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3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6      字数:4808
  也没有好气地说道。随后将一份奏报扔给罗彦,随后说道:“你自己看。”将手中的奏报拿好了,翻开一看,呵,居然是今年的土豆产量。好嘛,四年没管,居然已经有三十多个州的折冲府被要求种植了土豆,而且收成还蛮不错的,如今居然有九千多万斤。想一想,这还是当初那十个土豆么。但就因为是这样,反而让罗彦有些不解:“陛下,这不是很好么,按理说当初那十个土豆,如今繁衍出这么多,怎么陛下看起来,反而有些不高兴啊”叹口气,李世民又让内侍取过来另外三份奏报:“你再看看这三份。”不同于手中的这份,被内侍送过来的这三份看起来有些陈旧,翻开之后,便印证了罗彦的想法。手上这份,是贞观元年的收成,当初刚种植一年,还没有散布出万年县的那两百亩地。所以当时的收成只有两万多斤。翻开第二份,涨势惊人,居然有接近五十万斤,这是贞观二年的。二十五倍的产出,对于这个没有化肥的年代,简直是一种奇迹。到了最后一份,直接跨入了千万斤的程度。看完之后也不待罗彦思考,李世民就说道:“你也看到了。贞观二年,涨幅达二十五倍;贞观三年,也达到了二十多倍。今年风调雨顺,怎么守成反而只有九倍多。更让人揪心的是,原本好些长势不错的,挖出来居然都已经坏了。”经历了三年的自然灾害,李世民对粮食的损失比谁都感觉揪心。说这话的时候,那心痛的表情看的罗彦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李世民之所以心疼,就是因为这样下去,土豆的推广难免会受挫。原本抱着让天下百姓不会在灾年没有饭吃的希望,如今就要破灭,而且是在这样巨大的反差之下。这怎能让李世民甘心。说白了,李世民心里还是有天下百姓的。听完李世民的话,罗彦大致有了答案。但是到底是不是那个原因造成的,还需要实地去查看一番。“陛下,此事微臣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但是,到底是不是那个原因,还需要微臣亲自去这些地方看看。陛下也不要忧虑,但凡事情,总是会有解决的办法。待微臣回来,或许也就有了处置的办法。”李世民一听这话,激动地顿时站了起来:“当真”虽然仅仅说了两个字,但是声音中那激动的颤抖,还是被罗彦听到了耳朵里。“欺君大罪,罗彦可不敢以身试法。陛下尽管放心就是了。一切都等微臣产看回来之后,再做定计。”“好,我这便赐你便宜行事之权,到了地方,不论是刺史府还是折冲府,统统归你调派。记住,一定要将这件事情查验清楚,然后,给朕找出一条解决的办法来。要是能行,回来之后,不论是金银还是食邑,你只要想要,朕都可以给你。”李世民当然知道土豆的重要性。要是不让土豆减产,一直维持住十倍的产出,大唐百姓将来定然不会被天灾困扰。而他,也会因此成了千古流芳的一代圣君。相比给罗彦的赏赐,那都是毛毛雨。“陛下说的哪里话,此事陛下已经赏赐过微臣。如今行事,也不过是微臣应尽之责。若是无事,微臣这边收拾东西,明日一早,便出发前往万年县。”罗彦向李世民真心诚意一拜,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如此甚好,诏书今日午后就会下达,届时,朕派三百千牛卫随你一道前往,也方便你差遣。好了,你这边回去准备吧。”回家的路上,罗彦想了很多。土豆减产这件事情,罗彦倒是希望最好是因为那些刚开始种植的人经验缺乏,所以才造成了大量减产。而且,前段时间也经历过一次降温,要是土壤覆盖浅了,只怕也会让土豆冻坏。但如果真是和预想的一样,土豆中毒,那可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了。关乎百姓生计的大事,即便是官员还在休假,李世民的办事效率依旧是杠杠地。罗彦回到家收拾了下行装的时间,圣旨就下达了。随着圣旨一起下来的,还有李世民御赐的金令。别的不说,如朕亲临就已经能够体现李世民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了。天还没亮,罗彦就起来了。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了半夜,但是心里头搁着事情,所以睡得就少了。土豆的问题在李世民处关乎社稷稳固,而到了罗彦这里,则是关系到自己最终任务的完成。不然,还要搞杂交水稻,比起土豆的繁衍性能,杂交水稻不仅对话费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对灾害的抵抗能力也比不上。坐在桌前发了整整一个时辰的呆,知道家中的婢子将洗脸水端来,开门的声音才打断了罗彦的沉思。草草吃过饭,拒绝了管家让他带几个仆役的强烈要求,穿着一身公服的罗彦牵马出了家门。李世民的诏书中已经告知他,千牛卫此刻正在明德门外等他。在朱雀街上缓缓走着,罗彦的一身行头可是颇为招摇。孤身一人的五品官,牵着马,在别人上朝的时候在大街上晃悠,怎么看,怎么不务正业。被街上的百姓指指点点了一路,就在罗彦肚子都要走饿了的时候,终于走到了明德门前。在蜂拥而入的商旅百姓中逆流而出,迎着朝阳,罗彦便看到了早就等候在那里的千牛卫。2016121115:48:5328529984第三百一十四章借皇家暖棚用用万年县的皇家农庄,不,现在应该说罗彦已经是名义上的主人了。深秋季节,农庄早就将一干稼穑全都收了。上百亩的农庄周围都是光秃秃的田地,零零散散居住的人家,也在略带些凉意的阳光下慵懒地冒着炊烟。是的,不过两个时辰,罗彦带着三百千牛卫已经到了农庄外头。农庄管事依旧是当初那人,便是连庄户都没换人。不过总是过了几个年头,大家都有些老了。当管事看到是罗彦前来,脸上倒是浮现出一丝错愕。这位名义上的庄主可是三年了没有到庄里来过了,而今怎的突然前来。何况庄中一应事务都是直接向李世民负责,这位爷过来干嘛。不过看到其身后的千牛卫,就一下子明白了。“诚国公里边请。小人未曾得到国公前来的消息,怠慢了,还请恕罪。”“行了,客套就免了。陛下差我前来,是为了查验土豆产量下降的原因的,闲话不多说,叫上几个庄户,带我去堆积土豆的地方看看。”管事到也没有惊讶,这件事情他们将数据统计上来的时候都有些惊讶,更不用说是李世民了。但是,此时土豆都已经下到了地窖,就这样带着罗彦前去,岂不是有辱贵体。“国公,土豆已经下窖了,要不,我让人取一些前来就是了。”罗彦此行是为了看土豆的所有事情,所以立刻拒绝了管事的提议。“不用,带着我过去,我要亲自看看。土豆大幅度减产,这件事情马虎不得。要是我亲自前来还要偷这点懒,哪还不如让你等送些到长安呢。”管事知道罗彦说一不二的脾气,也不再多说话,立刻带着罗彦往地窖走去。经过一个跨院的时候,朝着里头喊上两嗓子,眨眼的功夫就出来十几个庄户。见是罗彦回来,纷纷向其一拜,随后看向管事。“带着国公去地窖,去一些土豆上来看看。”没有更多的言语解释,听完之后,这十几个人就跟在了管事身后,带着罗彦前往地窖。地窖是在最东边一片地方,这里筑起了几十座草棚。每一处草棚下边都有两处地窖,深达四米,方圆五六米。每个地窖都不联通,地窖口还盖着木板和稻草。罗彦并没有站在外边看着庄户们在地窖中取土豆。见木板和稻草取开,罗彦套上以什么粗布衣服,便走上前去。推开第二个要下窖的庄户,低声说道:“我来。”一时间别说以前见过罗彦干活的庄户和管事愣住了,就是那些千牛卫都惊呆了。堂堂一个国公,居然亲自下地窖,说出去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会信。“你们下去取上来的,必然是已经挑选过的。只有我亲自去看一趟,才能知道土豆是不是在窖里就除了问题。行了,让开吧,前一个人已经提灯下去了,想来我进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向管事解释了一遍,顺着木梯就爬进了窖中。“怎么才来啊,赶紧的,国公还等着呢。”头一个庄户头也没回,听到下来了人就是一催,手上则是不住地往袋子里装个大的土豆。笑了笑,罗彦阻拦道:“行了,你先别装了,将灯提着,让我看一看土豆的情况。”一听是罗彦的声音,可是把这庄户给惊呆了,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公爷,怎的是你下来了。”却是因为受惊,一时间愣住,压根没有听清楚罗彦的话。“行了行了,赶紧的,将灯提着,让我看看土豆到底如何。”庄户连连应声,随后将放置在一处灯台上的灯提起,站在罗彦身后。昏黄的灯光下,还沾着些许泥土的土豆堆满了大半个地窖。成人拳头大小,微圆,看的罗彦不禁后头一动,就想起了那道风味家常菜,醋溜土豆丝。不过,这会儿还不是想那些的时候。摇摇头,将脑子里那些有的没的统统甩干净,罗彦这才捡起一颗,搓搓上边的泥土,仔细查看起来。与当初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不同,这些土豆皮上已经有了大大小小的斑点,而且颜色也深了不少。扔到脚下,再看看堆积的其他土豆,在灯光的照射下,居然显现出褐色。不用看其他,罗彦也知道了。让庄户将已经捡到袋中的那些土豆送出去,随后自己也出了地窖,将身上的尘土扫了扫,罗彦就吩咐管事:“十月十五,准时送百斤土豆来我府上,到时候我有大用。”随后拒绝了管事的挽留,带着一干千牛卫就回到了长安。原本罗彦以为,土豆减产是因为种植和管理不当造成的,但是仔细想过,这才决定要首先看看万年县农庄的。要是这里的土豆没有问题,那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人为因素了。但是很明显,根子还是出在土豆上。一般来说,土豆种几年就会中毒。并不是说土豆就不能吃了,而是会造成土豆减产,烂根,等等问题。罗彦在早上沉思的时候,就已经从系统中兑换了关于土豆中毒和脱毒的所有材料。整整花费了一千声望值,但是罗彦已经顾不上心疼了。这件事情处理不好,那么他的任务只怕要拖到无限期。方才检查了土豆的情况,也证实确实不是人工的原因。那么接下来,罗彦要做的就是,用现代的技术,在大唐已有的条件下,将土豆进行脱毒处理。而相应的条件,只有在初冬的时候才有。马匹飞奔回长安,回到家中换了身衣服,罗彦就进宫请见李世民。罗彦来回大半天,李世民表示对他的工作相当怀疑。搞了这么大的阵仗,自己的金牌都送出去了,还调派了千牛卫,合着就带着这么多人在城外遛了圈马就回来了。这怎么得了。所以,罗彦刚见到李世民的时候,就看到这位的脸是黑色的。“说说吧,你查出了什么”“不知陛下,可曾听说过民间种植小麦,有换种的说法”罗彦并没有直接回答李世民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朕年幼之时,也曾有一段时间与农家少年甚为交好。换种之事,乃是农家自己的麦种种过几年之后,便与其他乡邻互换种子。据说这样换来的种子,收成能更好一些。”李世民回答完了,追问道:“你问的这件事情,和土豆减产有什么关系。”“地纳万物而养生黎。稼穑生在土中,时间久了,一些土地中的毒物就会侵害植株。毒物代代累积,过上几年,就会造成减产。这件事情,齐民要术上记载了大量的实证,虽未阐明缘由,但是换种一事,正是从这里产生的。”罗彦说完,这才继续回答:“而今土豆减产,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天下所有的土豆都是产自万年县,而分发出去的虽然换了地方,但是依旧累积了毒素。想来,陛下要是详查,就知道最早耕种土豆的一些地方,今年的守成都是最差的。”见罗彦言辞凿凿,李世民回想了一下之前的另一份奏报,果然是和罗彦说的一模一样。所以心中有百般不解,但还是选择了相信罗彦所说的话。“既然如此,那我是不是明年将这些土豆改换到其他地方耕种,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李世民一下子就想到了这样一个办法。“这也却是是一种好办法,但是陛下想过没有。将来要是天下都耕种了土豆,那么再造成减产该怎么办”李世民原本想说换种的,但是一看罗彦嘴角含笑,就知道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无奈地叹口气,李世民问道:“那你说,到底该怎么办。”知道李世民在这件事情上绝对会妥协,罗彦终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微臣需要皇室的暖棚两处,司农司诸官的协助,以及将作监和工部个别工匠的帮忙。”见李世民就要应允,罗彦急忙说道:“此番耗费如此巨大,但是也只是协助微臣试验,好寻找一个能够万世通用的方法。若是陛下想着明年就能够一下子将土豆减产的事情解决,那还是另请高明。”听罗彦这么一说,李世民还真是有些犹豫。要知道两处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