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7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4      字数:4835
  ,这几位都有子嗣在弘文馆中上学的。站在那里的秦琼听了听便发话了:“行了行了,你们两个也别吵了。小孩子之间相互打赌,你们这些大人都还当真了。一个个在这么多人面前争吵这样的问题,丢不丢人。”秦琼如今虽然身体不太好,但是武将中间,他的威信相当的高。即便如今李世民比较宠信的尉迟敬德,在他面前也不敢造次。尤其是听到秦琼这么一说,就知道两人争吵的缘由已经被人家识破了,脸上挂不住,自然就不好再争吵了。相对冷哼一声,这才别过身子去,共同对着秦琼问道:“秦大哥怎么知道我俩争吵的缘由难道”话虽然没有问出来,但是意思很明显。“不错,昨日我也遭遇和相同的问题。因此你们两个一争吵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问题想必在座的好几位都有被闻到吧”秦琼也没有隐藏什么,说完以后又询问周围几位武将。“不错,昨日我等都被问到过。”“我倒是没有被问我和吕布谁厉害,毕竟我不是马上的将军。不过,倒是被问起曹操发兵攻打徐州的那段。”“我被问诸侯被阻虎牢关的那段。但是我怎么没有听闻过有三英战吕布这件事情啊。也不知道是谁胡编乱造的,唉,着实误人子弟。”“不错,陈寿的三国志里边关于数路诸侯讨董卓的那段,言语颇为简略,且吕布列传中也没有这件事情的描述。必是谁臆想出来的东西。”看着诸人讨论起这个,程知节咳嗽一声,说道:“你们且不要胡乱猜测了。这事儿就是那罗彦做的,呆会过来我等问他便是。这小子也不知道发的什么疯,不好好的教书,居然讲起故事来。稍后一定要陛下打他的板子。”“哦,是罗彦”程知节一句话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不由有些无奈起来。“这要是他说的,唉,我等只能私下跟他好好说说了。毕竟这段时间儿孙的学业确实进步的让我们都有些害怕。行了这件事情到此为之,等陛下过来商量完了事情,我等再商量吧。”李世民并没有让这些人多等多久,方才长孙皇后又有略微的不舒服。因此国事虽然紧急,李世民还是抽空跑了趟后宫。进门之后也没多说,李世民就和这些重臣讨论起出征的后勤和兵备问题。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大战一起,这后方的轮输转运着实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征伐突厥还要深入敌境,不像在境内作战可以就地征集粮草。但凡涉及到后方粮草运输,必然要慎之又慎。如今虽然出兵路线还没有彻底定下来,但是历来出兵走的那几条路大家心里都有数,尤其是途径的几个重镇,必然是补给粮草的要地。提前在这些地方囤积粮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一切,不仅要户部协调,也要地方配合。所以这些琐碎的事情谈下来,还真的是耗费了不少的时间。转眼之间,时间就到了晌午。这段时间也着实让自己手下这帮子大臣受累了,李世民心里过意不去,因此将所有人都留下,索性一起好好大吃一顿。这样的好事,自然也落不下罗彦这些整天跟着李世民的近臣。秋高八月,正是各式各样的山珍海味被源源不断进献到宫中的时候。一时间这桌上果脯肉脯都成了最差的吃食,那些时鲜水果就不多说了,单是这肥美的各式烤肉,便让罗彦这种伪吃货直流口水。只等李世民一声开宴,便要上前将那金黄锃亮的肉好生割下来一块。谁知道,此刻变故陡生。“陛下,弘文馆的那些学生闹起来了。也不知怎的,这会儿吵的非常厉害,纷纷嚷着要找罗舍人。我等弹压不住,只能前来找罗舍人帮忙了。”肉刚塞到嘴里,罗彦听完这话差点没噎死。这算什么,原本想着给这些人好看的,怎么现在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此刻的罗彦只想四十五度角养望天空,用那尚未流出的泪水调和内心的酸楚。人品差劲如斯,也是没谁了。李世民点点头,朝着罗彦说道:“既然找你,你便去一趟。要是还有人闹腾,直接拿下打板子,不要因为他们的出身就留手。”弘文馆是他培养大唐下一代重臣的基地,也是拉拢群臣的重要手段,李世民可不想将它变成乌烟瘴气的地方。罗彦无奈,只能站起来躬身一拜,随着那卫士出来大殿。不过,罗彦刚刚出去,程知节便一脸贼笑:“哈哈哈,要我说啊,这会罗彦是真的要挨一顿板子。这事儿完全就是因他而起。我就在想,我等都在这太极殿闹起来了,弘文馆那群熊孩子怎么可能安生的了。没想到是在这里等着呢。”说完之后放肆地大笑起来。坐在身边的秦琼扯扯他的衣角:“知节,别笑了。你这般无状,恐怕还要在罗彦前边挨板子。”听完秦琼的话程知节倒是收敛起来,但是也成功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知节,听你所说,这弘文馆出事,还跟罗彦有关系说来听听,要是真的因他而起,便是如你所愿打他板子,那也是理所应当的。”要是罗彦在,一定会对程知节这个大嘴巴竖起一个闪亮的中指。这货果然是见谁坑谁,一把年纪了就不知道报应。不过显然这些话他是听不到了。“陛下你不知道,罗彦这厮蔫坏了。昨天他在弘文馆不好好教书,偏生要讲故事。还得我等晚上回去还得面对自己儿孙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老黑,你说是不是”简略地说了一下,程知节就把话题抛给尉迟敬德。“哼,何止稀奇古怪。我家那兔崽子回去之后问我的问题,简直和杜相家的一般无二。你说我一个粗人,哪里晓得这曹操怎么打的徐州。害得我不得不把家里请的那几个读书汉从被窝里拉出来询问,半天了连个靠谱的说法都没有。真他娘的丢脸丢大了。”尉迟恭也是昨天晚上实在被尉迟宝林给弄得有些憋气,这会儿向李世民倒起苦水,还忘粗声骂娘。连续两个人的话都语焉不详,这让李世民的心里更加好奇罗彦到底在弘文馆讲了什么东西,让这两位都咬牙切齿。“罗彦在弘文馆到底说了什么,你们可否详细说说”“这个,反正就是一通胡编乱造的三国,具体是什么,我家小三子都没有说清楚,我哪里能知道啊。”程知节作为首先揭发罗彦的,自然要顶在前面。只是李世民问起详情,还真的把他给难住了。昨晚程处弼讲的眉飞色舞,但是他压根就没有记住多少,纯粹看自家儿郎表演了。程知节一个不知道,至于其他人,就更是摸黑了。李世民顿时有些意兴阑珊地说道:“行了,我们就等着罗彦回来,让他给我们也讲一讲。要是讲的不好,定要将他好好收拾一顿。弘文馆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由不得他胡来。”第二百六十章太极殿中讲三国不提李世民和一干重臣大吃大喝等着罗彦回来给他们交代。弘文馆这里,当罗彦进来之后,感觉就像是进了东市那繁华的街道一样。那卫士所言不虚,果然这群小子这会儿闹得不可开交。虽然没有打起来,但是也阵营分明地四个圈子,在弘文馆的院子中对峙呢。仔细一瞧,这文武出身的各自分开。而粗略的分开以后,又隐隐以李世民嫡系和非李世民嫡系做了区分。四个小团体各自的人数相差很大,李世民的嫡系总体来说要占据一定的优势。不过,非李世民嫡系那里还有几个王公世子,因此在地位上又相对平衡一些。罗彦进门的时候就听到了争论的主题,大抵是武将家的子弟因为和吕布比较,最后拉扯起军功,最后由军功再扯到功勋。这样一来,原本和文臣家的子弟没有关系的,这会儿也开始变得有关系。这大唐初创,毕竟经历了两代皇帝,而且如今李世民当政,这李二的嫡系子弟就一个个觉得自己家的长辈了不起了。争论和圈子,就是因为这个而逐渐明晰起来。罗彦的本意可不是让这些二代们这么早就把圈子划好。此刻知道了事情的缘由,自然明白那些卫士不敢轻易将这件事情弹压下去的原因。干系太大,不论怎么样都会得罪人,还不如把这始作俑者找来,让他一个人头疼。当然了,罗彦绝对不会对这个头疼的。功劳什么的,不早就已经有了定论了么。勋爵,食邑,封赏,这些都是李世民用来赏功的手段。如今看来,岂不一目了然。因此这些小家伙争论的事情,其实毫无意义。轻咳一声,罗彦朝着院中吼道:“怎么,一个个的不好好读书,要造反么尔等长辈的是非功过,朝中早就有了定论,哪里轮得到你们这些毛孩子说三道四真以为这弘文馆是你家大院,想怎么闹腾就怎么闹腾弟子规统统给我抄二十遍,谁要是明天完不成,或者是偷奸耍滑,以后就不用来这弘文馆了。”被罗彦这么喝斥,谁都不敢再出声了。他们方才争论纯属小孩子间的不忿,可是罗彦来评判的时候,即便是结果再不公,他们也得忍受着。因为眼前之人,不仅是他们弘文馆的学士,还是年纪轻轻就以一己之力挣来功勋的开国郡公。平日里嬉笑也就罢了,然而罗彦真要处罚他们,那不论是什么身份,都足以当他们的长辈。更何况,罗彦也很清楚地告诉他们,争论的事情毫无意义,因为已经有了定论。“学士教训的是,我等接受处罚,这就去抄书。”没有了刚才的盛气,一个个低着头,什么话都不敢多说,便回到各自的学舍。罗彦长舒一口气,心说这群小子还真是不能给好脸色。三天不打,翻墙撂瓦。以后看来还是要保持一点威严的好。只见那卫士队率走上前来,笑着夸赞道:“罗学士真是好威严,三两句就将这些小祖宗们收拾的服服帖帖。哪像我等,便是上去阻拦都不敢。”罗彦也不是第一次被人拍马屁,笑着回道:“你等也莫要这般说,这件事情还没有完。要我说,往后再有这种事情,你等还是直接上去将各自打回学舍的好。不然闹腾起来出了岔子,你等即便想要明哲保身,到时候恐怕也会被株连。”能来弘文馆当卫士,李世民肯定是给了特别的权利。今天这样的事情,无非就是这些家伙不想揽事,怕引火烧身罢了。罗彦可不想以后经常被叫来救火,要是今天不敲打一下这些兵油子,往后自己岂不是得累死。那队率不迭地答应着,脸上却露出一丝苦笑。罗彦当然知道他心里想什么,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行了,以后要官职还是要脑袋,自己掂量清楚。”说完也不等这队率再有什么动作,便孤身走出弘文馆,往太极殿走去。边走还边想着,回去以后不知道酒肉还有没有。结果当然是让罗彦失望了。当他踏入太极殿的那一刻,就看到殿中那么多人都坐着闲聊。而方才那些美味珍馐这个时候早就已经被撤走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和吃食有关的,那就只有空气中还残留的余香了。心里叹口气,自认倒霉的罗彦向李世民一拜:“回禀陛下,弘文馆的那群小子已经处理好了。事情起因也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陛下不必劳心。”原本以为用点春秋笔法将这件事情就此蒙混过去。谁想到坐在上边的李世民面带阴沉地道:“鸡毛蒜皮的小事我怎么听说,这件事情都牵扯到我大唐数位功勋卓绝满腹韬略的将军身上了进之,难道你就不解释一下为何弘文馆的学生们专要找你的原因么”罗彦的脸色顿时苦了下来。解释什么,有什么好解释的难道要说自己在弘文馆讲了段故事。促狭地看着罗彦愁眉苦脸,李世民终于大笑起来:“行了,别在那里故作姿态了。你真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啊。作为惩罚,你将在弘文馆里讲过的故事,一字不落给我们讲一遍。要是说讲的好了,我便饶了你。要是讲的不好,那丹墀之下,禁卫的板子就等着你呢。”听了李世民这近乎讹诈的语言,罗彦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当皇帝就能这样肆无忌惮的装逼么吓我一跳。看来原本是要让李世民过些时候才能一窥全豹的三国演义,今天就要在这太极殿中遭受李世民的挞伐了。唉,这可是抄袭通俗演义故事的处子秀啊。不过在挨板子的威胁之下,罗彦也只能就范。这东西原本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罗彦这会儿讲起来自然是声情并茂。当为首那篇临江月念出来,便已经让座中好些人高声喝彩。罗彦早些年搞出长短句,这事情大家也都听说过。而那篇“为伊消得人憔悴”,当然也还有些印象。虽然在如今看来有些不着四六,可是仔细琢磨,却是意味深长。而那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更是让这些统治者心头一紧。开头讲这刘关张起于微末,群臣虽然熟读经史有些不以为意,但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去。及至董卓入长安诸侯聚虎牢,这真真假假的说法已经让群臣宛如身临其境。讲到少帝被王允救出,但是郭汜等复来攻打长安,一个个都听得提心吊胆。而少帝被曹操拉到许都,联想这历史上的记载,更是连连哀叹。到了群雄并起,割据地方各自称雄的时候,这些人更是想起了十几年前。隋末乱战和汉末乱战的形式都差不了多少,相互间的攻伐吞并,也不比汉末差多少。正是有这些亲身经历,在座的这些人似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