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5      字数:4841
  “进来。”大帐的毡帘分开,一股冷风吹了进来。随即,一身着毡衣的斥候疾步跨进来,向李靖一拜,便说道:“禀告大帅,我等在朔县正北五十里处巡视,遇到一突厥人,衣着华丽不似平民,声称有要事找大帅。我等不敢怠慢,便将此人带了回来。”以这斥候的形容,众人都知道这绝对是突厥的贵族。突厥各个部族的贵族们,大都以身着绫罗口吐汉语为尊。此人既然两样都占了。而且言辞之间大有非主帅不见的架势,想必身份绝非寻常。“让他进来。”这斥候口中的突厥人早就已经被带到了帐外,李靖话音刚落,便被卫士请了进来。此人见李靖坐在主座,到了帐中便拱手一拜:“突利可汗帐下俟斤阿史那齐至,拜见大帅。而今前来,乃是受我家太子所托,有要事向大帅禀告。”说完之后,眼神扫视周围一圈,这才正视李靖,等待着他的答复。只听来人的名字,熟悉突厥的人便知道其地位绝对不低。阿史那族乃是东突厥的王族,难怪此人精熟汉语身着绫罗。而听到他的身份诸将更是心中一喜,联系之前所知突厥内部的纷争,想来突利是要联合大唐军队对颉利展开攻击了。要真是这样,虽然和之前订立的战略目的有些出入,可是有突厥内部人帮忙,消灭颉利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来人的做派满是汉家气息,李靖也知晓他的意思,挥挥手,让诸将退下。就在罗彦转身要出去的时候,忽然听李靖说道:“张副总管与罗将军留下。”这倒是让罗彦一愣,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既然李靖要求自己留下来,那就留下当回旁观者好了。想来李靖的意思,也是要他俩在场做个见证,以后就算是有人向借此攻讦他私通突厥,也可以找张公瑾和自己作证。看帐中就剩下李靖他们三个,这阿史那齐至还是有些不放心,眼睛盯着李靖看,但却一句话也不说。“贵使大可放心,这位是行军道副总管张公瑾,想必你们绝对熟悉他的名字。这位是天子近臣罗彦,当初曾陪着陛下与颉利小儿在渭水河畔谈判,绝对不会泄密。有什么事情,贵使尽管说来便是。”知道此人是不放心罗彦他们两个,李靖将两人的身份介绍一遍。阿史那齐至这才放下新来,向李靖一拜:“大帅请恕在下愚鲁之罪。实在是事情干系甚大,不得不小心。”见李靖点点头,这才说道:“想来大帅也曾听说了,自从前年的时候,我家可汗便于颉利两人争夺族中权利。近来因为国势颓微,这种争斗就更加剧烈。先前因为有大量的贵族受不了颉利的苛待而投靠我家可汗。只是近期颉利大肆收买人心,一度使原本投靠过来的部族倒戈。若是再继续下去,恐怕颉利那蛇心豺腹的家伙就要对我家可汗不利了。左右思量,我家可汗想要率领帐下六个部落投靠大唐,还请大帅代为通传大唐皇帝陛下。”“什么”莫说是罗彦这等小辈养气功夫不到家,听到这话立刻惊呼起来。便是张公瑾和李靖,也脸色一变。没想到双方的斗争已经白热化到这种程度,三人相视一眼,随即急声问道:“贵使所言,可是真的”“不错,颉利一心想要南侵。但我家可汗自小便受汉家教化,更是娶前朝公主为妻。思及边境战事每每死伤无算,而且每年都有大唐供奉,根本无需再用武力。双方意见不合,而颉利见我家可汗势大,想借此除掉以巩固地位。相争之下,我家可汗力有不逮。若是再不想办法,必然要被那颉利杀害。权衡厉害,最终决定归降大唐,以全姻亲美意。”拖上了突利的出身,再拉上家庭关系,阿史那齐至刻意将突利在斗争中的颓势尽可能淡化。这样一来,在别人的耳中便是突利出于大义才投靠大唐的。倒不是他前后语言矛盾,先前是为了尽可能取信李靖他们,而后来见已经得到了信任,突利降唐的事情有了希望,这才给自家主子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纵是罗彦这样经常咬文嚼字的人,对于阿史那齐至的话都是一阵赞叹。“既然如此,贵使可否等我派快马向长安送报交由陛下定夺。想来以塘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不过六七日便有回信。”“如此甚好,我便等上几日,好给我家可汗一个准确的答复。”“既然如此,还请贵使不要嫌弃军中寒苦,在此下榻几日。来人,将我的大帐清理出来交付贵使使用。”说完,又对阿史那齐至说道:“贵使且先歇息一番,稍后我便设宴招待贵使。再次之前,我先将塘报写好送出去。”“兹事体大,一切听大帅安排。”阿史那齐至也不客气,随着进来的小校下去歇息了。当帐中之剩下他们三个人的时候,李靖望望张公瑾,又看看罗彦,问道:“此事不知真假,我等是否要立刻上奏”“虽然阿史那齐至的身份还有待验证,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种事情毕竟利益太过巨大,即便是张公瑾这等谨小慎微的人,此刻也宁愿相信事情的真实性。“不错,我等只需将事情原委详细禀报给陛下,想来朝中自有决断。到时候再派出使者随阿史那齐至前往突厥,若是事情属实,突利前来的时候遣回我等的使者便是。”罗彦知道突利降唐属实,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也给李靖出主意。想了想,李靖一拍桌子:“好,就这么办。张副总管,罗将军,你二人且上前来。这塘报如何写法,我等三人要仔细参详一番。”不过是一个时辰,在李靖的主导之下,一份塘报就出炉了。写上自己的名字,李靖看看张公瑾和罗彦两人。罗彦不禁苦笑。李靖也实在是太过小心了,也许,这正是他能够一直活到高宗时代的原因吧。这明白的就是责任一起担,功劳一起分。罗彦笑笑,等张公瑾署名以后,也在张公瑾后边挂上了自己的名姓。似乎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将塘报在火上烘烤一段时间,待墨渍都干了,李靖这才装进信封,封上火漆,唤心腹前来吩咐其快马送往京城。将这一切做完之后,李靖便摆上了宴席,款待远道而来的阿史那齐至。方才在帐中两方已经谈好,此时事情未定,对外只是宣称突利在斗争时落了下风,想向大唐借一些粮草和兵甲。至于真正的目的,则是掩埋在双方的心中。第二百七十一章接应之人该是谁朔县的塘报不过是三天就被快马送到了长安。这下可是把李世民给乐坏了。有了突利的例子,想来突厥部族中有些受颉利欺压的部落到时候也会效仿。兵不血刃就能够大肆削弱颉利的势力,何乐而不为。只是将心腹重臣招来商议了一番,李世民就下达了命令,务必让突利尽快带部族归附。一应兵马,皆交给李靖指挥。来来去去,还真的如同李靖所料,不过是七天的时间,回信就已经到了李靖手中。再次将阿史那齐至唤来,李靖将李世民的书信交给他之后说道:“陛下已经应允了突利可汗的请求,还请贵使将这份书信交给突利可汗。此外,这是我预计好的行军路线。突利可汗只要进入我大唐边境,就立刻有兵马接应,不虞颉利前来追击。”将一信一图交给阿史那齐至之后,李靖又说道:“为了两家方便沟通,贵使此行还需带上我方使者。”点点头,阿史那齐至说道:“单凭大帅吩咐,此来的目的已经达成,何时出发,还请大帅定夺。”“既然如此,那边明天一早出发。”派遣的使者是李靖早就找好的。此人是太原府的一名校尉,和突厥人打交道十几年,一口突厥话压根让人听不出什么破绽。加上随行的三个侍从,五人冒着寒雪,次日一早便打马离开了大营往北方行去。等待是最让人难受的事情,尤其是结果模棱两可的等待,最是煎熬。唯独知道内情的李靖三人从五匹快马出了大营,这内心就像是挂着一块石头一样。要是每天不朝着北方望那么几十眼,还真就觉得生活中少了什么。时间就在几人的翘首以盼中度过了十天。这十天对罗彦这样的人来说,可以说的上是度日如年。要不是和周虎他们三个每天在雪地里练武比试,恐怕罗彦就要疯掉了。终于在第十天太阳都快要落山的时候,斥候带着出行的其中一个侍从回来了。那个时候罗彦正好盯着辕门看,一件那模糊又熟悉的面孔,浑然不管身后周虎陈彪杨豹三人的纳闷,大笑着冲李靖的大帐走去。这李靖也是够快的,那侍从一进大帐,他便立刻吩咐人去叫张公瑾和罗彦。这不,罗彦走到一半的时候,正好遇上李靖派来的人。心里笑笑李靖的仔细,二话没说,大步走了过去。罗彦通报后进了大帐,里边也就李靖和侍从以及几个亲卫。见罗彦进来,李靖笑道:“罗将军这速度可是够快的,我才遣了人过去不出半刻,你便已经来了。”“让大帅见笑了,其实他进了辕门,我便已经看见了。这些天等的实在有些心中难耐,见此人一来,也管不了那么多,直接赶了过来。正好遇上大帅派出去的人,所以省了不少时间。”罗彦有些羞赧,说实在的,要是李靖不差人找他,他便直接前来,那可是有刺探军机的嫌疑。罗彦一番话,也把李靖给逗乐了。“不只是你啊,其实这几天我也一直盼着他们带来好消息。今日,总算是如愿了,哈哈哈。”“怎的事情是真的”“不错,此刻突利率领他的手下距离大唐边境已经不过二百里,因为事先有约定,要我等亲自前去接应,所以他派我们的人过来,请求立刻派出接应队伍。”李靖话音刚落,便传来张公瑾求见的通报。笑了笑:“张总管也是个急性子啊。快传。”张公瑾进来看到两人一脸笑容,心知等待已久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也不等李靖介绍什么,便说道:“好事将近,我等可以摆庆功宴了。”“将你二人叫来,便是要告诉你们这个好消息的。不过,接下来,就是该升帐告诉诸将了。”点点头,李靖也不多说,立刻着人敲响了聚将鼓。三通鼓响罢,诸将领便已经聚齐在大帐之中。“突利可汗降唐,需要一队人马前往接应。诸将可有合适人选,报上名来。”李靖此言一出,这四十几位将军就像是见了那国色天香的姑娘一般,个个眼中冒着精光。这有什么好商量的,必须是自己啊。尤其是前些时候没有搞突厥劫掠队伍的几个带兵降临,此刻更是争先恐后。“大帅,必须是我啊。前些时候其他折冲府都出去清理突厥的小股劫掠队伍去了。只有我等拱卫大营。如今之事,便是轮也轮到我们了啊。”“祁二你说什么,拱卫大营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要说去,也该是我去。上次一时疏忽放走了几股突厥骑兵,现在也该让我戴罪立功啊。”“你们都不行,还是要我去。我不仅懂突厥话,还和突利有一面之缘,到时候熟门熟路。”“熟归熟,就怕你们一见面就打起来。”“这种事情,不该我右威卫前往么。想我等在朝中多掌仪仗,此番前去,定能让突利感受到我大唐的仪礼和重视。”“我左威卫也差不到哪里去。为何不是我去”一时间大帐就成了抢夺出军机会的菜市场。这种功劳不算大,但是特别威风的事情,罗彦也不愿放过。倒不是他贪功,而是兄弟们都窝在军营中很久了,再不出去走走,这胳膊腿都生锈了。何况,他们还是骑兵。连续几月没有好好练过,马上的功夫都有些生疏了。“大帅,我有必须前往的理由。”不同其他人一张嘴就是理由,罗彦出班,一抱拳,先将这些将领说蒙了。“哦,不妨说来听听。”李靖没管其他人怎么叫嚷,示意罗彦说说他必须去的理由。“首先,虽然突利送来消息,但是事情真伪依旧不能坚信。此次前往,必须要求军士战力非凡,能打能逃。我麾下一千精锐皆是骑兵,而且战力诸位也都见识过。”这第一个理由,便让很多将领闭上嘴开始思考起来。方才大家都争抢的挺开心,但全部忽略了消息是否可靠的问题。若是事情有变,他们该如何处置,这是个问题。点点头,认可了罗彦的话,李靖继续问道:“还有呢”“其次,事情万一是真的。自我往下,都归属左威卫麾下,而且此来陛下并没有收了我中书舍人的官职。天子近臣领皇家仪卫,亲去迎接突利可汗,其尊隆不言而喻。以突利熟悉中土政事,必能感受到陛下的重视。”第二个原因是罗彦独有的一点,这话一出,方才那些说威仪的统统闭上了嘴。不待李靖询问,罗彦说出了最后一点原因:“最后,我不仅是突利的熟人,而且突厥话不说精熟,也略懂一二。不知这三个理由,能不能说服大帅允许我及麾下千人前往边境迎接突利所部”随后眼睛眨也不眨,静静等候李靖发话。环视一周,李靖问道:“罗将军所言,尔等有谁反对不妨前来说明缘由。”诸将哪里还有什么好说的啊,能说的理由都被罗彦给说走了。三条理由便是三条优势,诸将都是有这样没那样,除了李靖,估计没有人能够和罗彦相比了。沉默良久,诸将只能悻悻地答道:“我等无人反对,罗将军所言,有我等未曾想到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