还用得着去米铺买米啊。没办法,降价吧,罗彦官中的粮食卖多少钱,自己就降一两文,总会有人买的吧。不过,让这些人喷血的是,他们降多少,罗彦就跟着降多少。更可气的是,居然有人说,罗彦自言自语:要不是不能与民争利,直接派人把他们的粮食包圆了。当罗彦让鼓旗军把蓝田各个要道的士卒都撤了以后,京兆府诸多大县,蓝田居然成了粮价最低的一个。要不是这个时候各县都拦着流民,没办法进蓝田县城买粮食,怕是周围各个县的百姓都要跑来抢粮了。做完整件事情,罗彦长出一口气。这几天说真的可是把自己给愁坏了。要不是何明德出了这么一个昏招,自己还得跟这些人博弈好长一段时间。而且最后的收益,最多也就是把之前放出去的钱都从这些乡绅手里收回来。哪像现在,直接整到几家,剩下的那几个也不过是小鱼小虾。抄没的钱粮,也是把之前粮仓和府库的钱粮都补充了,还多出来很多。留下一笔钱粮备用,又私下给鼓旗军和县中官吏一些好处。罗彦这才将剩下的钱粮,连同自己的奏疏一道,交给属下押运往长安。奏疏自然是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都交代了个清楚。这事儿要是没有李世民支持,绝对是做不成的。反正自己也没干什么亏心事,事情全都交代清楚,李世民有了底,将来就算有人拿这个说事,也能给自己兜着。至于钱粮,就当是送给李世民的回礼了。数额基本上还比之前李世民送下来的多一点。见过两层剥皮,剩下的还这么多,可见这些豪绅们有多有钱了。押送着大宗的物资,大队的人马花了一天时间才到达长安。因为这些东西都没有事先请示李世民就带来了,所以暂时就放在了长安城外的驿站。等过了夜,次日一早,奏疏才由中书省交到李世民手上。这些天蓝田的动静,完全被李世民看在眼中。只不过事先就已经给了罗彦便宜行事的权利,而且罗彦做的事情也没有多出格,因此就算是罗彦说要调动鼓旗军,李世民也让杜如晦专门给鼓旗军一道文书。这样的情况下,如今罗彦来汇报成果,李世民也想看看这小子是怎么说的。好好的一件事情,罗彦没有用官场那种骈文,反倒是写的更像是传奇一样。中间再夹杂几句溜须拍马,把李世民惹得异常开心。“看看,罗彦这小子,着实有些手段。这才一个月功夫,蓝田一地的豪绅被他收拾了个干净。要是天下多几个罗彦,这些土豪劣绅怎会像现在一样猖獗。”当着房玄龄的面,李世民很是开心地说道。“陛下,罗彦处理事情的本事确实很大。不过,杀性也大了一点。”房玄龄有意无意提醒着李世民。并不是他很罗彦不对付,相反,罗彦这么干,确实让他也觉得很是解气。但是这大半年的时间,罗彦手上就已经有两条人命了。并且动不动就和军队纠缠在一起,实在是和他们这些文官有些格格不入。“你啊,就是多虑了。你仔细看看这些人的惩处结果,就发现其实很多人按律都要掉脑袋的。但是罗彦为何偏偏就只杀了一个何明德呢”“陛下你是说,罗彦这是故意的”“怎么会不是呢他的处事风格你刚才不是已经说了么,杀性很大。可是唯独在这件事情上,只杀了首恶。这就是他给自己留的把柄,朝臣到时候只能抨击他处置太过温和,却不能说他处置太过。要知道,何明德可是意图杀他。”不是李世民了解罗彦的内心,而是罗彦在奏疏里头很是明目张胆就说了这件事情。是,我是要杀人,不过这人罪有应得。谁要是不服,往后有人刺杀他失败了,有本事也给人家一条活路。要知道现在处理的案件,都会成为将来的常例,是可以作为参考的。谁没有得罪过的人,生死大仇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罗彦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在奏疏里写的这么嚣张。看着房玄龄一脸不解,李世民将奏疏递给他,笑着说道:“他还真的是第一个,从进秦王府到现在一直在我面前口无遮拦的人。”随后什么也不说,开始看其他的奏疏。至于另一头的罗彦,成功处理完豪绅和粮食的问题,接下来头疼的就是城外逐渐多起来的流民了。现在快要五月底,再过一月,这庄稼也能收了。可就是在最后的这段时间,百姓们能买粮的钱都用光了,能吃的野菜啥的也吃光了,剩下的就是逃荒了。城外半月前半个人影不见,就那些草棚子放在那里,这几天城门守卫也拦下了不少流民,户曹被临时派去放粥。既然城中的问题解决了,那剩下的就着手处理城外的事情了。流民其实并不可怕,说白了也是讨生活的老百姓。但是为什么这官员们就非常怕呢无他,流民搞不好,就能成为流寇,这对于治安和国家稳定是个隐患。其次,流民还可能带来瘟疫。大量没有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