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5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3      字数:4844
  撇嘴,说道:“就知道你靠不住。算了算了,看在你们这么夸我的份上,这事就算了。”前边站着的程处弼咧着嘴笑道:“杜二,你这可是真的找错人了。他刚被我阿爷收拾过不久,怎么会朝我动手。我答应,今天要是你赢了,这饴糖我明天就给你送去。”此言一出,倒是让杜荷眼睛一亮,连忙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要是你再耍赖怎么办”“放心,这回我对着罗助教发誓。要是明天不给你送半斤饴糖过去,就让罗助教打我屁股。”想来罗彦在这些小屁孩子当中还是挺有信誉的,听程处弼对着罗彦发誓,杜荷也点点头:“这便好。早知道当初就该让你在罗助教面前发个誓的。”笑闹了一会儿,此时大堂中也逐渐安静下来。原本还相当颓唐的庞文林此时也振作起精神,说道:“我说,不就是这一轮弄了个平手么,高兴什么。比试还有两轮呢。罗彦,该你出题了。”因为庞文林也是有些羞恼地讲话,声音稍微大了一些。所以话音刚落,便引起了姚思廉五人的注意。轻咳几下,上首的五人也异口同声说道:“还请诸位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一轮就由罗彦一方出题。”在庞文林叫唤的时候,围着的诸人便已经回到了罗彦的身后。此刻听评审的几位说话,都在背后小声对着罗彦说道:“罗助教,出个你们熟悉但是他们不会的,定要将他们好好为难一番。像方才他们为难我们的一样。”这话也不算错,本来相互出题,就是要扬长避短,还要击中对手的弱点。此刻既然已经轮到自己这方了,要是不搞点对自己有利的,岂不是傻了。罗彦看着杜荷,说道:“你想出什么题目,自己去说好了。今天我不干预你的决定。”庞文林那边此刻正盯着罗彦这边的一举一动呢,刚看到罗彦歪头,还以为会出题呢。结果才发现是对杜荷说话,平白紧张了一次。罗彦身后的人们听到这话,不由惊叫道:“不是吧,罗彦居然全然没有和那杜荷做好准备。这临场出题,还非要杜荷自己来出,岂不是太过儿戏了。这不是将自己的优势拱手让人么。”“是啊,杜荷那小子对庞文林丝毫不理解。最多只能想到自己比较擅长的题目来出,丝毫限制不了庞文林的。”不少人此时开始扼腕叹替:“此番怕是最多也就是个平手了。只愿那杜荷不要在优势占尽的情况下输了,那样的话就是在有些遗憾了。”“输了正好。那样我投进去的几百文钱就可以大赚一笔了,他赢了我才会不高兴呢。”“打你个不要脸的。想替庞文林说好话的,统统滚到对面去。”杜荷听完罗彦的话也是一愣,不由自主问道:“罗助教,这样不好吧。”杜荷原本是想作诗的,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想交给罗彦来处理。此刻听罗彦完全把出题的权利都交给自己,反而是心中有些忐忑,深怕如身后那些人所说,自己将已经掌握的优势丧尽。拍拍杜荷的脑瓜子,罗彦笑着说道:“你别忘了,真正最了解你的,还是你自己。不要想着去限制别人,只要你能够写好自己擅长的就行了。”听得罗彦这般安慰,杜荷也顿时有了底气,狠狠地一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啊。那我就出题了。”随后在众人的目光中,用那稚嫩的声音说道:“本轮七言四句田园诗,麻韵。”杜荷的题目可是让一直盯着这边的庞文林眉头紧皱。原本还想着罗彦出题,谁曾想是由杜荷这小子来的。而且出什么不好,偏要出个田园诗。这类诗在陶渊明以后,也算是非常盛行的一个流派。但正是这样,就更加的不好写了。圭臬在前,后人只能仰慕,想要爬上那等高峰,却实在有些太过艰难。而放到这比试的场合,双方较量的不仅是词藻的堆砌,更要注重写实。只是远远看过农家生活的他,也只能仿照前人的笔法和文字来写了。庞文林关心的诗作本身,但是场中有些人此刻却心里有些震撼了。不过起因确实杜荷说的最后两个字。本场比试的规则他们来了之后也是了解的相当通透,其中就有限制不允许带韵书的这一条。原本以为罗彦这般做法,无疑是在想两败俱伤。但是联想到方才罗彦是半点指点也没有,杜荷仅仅是用自己的能力就将整首诗做出来,而且韵律也半点没错,此刻更是熟悉地将平声麻韵说出来,俨然一副韵律老手的模样。这种事情,一个九岁的孩子是怎么做到的。尤其是姚思廉和虞世南两人,弘文馆自成立以后他们就兼着学士,杜荷读书的情况他们又不是不了解,什么时候读过韵书的。如果非要说读过,也只可能是罗彦教授的这一个月了。只是,一个月就让一个九岁孩童将韵律熟悉到这种程度,也实在有些太过妖孽了。想到这里的两人对视一眼,这才继续和身边的人说起话来。正月里来,天气依旧有些寒冷。天然居的二楼虽然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将无烟的炭火放到了各个地方供人取暖,但是整体上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一丝凉意。可是,就是这样略微有些凉的空气,此刻却在庞文林额头催生出大量的汗水。桌上放置的茶水,他短短几个呼吸,就已经喝下去两杯,还尚不满足。这样的动作和神情,分明就是有些紧张的表现。围观的人们看到他这个样子,开始了又一轮的窃窃私语。“我说,这庞文林不会真的被一个小毛孩子给难倒了吧”“你是不懂,珠玉在前,不论是那小孩子,还是庞文林,其实压力都很大。只不过那孩子肯定是事先有些准备,加上小孩子见识少胆子大,因此才会这么镇定。”“阁下果然知道的多,在下佩服。”“客气客气,只是近年来田园诗一直不太兴盛,大家都没有关注过这方面罢了。恰好去年的时候,听闻这罗助教带着太子去耕田,我等凑了热闹,也搞了一回田园诗会,这才了解了一些。”虽然此人一脸客气,但是周围听到的人还是一脸起敬:“兄台高才,呆会比试完了,一定要让我拜读一下兄台的大作。”底下一时间成了马蜂窝,唯独评审和比试双方,此时都表现的相当安静。杜荷出完题目就提笔写起来,想来也是在私底下练习过的。而庞文林看到杜荷动笔,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也提起笔。先不管脑子里有没有货,也许写划着的一瞬间,就能抓住意思灵感,将诗作一下字写出来。庞文林此时有些后悔,为什么当日收罗的诗作没有关注这田园一类的。也许,自己当时想的不过是小孩子不懂这个吧。这边杜荷已经有了腹稿,不过转眼的功夫就将那二十八个字写下。待墨迹干了,将纸张一推,对着罗彦问道:“罗助教,你看这首诗如何”纸张此刻被推倒罗彦面前,只是一扫,便已经读完了。笑着对杜荷说道:“你不会是为了那半斤饴糖才这般卖力的吧。”虽然有些开玩笑,但是杜荷的这首诗确实水准很高,已经严重超出了罗彦的预料。看着杜荷此时眼睛眨巴着看着自己,罗彦点点头,继续说道:“好了,这就送上去吧。”杜荷听这么一说,便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得到了罗彦的肯定,因此点点头,将诗稿拿起,便送到了姚思廉的面前。从杜荷手上接过诗稿,姚思廉没有第一时间就去看,而是站起来,摸摸杜荷的头赞一声:“好孩子。你先下去等等吧,看庞文林送上来之后,我们再一起评判。”说完便让杜荷下去,而自己却将诗稿一扣,对身边的几位评审说道:“为了避免先入为主,我等还是等等吧。”这样做却是有些偏向庞文林。只是此刻庞文林已经处于弱势,而蒋恩师也巴不得将杜荷这边的优势拉平,听闻姚思廉这么一说,急忙应和:“姚学士说的好。反正时间还早,我等便再等上一等。”至于其他几人,反正也不着急,因此都点点头,不再说话。反观庞文林这边,擦完了一脑门的汗水,让手中的绢帕都能拧出水来。见杜荷此时已经将诗稿送上去,更是着急。没办法,而那燃起的香此刻也烧了有一半。没办法,用自己能够想到的字句先写一首吧。那杜荷写的那么快,也不见得会比自己写的好。草草写上一首,庞文林长舒一口气,这才将诗稿送上去。201611122:52:3726727670第二百二十三章结果和三轮题目庞文林是花了杜荷整整三倍的时间才写完的,此刻交上诗稿,难免被人诟病。当下就有人讥讽道:“唉,我说啊,这二十来岁的人了,连个小孩子都比不过。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我看啊,这轮恐怕这庞文林最多也就是个平手了。”“说的不错。毕竟两个人都不是那种有过田园生活的。此时突然间提这个话题,难免有些矫揉造作。杜荷是有备而来,而庞文林则是占了见多识广的便宜,想来此番只能平手了。”很多人对于这第二轮也是平手抱有很大的期待。不过毕竟诗稿此时都在五位评审的手上,虽然有些好奇,但是也得等到评审们说话才行的。将两份诗稿都拿起来,姚思廉将杜荷的递给身边的虞世南,自己看起庞文林的。只是一看,这眉头就开始紧锁。不过很快,这攒起的眉峰便落下来,也不表态,将诗稿递给另一边的黄曦宗说道:“黄兄也来看看。不知道这首诗你的意思如何”口气很随意,显然不是太看好这首诗。黄曦宗虽然有些不偏不倚的意思,但毕竟是庞峯城请来的,此刻听姚思廉的意思,也是一愣,随即便将诗稿接过来。虽然黄曦宗自称是少时好诗文,但是过了这么多年,私下里吟诗作句,水准早就不是一般人可言了。接过庞文林的诗稿,一看之下,神色比姚思廉还要难看一些。叹口气,将诗稿递给最末的蒋恩师,便对姚思廉说道:“且先看看杜荷那小娃写的如何。要是两人都是这般水准,姚公莫要怨我无状。这些年轻人将诗作成这个样子,居然还好意思来比试。实在是有些恬不知耻。”话虽然说得有些冲,但是姚思廉居然丝毫没有反对的意思。很快那边的郭玉申就将杜荷的诗稿递过来了。待姚思廉接过诗稿,虞世南低声说道:“这首诗有些意思,姚公万万不要小看了。”还没有看呢,虞世南的评价就让姚思廉一阵惊讶。虞世南好歹在他们这些人里头也算是诗写的好的了,此刻居然能这么说,想来是不错了。低头一看,便看到杜荷那稚嫩的笔迹:“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只是读完一遍,姚思廉便一拍桌子,大叫一声好。众目睽睽之下,做出这等动作,虽然有些失仪,可是姚思廉却丝毫不觉得脸红。反而是不断大叫着好,将那张纸递给了黄曦宗。堂下这么多人盯着,见姚思廉这个动作,就知道他手里拿的这首肯定是赢面要大一些。但是隔了老远,姚思廉手上具体是谁的诗作,大家都没有看清楚。因此只能在下边伸长了脖子看着,似乎这样就可以看到此刻黄曦宗手上的那张纸了一样。庞文林一直内心惴惴不安,此时听得姚思廉一声叫好,心里头有些期盼也有些惊慌。期盼姚思廉叫好的诗作是自己那份,至于惊慌,则是怕希望落空。方才还坐直了等着几位评审发话呢,此刻更是将身子向上首那边一倾,想让蒋恩师告知自己结果。不过,就在蒋恩师将要动作的时候。黄曦宗将他一拉,然后把诗稿递过去,说道:“这首诗你也看看,唉,我看今日啊,这庞文林有些悬了。”只不过是让蒋恩师看完,姚思廉便问道:“几位,这一轮不知道怎么看”还能怎么看,就算是蒋恩师想要挑刺,又能挑出什么毛病来。难道要说这是杜荷提前准备好的不能啊,第一轮庞文林就写的很快,这事儿没有证据,平白诬陷一个小孩子,自己还在士林中活得下去么。虞世南和黄曦宗同时说了一声:“杜。”而那郭玉申则很是详尽:“不论是时间还是品质,我看啊,只能是杜荷了。姚公,你就宣布吧。想来也没人反对。”此话确实说蒋恩师的。本来评审就要不偏不倚,但是第一轮的时候蒋恩师的言辞,却有些偏颇,这让他很是不爽快。这话让蒋恩师一阵恼怒,可是郭玉申在士林中也不是什么小人物,此刻只能羞恼地看了一眼,转过头去。站起身来,姚思廉说道:“此轮,杜荷获胜。至于两人的诗作,稍后便让人传下去,你等自己去看吧。我等也不做过多的品评。”这可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作为评审,不仅要审,更重要的是评。一段评价,不仅能够让原本就不错的诗作增色不少,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不是很懂诗的人也明白写了什么。但是此番姚思廉就这么光棍地说了一个结果,怎么能够让底下的人满足。看在姚思廉朝中重臣文坛名宿的身份,下边的人也只是闹,而没有开骂。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很快就有人将杜荷和庞文林的诗各抄录了几份,署上名字,分发到堂下众人手中。不能听到姚思廉评诗,遗憾便遗憾些,那就让自己来看好了。在场的大都饱读诗书,也不虞认不得品不了。吵闹了约摸有半个时辰,这才安静下来。不过,每一个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