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2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3      字数:4868
  过这些人也不在意,只是调笑着:“放心,我们定会等你回来。酒钱还需要你结一下,倒是你可别因为这个偷偷走了。”果然是相处久了都越来越损,这等无耻的话都能说得出来,让罗彦一阵苦笑不得。不过,那位叫他,还是不要让久等的好。出了雅阁,走上楼去,还在楼梯上就听到有人在说:“罗彦这小子,现在越来越没出息了。如今整天跟我们那些儿郎混在一起,也不知道羞。”听声音罗彦便知道是谁在说他的坏话,因此边走边说:“你那酒品,还不如程处弼那个皮猴子。跟你混在一起,这吃吃喝喝才是真的丢脸呢。”待双脚踏上顶层的地板,罗彦这才躬身一拜:“罗彦见过陛下,见过诸位。没想到今夜陛下居然带着诸位到了天然居,着实让罗彦大吃一惊。”这天然居自从李世民登顶以后,顶层基本上就没有开放过。方才那小厮一说顶层有人请他,罗彦第一时间就想到是李世民悄悄来了。待李世民让罗彦起身以后,程知节便走过来抓住罗彦说道:“你说我酒品连我那小三子都不如,不行,这事儿咱们必须要说清楚。今晚你要陪我吃酒,让你好好见识一下我的酒品。”却是李世民带着一众大臣微服前来,平素那些礼节也不顾及。而座中之人,俨然就是当初秦王府的旧臣,如今在朝中做上高官的,全都在这里了。想来都来了不短的时间,此刻相互都没有太过拘礼,因此罗彦苦笑着被程知节拉到座上,向众人一拱手,便做到了程知节身旁。等罗彦坐下,李世民感概道:“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这一年国中风云变幻,全赖诸位尽心竭力,才助我将局势初步稳定下来。今夜我等不论君臣,只能情谊。这第一杯酒,先谢过诸位对我的鼎力支持。”朝中是个什么情况,李世民是当了皇帝才有苦自知。各种压力积压下来,若不是他这些亲信们不断努力,他的权利早就被有些朝臣给分出去了。因此这第一杯李世民是真心诚意对自己的臂膀们表示感谢。“我等哪里当得陛下这杯酒,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哪敢不效死命。”齐声说着,众人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待放下杯子,李世民感慨道:“当年罗彦对我说,欲受王冠必承其重。我以为只是当初他劝我行事果决,没想到这句话涌到今日,依旧是那般合适。”盯着罗彦,李世民继续说道:“过些时日,进之要不跟在我身边好了。说真的,你现在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看着众人点头,李世民继续说道:“你说你和那些小辈搀和个什么劲啊。当初你在这些人当中侃侃而谈,便是连我的面子都不给。那等的英姿去哪里了年轻一辈,我唯独看好你。可是,进之,你真的让我失望了。”李世民这话该夸的夸,该骂的骂,一点不留情面。这下子让罗彦一阵羞愧,低头说道:“罗彦之前做的事情,却是让陛下蒙羞了。以后定然牢记此时教训,不再妄为了。”有了这句话,李世民也点点头,说道:“还是方才的那件事情,过些时间,你便到我身边听用吧。”众人听了李世民的话,也不惊讶,只是看罗彦怎么说。“陛下,先前罗彦虽然以一时纸上谈兵,侥幸有些微薄功劳,但是如今性子不稳,还是不宜过早提拔。何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罗彦如今虽然不能为陛下分忧,但金州士子多有才学,罗彦也想为国家培育几个栋梁出来。还请陛下给罗彦九个月的时间,等罗彦送学生科考,便听陛下调用。”不等李世民说话,倒是房玄龄这些人夸赞道:“好一个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陛下,罗彦一年三迁,已经让人诟病。要是突然间再次改任,容易给人留下根基不稳的印象。倒不如像他所说,做出一些成绩来,再进行拔擢不迟。”听了这些人的建议,李世民沉吟一番,觉得罗彦的事情却是是自己有些操之过急,因此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便依你。只是,就这九个月,你可莫要让我失望啊。”201610302:24:3326303124第二百一十八章罗彦带来的震惊李世民的话,让罗彦终于有了一些底气。说真的,这一年来罗彦自己过得也有些累。四处奔忙就不说了,哪里还有当初那样的自在。种种自己或者别人加在自己身上的限制,让原本有些闲散心态的他,越来越感觉自己变了个样子。至于回到京中的事情,倒不是罗彦不愿意来。长安种种的条件都比外边要好多了,说真的哪个外官不想着自己能够进京的。要是放出风声,降品就可以进京的话,恐怕前来的官员成百上千。只是罗彦在金州也有好处,那就是在那个地方做一年的州学博士,不仅能够稳固自己的学识,而且相应的还能锻炼一番讲学的能力。要是到了长安。每天都要和李世民做伴,到时候没了自由,这样的好事岂不是没了。可不要小看这讲学,罗彦如今有很多的声望值都是来自这三个月的讲学。何况长安大儒云集,自己要是贸然像金州一样,那就是在太过托大了。何况,既然系统的名字唤作文宗,要是自己教授的学生能够出几个进士,说不得到时候还能有什么额外的好处呢。正是因为这样的考虑,罗彦这才拒绝了李世民的提议。略微有些遗憾,但是听到房杜二人也是这般说法,李世民也就熄了继续说下去的心思。宴席还得继续,等说完罗彦的事情,众人在讨论着一些私事的过程中开始饮宴。这是一年多以来,秦王府的旧势力第一次聚的这样齐。待李世民说了一声开宴,这些人也不客气,将桌上早就相好的食物夹进自己盘中开始仔细品味。方才早就吃过一些的罗彦,此刻哪里还能吃的下,只能坐看其他人的吃相。不过吃东西只不是垫巴肚子,正戏还是接下里的酒。文臣那边还好一些,至少曼斯条理地吃些东西。武将这边,尤其是坐在罗彦身边的程知节,直接三两下将取过来的食物吞个干净,便等着李世民招呼大伙儿吃酒。看着罗彦还坐在一边,程知节便笑骂:“要不是陛下今夜兴致突来,我们还没有这个机会将你小子找过来吃酒呢。想想当日你将我等拼翻,今夜我一定要好好和你比划比划。听说除夕夜你饮了整整五坛剑南烧春,你个败家子啊,吃酒也不记得叫我。想剑南烧春那般好酒,怎能像你这般牛饮。必是要端了酒盅,一杯一杯细细品味的。”有些惋惜地说着,程知节拉着罗彦继续嘟囔:“以后有这样的好酒,一定要记得叫我。”程知节这样说着,旁边他的老仇人尉迟敬德就搭话了:“你个老不休。陛下赏赐你的那十坛也不见你请我等,还没过节便也吃完了。什么一杯一杯的饮,你是那样的人么什么时候吃酒你不是拿那最大的碗,生怕自己少吃一点。”这两人斗嘴惯了,此刻尉迟恭揭短是丝毫不留情面。“你不也一样,我本想着去你那里蹭点,谁知道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半点不给我也就罢了,还硬是拉着我吃了半天那泔水一样的劣酒。等我一出门,就宣扬你拉着我将贡酒给吃完了。害得我这些天没去一家,人家给我的都是那市井常见的酒水。”程知节有些埋怨。这锅让他背的不情不愿,这会儿人多,他自然要推掉。这边两人斗嘴,那边文官们听说了,正对两个人指指点点呢。听得两人这么一说,不远处的于志宁有些苦笑着说道:“你们两位那段时间四处串门,合着就是奔着酒去的啊。”虽然朝中关于结交大臣有一大堆的条例,但是对于这些劳苦功高的人,李世民限制也没有那么厉害。听着于志宁这么一说,两人迅速闭上了嘴巴。就在罗彦满怀不解的时候,于志宁突然骂道:“你们两个不要脸皮的,原来是自家的酒吃完了,这才打上了我那份的主意。亏我还以为你等是念着旧情,看我这老朋友去了,将那最好的酒水拿出来招待你俩。”此话一出,在座的人都哭笑不得。而尉迟敬德和程知节两人却没有反驳,只是讪讪地笑着说道:“哎呀,老于你也不要那么小气么。这一回生两回熟,后来不是我俩也又去了两次么。大家都这么熟悉了,何必为了一点酒水这样纠缠。大不了往后有好酒我也请你。”反正是两人将不要脸发挥到了极致,于志宁一阵白眼。不过几人的情况却惹得其他人一阵大笑。在欢快的气氛下,众人又回头讨论起最近赛诗的事情来。毕竟距离约定的时间也不长了,正好杜如晦和罗彦都在这里,虽然结局早就已经定了下来,但是众人还是想早早知道罗彦到底有没有把握打平。再怎么说,一个小毛孩子对一个研习经学都十数年的人,差距太大了。这事是李世民自己挑起来的。程知节和尉迟敬德几人的笑闹结束之后,想来是李世民自己好奇,便问道:“罗彦,这几天一直听克明说你教授杜荷非常用心,不知道到时候你有几成把握将结果拿捏好”李世民问话也是相当有技巧。什么叫将结果拿捏好,那不就是说双方必须打个平手,罗彦带着杜荷是不能输也不能赢。想了想杜荷这几天的成绩,罗彦又回忆了一下对方的本事,这才回道:“这个,赢面有四成,输面有一成,平手五成。”这个答案是罗彦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口的,但正是这个答案,让在座的人大吃一惊。一个九岁孩子,就这么一个月,便能够有这样的胜算面带狐疑,众人看向杜如晦。罗彦说这话要是有些夸大,那么杜如晦的答案就相当靠谱了。毕竟他虽然是杜荷的父亲,可是为人一向公正,不会带着个人情绪评判的。杜如晦也思量了一下,嘴角带着些许不好意思,说道:“虽然这件事是他们闹出来的,但是毕竟也关系我家二郎,以是前些时候我也私下搜罗过对方那小子的文章诗作。总的看来,他经学可以,文章勉强,但是作诗就有些不堪了。想来罗彦这奸猾的小子正是知道这一点,才会有这样大的胆子,将杜荷拉出来。”虽然杜如晦没有明说什么,可是大家都知道了他的言外之意。就像是看怪物一般,众人看着罗彦。便是李世民,此刻也有些惊奇,问道:“罗彦,你仔细说说,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点点头,罗彦此刻自然不会否认:“这个自然。当日我刚提出诗文革新,此人便写了好几封信骂我。若是言之有理也就罢了,偏生是那种因为不同意便骂的。这种人我虽然身在金州,可是也嘱托人将他这些年写过的诗文搜罗过来看了一遍。当日在楼下听人一说他的名字,我便记了起来。”说到这里,罗彦一咬牙:“他要是单独是和我等斗气也就罢了,偏生还要提出来赛事。对我来说,这不是找死是什么。只不过我自己出手实在有些以大压小,但是心里这口气又不能不出,因此将杜荷拉出来。”这倒是让有些人点点头,个别武将还拍手叫好。不过也有闹腾的,比如程知节。“我说姓罗的,你是看不起我家小三子是不是。你想啊,要是想出气,杜荷那种都快十岁的小子顶什么用。你想想,一个六岁小子,还是武将家庭出身,写诗赢了一个文官的二十几岁的子嗣,这是多么痛快的事情。”这话说的相当不要脸。虽然这么一想,确实挺痛快的。但是一想程知节是什么人,大家就有些恶寒了。真要当初程处弼被拉出来,然后还能赢了,到时候这老货还不吹上天去。听方才他那话,意图就相当明显了。罗彦此刻也苦笑着说道:“程大将军,你家小三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论聪明机智,确实在那些小子里头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才刚刚蒙学不久,如今依旧在蒙学,字都没有认全,你让我怎么让他上去。比之杜荷,他确实差了一点。”要是别人说这话,程知节或许还会有些恼火,可是罗彦是亲自教过程处弼的,哪里不知道他家那皮猴子的底细。何况当初罗彦对于程处弼也确实挺好,因此听完罗彦这么一说,只能闷声说道:“既然这样,那以后有什么好事情可千万不要忘了我家的小三子啊。”爷俩简直像极了,都是不吃亏的主。不过,杜如晦的另外一句话,让大家更为震惊。“真正让我惊讶的是,罗彦教授作诗的本事。我家二郎你们也是知道的。天资不高,只能让中人。但是这大半个月过来,一天一个样子。若不是我每天晚上回去都会考校一遍,我都会以为是有妖孽附体了。三天背会一本韵书,五天内熟读数百篇名家诗作,还将各种的格律和典故统统理了一遍。要不是亲眼所见,我哪里敢信。”此话一出,就连李世民也急声问道:“克明,此话当真”待得到杜如晦的肯定,李世民长叹一声,指着罗彦说道:“我真的不知道,将你拉到我的身边,是好还是坏了。”第二百一十九章兔走乌飞赛诗来元夕的夜晚,李世民和秦王府旧臣是在震惊中度过的。原本还叫嚣着要不醉不归的武将们,到最后也只能失望而归。不过,过了这一晚,所有人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赛诗的时候,一定要过来看看。正月二十二,天气晴朗。虽然午间还刮了一阵风,但是接连几天没有下雪,加上有太阳晒着,倒是也不显冷。约摸酉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