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8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8      字数:4801
  而正如李世民所料,这天晚上,长安城的风暴就已经刮了起来。既得利益者和普通士子的关系本来就是一个相互转换又相互对立的循环,有人上去就意味着有人下来。要是能够通过这篇文章,让某些人让出位置,那岂不是一件大好事心里这样想着的人很多,而且准备这样做的人也很多。这不,到了傍晚,基本上是白天出过门的百姓都知道,罗彦在天然居写了一片文章,专门抨击那些拿着钱不做事,偏生还喜欢卖弄名声的官员。次日的朝堂上,李世民拿着天然居送来的奏报,对着朝臣们说道:“我这里有篇文章,诸位且先看看,然后,我等议论一下,这件事情到底该如何做。”李世民有些无奈的语气,让不少人心里大感不妙。等这文章传下去之后,一看便知道果然是自己心里所想的那件事情。当所有与会的臣子都看过了,李世民这才点点头:“诸位,你们说说,这件事情,到底该如何处置。”“陛下,这不过是罗彦一时游戏之作,若是当真,那就实在太过了。”这位定然是不愿意让李世民深究这官场弊病的,因此一出班就将这件事情定了调子,完全是罗彦和人家意气用事,这才将打击范围扩大了。此言一出,马上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不错,罗彦此人,最是意气用事。别人不过是说了他几句,他便如此抨击他人。言过其实,言过其实了啊。”“是啊,其言如刀,刀刀欲致人死命。罗彦毕竟年轻,锋芒太甚。有时候出言不经思考,陛下如果当真,那就输了。”被诸多朝臣这么一说,李世民相当无奈:“魏征,你觉得呢”在他眼中,魏征虽然很多时候都在怼他,可是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基本上是不会含糊的。所以李世民少不得要找他问个意见,以获得一定的支持。“陛下,罗彦虽然所言有些夸大,但是并不代表这种事情就不存在。恰恰相反,这件事情不仅存在,而且不止朝堂。”压根不怕任何人跟他激辩,魏征很是认真地对李世民说道。长孙无忌这个时候也站出来赞同道:“魏秘书监说的不错,这件事情地方上确实存在。微臣主掌吏部的几年中,多有收到官员每次考核皆是中等,且多以风评为主的。似这等官员,想来朝中也有不少。”见这两人支持自己,李世民也有了底气,很是感慨地说道:“是啊,你等都身在中枢,怎么能够知道下民的生活呢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知道地方官员的情况呢”说完之后,很是期待地看着阶下诸多的官员。良久,还是没有人出来说话。李世民不禁觉得有些意兴阑珊。正要想着如何转移到另一个话题的时候,忽然看到房玄龄从班中走出,向李世民一拜,便径直说道:“陛下所想,其实也很容易实现。”李世民闻言大喜:“哦,有什么办法,快快说来。”可见房玄龄的忽然出现,对于李世民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陛下只需要在朝中选派几位老成持重的大臣,每年例行在各道巡查。每到地方,皆有便宜行事之权利。想来用这种办法,不仅能够整饬吏治,也能让百姓们心有所依。”李世民顿时心头大为振奋:“好,就这么办了。”不出几天,朝堂就委任了一批老臣,分赴各道便装在民间访查,取名为采风使。一时间地方官员各个人心惶惶。当他们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之后,不仅暗骂罗彦多管闲事,也骂那几个官员嘴长。地方官员都如此了,京官就更不用说了。李世民这才也是动了真格,让吏部在朝中仔细地进行了一次京察。但凡是有偷奸耍滑,尸位素餐的,立刻清除不用。至于那些在职期间无功无过的,也只是暂时留任。唯独有些尽职尽责的,李世民倒是大方,各个赏赐了不少的财帛。似魏征这样敢于触怒他的,更是作为表率,赏赐了上百匹帛,整整一千贯钱。但是,这件事情似乎有意地忽略了国子学。国子学的考核自成体系,也用不着吏部的官员来管那么多。更何况国子学还有整件事情的始作俑者罗彦。如果闹不好,这厮再闹腾一次,长安的官员们岂不是又要受灾。就在罗彦他们安生地呆了半月之后,忽然有一天,宫中来了内侍传诏,次日李世民要带着文武百官前来国子学看诸多夫子讲课。霎时,国子学乱成了一锅粥。这么多年了,李世民还是头一次前来国子学。如果做不好,只怕李世民会追责啊。第三百五十四章对着李二骂纵囚罗彦知道李世民这次来绝对是不会放过自己这里的。不过反正自己讲授没有什么准备,一应的内容全都是按照课堂上学生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的。其他的夫子也都是国子学的老手了,压根就不惧李世民到来。罗彦回到家中的时候,正好遇到长乐带着一干仆役从外头回来。一问之下,原来是太子今日在城外庄园设宴,邀请他的兄弟姊妹一起欢聚。对于这样的活动,罗彦倒是不反感。而且长乐今日明显兴致颇高,看到自己的时候,嘴角挂着笑容,也不顾还有人在场,便将罗彦的胳膊抱住了。饶有兴趣地跟罗彦讲着庄园中刚结出的指头大的小桃子,又说说那盛开的花朵以及飞舞的蜂蝶,让罗彦心里一阵愧疚。自己是多久了没有带着长乐一起出去玩了。等长乐说完,罗彦这才有些抱歉地看着大萝莉,摸摸头承诺道:“明年我定带你去那玄都观看桃花。”长乐顿时欣喜:“真的”待罗彦点点头,这才欢呼雀跃起来。良久之后,重新抓住了罗彦的胳膊:“最近国子学怎么样,听说好些人都在骂你。夫君,你要小心啊。”看着懵懂的萝莉一脸的关切,罗彦笑了笑,拉着长乐进了府,这才安慰她:“放心吧。如今我在国子学,又不是在三省六部,你担心个什么。不过,你父皇明日要来国子学查看,也不知道他会不会饶过我。貌似你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入宫了。”听到这里,长乐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是我的错。四月太懒了,没有想着出去。过几天我便去宫中见见父皇和母后。夫君,明天父皇不会真的要收拾你吧”大萝莉很是担心地看着罗彦,脸上却是有些羞愧。“哈哈哈。”被大萝莉的呆萌给融化了,罗彦大笑着说道:“傻丫头,我是开玩笑的。你也不想想,你父皇如果想收拾我,还用得着专门跑到国子学一趟么。他只要派个内侍将我拉到宫中,丹墀下一顿板子,我就要服服帖帖的。”被罗彦的形容给逗乐了,长乐朝着他做个鬼脸:“父皇才不会呢。”说到这里,大萝莉也知道罗彦是在逗她了,所以很是欢快地往里边跑去。而罗彦,只有在后边佯作紧紧追赶的份。短暂的欢乐过去,一觉醒来,依旧是个艳阳天。揉着惺忪的睡眼来到国子学,门房的老先生一如既往朝着他笑笑。进去和诸多的夫子打了个招呼,不过是喝了杯茶,就到了夫子们向学生训话的时候。李世民今天要来的事情昨天就在国子学传开了。这会儿更多的夫子是向自己的学生重申礼仪的问题。如果国子学的学生在御前失仪,对于整个国子学来说,那绝对是在打脸。而罗彦却不同。有些疏懒地走到学生面前,呼口气振作下精神,罗彦很是平淡地说道:“想必你等也知道了,多余的不想重复。平常怎么做,今天就怎么做。如果还不知道,那么就看我做什么好了。”一副很是不屑的样子,让学生们大感轻松。反正前头也有罗彦顶着,怕个什么。辰时,学生们被安排在学舍里读书,而一群夫子则是聚在一起,讨论着李世民前来的事情。姚思廉有些担心地看着罗彦:“进之啊,你要知道,前些时候你在外头惹下那般波澜,今日陛下前来,定然会到你那里去观看一番。不知你可曾做好了准备。”在一群夫子盯着他的时候,罗彦打个哈哈:“祭酒尽管放心便是,罗彦这些时日的课,诸位夫子也是听过的。虽然不及诸位深入浅出,但是也不会在人前丢丑就是了。”听着罗彦的保证,姚思廉也点点头。罗彦这几句话还真是将他们抬高了。说真的,论语能够讲到罗彦的这个程度,基本上已经是大儒了。奈何这小子自己没有觉悟,年纪也轻,所以就当是他尚可吧。又看看其他夫子,见各个都点头表示自己这里没有问题,姚思廉这次放下心来:“既然如此,那么我等就候着那侍卫前来通报。”约摸过了半个时辰,空气中的温度微微有些暖和,国子学内也跑进来一名侍卫,高声通报着:“陛下于一刻后驾临国子学,命诸学子安心读书,勿要出门迎接。一干夫子,自祭酒以下,且在门前候旨。”听到这里,姚思廉也松了一口气。最怕李世民喜欢大场面,要学生们也出去迎接。那可是一千多学生啊,仓促间又不好组织,反而更容易出错。点点头,朝着身后的诸多夫子说道:“好了,我等这便前去迎接圣驾吧。”说完扭头便朝着大门走去。一刻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一干夫子走到门前站好不久,李世民的车驾就从街角转了过来。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停到了门口。待接受了这些夫子们的参拜,李世民这才率先走进国子学。姚思廉领着一干夫子进去之后,就听到李世民吩咐:“姚祭酒和不当值的夫子且带着我四处看看。要授课的便自行过去授课。”夫子们见状,知道李世民这是要随机抽查了,也不多说什么,向李世民一拜,便回到了自己教学的客舍。见罗彦进来,读书的学生们一愣,随后便停下了声音。看着一脸好奇的他们,罗彦笑了笑:“行了,该做什么便做什么。今日要讲的是子路篇,你等事先可曾温习过”这段时间专门是讲授论语,所以学生们立刻给了罗彦肯定的答复。见状罗彦也不再说什么,这这一篇中关于礼与法的内容向学生们做了详细的讲授。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对于这句话的解释,罗彦并没有直接将其讲授出来,而是通过种种典籍作的注释,让诸生明白这到底是有什么样的解释。随后,便产生了巨大的争论。久争不下,罗彦只能自己上阵将这件事情作了剖析:“孔子所言,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虽名为孝行,然为君子所不取。以是孔子皆言乡人而评其直在其中,己困于陈而不为盗跖之事也。”虽然有些替孔子开脱的意思,但是罗彦也说了,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君子所为。孔子虽然这样说,但是他在陈国病困交加的时候,险些病死饿死,也不做那种盗窃的事情。这样的说法,显然更加被学生们接受一些。而罗彦没有发现,门外的孔颖达对他这个解释,也是相当满意地点点头。讲到了这里,有些学生就不禁问道:“那么助教能不能讲讲,这仁义与法律的关系。”罗彦点点头,张口就说道:“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听到这里,有人已经在点头了。而联想到这里,罗彦口中居然无意间将欧阳修的纵囚论给念了出来。李世民在年前因为看到这死囚的哀嚎,所以以心软,居然和那些死囚约定好要将其放回家一年,然后在今年秋后处斩的时候,让他们主动来领死。对于这件事情,罗彦本身觉得是非常滑稽的。因此不仅仅是欧阳修的这篇纵囚论,念完之后罗彦还很是感慨地说道:“向死囚们讲仁义,那么对于曾经被死囚们伤害过的百姓,我们又讲什么陛下这些年来已经三次放宽了律法,如今依旧能够被判为死罪的,多是一些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之徒。将这些人放回去,不说其能不能守信回来,便是因为死罪彻底疯狂,再次杀人放火,难道要陛下这个纵囚的人来抵罪么”话说到这里,忽然听得门外有人大声阻拦。罗彦一回头,只见李世民正黑着脸站在门前,而他的身后,则是跟着一干文武,还有那脸色已经煞是苍白的姚思廉。方才一篇纵囚论,已经是把李世民之前自夸的事情评为沽名钓誉,如今更是要向李世民问责。这样的事情,李世民要是还不发怒,那他就是傻子了。“罗彦,你该当何罪”李世民紧咬着牙关,眼中满是怒火盯着罗彦。但见罗彦一脸平静:“人君有失当之处,下臣便有劝谏之责。劝谏不成,便当警示后人,不可再犯。若是陛下觉得微臣有罪,那边给臣个诋毁圣明的罪过好了。”罗彦这会儿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具体的原因罗彦也说了,李世民药师不能够将方才他说的这个问题解释清楚,那么即便是他惩治罗彦,也只能是让罗彦得到些好名声罢了。而他呢,则要引起民间新一轮的议论和指责。想到这里,李世民顿时觉得好生憋屈。第三百五十五章就是敢据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