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7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2      字数:4827
  一部分是极力促成出兵的,因此李世民还是在犹豫。待见到房玄龄,原本以为会和其他的几位大臣一样又是一番长篇大论。谁想到这回房玄龄就说了一句:“陛下,这是罗彦送来的奏疏。哦,还有一些臣从户部找来的文书。”房玄龄虽然不是反对出兵的急先锋,但是作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他的意见肯定李世民非常重视。此刻见他手上一沓纸,苦笑着接过来,问道:“罗彦是怎么说的想来遇上这样的事情,他早就等不及了吧。”李世民对罗彦的印象,也是停留在一言不合就强势应对的程度。李世民给罗彦收拾了好几次烂摊子,对于罗彦他是相当具有言权的。谁知道房玄龄只是笑着,却不说话,眼睛就瞅着李世民手中的奏疏。看到房玄龄的笑容,李世民就知道罗彦也许又出了什么幺蛾子。于是乎,匆忙翻开奏疏,想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不同于其他大臣那种连篇累牍的骈文,罗彦的奏疏向来直白到李世民根本不用费脑子。也就是两百来字的奏疏,李世民扫了几眼就读完了。放下奏疏,李世民叹口气自嘲道:“看来我是替他收尾的事情做的太多,把他当成尉迟敬德那般的憨货了。这种问题上,他比我要看的清楚啊。”说完扬扬房玄龄带来的文书,说道:“我也不用看了,你就跟我说说,府库如今的情况好了。”李世民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房玄龄也不废话,说道:“关中各州粮仓空虚,不到秋收根本没有补充。另外,今年山东大旱又赈济了不少钱粮,国库也有些紧张。还有要给突厥的供奉,说起来大军要是征战三个月,真的就像罗彦说的,除非封了突厥牙帐,将颉利带来长安,不然我等就是一败涂地。”听闻如此消息,李世民有些沉默。或许是想什么事情出神了,良久之后,才叹息:“唉,错过了这一次,有生之年不知道还能不能将这突厥一举平定了。”渭水之盟给李世民的耻辱太大了。当初回到宫中以后,李世民便组织了一批士卒每天训练弓马。甚至他自己都亲自上去做示范,当这些士卒的教习。为的不就是能够积蓄力量,将突厥给横扫了么。而今若是不顾其他,只看突厥的形势,确实是最佳的出击机会。偏生罗彦给他的两条理由就让他有些绕不过去。对外战争如果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那么内部就会更加不稳定。怎么权衡,李世民还是有数的。随着这一声叹息,李世民似乎老了好几岁。房玄龄看他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拜道:“陛下何必沮丧。想我大唐人才辈出,加上陛下励精图治,过上几年,便是突厥恢复到全胜的时候,我等腾出手来,也能将其打败。何必因为这点事情就失了心志。”“何况,如今突厥内乱已生,我等只需要分而化之,突厥便是想要回到全盛的时候,那也不过是奢望。”房玄龄不愧是以谋略见长,这瞬间就想到了今后应对的方案。听得如此安慰,李世民才重新振作精神。脸色好了很多之后,对房玄龄说道:“罗彦的奏疏我先留下,你回去以后,好好看看户部的文书。这件事情,就在明日早朝的时候,彻底定下来吧。”听得李世民如此一说,房玄龄便知趣地告退了。只留下李世民一个人嘴里不自觉地念叨着:“忍辱负重,忍辱负重”次日早朝。一如既往在处理过一些必要的事务以后,朝臣们又开始了关于是否出征的争论。这次李世民可没有再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只是有人起了个头,便喝止了。随后先抛出罗彦的奏疏,让近侍念了一遍,随后不管好些人出班想要反驳的情形,将房玄龄叫了出来。“房中书,你来说说户部报上来的情况。”早就准备好的房玄龄,听到李世民的话,便将自己准备了一晚上的数字逐一念了出来。好些有能力做军中主帅的将领,对于钱粮的数字自然很在行。一个月多少大军吃多少粮食,后勤的花用又是多少,在心里对比一番,还真的现这仗没法打。“这些数字是月初送到户部的,没有任何的虚假。今年关中许多人撂荒,山东又大旱,税收只能看江南一地。如果要防备明年天灾,这些税收就不能擅动。”说完房玄龄总结了这么一句,算是彻底打破了许多人的梦想。点点头,李世民看了一眼还在呆的朝臣们,说道:“这件事情就此为止,等到秋收结束,看情况再说。”显然李世民还是有一些幻想的,把时间留到秋收以后,那个时候看情况再说吧。见李世民已经做好了决定,而且房玄龄说的,好些人也无从反驳。因此只好作罢,到此为止,征伐突厥的事情告一段落。远在幽州,都督府在朝会后的几天内就收到了消息。本来知道这不能出征的消息就已经够让人郁闷的了,没想到更为忧伤的事情还在后头。这让大家失望的罪魁祸,居然就是自己都督府的司马。因此罗彦开始了他在幽州的艰难之旅。普通的士卒其实想打仗的很少。毕竟作为直接冲锋陷阵的他们,到了战场是会死人的。因此直接归罗彦管的好些人,其实态度还行。第一个将罗彦视为仇寇的,便是王君廓。这一不打仗,自己的功勋怎么来虽然在幽州自己也算是权倾一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哪里比得上那些在长安的舒服。何况大都督平日里基本上都只有练兵的权利,带着士卒搞点什么事情,还得经过李玄道的同意。偏生李玄道又和自己不对付,这不是让自己难受么。哪像在京中的那些大将军,一个个人五人六,吃香喝辣。心里极度不爽的王君廓见了罗彦就是一阵大骂。要不是看在罗彦乃李世民的宠臣的份上,王君廓早就动手了。这天王君廓正式接到朝廷的旨意,严令各个折冲府加紧练兵,不得擅自出击。王君廓只是让人念了一遍,便扫兴地让人去请幽州都督府下边的诸多折冲将领。不过两天,所有人都来了以后,王君廓可以将罗彦拉来,然后叫人把邸报上的内容一个字不漏念了一遍。邸报上的内容,基本就是以那天的朝会内容为主,便是连罗彦的奏疏都抄录了一段。待邸报念完,王君廓再次冷眼看着罗彦,笑道:“如罗司马所愿,我幽燕一地谨遵陛下谕令。不过,这事咱们没完。等秋收过后,老子会再次上书请战。娘的,这般好的机会,就被你这等读书汉给耽误了。”面对王君廓再一次的冷言冷语,罗彦什么话都没说。因为此时大殿上每个人都盯着自己,要是再多说什么,自己怕是都有生命危险了。罗彦自忖没有那么厉害的嘴炮,能把这些视功勋如爹娘的武夫说得心服口服。而在王君廓指着罗彦的鼻子骂了一番以后,整个大殿上都是吵嚷声。尤其是见罗彦一言不,就那样听着王君廓的骂声,诸多将领便越放肆。纷纷将自己能想到的最恶毒的话放在了罗彦身上。整整骂了半晌,这些人都骂的有些累了,王君廓这才罢休。生在都督府的这一幕,很快就被有心人给传扬出去了。而随着王君廓对自己的态度越明显,好些人把对罗彦的不爽就放到了台面上。王君廓自不必说,都督府的有些武将就很是下作了。有时候见了罗彦也是横眉竖眼,压根不拿他当回事。甚至是低级的军官,见了罗彦连个礼都不行,直接把他当空气了。偏生自己还没地方说理去。便是告到王君廓那里,没人给自己作证,到最后也不过是惹一身骚。都督府的将领已经如此了。地方折冲府的将领态度就更过分了,军情刻意隐瞒,或者就是延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情报的司马,不过就是个整理文书的。也有些干脆就把罗彦负责的东西上报到王君廓那里,压根不理会罗彦。对于这些事情,罗彦一件一件记在心上。虽然自己阻拦了这些人升官财的路,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罗彦根本就没有做错。既然没错,那么罗彦的暴脾气,越是能忍,越是证明他内心的怒火有多盛。不过现在自己就是个孤家寡人,王君廓李玄道以及各个折冲府,这些人自己得罪了一个遍。偏生自己现在又不像蓝田一样大权在握。那么只能等到那个契机,通过朝堂的力量一个个收拾这些人了。2016101022:17:0325538502第一百八十章王君廓摊上事了被朝廷限制了不能出征,王君廓就更加烦躁了。于是乎,之前做的好些比较过份的事情,如今做的就更加频繁。这天罗彦正在府中看着那简单又落后的几份军情,突然就听到外边一阵吵嚷。“不好了,大都督出事了。”“快去请李长史,大都督此刻在怀仁街上,幽州府的人已经过去了。”“”一阵嘈杂以后,声音逐渐往远方飘去,只留下入神的罗彦。王君廓出事了听起来似乎蛮不可思议的。之前李世民虽然不让各地出兵,但还是严令各折冲府必须要加强武备。言下之意无非就是,仗我想打,但是还不是时候。可是这种命令对于王君廓这种人简直就是折磨。打几年前就在幽州,一直督管练兵。杀了李瑗自己上位,没想到干的还是一样的事情。这让他郁闷就不说了,还感觉从此没有出头之日。不入朝堂,武将的地位就相对来说很低。即便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大都督,还是一军的大将军。作为武将,最好的发泄方式莫过于田猎,又或者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王君廓打小就是草莽出身,自从得势以后结交的也是这般的武人。自然不会向那些文士一样读读书写写字,或者下下棋。当然了,如果是想找个美人调剂下生活,这个倒是方便。被王君廓打压了这么久,罗彦不禁有些恶意地想道,难道王君廓玩完没给钱咋滴不过这事儿也就自己瞎乐呵一下,能让幽州府的人出动,想必不是什么小事。不过眼下自己正处于被冷落的时期,那些有的没的也不归自己管,反正王君廓不胆子肥了造反就成。摇摇头,将满脑子的恶意甩干净,罗彦继续看自己的文书喝自己的白水。不过消息这个东西,总是能自然而然灌到人的耳朵里。只是大半个时辰,罗彦就从几个属吏的口中得知了情况。原来王大都督不是去玩了没给钱,也不是跟人下棋输了。想来这些天在自己府中大鱼大肉腻歪了,这天带着部曲出去田猎。大秋天,正是动物肥美的季节。猎了不少好东西的王君廓在野外开了一场烤肉宴,带出去的好些酒水都喝的干干净净。虽说这酒水度数低,但是喝多了风一吹,自然也会上头。加上王君廓一个心情郁闷,居然一路打马狂奔。城门口的士卒见他快马过来,碍于身份自然也不敢阻拦。这样一直走马到怀仁街的时候,行人太多,一时间有些百姓避之不及,居然被王君廓的马踩伤不少。等王君廓的护卫们赶来的时候,只看见马早就跑到不知道哪里去了。王君廓则因为马受惊被摔下来,正醉醺醺躺在地上。怀仁街出事的地方早就被人群围拢住。里头踩上的百姓横七竖八躺着呻吟着。这可了不得。走马伤人本来就是重罪,还偏生伤了很多人。罗彦心里也是一惊,王君廓不会因为这个就被搞下去吧那样的话,自己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是不是就应该回到长安去了。这日子过的憋屈,原本想等王君廓搞事,然后挨个报复呢,谁想到出了这么一茬子事情。不过事情到幽州府赶到并且把人带走就戛然而止了。罗彦便是想知道个结果,还得多等几天。因此只能按捺住心中的好奇,静静等着。原本以为这件事情跟自己是没什么关系了。反正这一个多月以来,自己被孤立到跟不存在一样。就算是都督府出了天大的事情,想必也能不会有自己的份。谁料连罗彦还真的是想错了。第二天罗彦就被请到了都督府正殿里。王君廓因罪被看押,所以此时幽州都督府直接被李玄道接手了。想来是因为承受不了那些武将的要求,因此找罗彦前来商议怎么应对王君廓的事情。这下子罗彦有些生气了,感情有坏事这些人才想起还有自己这么一个人存在。进了正殿,罗彦面无表情地向李玄道拜了一下,就坐到下手,静静等候李玄道怎么说。此刻王君廓的心腹,加上距离幽州比较近的几个折冲府的将领都来了。再怎么说,王君廓也是他们名义上的老大。武将平素就喜欢抱团,这个时候就更不能缺席了。看到这些人都盯着自己,李玄道轻咳一下,说道:“王都督走马伤人,此刻被幽禁在幽州府后衙。诸位暂时不必担心其安危。此事未曾死人,因此不会上报京中裁决,一切都看幽州府的。诸位可有什么好的法子,让王都督早早脱身”说完就看向下边,意思是要这些人说说自己的主意。听了李玄道这话,罗彦撇撇嘴。这货很明显就想借着这件事情把王君廓给打倒,没准这会儿都想着怎么当初没死人呢。王君廓作为大都督,那暴烈的坏脾气,这都多少年了,手底下还没几个文士当幕僚。因此这会儿连个能出点主意的都没有。指望这些大老粗能认得几个字就相当勉强了,还想着要找到律法的空子钻一钻,别痴心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