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
作者:慕容鹉      更新:2023-06-17 14:02      字数:4472
  力地开口问道:“周,周,有多少,有多少年了”徐识毫不犹豫地答道:“自牧野之战殷商失国以来,已历七百五十八载。”少年心里做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800-75842。这四十二年再加个二三十年,也就是说要六七十年之后祖龙才能完成“六王毕,四海一。”的统一大业。慕容相信大家的节操,哪位同学不戳度娘就能报出周朝灭亡年份的,可以到书评区申请重要龙套一个。好吧,也不知道这个世界始皇帝还会不会出现。不过呢,就算以后真的会出现,近期对公子起来说也不是个威胁。现在赵政当然不是嬴政还是液体。更确切地说,秦始皇他爹,不管是吕不韦还是那个什么异人现在也都是液体其实公子起不知道的是,这个世界真要有吕不韦这个人物的话,那么他已经当了四、五年固体了。。嗯,香港来的项少龙同志大概也要几十年后才能穿过来。而且他现在只知道牧野之战之前的历史走向基本没变,谁知道在此之后又发生了些什么呢。说不定这里根本不会有什么秦始皇,而是齐始皇、楚始皇,燕始皇也有可能是宋始皇呢s感谢吾无奈创兄的打赏。请大家多在评论区留言,申请龙套也没问题,只要有人来慕容就很高兴来着。第十八章 万事俱备正在公子起刚刚被别人开了一个大脑洞,或者说激发起宏伟野望的时候,众人就看见少妃急匆匆地走了过来。此时已近巳时三刻十点半,只不过短短半个时辰,她就失去了去鸾凤宫之前的无畏气势和绝代风华。发型、衣服和配饰仍然基本保持原样,不过叔赢慈身上那股子精气神被良后所说的一番话抽了一干二净。她脸色苍白,双眼无神,贝齿紧紧咬着下唇,平滑如玉的额头上出现了好几道深深的皱纹,甚至脚步都有些踉跄,用失魂落魄四个字来形容此时的少妃娘娘可说是恰如其分。少妃看到安然无恙的公子起之后心情才稍稍放松了一点,她皱着秀眉,涩声对着向她行礼的众人不耐烦地说道:“你们都起来吧。”这和她平时温柔礼貌的表现大异其趣,所以仲博甫抬起头来正要开口询问,就听到叔赢慈对他说道:“仲博甫”她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旁边的那三位家臣,对着徐寿道:“季永甫,你们两位跟我来。”说着就自顾自走向了自己的重明殿,重明也是一种神鸟的名字,殷商以玄鸟作为图腾,所以东宫内叫得上名字的宫殿都是以鸟为名。徐识和徐寿对视一眼,也跟了上去。他们走入了重明殿,却看到少妃并未去后殿更衣,换下这身正装换上比较轻便的家居服,而是就穿着这累赘的劳什子呆呆地坐在主席之上。她都没有力气保持正坐的姿态,而是无力地靠在了矮几之上。徐识和徐寿再次对视一眼,安静地跪坐了下来,不发一言。良久之后,叔赢慈如梦初醒般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挥手让旁边侍者退了出去,这才开口说道:“真的是良是仲赢良,那个戎女干的”“什么”徐氏两位家臣的阅历不算不多,但是听了这话之后,在脑子里面转了一转之后才算是明白过来;他们的涵养也不算不好,但是明白了这句话之后,都忍不住惊呼出声。叔赢慈看着不能置信的两位门客,幽幽地说道:“她自己承认下来了,说是哎说是为了她的三个儿子”她到底没有把良后对于宋王偃的“胡说八道”给复述出来。“这个”徐家叔侄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们自然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深居简出快要被人们遗忘的宋国良后为了给死了四十多年的儿子报仇,就要干掉自己丈夫宋王偃的唯一子嗣这事怎么看怎么透着诡异。有个“成语”怎么说了来着,细思极恐。所以两人也不敢追问,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少妃。叔赢慈却眼泪汪汪地看着他们问道:“我的心乱了叔父,堂兄,你们说说该怎么办吧”徐仲博和徐季永不用她说,都在全力开动脑筋分析着这件事情。先不管良后为什么要杀公子起,不过她这么坦然承认,到底是阴谋破灭之后的破罐子破摔呢,还是留有更大的后手才有恃无恐破罐子破摔当然好了,但是如果是“有恃无恐”,那么良王后的后手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有这种超自然元素的世界不好的地方,各种防不胜防的诡秘手段实在太多了。不过呢,如果换到一个没有超自然元素的古代世界,那么古人也会相信“各种防不胜防的诡秘手段实在太多了。”这种说法的。不能指望给古人普及无神论不是。手段太多那就不要想了,想了也是白想,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想到此处,徐识清咳一声,开口说道:“少妃,必须让人看住良后,防止她狗急跳墙。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我们不能再住在宫里了。这里人手太多,地形太复杂,我们几人进宫也不方便,实在不适合防守。”他顿了一顿说道:“大王赐给我们的宅院就很合适,大小正好,结构简单,而且就在司城府邸和城防军营之旁,如有危机,援兵立至”徐识看少妃没有反对的意思,继续说了下去:“有老夫,季永,叔长和子雅,嗯,还有少妃您,再让司城派一支守卫,虽说不上万无一失,但总比这里安全。”叔赢慈想了一下,一拍几案,斩钉截铁地说道:“叔父说得对,我们就这么办,今天就搬出宫去有什么事”“有什么事,等大王回来我再向他交代”这个时候徐寿也开口向两人说道:“少妃,叔父,即使搬到那里,我等人手还是不够不过我都中有一位好友,可以请来帮忙”徐识已经知道他说的是谁了,欣然道:“季永可说的是宋国第一剑客的长子,那位年少成名的天才剑手”他欣然击掌道:“嗯,确实他要是来的话那是更有把握了。你不要耽搁,现在就去吧”少妃听到两人这么说,也点头道:“堂兄,你去我的私库挑分重礼,嗯就把大王赐我的流霜送给他。”“你务必把这那位剑手给我请过来”徐寿告辞出了重明殿,徐识却留了下来。他知道时间紧迫,所以不敢耽搁,就把任难任名医为公子起下的诊断结论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少妃。叔赢慈听到这个诊断,神情又是一黯。这次她再也忍不住,就这么“呜呜呜”地哭泣了起来。其实她和徐识这位堂叔父的关系很是亲近,不然徐仲博这么一位相当出色的知水方士放着其他前程不去,反倒是跟着一个侧妃来到了宋国。所以少妃在他面前再也绷不住,露出了小儿女的情态。徐仲博这个做叔父兼家臣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劝,幸好叔赢慈也不是普通女子,她也知道现在不是发泄情绪的时候。因此,她很快就收住了哭声,以袖拭泪着道:“叔父,我慈儿真是六神无主了,我,我,还有起儿将来怎么办啊”知水方士晓得可不能让自己堂侄女在这个当口泄气,于是反而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道:“少妃勿忧,老夫相信令尊肯定是有办法的。”“对了,父亲”叔赢慈眼中一亮,她对自己的父亲,徐氏当代族长徐辟还是很有信心的。少妃整个人立刻精神了起来,“我这就写信给父亲。”徐识也点头道:“嗯,那老夫先出去让人准备起来。”像少妃和公子起这种贵人搬家真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拎包入住”这么寒酸的做派那是想都不要想了。就算为了抓紧时间不带家具,两人随身衣物、用具,吃的喝的不装个十几只箱子,几辆驷车还算什么宋国少妃和公子重明殿一片鸡飞狗跳就看在有心人的眼中此时正当午时中午十一点,距离少妃作出搬出宫外的决定只过去了一刻钟的时间,鸾凤宫中已近得到了消息:“这么说慈妃果然要搬出去了吗”仲赢良心中暗道,那个男人说的倒是不错啊。能用落魂之咒杀死公子起那自然最好。可是如果万一“杀不死”的话,那么只要自己坦然相告,就能让少妃这些人阵脚大乱。他们最有可能的作为,就是搬出东宫,提心吊胆地等着宋王偃的归来。徐氏四大家臣这样的好手可不多见,如果留在东宫之中,正是那个男人行事最大的阻碍。如今真正的公子起死了,还乘了他其实是自己母国那个女人的心意,他们不就是想要那样东西吗不过,这些事情马上就和自己没关系了,所以也不用把真相告诉那个和自己一样可怜的女子了“呵呵呵咳咳咳”想到这里,她发出了一串让人毛骨悚然的笑声,又变成了撕心裂肺的咳嗽声。那位老得看不出原本样子的宫女默默上前就要为她顺气,伸出去的手却被良后一把给抓住。“阿伶,你跟我有多久了”阿伶满脸褶子的脸上扯出一个难看至极的笑容,张开干瘪的嘴巴答道:“王后,过了这个月就是六十六年了。”仲赢良萧瑟地说道:“六十六年了我的儿子死了随我陪嫁的姐妹们和嬷嬷们死了我的父王死了我的王兄死了我侄子死了我的家臣门客也没有了就只有你还在我的身边”老宫女平静地说道:“是啊,小婢可是要跟着王后去九幽,继续在那里伺候您的人呢。”良后轻笑一声道:“那就好,寡君还担心路上太寂寞,不过总有你来陪我。”“小婢誓死相随。”这句话语气平淡至极,感情却浓烈至深。仲赢良欣慰地点头道“那好,本来你这次离开东宫就不必回来了。既然如此,那你就在宫外等候消息,有了确切消息就回来吧”阿伶知道良后说的是让她一起赴死,不过这有什么关系,自己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女主人,这最后一程自己总要陪着她一起走,就像就像当年这一主一仆在秦国宫中一起嬉戏玩耍。就像当年她们溜出宫去,一起遇到碰到了主人命中的冤家。就像当年她们一起来到了宋国。就像当年两人一起照顾三位小主人。就像当年得知了小主人的死讯之后,她们一起痛哭嚎啕。就像她们一起在这座宫殿中默默渡过了整整四十年。阿伶知道,仲赢良是个好孩子,是个好女人,是个好妻子,是个好母亲还是个好主人,她最后的这一程自己怎能不陪伴在左右呢“喏”“阿伶,你出去跟他们说”“万事俱备”s今天搞得太晚了,怕明天起不来,所以慕容先更一章。另外,还是要感谢一下只是个土豆兄的厚爱。这本新书真的需要大家的鼓励,不然慕容写得也没劲不是。有多少读者,书友们喜不喜欢合不合口味,这些问题对一个作者,特别是业余坚持写作,尤其还赚不了多少软妹币的作者来说真的很重要。所以请大家有钱滴捧个钱场,不怕麻烦滴捧个人场,投个推荐票,在书评区露个脸啥的。慕容也不让大家白忙,推荐票到六六六我喜欢这个数字的时候就加更一章。第十九章 宋都商丘“万事俱备”“王姬就说了这句话”一个面色蜡黄,皮肤粗糙,手粗脚大,手掌上还长着不少老茧,看上去很像是工匠的中年男子皱着眉头问道。阿伶面无表情地回道:“是的,王后就说了这些。”中年男子看着像是位工匠,但是说话中带着颐指气使的味道,更像是久居上位的官吏。他沉吟了一下便舒展开眉头,刻意露出亲切的笑容,对老宫女和蔼地说道:“那好,嬷嬷你这几日就住在这里吧。等我们确认了发动时间,你再回去向王姬禀报。”阿伶默默点头,跟着侍者走进了厢房。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店前走过一个穿着短褐的男子,他向着店门口迎客的伙计使了个眼色,手中打了一个古怪的手势。伙计看到这个表示“一切正常”的手势之后,很自然地转身进了店中,没多长间隔,店子后门无声无息地打开,带着个斗笠的黄脸男子走了出来。此人穿大街,入小巷,由宋都的南市出发,径自向着东城走了过去,后面还远远地跟着两个随从。商丘城的布局是西贵南富,东工北农。宋国寝宫名为东宫,其实并不在这座城市的东方。它实际上是因为在商丘的东部而得名。这里的“商丘”指