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9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1      字数:4833
  会有百姓冲击县衙”陈玉如仔细想想,确实是自己太过怕事,不由得点点头,连声说着受教。陈宋两人都是进士科进士出身,将来打磨一下,怎么的也能做到一州长官。罗彦现在说的这些,也不过是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跟他们分享。好让这打磨的过程快一点。毕竟,同是进士科,多少内心是有些亲切感的。何况这两人虽然行事有些拘禁,可是还有沾染上官场太多的坏习气。能够在最初帮他们一把,罗彦也希望他们能够记住百姓的好。就是说话的这么点时间,仓曹已经亲自带着粮食来到了这里。看到这仓曹的行事,罗彦倒是非常满意。走过去问道:“方才差役跟你说的,你可知道怎么做了”这仓曹倒是很爽快,直接说道:“郎君,这些天粮仓中的粮食,做这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过”仓曹说到这停住了,似乎是有些难办的事情。罗彦有些好奇地问道:“不过什么”“不过粮仓中有一部分陈米,需要尽早处理掉。这些天在县中已经出售了一部分,但是量太大,流民也必须要消耗一些才行。就是不知道这样,会不会打乱郎君的计划。”沉思了一下,罗彦嘱咐宋甄:“这件事情你来做。每次运来新米和陈米各一半,到了这里,跟他们交代清楚,掺在一起煮粥。另外,我等也过几天苦日子,不论什么吃的,我等来吃这第一口。想必,这样一来就没有会说什么了。”没有其他的办法,罗彦只能把身先士卒这一招用在这里。要说什么办法最能服众,同甘共苦这一套是最有效力的。想想后世的两党,输赢真的就是在这种风格上决定的。听到罗彦这么一说,众人都是一阵苦笑。这位郎君还真是有魄力,前任徐松也是平民出身,蓝田当了好几年官,哪有这等魄力。说和百姓同甘共苦,一天两天装装样子还行,再长的时间,呵呵,压根忍不住。大锅饭,这些伙夫们也做的粗疏,米下了锅,捏点盐扔进去,就那样焖着。等水干了,这饭也就熟了。条件艰苦,也没啥菜,索性就找了点野菜,扔到大锅里煮煮,权当是汤了。前几天虽然也施粥,可是宋甄和陈玉如两人完全是看着,自己又不吃。如今要下咽这等食物,两人脸色也有些发白。这种苦日子,也就战乱的时候尝过。这两年都当了官,平日里不说锦衣玉食,但是吃饭也有讲究,哪会像这样的。看着两人为难的神色,罗彦笑着说道:“放心,吃不死人。”说完也不管他们两人,自己先走过去,让伙夫给自己盛饭,顺带舀碗汤。这伙夫还不知道罗彦方才说的事情,这会儿见他来吃饭,一时间居然急了。自己拿着大勺连连往后退。这个动作把罗彦给逗乐了,说话的时候都带着笑意:“行了,只要吃不坏人,这事儿你还得继续干下去。别退了,快给我盛饭。”这伙夫也不过是城中临时征集来的百姓,经历了前些时候的一系列事情,早就把罗彦当作是洪水猛兽一样,哪能听得进罗彦的话。倒是这位伙夫身后的差役,知道罗彦说一不二,没办法,只能抢过伙夫手中的大勺,上前来给罗彦手中的碗打了饭。待还要拿碗盛汤的时候,却见自家这位县令将盛了饭的碗递过去,意思把汤直接浇在饭上。“米饭太干,天也热,还是直接浇在上面省事。”说这话的时候,罗彦变得跟普通的老百姓没啥区别。周围的流民看到罗彦也端着碗吃锅里的饭,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个在差役的管理下,有序地开始打饭。愣了一段时间,看过了罗彦吃饭的全过程,陈玉如苦笑着说道:“你说,咱们这位郎君,真的是那高高在上的县公长安城内的勋贵们我也见过,能做到这个程度的,估计是没有吧”倒是宋甄看得开,苦笑着说道:“管那么多干什么,我等现在要做的,就是吃饭。行啦,再不过去,我等连口汤都挤不上。干嚼米饭,你要能咽下去,你就慢慢琢磨去吧。”说完也不管还站着的陈玉如,快步走过去盛饭。一顿弥补的午饭,就在流民尊敬的眼神里吃完了。老百姓还不至于一顿饭就被感动到痛哭流涕,但是这一顿饭的功夫,也收买了不少人的心。等吃完饭将碗也一并洗了以后,罗彦站起来,已经有不少流民眼巴巴看着他了。对于这个结果罗彦非常满意,暗自点着头,将这片区域独自转了一遍。当然,走的过程中倒是遇到不少人向他致意,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看着所有人都吃过饭后,罗彦走到人前,说道:“今日前来的诸位,怎么说,也要在这蓝田呆几天,不如,饭后修建几件草棚。大伙消消食,也能给自己一个安身之处。”听了这话,人群里乱哄哄发出不少赞同的声音。看着没人反对,那么剩下的事情就交给陈玉如了。而罗彦自己,则是带着宋甄,领着一大帮子人处理安置地的卫生问题。方才走了一遭,除了睡人的地方,整个营地都是脏兮兮的。污水清痰,很多地方都有。甚至有些人连便溺也在这营地当中解决。方才罗彦就看的有些皱眉头。还有这做饭刷锅的水,也是随便一倒,招来不少苍蝇。这么下去可不行。要让这些人住二十几天,老这么个情况,万一弄出什么大型的瘟病,罗彦虽然系统里能兑换点医书出来,但是还得伤不少人。一时间污水坑,便溺池这几样事物都被罗彦弄了出来。201610223:44:5125373556第一百六十七章返京途中再遇仙成功将城外的流民安置下来,三天的时间罗彦一直住在城外。便是县中必须要处理的事务,也让差役送来处理。这般与民同甘共苦,让罗彦获得了不少流民的认可。加上这几天伙食有所改善,而且在罗彦的整顿下,安置处的环境与其他地方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这样强烈的反差之下,流民们哪里还会继续往前走。巴不得一直就呆在蓝田不走了。见流民们已经对自己产生了信任,也不再提往长安走的话题,顿时罗彦也放下心来。将陈玉如和宋甄两人遣回县城处理公事,自己则留下来陪着这些百姓。不是罗彦不想离开,但是做戏也要做全套。这些天流民逐渐对罗彦产生了新人,所以才能像眼前这么秩序井然地安顿下来。即便是罗彦三天两头找一些事情让他们做,可是没有人会抱怨什么。流民的眼睛可是一直盯着自己,如果自己走了,留下其他两人,怕是回到县衙屁股都还坐不热,就得原路返回。这百姓对于特定官员的信任和依赖,绝对是一把双刃剑。一旦用不好,就会产生大问题。转眼间又是快十天过去了,罗彦闲暇无事,还找人或者自己亲自上阵,给那些垂髫儿童授授课。有时候也跟着来自不同地方的流民聊天,了解其他州县的情况。虽然生活条件比较苦,不过深入了解了百姓心中所想,也涨了不少见识。就在罗彦以为这种日子一直要持续到秋收开始的时候,长安城中突然来了使者。来人乃是李世民身边的侍卫,似乎是李世民急切地想要见到罗彦,门下省写的诏书接到手里,几乎都能感觉到墨迹还有些湿。确认过诏书的可靠性,回到县衙匆匆沐浴更衣,牵出一匹快马,罗彦就踏上返京的路途。不便让李世民久等,因此罗彦出发的时候,也不过就是接近午时。想来,一路快马,怎么的也能赶到李世民午间歇息过后到达了。六月的太阳,正是火热的时候。便是马儿跑的欢实,脸颊上有丝丝微风吹过,罗彦也觉得有点晒。官道上行人稀少,往前一看,视线所及之处,也不过是十来个行人。当然了,这还是要算是远处的小黑点。被太阳晒得有些心烦气躁,罗彦也顾不上欣赏沿路青翠的风景。只是一个劲的打马,扬起一路烟尘。这般走法大约走了两刻,前边有个大弯子要绕,正好看到还有一个身影刚刚转过去。事先遮挡着,罗彦也怕快马收拾不住,撞了行人,因此大老远就放慢了马匹的速度,只等着过了这个弯,视线开阔了,再继续打马。马跑的慢了,罗彦也能把周围的景色看个清楚。这黄土道一侧,是一处数十米高的小丘陵,正是这丘陵挡住了罗彦的事先,所以才对前边的路一无所知。而道路另一侧,则是大片的树木杂草。天气燥热,树林里蝉鸣声阵阵。原本一心赶路,脑子里压根就没有这些声音,此时此刻随着速度降下来,听到这些杂音,让罗彦心里居然有些急躁。心里暗骂一句,只盼着赶紧过了这片地方,还是早早到长安为妙。待马匹一颠一颠走过去,罗彦却看到,方才看到的那道身影,居然是一个后生牵着驴子,载着一位身着道袍的老人。看着背影,就能把两人的年龄看个差不多,完全是取决于这两人的头发,以及此时正在说的话。“老爷,这个天,你就不该拒绝人家送的马车。你看这太阳,我这身板都受不了,何况是你这老人家。”“你这惫懒的货,怎的,走这几步路就受不了了。趁着无事,多看看沿路风景,正好修心。”“老爷,不是我懒。从商州到长安,这数百里地,咱们可都是走过来的。你说你也这一把年纪了,该享福不享福,非要找这罪受。这驴儿一颠一颠,你就不怕颠散了架。”老道士佯怒:“你这懒货,就不能说点好。再说了,老人家我怎么说也是东奔西走的人,这点风尘,也就你懒惰才受不了。行了,趁着年轻多走走,不然以后连我都比不上。”“得了吧,你老人家是活神仙,哪是我能比的。要是我有马车做,那绝对是自寻倒霉骑驴的。”一老一少两人的争论,并没有因为身后有马蹄声就被打断。不论老的小的,说话中气十足,完全没有言辞中那么累。加上说话也逗,倒是让罗彦忍俊不禁。待马匹追上那驴子的时候,这后生似乎也知道身后来了人,便将驴子往路边上拉了拉,给后边的人让路。既然人家这么客气,走过以后,正该要道声谢。将目光转到那老道士脸上后,罗彦大吃一惊。为何这脸太熟了。凭着罗彦的记忆,这一年多不见的人,还是可以认出来。这位,不就是当初在玄都观那山间喝水的时候遇到的道士么。一年未见,这老人家样貌居然半分没变。上下打量一番,罗彦翻身下马,很是尊敬地问候:“一年未见,仙长依旧精神矍铄,可喜可贺啊。”老道士看了罗彦一眼,似是回想了一下,也不过眨眼的时间,就回道:“莫不是当初玄都观外的罗彦一年不见,居然变化这般大。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有些灰心丧气的后生了。”说完捋捋胡须,似是也在为见到故人高兴。唯有这牵驴的后生,一脸茫然地问道:“老爷,这人你认识”这后生有些憨厚的问句,让老道士一阵大笑:“怎的,就许人家认得我,我便认不得人家了。”老道士的笑话显然是引起了后生的不满:“这世人认得老爷,不是很正常吗偏生老爷认得别人,这就不简单了。想那商州的长史见面,一口一个老神仙,也不见你想起人家姓啥来着。”说到这里,似是想起了当初和这位商州长史见面的场景,还人不知笑出声来。“憨货,你笑个什么劲。若是我见个人便要认得,那我老人家岂不要活生生累死。还不将我扶下来。见了故人,正好下来便歇着便叙旧。”说话间,也不见得有这后生扶着,自己却是轻轻一跃,便下了驴。听着这主仆间的对话,再看到老道士那矫健的身姿,瞬间想起来这是谁了。罗彦心里不由暗暗惊叫,老天,没想到居然是这位。还说自己心知当世有名的道士,这一年回想起来,也好生筛选了一番。没想到居然把这位给漏掉了。不过,也不怪自己笨。这位最出名的不是道士的身份,而是医生啊。没错,这位老道士,赫然就是名传千古的药王孙思邈。这后生见孙思邈自己跳了下来,嘴里不住地念叨着:“老爷你就不能等我过去扶你么,嘴上喊着要我去扶你,自己却先跳下来了,分明就是那我寻开心么。”嘴上嚷嚷,手脚却没闲下来,便走到一棵树下将缰绳一扯拴牢。看到孙思邈已经寻好一处荫凉,不管地上的尘土就坐下来。罗彦也把马匹拴好,走上前去,躬身一拜:“恕小子愚笨,这都一年多了,居然今日才知道是孙真人当面。实在是小子罪过,到了长安,真人不妨让小子好生招待一番。”见罗彦这么客套,孙思邈摆摆手,说道:“你这后生,就像当初你我初遇的时候一般便好。这般客气,反倒是让人觉得生分。”很明显,孙思邈也不是很喜欢太多的繁文缛节。罗彦点头称是,也不再多礼,跟着坐到了孙思邈的对面。“真人此番是从商州来的”不得不说,这主仆俩的对话听了一半,罗彦也很是好奇孙思邈从何处来,到长安什么事情。“是啊。商州前些时候聚集了不少流民,没想到居然有了小范围的瘟疫。我正好路过,就在那里住了几天。”孙思邈轻描淡写的这么一说,罗彦却心里锁了几分敬佩。什么小范围的瘟疫啊,商州不算上州,可是涌进去的流民可不少。想来有不少人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